1.本发明属于旋转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旋转开关大多是利用人工去进行操作来实现开启和关闭电路,随着电气应用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对开关的功能、安全操作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光伏电站上的应用。光伏电站面积大、距离远,作为旋转隔离开关,本身是用来切断故障电路来保证电气电路和人身安全,例如当光伏组件出现火灾时,需要及时关闭电路降低损失,利用人工去操作旋转开关,很难做到快速切断电路,保障人身安全。
3.在旋转开关中增设储能机构可快速切断电路,但是释能后如何使便捷操作使储能机构储能是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
5.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可转动具有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储能机构,所述储能机构具有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当所述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时,所述操作机构可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转动切换,当储能机构从储能状态向释能状态转变时,所述储能机构可驱动闭合状态的操作机构使其断开;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储能机构之间还设有储能操作传动组件;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手动操作转动操作机构,操作机构的转动通过储能操作传动组件带动储能机构使其切换到储能状态。
6.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转轴,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手动操作转动操作转轴使其从断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进而通过储能操作传动组件使操作转轴的转动传动储能机构使其切换到储能状态。
7.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转轴,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手动操作转动操作转轴使其从断开状态向相对闭合状态的相反方向转动然后再转动到闭合状态进而通过储能操作传动组件使操作转轴的转动传动储能机构使其切换到储能状态。
8.所述储能操作传动组件包括储能联动臂,所述储能联动臂上设有凸起的限位柱,所述壳体上设有限位导向滑槽,所述限位柱位于限位导向滑槽内,所述储能联动臂一端与储能转轴铰接联动,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在所述操作转轴从断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储能机构推动储能联动臂使限位柱沿限位导向滑槽滑移。
9.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转轴、储能元件,所述储能转轴具有释能状态和转动使储能元件储能的储能状态;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在所述操作转轴从断开状态向闭
合状态的方向转动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储能机构推动储能联动臂使储能转轴从释能状态的位置转动至储能状态的位置。
10.所述操作转轴外周设有凸起的推动块,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在所述操作转轴从断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凸起的推动块绕操作转轴中心轴转动,所述储能联动臂与凸起的推动块配合被推动块推动使限位柱沿限位导向滑槽滑移。
11.所述储能联动臂与凸起的推动块配合的一端铰接有跳扣,且所述跳扣与储能联动臂之间设有跳扣扭簧,在跳扣扭簧的作用下,所述跳扣一侧与储能联动臂抵接,且克服所述跳扣扭簧的弹力作用可使跳扣相对储能联动臂转动;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在所述操作转轴从断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凸起的推动块推动跳扣且推动块对跳扣的推动方向与跳扣的作用方向相对应;且当跳扣的部分位于凸起的推动块从断开状态向相对闭合状态的相反方向时,转动所述操作转轴向相对闭合状态的相反方向可推动跳扣克服所述跳扣扭簧的弹力作用使跳扣相对储能联动臂转动进而移动到跳扣的另一侧。
12.所述凸起的推动块上设有储能限位凹槽,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所述跳扣部分位于储能限位凹槽内,在所述操作转轴从断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储能限位凹槽一侧侧壁与跳扣部分接触。
13.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所述跳扣的部分位于凸起的推动块从断开状态向相对闭合状态的相反方向,转动所述操作转轴向相对闭合状态的相反方向使推动块移动到跳扣的另一侧,然后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
14.所述储能联动臂上连接有保险部件,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所述保险部件部分位于所述操作转轴的部分部位从断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的至少部分路径上。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转动操作机构即可完成储能的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旋转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旋转开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中,(a)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旋转开关中操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b)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旋转开关中操作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旋转开关中操作机构中各部件的结构示意图;(a)为上卡簧;(b)为下卡簧;(c)为操作转轴;(d)第一储能元件;(e)为操作转座;图5中,(a)为实施例1中卡簧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b)为实施例1中壳体中内壁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从断开状态转向闭合状态过程中操作机构的位置示意图,(a)
‑
(d)依次为断开状态、操作转轴转动约45
°
、操作转轴转动约90
°
且第一储能元件未释能、操作转轴转动约90
°
且第一储能元件释能的四个状态;每个图均包括有上图和下图,上图为从俯视角度的操作转轴、第一储能元件、操作转座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下图为从(a)上图中箭头方向视角的卡簧组件与操作转座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中电磁驱动机构与操作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a)为正常状态下的位置关系,(b)为电磁驱动机构接收到断开指令信号后的位置关系;图8中,(a)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旋转开关中储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b)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旋转开关中储能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1中储能齿轮件与操作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a)为储能状态下的位置关系,(b)为储能状态向释能状态变化过程中的位置关系;图10为实施例1中储能齿轮件与操作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具体为释能状态下的位置关系;图11为实施例1中电磁驱动机构与操作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a)为正常状态下的位置关系,(b)为电磁驱动机构接收到断开指令信号后的位置关系;图12为实施例1中储能操作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1中使储能机构储能的状态变化示意图,(a)为初始未储能状态即释能状态的位置关系,(b)为操作转轴反转拨开跳扣后的位置关系,(c)为操作转轴正转推动跳扣的位置关系,(d)为完成储能后的位置关系;图14为实施例1中反转储能未到位然后正转的位置关系;图15为实施例1中连杆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实施例1中机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
‑
14中,1,壳体;101,联动凸块;102,限位导向滑槽;103,第一立板;104,第二立板;2,卡簧组件;201,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2,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3,上卡簧;204,下卡簧;205,联动凹槽;206,脱扣凸块;3,操作转轴;301,卡簧解锁块;302,定位柱;303,第一扭簧驱动臂;304,储能推块;4,第一储能元件;401,第一扭臂;402,第二扭臂;5,操作转座;501,第一限位块;502,第二限位块;503,第二扭簧驱动臂;504,定位圆环座;505,凹齿槽;6,电磁驱动机构;601,电磁驱动杆;7,连杆固定件;8,脱扣连杆;9,储能转轴;901,第三扭簧驱动臂;902,齿轮件推块;903,储能锁定凹槽;904,储能联动臂铰接柱;10,第二储能元件;1001,第三扭臂;1002,第四扭臂;11,储能齿轮件;1101,被动推块;1102,凸齿块;12,储能锁定件;13,储能联动臂;1301,限位柱;1302,扭簧钩部;14,跳扣; 15,保险部件;1501,斜面;1502,拉簧钩部;16,保险部件拉簧;17,跳扣扭簧;图17为实施例2中操作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实施例2中使储能机构储能的状态变化示意图,(a)为初始未储能状态即释能状态的位置关系,(b)为储能过程中的位置关系;图19中,(a)为实施例2储能结束后的位置关系,(b)为实施例2中保险机构作用示意图;图17
‑
19中,3,操作转轴;301,卡簧解锁块;302,定位柱;303,第一扭簧驱动臂;305,储能限位凹槽;9,储能转轴;903,储能锁定凹槽;12,储能锁定件;13,储能联动臂;14,
跳扣; 15,保险部件;图20为实施例3中的旋转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实施例3中的储能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实施例3中使储能机构储能的状态变化示意图,(a)为初始未储能状态即释能状态的位置关系,(b)为储能状态的位置关系;图23为实施例3中保险机构作用示意图;图20
‑
21中,1,壳体;3,操作转轴;301,卡簧解锁块;302,定位柱;303,第一扭簧驱动臂; 9,储能转轴;901,第三扭簧驱动臂;902,齿轮件推块;903,储能锁定凹槽;905,保险挡块;906,储能操作杆;12,储能锁定件; 18,操作手柄;19,储能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19.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20.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21.实施例1:如图1
‑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开关,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操作机构和储能机构,还包括有电磁驱动机构6,所述储能机构位于操作机构一侧。具体的,壳体1包括上下两部分,上下组装后形成将操作机构和储能机构设置在内腔中的壳体1。
22.如图3
‑
5所示,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卡簧组件2、操作转轴3、第一储能元件4、操作转座5,所述操作转轴3与所述操作转座5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储能元件4设置于操作转轴3与所述操作转座5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操作转轴3和所述操作转座5抵接配合,所述卡簧组件2中心与壳体1抵接且相对壳体1不可转动,所述卡簧组件2向操作转座5方向凸起形成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所述操作转座5向卡簧组件2方向凸起形成第一限位块501和第二限位块502,当操作机构位于闭合/断开位置时,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块501/第二限位块502两侧,所述操作转轴3上设有用于使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抬起的卡簧解锁块301,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闭合转向断开/断开转向闭合时,所述卡簧解锁块301可使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抬起。操作转轴3一端穿过卡簧组件2和壳体,用于手动转动操作闭合/断开。
23.如图4(a)、(b)所示,所述卡簧组件2包括第一卡簧203和第二卡簧204,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1上设有联动凸块101,所述第一卡簧203上设有与联动凸块101适配的联动凹槽205,所述第二卡簧204位于第一卡簧203的下方且与第一卡簧203插接定位配合,所述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设置在第一卡簧203的外周;如图4(c)所示,所述操作转轴3上设有用于与操作转座5同心定位配合的定位柱302、用于与第一储能元件4
的第一扭臂401配合的第一扭簧驱动臂303、用于抬高第二卡簧204的卡簧解锁块301;如图4(d)所示,所述第一储能元件4为储能扭簧,其包括第一扭臂401、第二扭臂402;如图4(e)所示,所述操作转座5上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限位块501、第二限位块502、用于与第一储能元件4的第二扭臂402配合的第二扭簧驱动臂503以及与定位柱302同心插接定位配合的定位圆环座504。
24.如图5(a)所示,所述第二卡簧204具有两个支臂且两个支臂分别位于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和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下方,所述第一卡簧203上内侧设有缺口,第二卡簧204的两个支臂穿过缺口延伸到第一卡簧203上方;所述卡簧解锁块301与第二卡簧204的两个支臂配合,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闭合状态转向断开状态和从断开状态转向闭合状态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卡簧解锁块301沿两个支臂接近操作转座5的一侧表面滑移,两个支臂接近操作转座5的一侧分别设有一凸起,当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闭合状态转向断开状态和从断开状态转向闭合状态接近终点时,所述卡簧解锁块301位于一侧支臂的凸起部分。
25.如图6所示,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断开转向闭合的过程中,首先操作转轴3的第一扭簧驱动臂303带动第一扭臂401转动,第一储能元件4开始储能,在转动过程中,所述卡簧解锁块301与第二卡簧204配合,在至少部分转动路径中,所述卡簧解锁块301沿第二卡簧204下表面滑移,先使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抬起,然后在操作转轴3接近于转过到闭合位置时,卡簧解锁块301转动到位于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下方的第二卡簧204处,使第一转向限位弹性块201抬起,如图6(c)所示,此时操作转座5获得自由,在第二扭簧驱动臂503的带动下,旋转至如图6(d)所示的闭合状态,断开过程则为反向。
26.如图7所示,所述电磁驱动机构6包括有电磁驱动杆601,所述电磁驱动杆601上设有连杆固定件7,所述连杆固定件7上可转动连接有脱扣连杆8,所述脱扣连杆8的中部与壳体1铰接,如图7(a)所示,所述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外侧设有脱扣凸块206,所述脱扣连杆8远离连杆固定件7的一端位于脱扣凸块206的下方,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到断开指令信号时,如图7(b)所示,电磁驱动杆601下降,带动连杆固定件7下降,脱扣连杆8与连杆固定件7连接的一端也随之下降,因为所述脱扣连杆8的中部与壳体1铰接,所以脱扣连杆8位于脱扣凸块206的下方的一端向上抬起,推动第二转向限位弹性块202向上抬起,此时操作转座5获得自由。具体的,所述脱扣连杆8与连杆固定件7连接的一端设有条形孔,与壳体1连接的为适配的圆形铰接孔,因此,脱扣连杆8的动作类似于杠杆,当与连杆固定件7连接的一端下降时,另一端上升。也可以使脱扣连杆8与连杆固定件7连接的一端为适配的圆形铰接孔,与壳体1连接的为条形孔。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上设有第一立板103,所述脱扣连杆8与第一立板103铰接。
27.如图8所示,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转轴9、第二储能元件10、储能齿轮件11,所述储能转轴9上凸起有第三扭簧驱动臂901,所述第二储能元件10为储能扭簧,其上设有第三扭臂1001、第四扭臂1002,所述第三扭臂1001与第三扭簧驱动臂901配合,所述第四扭臂1002与壳体1配合,所述储能转轴9具有非储能位置和带动第三扭臂1001转动使储能扭簧10储能的储能位置;所述储能转轴9与储能齿轮件11同心设置,所述储能转轴9朝向储能齿轮件11的一侧设有齿轮件推块902,所述储能齿轮件11上设有与齿轮件推块902配合的被动推块1101;所述储能齿轮件11外周设有若干凸齿块1102,如图4(e)所示,所述操作转座5外周设有与若干凸齿块1102配合的若干凹齿槽505。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上设有第二立板104,
所述第四扭臂1002与第二立板104配合,即在储能转轴9转动过程中,第四扭臂1002与第二立板104保持抵接关系,两者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储能转轴9带动第三扭臂1001转动可使第二储能元件10变形储能。
28.如图9(a)所示,所述储能机构位于操作机构一侧,当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时,被动推块1101位于齿轮件推块902释能转动方向的一侧,储能齿轮件11外周的若干凸齿块1102与操作转座5外周的若干凹齿槽505之间没有配合,当储能机构释能时,如图(b)所示,储能转轴9顺时针转动,带动储能齿轮件11顺时针转动,储能齿轮件11外周的若干凸齿块1102与操作转座5外周的若干凹齿槽505啮合,带动操作转座5逆时针转动,使其转动到分断位置,此时位置关系如图10所示,。
29.如图11所示,所述连杆固定件7上可转动连接有储能锁定件12,所述储能锁定件12的中部与壳体1铰接,如图8(b)所示,所述储能转轴9上侧设有储能锁定凹槽903,当所述储能转轴9位于储能位置时,所述储能锁定件12远离连杆固定件7的一端位于储能锁定凹槽903内,对储能转轴9形成锁定,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到远程的断开指令信号时,电磁驱动杆601下降,带动连杆固定件7下降,储能锁定件12与连杆固定件7连接的一端也随之下降,因为所述储能锁定件12的中部与壳体1铰接,所以储能锁定件12位于储能锁定凹槽903内的一端向上抬起,解除对储能转轴9的锁定作用,此时操作转座5获得自由。具体的,所述储能锁定件12与连杆固定件7连接的一端设有条形孔,与壳体1连接的为适配的圆形铰接孔,因此,储能锁定件12的动作类似于杠杆,当与连杆固定件7连接的一端下降时,另一端上升。也可以使储能锁定件12与连杆固定件7连接的一端为适配的圆形铰接孔,与壳体1连接的为条形孔。具体的,储能锁定件12与第二立板104铰接。也可以将储能锁定凹槽903设置在所述储能转轴9的下表面,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到远程的断开指令信号时,电磁驱动杆601上升,使储能锁定件12位于储能锁定凹槽903内的一端向下移动,解除对储能转轴9的锁定作用。
30.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具体为通过电磁驱动机构6实现旋转开关的快速分断,具体为正常状态下,储能锁定件12位于储能锁定凹槽903内、脱扣连杆8远离连杆固定件7的一端位于脱扣凸块206的下方,当电磁驱动机构6接收到断开信号时,电磁驱动杆601下降,带动连杆固定件7使储能机构解锁释能以及使操作转座5获得自由为可转动的。
31.具体的,连杆固定件7如图15所示,具有分别用于铰接脱扣连杆8和储能锁定件12的第一铰接柱701和第二铰接柱702,以及具有用于与电磁驱动杆601连接配合的连接孔703。
32.具体的,壳体1中包括如图16所示的机构固定板,机构固定板两侧侧边部分向上凸起形成第一立板103和第二立板104,第一立板103和第二立板104上分别设有用于与脱扣连杆8和储能锁定件12铰接的铰接孔。
33.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储能机构之间还设有储能操作传动组件,如图12所示,所述储能操作传动组件包括储能联动臂13,所述储能联动臂13上设有凸起的限位柱1301,所述壳体1上设有限位导向滑槽102,所述限位柱1301位于限位导向滑槽102内,所述储能联动臂13一端与储能转轴9铰接联动,在所述操作转轴3转动的部分路径中,推动储能联动臂13从而使储能转轴9转动。
34.具体地,如图4(c)所示,所述操作转轴3外周设有用于推动储能联动臂13的储能推块304,所述储能联动臂13外端铰接有跳扣14,且所述跳扣14与储能联动臂13之间设有跳扣
扭簧17,如图13(a)所示,在所述操作机构为断开状态且所述储能机构为非储能状态时,所述跳扣14位于储能推块304相对于闭合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储能操作时,先将操作转轴3向相对于闭合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储能推块304挑开跳扣14转动到跳扣14的另一侧,如图13(b)所示,然后将操作转轴3向闭合方向转动,储能推块304推动跳扣14使其带动储能联动臂13沿限位导向滑槽102的滑移方向移动,从而使储能转轴9向储能方向转动,直至转动到储能锁定件12进入储能锁定凹槽903内,如图13(d)所示,此时储能转轴9位置被锁定,不再转动。另外,本实施例在电磁驱动杆601下端设有弹簧,这样,在进行储能操作时,储能锁定件12用于锁定储能转轴9的一端沿储能转轴上表面滑移,当转动到储能位置时,储能锁定件12用于锁定储能转轴9的一端卡入储能锁定凹槽903内,形成锁定作用,这个过程中,通过弹簧的弹力补偿储能锁定件12位置落差。
35.操作转轴3转动到闭合位置后,操作转座5向闭合方向转动,储能齿轮件11外周的若干凸齿块1102与操作转座5外周的若干凹齿槽505之间啮合,因此操作转座5带动储能齿轮件11使其到储能状态的位置,此时,位置关系如图9(a)所示。
36.具体地,所述储能联动臂13与储能转轴9联动的一端为与储能转轴9通过储能联动臂铰接轴904铰接,所述储能联动臂铰接轴904上还套设有保险部件15,所述保险部件15与储能联动臂13之间设有保险部件拉簧16,在所述操作机构为断开状态且所述储能机构为非储能状态时,所述保险部件15外端部位于操作转轴3的部分部位向闭合方向转动的一侧,所述保险部件15内端部位于储能联动臂13一侧,因此,在所述操作机构为断开状态且所述储能机构为非储能状态时,转动操作转轴3时,当操作转轴3碰到保险部件15且保险部件15内端部碰到储能联动臂13时,操作转轴3无法继续转动。
37.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操作机构为断开状态且所述储能机构为非储能状态时,所述保险部件15外端部位于储能推块304相对于闭合方向的相反方向一侧且位于第一扭簧驱动臂303向闭合方向转动的一侧,保险部件15外端部设有斜面1501,当操作转轴3向相对于闭合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时,储能推块304沿斜面1501推动保险部件15并越过保险部件15。反之,如图13(a)所示,当储能机构未储能时,保险部件15外端部位于第一扭簧驱动臂303向闭合方向转动的一侧路径上,此时,手动操作使操作转轴3向闭合方向转动过程中,保险部件15对操作转轴3形成阻碍,使其无法完成闭合,形成保险警示的作用。
38.另外,如果使操作转轴3向相对于闭合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使储能机构储能但未完成储能,即操作不到位时,则如图13所示,保险部件15外端部位于储能推块304向闭合方向转动的一侧路径上,此时,手动操作使操作转轴3向闭合方向转动过程中,保险部件15对操作转轴3形成阻碍,使其无法完成闭合,形成保险警示的作用。
39.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驱动机构6接收到信号后,可以实现旋转开关的快速断开,电磁驱动机构6可以通过电路系统实现采用远程控制。
40.本实施例为单手柄操作的结构。
41.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开关,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操作机构和储能机构,还包括有电磁驱动机构6,所述储能机构位于操作机构一侧。
42.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卡簧组件2、操作转轴3、第一储能元件4、操作转座5,如图16所示,其中操作转轴3上设有用于与操作转座5同心定位配合的定位柱302、用于与
第一储能元件4的第一扭臂401配合的第一扭簧驱动臂303、用于抬高第二卡簧204的卡簧解锁块301,所述第一扭簧驱动臂303部分向闭合转动的方向延伸形成凸块,且凸块上开设有储能限位凹槽305,其中卡簧组件2、第一储能元件4、操作转座5的结构均与实施例1中的卡簧组件2、第一储能元件4、操作转座5相同,卡簧组件2、操作转轴3、第一储能元件4、操作转座5之间的配合结构也与实施例1的相同。
43.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转轴9、第二储能元件10、储能齿轮件11,储能机构的各部件结构以及各部件之间的配合结构也与实施例1的相同。
44.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储能机构之间还设有储能操作传动组件,所述储能操作传动组件包括储能联动臂13、跳扣14、保险部件15、保险部件拉簧16、跳扣扭簧17,储能操作传动组件的各部件结构、各部件之间的配合结构以及与储能机构和壳体1的配合结构也与实施例1的相同。
4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8(a)所示,当所述操作机构为断开状态、所述储能机构为闭合状态时,所述跳扣14位于储能限位凹槽305内,如图18(b)所示,正转操作转轴3使操作转轴3向闭合状态方向转动时,第一扭簧驱动臂303抵接跳扣14,推动跳扣14使其带动储能联动臂13沿限位导向滑槽102的滑移方向移动,从而使储能转轴9向储能方向转动,直至转动到储能锁定件12进入储能锁定凹槽903内。
46.综上所述,实施例1提供的为一种通过将断开状态的操作转轴3反转然后再正转使操作转轴3转动到闭合状态的位置,即可实现释能后的储能机构储能恢复位置;本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开关,提供一种通过将断开状态的操作转轴3直接正转到闭合状态的旋转开关。相比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储能操作方式更加便捷。
47.如图19所示,当跳扣14脱离储能限位凹槽305时,此时正转操作转轴3使操作转轴3向闭合状态方向转动时,无法使储能机构储能,同时,保险部件15位于第一扭簧驱动臂303的转动路径上,使操作转轴3无法转动到闭合状态的位置。
48.电磁驱动机构6可驱动操作机构脱扣以及使储能机构释能,其实现的结构和方式与实施例1的相同。
49.本实施例为单手柄操作的结构。
50.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开关,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操作机构和储能机构,还包括有电磁驱动机构6,所述储能机构位于操作机构一侧。
51.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卡簧组件2、操作转轴3、第一储能元件4、操作转座5,其中操作转轴3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相同,其中卡簧组件2、第一储能元件4、操作转座5的结构均与实施例1中的卡簧组件2、第一储能元件4、操作转座5相同,卡簧组件2、操作转轴3、第一储能元件4、操作转座5之间的配合结构也与实施例1的相同。所述操作转轴3端部穿过所述壳体1且位于壳体1的一端连接有周向联动的操作手柄18。
52.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转轴9、第二储能元件10、储能齿轮件11,所述储能转轴9的结构如图21所示,储能转轴9上凸起有第三扭簧驱动臂901、齿轮件推块902、储能锁定凹槽903,第三扭簧驱动臂901、齿轮件推块902、储能锁定凹槽903的作用与实施例1的相同,第二储能元件10、储能齿轮件11的结构以及三者之间的配合结构也与实施例1的相同。所述储能转轴9上设有储能操作杆906,所述储能操作杆906穿过所述壳体1,用于与储能手柄19连接,
手动操作储能。所述储能机构和操作机构之间不设有如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设置的储能操作传动组件,如图22所示,通过储能手柄19手动转动即可使储能机构储能。
53.所述储能转轴9外周设有凸起的保险挡块即为本实施例的保险部件,如图23所述,当储能机构未储能时,保险挡块905位于第一扭簧驱动臂303的转动路径上,使操作转轴3无法转动到闭合状态的位置。
54.电磁驱动机构6可驱动操作机构脱扣以及使储能机构释能,其实现的结构和方式与实施例1的相同。
55.本实施例的外形为如图20所示的双手柄操作的结构。
5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5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可转动具有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储能机构,所述储能机构具有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当所述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时,所述操作机构可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转动切换,当储能机构从储能状态向释能状态转变时,所述储能机构可驱动闭合状态的操作机构使其断开;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储能机构之间还设有储能操作传动组件;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手动操作转动操作机构,操作机构的转动通过储能操作传动组件带动储能机构使其切换到储能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转轴(3),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手动操作转动操作转轴(3)使其从断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进而通过储能操作传动组件使操作转轴(3)的转动传动储能机构使其切换到储能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转轴(3),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手动操作转动操作转轴(3)使其从断开状态向相对闭合状态的相反方向转动然后再转动到闭合状态进而通过储能操作传动组件使操作转轴(3)的转动传动储能机构使其切换到储能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操作传动组件包括储能联动臂(13),所述储能联动臂(13)上设有凸起的限位柱(1301),所述壳体(1)上设有限位导向滑槽(102),所述限位柱(1301)位于限位导向滑槽(102)内,所述储能联动臂(13)一端与储能转轴(9)铰接联动,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断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储能机构推动储能联动臂(13)使限位柱(1301)沿限位导向滑槽(102)滑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机构包括储能转轴(9)、储能元件,所述储能转轴(9)具有释能状态和转动使储能元件储能的储能状态;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断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储能机构推动储能联动臂(13)使储能转轴(9)从释能状态的位置转动至储能状态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转轴(3)外周设有凸起的推动块,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断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凸起的推动块绕操作转轴(3)中心轴转动,所述储能联动臂(13)与凸起的推动块配合被推动块推动使限位柱(1301)沿限位导向滑槽(102)滑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联动臂(13)与凸起的推动块配合的一端铰接有跳扣(14),且所述跳扣(14)与储能联动臂(13)之间设有跳扣扭簧(17),在跳扣扭簧(17)的作用下,所述跳扣(14)一侧与储能联动臂(13)抵接,且克服所述跳扣扭簧(17)的弹力作用可使跳扣(14)相对储能联动臂(13)转动;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断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凸起的推动块推动跳扣(14)且推动块对跳扣(14)的推动方向与跳扣(14)的作用方向相对应;且当跳扣(14)的部分位于凸起的推动块从断开状态向相对闭合状态的相反方向
时,转动所述操作转轴(3)向相对闭合状态的相反方向可推动跳扣(14)克服所述跳扣扭簧(17)的弹力作用使跳扣(14)相对储能联动臂(13)转动进而移动到跳扣(14)的另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推动块上设有储能限位凹槽(305),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所述跳扣(14)部分位于储能限位凹槽(305)内,在所述操作转轴(3)从断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的至少部分路径中,所述储能限位凹槽(305)一侧侧壁与跳扣(14)部分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所述跳扣(14)的部分位于凸起的推动块从断开状态向相对闭合状态的相反方向,转动所述操作转轴(3)向相对闭合状态的相反方向使推动块移动到跳扣(14)的另一侧,然后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联动臂(13)上连接有保险部件,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所述保险部件(15)部分位于所述操作转轴(3)的部分部位从断开状态向闭合状态的方向转动的至少部分路径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旋转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可转动具有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储能机构,所述储能机构具有储能状态和释能状态,当所述储能机构为储能状态时,所述操作机构可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转动切换,当储能机构从储能状态向释能状态转变时,所述储能机构可驱动闭合状态的操作机构使其断开;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储能机构之间还设有储能操作传动组件;当所述储能机构为释能状态时,手动操作转动操作机构,操作机构的转动通过储能操作传动组件带动储能机构使其切换到储能状态。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转动操作机构即可完成储能的具有储能机构的旋转开关,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勇 吴仁争 黄南杰 王上广 王仁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奔一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8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