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器件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用户对大屏幕设备便携性的追求,市面上出现了各种提高显示模组屏占比的方案。
3.目前,为了提高显示模组屏占比,部分厂商开发出了摄像头模组、光线传感器等器件与显示屏集成为一体的显示模组,共用显示电路的走线承担其他器件的功能,以增加屏占比。
4.在研究现有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5.目前的集成方式中,感光器件占用了像素单元的位置,需要对相应位置的黑矩阵去除,导致显示模组对比度较差。此外,器件复用显示电路的走线,减少了显示时间,影响显示电路中电极的充放电。因此,现有的集成方式使得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的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彩膜基板和电路板;
9.所述彩膜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封胶区域,所述封胶区域设置有感光层,所述感光层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感光层隐藏设置在显示模组彩膜基板的封胶区域中,由于封胶区域为包围显示区域的边框,不承担显示功能,因此,感光层可以独立于显示电路进行工作,可以避免对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造成干扰影响,提升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1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1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1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图2的i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1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电二极管与彩膜基板的位置关系一种示意图;
1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电二极管与彩膜基板的位置关系另一种示意图;
18.图8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20.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1.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22.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彩膜基板10和电路板11;
23.所述彩膜基板10包括显示区域101和包围所述显示区域101的封胶区域102,所述封胶区域102设置有感光层103,所述感光层103与所述电路板11电连接。
24.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可以理解的是,显示模组即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装置,显示模组可以是小型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屏幕,例如,手机、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中使用的屏幕,也可以是较大的设备中使用的屏幕,例如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器或者大型广告屏等。需要说明的是,各种类型的显示模组均由不同功能的分层结构粘接形成。因此,显示模组具有承担显示功能的显示区域101和包围显示区域的封胶区域102,封胶区域102即显示模组四周的封框胶对应的区域,封胶区域102不承担显示模组的显示功能,封胶区域102俗称为“黑边”。封胶区域102所包围的区域中设置有像素单元,该区域即显示模组的显示区域101,通过不同像素单元的颜色组合可以形成色彩斑斓的显示图案。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显示模组的彩膜基板10中,中间的矩形区域为显示区域101,四周黑色的区域为封胶区域102,显示区域101中的显示信号可以传输给电路板11,由电路板11上的显示芯片进行处理。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还是oled(organic light
‑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半导体)类型的显示模组,封胶区域102均位于显示模组的四周,即口字形的边框。为了充分利用该封胶区域102,可以将感光层103设置在该区域内。感光层103为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类器件,例如,可以是光线传感器、摄像头模组或指纹模组中的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感光层103也可以与电路板11电连接,由电路板11对来自感光层103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节省装配空间,电路板11可以使用柔性电路板。
25.示例性地,当把感光层103设置在封胶区域102中时,感光层103在该区域中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而在显示区域101中单纯只有显示电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因此,显示区域101不需要考虑感光层103的工作性能而去除像素单元之间的黑矩阵,显示电路与感光层103的工作互不冲突,显示区域101的显示效果更好。
2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感光层隐藏设置在显示模组的封胶区域中,由于封胶区域为包围显示区域的边框,不承担显示功能,因此,感光层可以独立于显示电路进行工作,可以避免对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造成干扰影响,提升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
27.可选地,参照图2,所述感光层103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10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侧设置有rgb滤光层;
28.所述封胶区域102分布有贯穿所述彩膜基板10的通孔1021,所述感光层103通过所述通孔1021内的走线与所述电路板11电连接。
29.具体而言,对于彩膜基板10而言,其实质上为在玻璃基板上的一个表面加工设置有rgb滤光层,通过滤光层的过滤作用使对应频段或颜色的光线可以通过,而rgb滤光层则设置在光线射出的一侧。因此,如图2所示,当把感光层103利用成膜曝光刻蚀等工艺直接设置于彩膜基板10设有rgb滤光层的这一侧时,为了实现感光层103与电路板11的电连接,需要在彩膜基板10上沿着其厚度方向利用成膜曝光刻蚀等工艺开设通孔1021,在通孔1021内布设走线,利用走线可以实现彩膜基板10上下两侧感光层103与电路板11的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感光层103位于该表面时,环境光线直接照射在感光层103上,不透过彩膜基板10的玻璃,光线的损失较少,感光层103的工作灵敏度和准确性更高。
30.可选地,参照图3,所述感光层103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10的第二侧,所述彩膜基板10的第一侧的黑矩阵避开与所述感光层103正对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一侧设置有rgb滤光层,所述第二侧为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一侧。
31.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感光层103利用成膜曝光刻蚀等工艺设置在彩膜基板10的下表面,也即设置在彩膜基板10没有rgb滤光层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理解的是,感光层103位于该表面时,无需在彩膜基板10上设置类似于图2的通孔1021,工艺难度较低,更便于实现感光层103与电路板11的电连接。此时,为了确保感光层103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将彩膜基板10的第一侧与感光层103正对的区域的黑矩阵去除,以保证透光效果。
32.可选地,参照图2,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阵列基板12;
33.所述阵列基板12通过封框胶13粘接于所述彩膜基板10与rgb滤光层相对的一侧,所述封框胶13在所述彩膜基板10的四周形成所述封胶区域102;
34.所述封框胶13中填充有导电介质,所述感光层103通过所述导电介质与所述电路板11电连接。
35.具体而言,在传统的显示模组中,封框胶13仅仅起到粘接固定作用。然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彩膜基板10的封胶区域102中设置了感光层103,而该封胶区域102即粘接阵列基板12和彩膜基板10的封框胶13对应的位置。因此,为了简化感光层103的信号传输路径,降低工艺成本,可以在封框胶13中填充导电介质,该导电介质与电路板11连接导通。
36.可选地,所述导电介质为导电金球,所述导电金球的直径大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的间距。
37.具体而言,一种实施方式中,示例性地,可以在封框胶13内掺杂导电球与电路板11相连来形成硬件通信。导电球可以为金球,其直径可以略微大于阵列基板12和彩膜基板10之间的间距,从而确保电连接的可靠性,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当然,作为可以替换的方案,封框胶13所使用的粘接剂也可以为导电胶。
38.可选地,参照图4和图5,所述阵列基板12设置有显示走线121和感光层电极走线122;
39.所述感光层电极走线122的一端与所述导电介质电连接,所述感光层电极走线12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11电连接;
40.所述感光层电极走线122与所述显示走线121之间设置有绝缘层123。
41.具体而言,阵列基板12上原本就设置有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显示电路的显示走线121。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避免在阵列基板12上,感光层电极走线122与显示走线121的干扰,可在感光层电极走线122与显示走线121之间设置绝缘层123。具体地,可在显示走线121的上层布设一层绝缘层123,在绝缘层123上方再镀设感光层电极走线122,并将感光层电极走线122与封框胶13中填充的导电介质连接。感光层电极走线122和显示走线121可以分别连接在显示芯片的对应管脚上,在显示芯片的驱动控制下各自独立工作。感光层电极走线122和显示走线121传输信号的过程中,绝缘层123可以避免两种走线之间的信号干扰。
42.可选地,所述感光层103远离所述彩膜基板10的一侧设置有透明保护层。
43.具体而言,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感光层103设置于彩膜基板10设有rgb滤光层的一侧时,也即设置于彩膜基板10的上表面时,此时为了避免异物对感光层103造成磨损,可以在感光层103的上方通过化学的方法形成一层透明保护层,以提升感光层103及显示模组的寿命。
44.可选地,所述感光层103包括光电二极管和/或cmos。
45.具体而言,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感光层103可以包括光电二极管和cmos中任意一种。可以理解的是,光电二极管和cmos均为对光信号较为敏感的器件,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电二极管通常可以用作距离传感器,基于光线的变化感知距离远近的不同并控制对应电路的通断,例如,可以控制显示模组的熄灭或者点亮。cmos作为摄像头模组和指纹模组的核心光电器件,起到采集图像和指纹信息的作用。因此,实践中,为了尽可能提高显示模组的屏占比并且改善其显示效果,可以将光电二极管和cmos中一个或者两个同时集成在显示模组的封框胶13中,从而,实现距离感应、图像采集、指纹识别与显示功能的一体集成的同时,并且还提升了显示效果。
46.图6示例性地给出一种pin型光电二极管设置在彩膜基板10远离阵列基板12的表面的示意图,图中,光电二极管通过成膜曝光刻蚀等工艺设置在彩膜基板10的上表面(即设有rgb滤光层的一侧),光线照射在光电二极管上时,基于光电效应产生电流信号,电流信号通过电极走线可以传输至显示芯片中。光电二极管下方的黑色遮光层可以采用黑色树脂材料或者不透光的金属,光电二极管与彩膜基板10之间的绝缘层可以为氮化硅层,电极走线可以用铜或铝等材质,光电二极管上方的保护层可用透明绝缘材质,如聚酰亚胺膜等。图7还示例性地给出一种pin二极管设置在彩膜基板10下表面(即未设rgb滤光层的一侧)的示意图,pin二极管该表面的工作时,光线透过彩膜基板10再照射在pin二极管上产生电流,其原理与图6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对于cmos,其也是通过蚀刻等工艺制成的集成电路器件,在制作显示模组的同时,可以将cmos电路结构一并加工集成在显示模组的封框胶13中,对此,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47.可选地,所述光电二极管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光电二极管串联。
48.具体而言,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光电二极管可以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光电二极管串联,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串联至少两个光电二极管,可以使得封框胶13中分布更多的光电二极管,提高光线感应和距离检测的准确性。
4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前述的任一种显示模组。
50.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
‑
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5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前述的任一种显示模组。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电子设备中,通过应用上述的集成度更高的显示模组,即通过显示模组除了提供传统的显示功能,显示模组还可以兼具光线感应、图像采集、指纹识别至少一个功能,且不影响正常的显示效果。从而可以为电子设备节省更多的布局空间,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52.图8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53.该折叠电子设备4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401、网络模块402、音频输出单元403、输入单元404、传感器405、显示单元406、用户输入单元407、接口单元408、存储器409、以及处理器410等部件。
5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4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8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55.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4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4041和麦克风4042,图形处理器4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406可包括显示面板4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4061。用户输入单元407包括触控面板4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4072。触控面板4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4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4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存储器4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处理器4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410中。
5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
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彩膜基板和电路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包围所述显示区域的封胶区域,所述封胶区域设置有感光层,所述感光层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层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一侧设置有rgb滤光层;所述封胶区域分布有贯穿所述彩膜基板的通孔,所述感光层通过所述通孔内的走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层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的第二侧,所述彩膜基板的第一侧的黑矩阵避开与所述感光层正对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一侧设置有rgb滤光层,所述第二侧为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通过封框胶粘接于所述彩膜基板与rgb滤光层相对的一侧,所述封框胶在所述彩膜基板的四周形成所述封胶区域;所述封框胶中填充有导电介质,所述感光层通过所述导电介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介质为导电金球,所述导电金球的直径大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的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设置有显示走线和感光层电极走线;所述感光层电极走线的一端与所述导电介质电连接,所述感光层电极走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感光层电极走线与所述显示走线之间设置有绝缘层。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层远离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设置有透明保护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层包括光电二极管和/或cmos。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二极管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光电二极管串联。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包括彩膜基板和电路板;彩膜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包围显示区域的封胶区域,封胶区域设置有感光层,感光层与电路板电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感光层隐藏设置在显示模组的封胶框中,由于封胶框为包围显示区域的边框,不承担显示功能,因此,感光层可以独立于显示电路进行工作,可以避免对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造成干扰影响,提升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提升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提升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