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74



1.本申请涉及绿色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


背景技术:

2.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环境质量和视觉感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城市区域的绿化局限于地面绿化,绿化面积有限,不能达到要求,故绿化从地面扩展到墙面势在必行,墙面绿化既充分利用空间,又有葱茏的色彩,给人舒适与美感。
3.在实际生活中,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有的人选择在建筑里或者建筑的前面种植绿植,人们一般使用生活用水对盆栽进行浇灌,利用生活用水对植物进行浇灌,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生活用水的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
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包括屋体,屋体的顶部固设有屋顶,屋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屋体位于收集机构一侧连接有处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设于屋体侧壁的集水箱,屋顶的底部固设有水平设置的集水槽,集水槽靠近集水箱的端部固设有导水管,集水箱的顶部导水管之间固设有下水管道;所述处理机构包括与集水箱内连通的处理箱,处理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用于向处理箱中投入碱性剂。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屋顶的雨水流入到集水槽内,集水槽内的水经导水管流入到下水管道内,最终经下水管道流入到集水箱中进行存储,由于雨水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雨水易腐蚀建筑物,破坏土壤的成分,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向处理箱内加入碱性剂,能够中和雨水中的酸性物质,使雨水适应植物的生长,也不腐蚀建筑物等,可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植物浇水,还能将雨水用于卫生间冲水,减少生活用水的使用,对雨水充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7.可选的,所述处理箱的侧壁固设有ph传感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h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处理箱中水的酸碱度,当处理箱内水的酸碱度满足植物生长要求也不会造成建筑物腐蚀时,停止向处理箱内添加碱性剂。
9.可选的,所述处理箱外侧壁固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处理箱内并固设有多片搅拌叶片。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使处理箱内的雨水和
碱性剂充分混合,使雨水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剂充分混合。
11.可选的,所述下水管道内可拆卸连接有滤网一和滤网二,滤网一位于下水管道靠近导水管的一端,滤网二位于下水管道靠近集水箱的一端,滤网一的孔径大于滤网二的孔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一和滤网二依次对进入到集水箱中的雨水进行过滤,减少杂质和灰尘等进入到集水箱中。
13.可选的,所述下水管道的外侧壁对应滤网一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一,下水管道的出料口一处螺栓固定有出料门一,下水管道的外侧壁对应滤网二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二,下水管道的出料口二处螺栓固定有出料门二。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出料门一,对滤网一上收集的杂质等进行清理;打开出料门二,便于对滤网二上收集的杂质等进行清理,防止下水管道堵塞。
15.可选的,所述下水管道位于滤网一的位置固设有支撑环,支撑环用于支撑抵接于滤网一的底部,下水管道位于滤网二的底部固设有限位环,限位环用于支撑抵接于滤网二的底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一和滤网二分别抵接于支撑环和限位环上,便于将滤网一和滤网二从出料口一和出料口二取出,便于对滤网一和滤网二上的杂质进行清理。
17.可选的,所述下水管道位于滤网一的上方固设有备用管道,备用管道与下水管道的连接处向上弯折。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备用管道与下水管道的连接处向上弯折,减少水从备用管道向集水箱中流动,当滤网一或滤网二被堵塞后,雨水不能及时向下流动至集水箱中,雨水可经过备用管道流入到集水箱中,减少雨水的流失。
19.可选的,所述备用管道内固设有滤筒一和滤筒二,滤筒二套设于滤筒一的外侧,滤筒一的网孔大于滤筒二的网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水管道堵塞后,下水管道内的雨水流入到备用管道内,雨水依次流经滤筒一和滤筒二,滤筒一和滤筒二能够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减少杂质进入到集水箱中。
21.可选的,所述滤筒一的底部固设有延伸出备用管道的排污管一,排污管一的端部插接有塞子一,滤筒二的底部固设有延伸出备用管道的排污管二,排污管二的端部插接有塞子二。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塞子一,便于将滤筒一内的杂质向外排出,打开塞子二,便于将滤筒二内的杂质向外排出,防止备用管道堵塞。
23.可选的,所述下水管道位于滤网一和备用管道之间固设有蝶阀。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水道堵塞需要对滤网一和滤网二进行清理时,关闭蝶阀,使下水管道内的水流入到备用管道内,打开出料门一和出料门二,便于对滤网一和滤网二进行清理。
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屋体侧壁设置有集水箱,屋顶的底部固设有水平设置的集水槽,集水槽靠近集水箱的端部固设有导水管,集水箱的顶部导水管之间固设有下水管道,集水箱上连接有处理箱,处理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用于向处理箱中投入碱性剂,集水槽内的
水经导水管流入到下水管道内,最终经下水管道流入到集水箱中进行存储,由于雨水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雨水易腐蚀建筑物,破坏土壤的成分,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向处理箱内加入碱性剂,能够中和雨水中的酸性物质,使雨水适应植物的生长,也不腐蚀建筑物等,可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植物浇水,还能将雨水用于卫生间冲水,减少生活用水的使用,对雨水充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2.通过在下水管道位于滤网一的上方固设有备用管道,备用管道与下水管道的连接处向上弯折,备用管道与下水管道的连接处向上弯折,减少水从备用管道向集水箱中流动,当滤网一或滤网二被堵塞后,雨水不能及时向下流动至集水箱中,雨水可经过备用管道流入到集水箱中,减少雨水的流失。
附图说明
26.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28.图3是收集机构的剖视图。
29.图4是图3的b部放大图。
30.图5是收集机构的爆炸图。
31.图6是为突显处理机构而作的剖视图。
32.图7是处理机构的剖视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屋体;11、屋顶;2、收集机构;21、集水箱;22、集水槽;23、导水管;24、下水管道;241、滤网一;242、支撑环;243、限位环;244、滤网二;245、出料口一;246、出料门一;247、出料口二;248、出料门二;25、蝶阀;26、备用管道;261、滤筒一;262、滤筒二;263、排污管一;264、塞子一;265、排污管二;266、塞子二;267、进水管;3、处理机构;31、处理箱;311、进料口;312、堵头;32、ph传感器;33、排水管;34、搅拌组件;341、电机;342、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参照图1,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包括屋体1,屋体1的顶部固设有朝向两侧向下倾斜的屋顶11,屋顶11涂有防止酸雨腐蚀的防腐涂漆,减少酸雨对屋顶11的腐蚀,屋体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2,屋体1位于收集机构2一侧连接有处理机构3;收集机构2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机构3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同时对处理后的雨水进行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6.参见图2和图3,收集机构2包括固设于屋体1侧壁的集水箱21,屋顶11的底部固设有水平设置的集水槽22,集水槽22靠近集水箱21的端部固设有导水管23,集水箱21的顶部固设有下水管道24,下水管道24的一端与导水管23连通,另一端与集水箱21内连通;屋顶11的雨水流入到集水槽22内,集水槽22内的水经导水管23流入到下水管道24内,最终经下水管道24流入到集水箱21中进行存储。
37.参见图3和图4,由于雨水经屋顶11流下,雨水中可能夹杂着大量的灰尘和杂质,为了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下水管道24内设置有滤网一241和滤网二244,滤网一241位于下水管道24靠近导水管23的一端,滤网二244位于下水管道24靠近集水箱21的一端,滤网一
241的孔径大于滤网二244的孔径;下水管道24位于滤网一241的位置固设有支撑环242,滤网一241抵接于支撑环242上,下水管道24位于滤网二244的底部固设有限位环243,限位环243用于支撑抵接于滤网二244的底部;滤网一241和滤网二244依次对进入到集水箱21中的雨水进行过滤,减少杂质和灰尘等进入到集水箱21中。
38.参见图5,下水管道24的外侧壁对应滤网一241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一245,下水管道24的出料口一245处螺栓固定有出料门一246,打开出料门一246,对滤网一241上收集的杂质等进行清理;下水管道24的外侧壁对应滤网二244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二247,下水管道24的出料口二247处螺栓固定有出料门二248,打开出料门二248,便于对滤网二244上收集的杂质等进行清理,防止下水管道24堵塞。
39.参见图4和图5,下水管道24位于滤网一241的上方固设有备用管道26,备用管道26与下水管道24内连通,备用管道26与下水管道24的连接处向上弯折,减少水从备用管道26向集水箱21中流动,当滤网一241或滤网二244被堵塞后,雨水不能及时向下流动至集水箱21中,雨水可经过备用管道26流入到集水箱21中,减少雨水的流失。备用管道26内固设有滤筒一261和滤筒二262,滤筒二262套设于滤筒一261的外侧,且滤筒一261和滤筒二262之间留有间隙,滤筒一261的网孔大于滤筒二262的网孔;当下水管道24堵塞后,下水管道24内的雨水流入到备用管道26内,雨水依次流经滤筒一261和滤筒二262,滤筒一261和滤筒二262能够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减少杂质进入到集水箱21中。
40.滤筒一261的底部固设有排污管一263,排污管一263延伸出备用管道26,排污管一263的端部插接有塞子一264,打开塞子一264,便于将滤筒一261内的杂质向外排出;滤筒二262的底部固设有排污管二265,排污管二265延伸出备用管道26,排污管二265的端部插接有塞子二266,打开塞子二266,便于将滤筒二262内的杂质向外排出,防止备用管道26堵塞。
41.下水管道24位于滤网一241和备用管道26之间固设有蝶阀25,当下水道堵塞需要对滤网一241和滤网二244进行清理时,关闭蝶阀25,使下水管道24内的水流入到备用管道26内,打开出料门一246和出料门二248,便于对滤网一241和滤网二244进行清理。备用管道26位于滤筒一261的上方固设有进水管267,进水管267用于将外部水导流至备用管道26内,以便对滤筒一261和滤筒二262进行清洗。
42.参见图6和图7,处理机构3包括与集水箱21内连通的处理箱31,处理箱3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311,进料口311内插接有堵头312,进料口311用于向处理箱31中投入碱性剂,由于近年来,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雨水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使雨水易腐蚀建筑物,破坏土壤的成分,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向处理箱31内加入碱性剂,能够中和雨水中的酸性物质;处理箱31的侧壁固设有ph传感器32,ph传感器32能够实时检测处理箱31中水的酸碱度,当处理箱31内水的酸碱度满足要求后,停止向处理箱31内添加碱性剂。
43.处理箱31上设置有延伸至处理箱31内的搅拌组件34,搅拌组件34包括固设于处理箱31外侧壁的电机341,电机341的输出轴延伸至处理箱31内并固设有多片搅拌叶片342,搅拌叶片342沿输出轴的外侧壁均匀排列,能够使碱性剂和雨水充分混合;处理箱31上固设有排水管33,排水管33延伸至屋体1内,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屋体1内的厕所冲水,或用于植物灌溉,对雨水充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4.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的实施原理为:雨天,雨水经屋顶11流入到集水槽22内,集水槽22内水经导水管23和下水管道24往下流,下水管道24的滤网一241和滤
网二244过滤出雨水中的杂质,当下水管道24堵塞后,雨水自动流入到备用管道26中,减少雨水的流失;处理箱31对雨水进行处理,中和雨水中的酸性物质,最终将处理完成的雨水用于植物灌溉和厕所冲水,对雨水充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5.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包括屋体(1),屋体(1)的顶部固设有屋顶(1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体(1)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2),屋体(1)位于收集机构(2)一侧连接有处理机构(3);所述收集机构(2)包括固设于屋体(1)侧壁的集水箱(21),屋顶(11)的底部固设有水平设置的集水槽(22),集水槽(22)靠近集水箱(21)的端部固设有导水管(23),集水箱(21)的顶部导水管(23)之间固设有下水管道(24);所述处理机构(3)包括与集水箱(21)内连通的处理箱(31),处理箱(3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311),进料口(311)用于向处理箱(31)中投入碱性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31)的侧壁固设有ph传感器(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31)外侧壁固设有电机(341),电机(341)的输出轴延伸至处理箱(31)内并固设有多片搅拌叶片(34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道(24)内可拆卸连接有滤网一(241)和滤网二(244),滤网一(241)位于下水管道(24)靠近导水管(23)的一端,滤网二(244)位于下水管道(24)靠近集水箱(21)的一端,滤网一(241)的孔径大于滤网二(244)的孔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道(24)的外侧壁对应滤网一(241)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一(245),下水管道(24)的出料口一(245)处螺栓固定有出料门一(246),下水管道(24)的外侧壁对应滤网二(244)的位置开设有出料口二(247),下水管道(24)的出料口二(247)处螺栓固定有出料门二(248)。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道(24)位于滤网一(241)的位置固设有支撑环(242),支撑环(242)用于支撑抵接于滤网一(241)的底部,下水管道(24)位于滤网二(244)的底部固设有限位环(243),限位环(243)用于支撑抵接于滤网二(244)的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道(24)位于滤网一(241)的上方固设有备用管道(26),备用管道(26)与下水管道(24)的连接处向上弯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管道(26)内固设有滤筒一(261)和滤筒二(262),滤筒二(262)套设于滤筒一(261)的外侧,滤筒一(261)的网孔大于滤筒二(262)的网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一(261)的底部固设有延伸出备用管道(26)的排污管一(263),排污管一(263)的端部插接有塞子一(264),滤筒二(262)的底部固设有延伸出备用管道(26)的排污管二(265),排污管二(265)的端部插接有塞子二(266)。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管道(24)位于滤网一(241)和备用管道(26)之间固设有蝶阀(2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其包括屋体,屋体的顶部固设有屋顶,屋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屋体位于收集机构一侧连接有处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设于屋体侧壁的集水箱,屋顶的底部固设有水平设置的集水槽,集水槽靠近集水箱的端部固设有导水管,集水箱的顶部导水管之间固设有下水管道;所述处理机构包括与集水箱内连通的处理箱,处理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用于向处理箱中投入碱性剂。本申请具有减少生活用水的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的效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的效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焱 王剑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明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6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3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