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申请涉及沥青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是塑料和橡胶消费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旧橡胶和塑料垃圾,由于废旧橡胶和塑料难以降解,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而在每年数以亿吨计沥青混料生产中,却需要消耗大量的石化资源生产sbs等橡塑沥青改性剂,用以提高沥青混料的路用性能。研究人员基于现状,利用旧橡胶和塑料垃圾,生产acmp沥青改性材料,借助温拌沥青技术改变沥青的路用性能。
3.相关技术中,施工人员常常通过运输设备需要将温拌沥青混料运输至待铺设道路,沿道路走向依次均匀倾倒导出沥青混料,然后通过人工、压路机进行摊铺、压实。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人工及压路机配合摊铺、压实沥青混料需要耗费大量人工且摊铺效率不高,同时沥青本身带有毒性,沥青铺设现场环境较为恶劣,严重危害施工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人工摊铺沥青道路的工作量,提高沥青道路摊铺效率并提高对施工人员的保护,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依次设置有储料机构、运料机构和沥青摊铺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用于储存沥青混料的储放壳,所述运料机构包括连接所述储放壳的刮板输送机和连接刮板输送机远离所述储放壳一端的螺旋布料器;所述沥青摊铺机构包括连接所述螺旋布料器的沥青导落板,所述车体位于所述沥青导落板背离所述螺旋布料器的一侧沿所述螺旋布料器的布料方向设置有沥青摊平组件;所述车体的上设置有废气吸收机构,所述废气吸收机构包括沿平行于所述车体移动方向的相背两侧设置的吸气部件,且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供所述吸气部件连接的废气过滤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驱动车体沿待铺设沥青混料的道路移动,预先通过运输设备将沥青混料运输并导入储放壳内,驱动刮板输送机将储放壳内的沥青混料批量导向螺旋布料器,同时驱动螺旋布料器沿自身轴向摊布沥青混料,从而使单次由螺旋布料器导下的沥青混料均匀摊铺在地面上,同时启动废气吸收机构,使吸气部件随车体移动过程抽吸地面沥青混料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等,进而导入废气过滤组件内进行过滤沉降,从而降低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的发散,有利于降低人工摊铺沥青道路的工作量,提高沥
青道路摊铺效率并提高对施工人员的保护。
8.可选的,所述储放壳固定在所述车体的顶面,且所述储放壳顶面开口并铰接有封闭盖,所述储放壳上固定有驱动所述封闭盖启闭的启闭电机;所述储放壳的内壁设置有若干电加热部件;所述储放壳的底面开设有落料口,所述刮板输送机设置在所述储放壳的底面,且所述刮板输送机的承载面朝向所述落料口;所述储放壳相对侧壁设置有若干用于检测储放壳内温度的热电偶。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设备将沥青混料输送至储放壳外侧后,操作人员启动启闭电机带动封闭盖开启,然后将沥青混料导入储放壳内,启动电加热部件针对沥青混料进行加热保温,同时再次驱动启闭电机闭合封闭盖,当储放壳内温度过低时,热电偶及时检测温度以方便操作人员及时启动电加热部件,减少沥青混料降温凝结,通过启动刮板输送机即可快速将导下落料口的沥青混料输出。
10.可选的,所述螺旋布料器包括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的布料壳,所述布料壳的顶面开设有用于承接所述刮板输送机传导的混料的导入口,所述布料壳内转动设置有转动轴体,且所述转动轴体沿垂直于所述刮板输送机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转动轴体的轴向中部朝向自身其中一端固定有第一正向螺旋叶片,所述转动轴体的轴向中部朝向自身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反向螺旋叶片,所述转动轴体位于所述第一正向螺旋叶片远离所述第一反向螺旋叶片的一端沿所述转动轴体轴向固定有第二反向螺旋叶片,且所述转动轴体位于所述第一反向螺旋叶片远离所述第一正向螺旋叶片的一端沿所述转动轴体轴向固定有第二正向螺旋叶片,所述车体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转动轴体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布料壳的底部沿所述转动轴体的轴向开设有导出口。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启动驱动部件带动转动轴体正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正向螺旋叶片和第一反向螺旋叶片相背摊匀沥青混料,沥青混料中相对较粗的骨料在离心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容易被集中传送到转动轴体的两端,第二反向螺旋叶片及第二正向螺旋叶片朝向转动轴体的中部推送沥青混料,从而减少沥青混料中较粗骨料离析,保持摊铺沥青混料均匀导出并摊铺在地面。
12.可选的,所述沥青导落板设置为一对,所述沥青导落板沿所述转动轴体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布料壳位于所述导出口的下部,一对所述沥青导落板与所述导出口相对两侧一一对应,且一对所述沥青导落板相对倾斜向下。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导落板在沥青混料由布料壳导出时,布料壳内沥青混料沿沥青导落板倾斜导下,为沥青混料下落提供缓冲作用,减少沥青混料中的粗骨料下落过快产生竖向离析。
14.可选的,所述吸气部件设置为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上沿自身轴向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车体下方的吸气嘴,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吸气管的吸气泵;所述废气过滤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车体上用于储存过滤水的储蓄箱,且所述吸气泵的排气端连接有用于插入所述储蓄箱内底部的进气管,所述储蓄箱的内壁横向分隔有间隔滤板,所述储蓄箱的顶面设置有排气管。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摊铺沥青混料过程中,操作人员驱动吸气泵由吸气管及其若干吸气嘴朝向地面吸取摊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等,有害气体及粉尘
颗粒等由进气管导入储蓄箱,预先在储蓄箱内储放水,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等导入水中沉降颗粒并由水过滤吸收部分有害气体,有利于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污染,提高对现场人员的保护,间隔滤板分隔在储蓄箱内、阻隔粉尘颗粒等杂质上浮,降低颗粒物随着排气管排放导出的可能。
16.可选的,所述储蓄箱的侧壁位于所述间隔滤板的上方纵向依次开设有不少于两个更换口,所述储蓄箱位于所述更换口上密封插接有更换抽屉,所述更换抽屉的内壁开设有若干穿孔,所述更换抽屉内设置有活性炭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预先将活性炭板置入更换抽屉内,进而将更换抽屉插入更换口,当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等导入储蓄箱后,储蓄箱内储蓄的水一次过滤吸收杂质、有害气体,不少于两层更换抽屉内的活性炭板二次进行过滤吸附,进一步减少排出储蓄箱的有害气体及杂质,减少沥青摊铺过程中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的散逸,提高对现场人员的保护。
18.可选的,所述沥青摊平组件包括铰接在所述车体上的摊平刮板,所述摊平刮板远离自身铰接端的一侧延伸朝向所述车体下方,且所述车体朝向所述摊平刮板的板面设置有若干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车体,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摊平刮板;所述车体位于所述摊平刮板背离所述沥青导落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所述车体的拖架,所述拖架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沿车体移动方向压实地面的压实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青混料摊铺至地面上后,随着车体继续移动时,摊平刮板由若干拉伸弹簧拉伸保持下压作用,以针对地面沥青混料进行刮平,从而快速针对沥青混料进行初步摊平,压实辊在摊平刮板刮平沥青混料后,进一步压实沥青混料,提高沥青混料的均匀摊铺效果。
20.可选的,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喷气管,且所述喷气管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车体移动方向两侧的喷气嘴,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喷气管的喷气泵。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将沥青混料导出布料壳前,驱动喷气泵朝向喷气管喷气,喷气管上两相背喷气嘴朝向车体移动方向两侧吹起,从而减少待摊铺沥青的地面上堆积的杂质等障碍物,提高沥青混料摊铺效果。
22.可选的,所述车体上位于设置有用于供操作者进入并操控所述车体移动的控制室,所述车体上设置有用于为所述车体上设备供电的发电机。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进入控制室驱动车体均速移动,方便集中控制车体上多设备运行,发电机为车体上多设备提供必要的供电。
2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倒料:通过外部运输设备将热沥青混料导入储放壳保温存放;s2,传导:驱动车体沿待铺路段均速移动,驱动刮板输送机将储放壳内存放的沥青混料分批输送至螺旋布料器;s3,铺开:驱动螺旋布料器分散展平导入的沥青混料并向下导出;s4,落料:沥青混料由沥青导落板引导落下并摊铺在地面上;s5,吸尘:同步驱动吸气部件针对导出沥青混料摊铺地面吸取废气及粉尘颗粒并导入废气过滤组件,废气过滤组件进行过滤杂质并沉积杂质;
s6,摊平:通过沥青摊平组件针对铺设在地面的沥青进行摊平;s7,修整:人工和/或车体沿摊铺路段往复修整凹凸位置。
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车体沿待铺设沥青混料的道路移动,沥青混料导入储放壳后由刮板输送机批量导向螺旋布料器,螺旋布料器沿自身轴向摊布沥青混料,使单次由螺旋布料器导下的沥青混料均匀摊铺在地面上,废气吸收机构随车体移动过程抽吸地面沥青混料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等,进而导入废气过滤组件内进行过滤沉降,降低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的发散,有利于降低人工摊铺沥青道路的工作量,提高沥青道路摊铺效率并提高对施工人员的保护;2.第一正向螺旋叶片和第一反向螺旋叶片反向转动、相背摊匀沥青混料,沥青混料中相对较粗的骨料在离心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容易被集中传送到转动轴体的两端,第二反向螺旋叶片及第二正向螺旋叶片朝向转动轴体的中部推送沥青混料,从而减少沥青混料中较粗骨料离析,保持摊铺沥青混料均匀导出并摊铺在地面;3.储蓄箱内储蓄的水一次过滤吸收杂质、有害气体,不少于两层更换抽屉内的活性炭板二次进行过滤吸附,进一步减少排出储蓄箱的有害气体及杂质,减少沥青摊铺过程中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的散逸,提高对现场人员的保护。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车体、储料机构、运料机构、沥青摊平组件、控制室、废气吸收机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电加热部件、刮板输送机、螺旋布料器、发电机和喷气泵的剖视图。
2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沥青导落板、第一正向螺旋叶片、第一反向螺旋叶片、第二反向螺旋叶片和第二正向螺旋叶片的剖视图。
29.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3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摊平刮板、拉伸弹簧和压实辊的局部视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11、车轮;12、履带;13、支撑辊;2、储料机构;21、储放壳;211、封闭盖;212、启闭电机;213、电加热部件;214、落料口;215、热电偶;3、运料机构;31、刮板输送机;32、螺旋布料器;321、布料壳;322、导入口;323、转动轴体;324、第一正向螺旋叶片;325、第一反向螺旋叶片;326、第二反向螺旋叶片;327、第二正向螺旋叶片;328、驱动部件;329、导出口;4、沥青导落板;5、沥青摊平组件;51、摊平刮板;52、拉伸弹簧;53、拖架;54、压实辊;6、控制室;7、发电机;8、废气吸收机构;81、吸气部件;811、吸气管;8111、吸气嘴;812、吸气泵;82、废气过滤组件;821、储蓄箱;822、进气管;823、间隔滤板;824、排气管;825、更换口;826、更换抽屉;8261、穿孔;8262、活性炭板;9、喷气泵;91、喷气管;911、喷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参照图1和图2,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包括车体1,车体1顶面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储料机构2、控制室6和废气吸收机构
8,车体1上位于储料机构2下方、沿车体1长度方向设置有连通储料机构2的运料机构3,运料机构3将沥青混料由车体1右端下部导出,车体1的右端安装有沥青摊铺机构;操作人员进入控制室6控制车体1沿待摊铺路面移动,将沥青混料导入储料机构2,驱动运料机构3输送沥青混料并摊铺至底面,通过沥青摊铺机构进行均匀摊铺,同时配合废气吸收机构8吸取沥青摊铺产生的有害气体。
34.参照图1和图2,车体1左端的底面、位于自身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转动设置一组车轮11,同组车轮11可设置为两个,且同组两个车轮11沿车体1长度方向设置,同组两车轮11传动连接有履带12,操作人员在控制室6内即可驱动两组车轮11及履带12传动前行,车体1底面位于两组车轮11右侧转动设置有支撑辊13,支撑辊13沿车体1宽度方向设置,支撑辊13进一步加强车体1移动稳定性;车轮11驱动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5.参照图1和图2,储料机构2包括架设在车体1顶面的储放壳21,储放壳21顶面开口并铰接有封闭盖211,封闭盖211的铰接端靠近控制室6一侧,且储放壳21位于封闭盖211铰接端的一侧固定有启闭电机212,启闭电机212的输出端同轴心固定连接封闭盖211的转动端,储放壳21的内壁周向设置有若干电加热部件213,电加热部件213可设置为电阻加热片,接通电源后,电加热部件213即可针对储放壳21进行加热,储放壳21的底面呈收口状并开设有落料口214,方便引导沥青混料导下至运料机构3上,运输设备将沥青混料输送至储放壳21外侧后,操作人员启动启闭电机212带动封闭盖211开启,然后即可将沥青混料导入储放壳21内,再次启动启闭电机212闭合封闭盖211,减少沥青混料热量损失。
36.参照图1和图2,储放壳21位于车体1宽度方向两侧的相背侧壁分别设置有若干热电偶215,同一侧若干热电偶215位于储放壳21底部并插入储放壳21内部,操作人员在控制室6内可直接接收热电偶215检测的储放壳21内部温度,方便及时控制电加热部件213进行加热,减少沥青混料降温凝结。
37.参照图2,运料机构3包括预置在车体1内的刮板输送机31,刮板输送机31沿车体1长度方向设置,刮板输送机31左端顶面朝向落料口214,车体1上位于刮板输送机31的右端下方安装有承接导下刮板输送机31的沥青混料的螺旋布料器32,刮板输送机31可选用常规型,操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刮板输送机31通过若干刮板分批均匀、快速将导下落料口214的沥青混料输出至螺旋布料器32内,有利于沥青定量均速导出。
38.参照图2和图3,螺旋布料器32包括固定在刮板输送机31右端、车体1下部的布料壳321,布料壳321的顶面开设有承接刮板输送机31传导的混料的导入口322,布料壳321内沿车体1宽度方向转动设置有转动轴体323。
39.参照图3,转动轴体323的轴向中部朝向左端螺旋固定有第一正向螺旋叶片324,转动轴体323的轴向中部朝向右端螺旋固定有第一反向螺旋叶片325,转动轴体323位于第一正向螺旋叶片324远离第一反向螺旋叶片325的一端沿转动轴体323轴向螺旋固定有第二反向螺旋叶片326,转动轴体323位于第一反向螺旋叶片325远离第一正向螺旋叶片324的一端沿转动轴体323轴向螺旋固定有第二正向螺旋叶片327,车体1宽度方向的外侧壁、位于转动轴体323的右端固定有驱动部件328,驱动部件328可设置为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同轴心固定连接转动轴体323的端部,布料壳321的底部沿转动轴体323的轴向开设有导出口329。
40.沥青混料由导入口322进入布料壳321后,操作人员启动驱动部件328带动转动轴体323正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正向螺旋叶片324和第一反向螺旋叶片325相背摊匀沥青混
料,沥青混料中相对较粗的骨料在离心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容易被集中传送到转动轴体323的两端,第二反向螺旋叶片326及第二正向螺旋叶片327朝向转动轴体323的中部推送沥青混料,从而减少沥青混料中较粗骨料离析,有利于摊铺沥青混料均匀导出由导出口329并摊铺在地面。
41.参照2和图3,沥青摊铺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布料壳321的导出口329端端壁的沥青导落板4,沥青导落板4设置为一对,且一对沥青导落板4与导出口329宽度方向两侧一一对应,同时沥青导落板4沿转动轴体323的轴向设置,一对沥青导落板4相对倾斜向下,与布料壳321下方形成收口结构;沥青导落板4在沥青混料由布料壳321导出时,布料壳321内沥青混料沿沥青导落板4倾斜导下,为沥青混料下落提供缓冲作用,减少沥青混料中的粗骨料下落过快产生竖向离析。
42.参照图1和图2,废气吸收机构8包括分别沿车体1长度方向两相背侧壁安置的吸气部件81,车体1的顶面位于控制室6右侧固定有连通吸气部件81的废气过滤组件82。
43.参照图1和图3,吸气部件81设置为吸气管811,吸气管811上沿自身轴向设置有若干朝向车体1下方的吸气嘴8111,废气过滤组件82包括固定在车体1顶面的储蓄箱821,储蓄箱821的顶面固定有吸气泵812,吸气泵812的吸气端连通两吸气管811,吸气泵812的排气端连接有插入储蓄箱821内底部的进气管822,储蓄箱821的内壁横向分隔有间隔滤板823,储蓄箱821的顶面连通有排气管824;在摊铺沥青混料过程中,操作人员驱动吸气泵812由吸气管811及其若干吸气嘴8111朝向地面吸取摊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等,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等由进气管822导入储蓄箱821,预先在储蓄箱821内储放水,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等导入水中沉降颗粒并由水过滤吸收部分有害气体,有利于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污染,提高对现场人员的保护,间隔滤板823分隔在储蓄箱821内、阻隔粉尘颗粒等杂质上浮,降低颗粒物随着排气管824排放导出的可能。
44.参照图3和图4,储蓄箱821朝向左侧的侧壁、位于间隔滤板823的上方纵向依次开设有不少于两个更换口825,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两个更换口825为例,更换口825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储蓄箱821位于更换口825上密封插接有更换抽屉826,更换抽屉826插入储蓄箱821内后,更换抽屉826的内承托面开设有若干穿孔8261,更换抽屉826内承托面上设置有活性炭板8262;操作人员预先将活性炭板8262置入更换抽屉826内,进而将更换抽屉826插入更换口825,当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等导入储蓄箱821后,储蓄箱821内储蓄的水一次过滤吸收杂质、有害气体,两层更换抽屉826内的活性炭板8262二次进行过滤吸附,进一步减少排出储蓄箱821的有害气体及杂质,减少沥青摊铺过程中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的散逸,提高对现场人员的保护。
45.参照图2,控制室6朝向储蓄箱821的外侧壁固定有发电机7,发电机7可电线连接车体1上多个用电设备,提供必要的电源支持。
46.参照图2和图5,车体1位于沥青导落板4背离螺旋布料器32的一侧沿车体1宽度方向设置有沥青摊平组件5,沥青摊平组件5包括铰接在车体1右端面上的摊平刮板51,摊平刮板51整体呈l型,且摊平刮板51的内l型面朝向车体1右端,摊平刮板51远离自身铰接端的一端倾斜朝向车体1下方,车体1的右端与相对摊平刮板51的板面之间连接有若干拉伸弹簧52,若干拉伸弹簧52沿车体1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拉伸弹簧52的一端固定连接车体1右端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摊平刮板51的板面。
47.参照图1和图2,车体1的右端倾斜向下转动连接有拖架53,拖架53由两根托杆组成,且两根托杆与车体1宽度方向相背两侧一一对应,两拖杆的底端相对之间沿车体1宽度方向转动设置有压实辊54。
48.沥青混料摊铺至地面上后,随着车体1继续移动时,摊平刮板51由若干拉伸弹簧52拉伸保持下压作用,以针对地面沥青混料进行刮平,从而快速针对沥青混料进行初步摊平,压实辊54在摊平刮板51刮平沥青混料后,进一步压实沥青混料,提高沥青混料的均匀摊铺效果。
49.参照图1和图5,车体1的顶面位于控制室6朝向储蓄箱821一侧固定有喷气泵9,喷气泵9的喷气端连接有喷气管91,喷气管91由车体1的侧边延伸至车体1的底部,且喷气管91位于车体1底部的一端朝向车体1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喷气嘴911;操作人员在将沥青混料导出布料壳321前,驱动喷气泵9朝向喷气管91喷气,喷气管91上两相背喷气嘴911朝向车体1移动方向两侧吹起,从而减少待摊铺沥青的地面上堆积的杂质等障碍物,提高沥青混料摊铺效果。
50.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的实施原理为:操作者驱动车体1沿待铺设沥青混料的道路移动,开启喷气泵9使喷气嘴911喷散待铺地面的杂质颗粒等,通过运输设备将沥青混料运输并导入储放壳21内,驱动刮板输送机31将储放壳21内的沥青混料批量导入布料壳321,同时启动驱动部件328带动转动轴体323转动,配合第一正向螺旋叶片324、第一反向螺旋叶片325、第二正向螺旋叶片327和第二反向螺旋叶片326沿自身轴向摊布沥青混料,单次沥青混料均匀导下沥青导落板4并摊铺在地面上,摊平刮板51及压实辊54依次摊平压实沥青,同时启动吸气泵812带动吸气管811随车体1移动过程抽吸地面沥青混料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等,有害气体、粉尘颗粒等导入储蓄箱821内由水、间隔滤板823沉降,活性炭板8262二次吸附杂质,从而降低有害气体及粉尘颗粒的发散排放。
5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倒料:预先清理储放壳21,驱动车体1至待摊铺沥青的道路,通过外部运输设备将热沥青混料导入储放壳21内,同时打开电加热部件213为导入沥青混料进行保温存放;s2,传导:驱动车体1沿待铺路段均速移动,驱动刮板输送机31将储放壳21内存放的沥青混料分批输送至布料壳321内;s21,除尘;驱动喷气泵9使喷气嘴911向车体1宽度方向两侧吹散地面杂质;s3,铺开:启动驱动部件328带动转动轴体323配合第一正向螺旋叶片324、第一反向螺旋叶片325、第二正向螺旋叶片327和第二反向螺旋叶片326分散展平导入的沥青混料;s4,落料:沥青混料由沥青导落板4均匀引导落下并摊铺在地面上;s5,吸尘:同步驱动吸气泵812,带动两吸气管811针对导出沥青混料摊铺地面吸取废气及粉尘颗粒并导入储蓄箱821,储蓄箱821内的水、间隔滤板823及活性炭板8262针对导入废气、杂质等进行过滤、沉降等,排出过滤净化后的气体;s6,摊平:依次通过摊平刮板51及压实辊54针对铺设在地面的沥青进行摊平;s7,修整:现场人工及时填补、辅以车体1沿摊铺路段往复修整凹凸位置;s8,叠层:根据摊铺层数需要,操作人员待前一层沥青混料温度低于50摄氏度后,喷洒粘层油,继续摊铺后一层沥青混料,重复上述操作完成多层沥青混料层的摊铺。
5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依次设置有储料机构(2)、运料机构(3)和沥青摊铺机构;所述储料机构(2)包括用于储存沥青混料的储放壳(21),所述运料机构(3)包括连接所述储放壳(21)的刮板输送机(31)和连接刮板输送机(31)远离所述储放壳(21)一端的螺旋布料器(32);所述沥青摊铺机构包括连接所述螺旋布料器(32)的沥青导落板(4),所述车体(1)位于所述沥青导落板(4)背离所述螺旋布料器(32)的一侧沿所述螺旋布料器(32)的布料方向设置有沥青摊平组件(5);所述车体(1)的上设置有废气吸收机构(8),所述废气吸收机构(8)包括沿平行于所述车体(1)移动方向的相背两侧设置的吸气部件(81),且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供所述吸气部件(81)连接的废气过滤组件(8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放壳(21)固定在所述车体(1)的顶面,且所述储放壳(21)顶面开口并铰接有封闭盖(211),所述储放壳(21)上固定有驱动所述封闭盖(211)启闭的启闭电机(212);所述储放壳(21)的内壁设置有若干电加热部件(213);所述储放壳(21)的底面开设有落料口(214),所述刮板输送机(31)设置在所述储放壳(21)的底面,且所述刮板输送机(31)的承载面朝向所述落料口(214);所述储放壳(21)相对侧壁设置有若干用于检测储放壳(21)内温度的热电偶(2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布料器(32)包括固定在所述车体(1)上的布料壳(321),所述布料壳(321)的顶面开设有用于承接所述刮板输送机(31)传导的混料的导入口(322),所述布料壳(321)内转动设置有转动轴体(323),且所述转动轴体(323)沿垂直于所述刮板输送机(31)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转动轴体(323)的轴向中部朝向自身其中一端固定有第一正向螺旋叶片(324),所述转动轴体(323)的轴向中部朝向自身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反向螺旋叶片(325),所述转动轴体(323)位于所述第一正向螺旋叶片(324)远离所述第一反向螺旋叶片(325)的一端沿所述转动轴体(323)轴向固定有第二反向螺旋叶片(326),且所述转动轴体(323)位于所述第一反向螺旋叶片(325)远离所述第一正向螺旋叶片(324)的一端沿所述转动轴体(323)轴向固定有第二正向螺旋叶片(327),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转动轴体(323)转动的驱动部件(328),所述布料壳(321)的底部沿所述转动轴体(323)的轴向开设有导出口(32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导落板(4)设置为一对,所述沥青导落板(4)沿所述转动轴体(323)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布料壳(321)位于所述导出口(329)的下部,一对所述沥青导落板(4)与所述导出口(329)相对两侧一一对应,且一对所述沥青导落板(4)相对倾斜向下。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部件(81)设置为吸气管(811),所述吸气管(811)上沿自身轴向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车体(1)下方的吸气嘴(8111),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吸气管(811)的吸气泵(812);所述废气过滤组件(82)包括固定在所述车体(1)上用于储存过滤水的储蓄箱(821),且所述吸气泵(812)的排气端连接有用于插入所述储蓄箱(821)内底部的进气管(822),所述储蓄箱(821)的内壁横向分隔有间隔滤板(823),所述储蓄箱(821)的顶面设置有排气管
(82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蓄箱(821)的侧壁位于所述间隔滤板(823)的上方纵向依次开设有不少于两个更换口(825),所述储蓄箱(821)位于所述更换口(825)上密封插接有更换抽屉(826),所述更换抽屉(826)的内壁开设有若干穿孔(8261),所述更换抽屉(826)内设置有活性炭板(8262)。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摊平组件(5)包括铰接在所述车体(1)上的摊平刮板(51),所述摊平刮板(51)远离自身铰接端的一侧延伸朝向所述车体(1)下方,且所述车体(1)朝向所述摊平刮板(51)的板面设置有若干拉伸弹簧(52),所述拉伸弹簧(5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摊平刮板(51);所述车体(1)位于所述摊平刮板(51)背离所述沥青导落板(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所述车体(1)的拖架(53),所述拖架(53)上转动设置有用于沿车体(1)移动方向压实地面的压实辊(54)。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置有喷气管(91),且所述喷气管(91)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车体(1)移动方向两侧的喷气嘴(911),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连接所述喷气管(91)的喷气泵(9)。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位于设置有用于供操作者进入并操控所述车体(1)移动的控制室(6),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用于为所述车体(1)上设备供电的发电机(7)。10.一种应用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倒料:通过外部运输设备将热沥青混料导入储放壳(21)保温存放;s2,传导:驱动车体(1)沿待铺路段均速移动,驱动刮板输送机(31)将储放壳(21)内存放的沥青混料分批输送至螺旋布料器(32);s3,铺开:驱动螺旋布料器(32)分散展平导入的沥青混料并向下导出;s4,落料:沥青混料由沥青导落板(4)引导落下并摊铺在地面上;s5,吸尘:同步驱动吸气部件(81)针对导出沥青混料摊铺地面吸取废气及粉尘颗粒并导入废气过滤组件(82),废气过滤组件(82)进行过滤杂质并沉积杂质;s6,摊平:通过沥青摊平组件(5)针对铺设在地面的沥青进行摊平;s7,修整:人工和/或车体(1)沿摊铺路段往复修整凹凸位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沥青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沥青的施工设备,其包括车体,车体上依次设置有储料机构、运料机构和沥青摊铺机构;储料机构包括用于储存沥青混料的储放壳,运料机构包括连接储放壳的刮板输送机和连接刮板输送机远离储放壳一端的螺旋布料器;沥青摊铺机构包括连接螺旋布料器的沥青导落板,车体位于沥青导落板背离螺旋布料器的一侧沿螺旋布料器的布料方向设置有沥青摊平组件;车体的上设置有废气吸收机构,废气吸收机构包括沿平行于车体移动方向的相背两侧设置的吸气部件,车体上设置有供吸气部件连接的废气过滤组件。本申请具有降低人工摊铺沥青道路的工作量,提高沥青道路摊铺效率并提高对施工人员的保护的效果。保护的效果。保护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基友 朱哲理 李同进 严冬梅 潘晓磊 丁永华 杨辰 丁邦耀 张华 韩益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水城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5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