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窗升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升降器是汽车门窗玻璃的升降装置,主要分电动玻璃升降器与手动玻璃升降器两大类。
现在许多轿车门窗玻璃的升降(关闭和开启)已经抛弃了摇把式的手动升降方式,一般都改用按钮式的电动升降方式,即使用电动玻璃升降器。轿车用的电动玻璃升降器多是由电动机、减速器、导绳、导轨、玻璃安装托架等组成。
现有技术中,导轨总成一般都安装在车门架上,由于车门架与导轨都是金属,所以两者之间采用螺纹紧固连接,即采用双头螺栓,两端分别用螺母锁紧导轨和车门架,但是这种装配方式太费时,而且也增加了成本。
现有技术中的中国专利cn201720727754.6揭示的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但是该技术方案中将导轨与车门架之间采用一体形成的卡接钉锁紧,但是这种结构在装配时操作不便,且其无法实现密封,故卡接钉容易受潮生锈进而无法更换。为该问题,设计一种便于装配,且具有密封效果的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用于导轨和车门架的组装;所述导轨上形成有安装孔,有一连接件贯穿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件包括嵌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的螺母和预设插接在所述螺母内的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包括细直径的第一段、粗直径的第二段和呈喇叭状的第三段,三段结构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导轨的凹部。
优选的,所述螺母的中心形成有便于所述螺栓贯穿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凹部与所述导轨的厚度相当,所述凹部内具有一组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第三段的喇叭口的平面与所述导轨的外侧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组合呈凸台状,所述螺栓连接至所述第一段处。
优选的,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导轨远离所述车门架的一侧,且与该侧面抵接,所述第二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螺接长度为所述车门架的厚度与所述螺母的高度之和,且所述螺栓的螺接头远离所述螺母。
优选的,所述导轨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且每个所述导轨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滑轮,所述滑轮之间通过拉绳绕设,且相互平行的两端所述拉绳上均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由所述拉绳带动同步升降。
优选的,所述拉绳的两端设置于线轮内,所述线轮由驱动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将导轨与车门架通过螺母和螺栓连接,安装简单快捷,同时螺母上的喇叭口可将导轨与车门架之间紧贴,以弥补两者之间的缝隙,增强密封效果,保护螺母和螺栓,以防两者受潮生锈,影响装配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正面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背面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螺母结构第一方向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螺母结构第二方向立体图;
图5: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装配结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用于导轨1和车门架的组装。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导轨1上形成有安装孔10,有一连接件2贯穿所述安装孔10;所述连接件2包括嵌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10内的螺母21和预设插接在所述螺母21内的螺栓22,所述螺栓22与所述螺母21螺纹连接。结合图2和图5所示,所述螺栓22的螺接长度为所述车门架的厚度与所述螺母21的高度之和,且所述螺栓22上的螺接头221远离所述螺母21。所述螺接头221用于对所述导轨1和所述车门架进行限位固定,所述螺栓22的长度是指其自由端至所述螺接头221的限位端之间的距离。
如图3所示,所述螺母21的中心形成有便于所述螺栓22贯穿的通孔21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母21整体优选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且所述螺母21与所述到导轨1之间通过机械密封,以使得所述螺母21与所述导轨1贴合,且两者相对固定。
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螺母21包括细直径的第一段211、粗直径的第二段212和呈喇叭状的第三段213,所述第三段213的喇叭口的平面与所述导轨1的外侧面平齐。所述螺母21的三段结构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段212和第三段213之间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导轨1的凹部215。所述凹部215与所述导轨1的厚度相当,所述导轨1卡设于所述凹部215内,且所述凹部215内具有一组加强筋214,所述加强筋214可增加所述到过1与所述凹部215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所述导轨1稳固设置于所述凹部215内。
所述第一段211和所述第二段212组合呈凸台状,所述螺栓22连接至所述第一段211处。所述第一段211和所述第二段212位于所述导轨1的正面,且所述第一段21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段212的直径。所述第二段212位于所述导轨1远离所述车门架的一侧,且与该侧面抵接,所述第二段212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10的直径。将所述螺母21设计成凸台状可方便将其安装至所述导轨1上,在安装所述螺栓22是也方便对所述螺母21施力以将两者相对固定。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导轨1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且每个所述导轨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滑轮11,所述滑轮11之间通过拉绳12绕设连接,且相互平行的两端所述拉绳12上均固定有滑轨13,所述滑轨13由所述拉绳12带动同步升降。所述拉绳12的两个自由端设置于线轮14内,所述线轮14由驱动电机15驱动。由此可见启动所述电机15后,所述线轮14再起驱动下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所述滑轮11旋转以及所述拉绳12传动,所述拉绳12中位于所述导轨1上的相互平行的两段带动其上的所述滑轨13同步升降,进一步带动位于所述滑轨13上的玻璃(图中未示出)升降。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用于导轨(1)和车门架的组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上形成有安装孔(10),有一连接件(2)贯穿所述安装孔(10);所述连接件(2)包括嵌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10)内的螺母(21)和预设插接在所述螺母(21)内的螺栓(22),所述螺栓(22)与所述螺母(21)螺纹连接;所述螺母(21)包括细直径的第一段(211)、粗直径的第二段(212)和呈喇叭状的第三段(213),三段结构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段(212)和第三段(213)之间设有用于卡接所述导轨(1)的凹部(2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1)的中心形成有便于所述螺栓(22)贯穿的通孔(2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215)与所述导轨(1)的厚度相当,所述凹部(215)内具有一组加强筋(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213)的喇叭口的平面与所述导轨(1)的外侧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211)和所述第二段(212)组合呈凸台状,所述螺栓(22)连接至所述第一段(211)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212)位于所述导轨(1)远离所述车门架的一侧,且与该侧面抵接,所述第二段(212)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10)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2)的螺接长度为所述车门架的厚度与所述螺母(21)的高度之和,且所述螺栓(22)的螺接头(221)远离所述螺母(2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且每个所述导轨(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滑轮(11),所述滑轮(11)之间通过拉绳(12)绕设,且相互平行的两端所述拉绳(12)上均固定有滑轨(13),所述滑轨(13)由所述拉绳(12)带动同步升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玻璃升降器的导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12)的两端设置于线轮(14)内,所述线轮(14)由驱动电机(15)驱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