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多功能自动雷达光电标校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10  43



1.本发明涉及雷达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体化多功能自动雷达光电标校系统。


背景技术:

2.雷达,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3.标校(calibration)为确定测量设备的误差模型参数和坐标系取齐而组织的测量设备、标校设施和大地测量的协同工作实施过程。
4.目前现有的雷达光电标校系统,往往是采用多旋翼无人机为平台并结合信标机、点光源,无法同时利用无线通信,将无人机标校设备、标校控制处理终端联合组网,真值信息能够实时到达船上标校控制处理终端自动处理,终端也无法实时控制标校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标机工作方式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多功能自动雷达光电标校系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体化多功能自动雷达光电标校系统,包括:
7.远程处理控制模块,用于对无人机的控制和信息处理;
8.无人机,用于对载荷的搭载和信息的采集;
9.任务载荷,参与信息的收集和发送;
10.地面基站,用于对gps差分信息的收集和转发;
11.被测设备,用于航迹信息的中转;
12.所述远程处理控制模块包括无人机控制模块、信标机控制模块和自动精度对比分析软件,所述无人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无人机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所述任务载荷包括信标机,所述信标机的输出端与信标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所述地面基站的输出端与无人机的输入端双向无线信号连接,所述地面基站的输出端与被测设备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被测设备包括被测设备端rtk差分gps和ld/光电。
14.进一步的,所述被测设备端rtk差分gps和ld/光电的输出端与远程处理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地面基站包括地面基站rtk差分gps。
16.进一步的,所述任务载荷还包括点光源,所述点光源空间位置信息进行标志。
17.进一步的,所述任务载荷还包括l波段、s波段、c波段与x波段。
18.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rtk差分gps。
19.进一步的,所述远程处理控制模块输出标校结果。
20.进一步的,所述被测设备端rtk差分gps的输出端与远程处理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无线信号连接。
21.进一步的,所述ld/光电的输出端与远程处理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有线信号连接。
22.本发明提供了一体化多功能自动雷达光电标校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体化多功能自动雷达光电标校系统,采用多旋翼无人机为平台并结合信标机、点光源,同时利用无线通信,将无人机标校设备、标校控制处理终端联合组网,真值信息能够实时到达船上标校控制处理终端自动处理,终端也可以实时控制标校设备的飞行路径、信标机工作方式等,形成一个智能化、多功能型的标校系统。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一体化多功能自动雷达光电标校系统的总系统图;
24.图2为本发明一体化多功能自动雷达光电标校系统的任务载荷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一体化多功能自动雷达光电标校系统的无人机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一体化多功能自动雷达光电标校系统的远程处理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一体化多功能自动雷达光电标校系统的地面基站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一体化多功能自动雷达光电标校系统的被测设备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一体化多功能自动雷达光电标校系统动态标定示意图的示意图。
30.图中:1、远程处理控制模块;2、无人机;3、任务载荷;4、地面基站;5、被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2.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34.请参阅图1

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体化多功能自动雷达光电标校系统,包括:
35.远程处理控制模块1,用于对无人机的控制和信息处理;
36.无人机2,用于对载荷的搭载和信息的采集;
37.任务载荷3,参与信息的收集和发送;
38.地面基站4,用于对gps差分信息的收集和转发;
39.被测设备5,用于航迹信息的中转;
40.远程处理控制模块1包括无人机控制模块、信标机控制模块和自动精度对比分析软件,无人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无人机2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任务载荷3包括信标机,信标机的输出端与信标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地面基站4的输出端与无人机2
的输入端双向无线信号连接,地面基站4的输出端与被测设备5的输入端信号连接,通过无人机2搭载任务载荷3,信标机产生和转发的射频信号,接收、处理、放大后辐射至ld,支持ld完成达天线方向图绘制、标校等;
41.具体的,被测设备5包括被测设备端rtk差分gps和ld/光电。
42.具体的,被测设备端rtk差分gps和ld/光电的输出端与远程处理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43.具体的,地面基站4包括地面基站rtk差分gps。
44.具体的,任务载荷3还包括点光源,点光源空间位置信息进行标志。
45.具体的,任务载荷3还包括l波段、s波段、c波段与x波段。
46.具体的,无人机2包括无人机rtk差分gps。
47.具体的,远程处理控制模块1输出标校结果。
48.具体的,被测设备端rtk差分gps的输出端与远程处理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无线信号连接。
49.具体的,ld/光电的输出端与远程处理控制模块1的输入端有线信号连接。
50.使用时,将信标机安装于无人机2上,无人机2按照预定高度悬停,信标机根据ld标定要求释放稳定功率信号,也可根据目标距离和ld工作方式信息遥控释放信号功率强度,ld辐射的信号被飞机上天线收后到达信标机,经信标机转发、延时、放大处理后通过天线辐射出去,通过路径传播、衰减被ld探测接收形成目标点航迹,完成ld的距离、方位和仰角三维信息的静态标定,将天线a和信标机连接后集成安装于无人机2上,无人机2按照预定航路、航向绕ld天线飞行,信标机的工作频率和功率参数等通过地面站无线遥控,ld辐射信号被天线a接收后经信标延时转发后,再次通过天线a辐射至空间,ld接收后完成距离、方位、仰角三维信息标定,以上无人机2、地面站和ld的位置真值信息通过gps测得。
51.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499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