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注塑模具及注塑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10  16



1.本发明涉及注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注塑模具及注塑工艺。


背景技术:

2.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塑料注塑是塑料制品的一种方法,将熔融的塑料利用压力注进塑料制品模具中,冷却成型得到想要各种塑料件,有专门用于进行注塑的机械注塑机。
3.现有技术公开了部分注塑模具方面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1711331489.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包括模具底座箱体,所述模具底座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模具体,所述模具底座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边框,所述模具底座箱体的内腔设置有三组转轴,且转轴的左右两端均贯穿模具底座箱体,位于模具底座箱体内腔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六组带槽凸轮,位于模具底座箱体左右两端的所述转轴设置有外部凸轮,所述转轴的右侧外壁设置有齿轮,所述转轴的右端设置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右端设置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右端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模具体设置有阶梯孔,成排设置的所述阶梯孔内设置有短顶针,两组间隔设置的所述阶梯孔内设置有两组长顶针。
4.在塑料注塑的脱离过程中,为了提高脱模的效率,现有技术中通过塑料注塑脱模顶出装置对制品进行顶出脱模,脱模后的制品自动下落进行回收,然而在脱模过程中,一些塑料制品由于自身的性质使得制品薄弱,在脱模后自动下落过程中与其他的制品或者机器碰撞后会产生磕碰,使得制品产生瑕疵或者破损,从而增加制品的损耗率。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注塑模具及注塑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注塑模具及注塑工艺。
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模具,所述固定模具的一侧设有气缸,所述气缸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气缸固定于底座的顶部并且输出端固定有移动模具,所述移动模具与移动模具之间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贯穿开设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翻转下料装置,所述翻转下料装置在脱模时自动向上翻转接住制品,并且在下次注塑时自动将接住的制品进行翻转安全卸料,所述底座的下方安装有下料传送装置,所述下料传送装置将翻转下料装置翻转卸下的制品进行传送回收;工作时,在塑料注塑的脱离过程中,为了提高脱模的效率,现有技术中通过塑料注塑脱模顶出装置对制品进行顶出脱模,脱模后的制品自动下落进行回收,然而在脱模过程中,一些塑料制品由于自身的性质使得制品薄弱,在脱模后自动下落过程中与其他的制品或者机器碰撞后会产生磕碰,使得制品产生瑕疵或者破损,从而增加制品的损耗率,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底座能够支撑整个装置,气缸能够通过输出端带动移动模具的
移动,移动模具与固定模具配合能够进行塑料制品的注塑成型,成型后的制品能够通过开口向下掉落回收,在移动模具与固定模具背向移动脱模过程中带动翻转下料装置向上翻转,向上翻转后的翻转下料装置与底座的底部齐平,使得制品平稳的下落在翻转下料装置上方,随后翻转下料装置随着移动模具与固定模具的合模过程向下翻转,向下翻转后的翻转下料装置带动制品平稳的向下传送并且与下料传送装置衔接,通过下料传送装置将制品依次回收,使得制品的下料过程中降低与装置的各结构的碰撞,同时各个制品随着脱模合模的过程分开回收,避免了制品之间的相互碰撞,从而有利于减少制品下料过程中的碰撞,避免制品在碰撞过程中受损,从而有利于降低制品的受损率。
7.优选的,所述翻转下料装置包括两个固定盘,两个所述固定盘均固定于底座的底部并且相对侧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与移动模具之间安装有翻转联动装置,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共同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二转动辊与底座之间安装有传送联动装置,所述第二转动辊与第一转动辊的外圈共同传送连接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部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与连接板通过滑动结构相互连接,所述挡板朝向固定盘的一侧阵列固定有多个弹簧,所述挡板背向第一传送带的一侧边缘铰接有翻转板,全部所述弹簧的顶部均与翻转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板朝向第一传送带的一侧边缘开设有弧形斜面,所述弧形斜面与第一传送带的端部相配合;工作时,固定盘将第一转动辊转动安装于底座的底部,连接板能够连接固定第一转动辊与第二转动辊,使得第一转动辊与第二转动辊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一转动辊与第二转动辊之间传送连接有第一传送带,翻转联动装置能够在移动模具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板的上下翻转,连接板上下翻转过程中带动第一传送带的上下翻转,从而对制品进行支撑,第一传送带能够在传送联动装置的带动下开始传送,使得第一传送带在翻转的同时进行传送,从而将制品接住后向下传送制品,避免制品直接下落造成的碰撞受损,挡板能够在第一传送带翻转过程中将制品阻挡,避免制品直接向下滚落,从而避免制品滚落速度快造成碰撞受损,弹簧能够拉动翻转板,使得翻转板与挡板之间的距离能够随着位置的移动而相应变化,当挡板随着第一传送带移动至端部时,翻转板的边缘与第一传送带的端部相切,从而平滑连接第一传送带,使得制品由第一传送带上平滑的传送至下料传送装置上方进行传送回收,有利于制品下料过程中的稳定衔接传送,从而有利于避免制品下料回收过程中的碰撞受损,有利于降低制品的受损率。
8.优选的,所述翻转联动结构包括两个第一齿条与两个转轴,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对称固定于移动模具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齿条的下方均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并且转动安装于气缸的侧壁,两个所述转轴分别固定于两个连接板的相背侧,两个所述转轴的外圈均转动套设有弧形杆,两个所述弧形杆的顶部均活动插设于连接座的内部,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贯通开设有供弧形杆滑动的通道,两个所述弧形杆的外弧面均固定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工作时,移动模具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一齿条的移动,第一齿条移动后带动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后带动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上下移动,第二齿条移动后带动弧形杆移动,弧形杆转动套设在转轴的外圈从而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带动转轴上下移动,转轴移动后带动连接板的翻转,从而使得连接板带动第一传送带配合移动模具的移动进行翻转,有利于第一传送带在移动模具脱模过程中同步接住制品,从而有利于避免制品直接由开口下落回收造成碰撞受
损。
9.优选的,所述传送联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固定于第二转动辊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一侧均设有弧形齿条,两个所述弧形齿条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相啮合并且顶部均与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工作时,弧形齿条固定于底座的底部并且与弧形杆为同轴心的弧形,使得连接板在上下翻转过程中边缘的移动轨迹始终为与弧形齿条同心的弧形,从而使得第二齿轮随着连接板上下翻转过程中始终与弧形齿条啮合,弧形齿条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使得第二齿轮在上下翻转过程中与弧形齿条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后带动第二转动辊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送带传送,使得第一传送带在向上翻转过程中向上传送,带动挡板向上传送将制品阻挡,在向下翻转过程中向下传送,使得制品随着第一传送带逐步向下传送降低高度后稳定落入下料传送装置上方进行传送回收,从而有利于制品传送的稳定衔接,有利于避免制品的碰撞受损。
10.优选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分别开设于两个连接板的顶部,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滑动插设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分别与挡板的两端固定连接;工作时,挡板固定在第一传送带的顶部随着第一传送带的传送而移动,挡板的两端固定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从而对挡板的滑动进行支撑,使得挡板的两端第一滑块的支撑作用下保持直立,避免挡板在第一传送带的传送作用下向两侧倾倒,从而有利于保持挡板的直立状态对制品进行阻挡,从而有利于通过挡板的阻挡对制品的滚动进行阻挡。
11.优选的,所述下料传送装置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分别固定于底座底部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架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三转动辊,其中一个所述支架的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支架与其中一个第三转动辊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转动辊的外圈共同传送连接有第二传送带;工作时,支架能够对第三转动辊进行转动支撑同时对电机进行固定,电机启动后输出轴能够带动第三转动辊转动,第三转动辊转动后带动第二传送带传送,第二传送带传送后在与第一传送带衔接时将制品传送,从而避免制品向下传送后始终堆积在一处造成制品的堆积碰撞,有利于制品的分隔传送回收,从而有利于避免制品之间的相互碰撞,有利于减少制品由于相互碰撞造成的受损。
12.优选的,所述翻转板的顶部固定有三个固定钮,所述固定钮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并且其中两个对称固定于第一传送带靠近第一传送带的边缘,所述固定钮的外圈共同套设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两端背向第一传送带的一侧均固定有延伸板,两个所述支架的顶部均固定有挡块,所述弹性板移动至第一传送带端部时延伸板与挡块的顶部相抵;工作时,当制品的外形圆润时,在倾斜的第一传送带上容易四处滚动,在第一传送带向下翻转过程中倾斜度变化,容易促进制品的滚动,滚动的制品存在由第一传送带边缘掉落受损的风险,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固定钮固定在翻转板的侧壁并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从而将弹性板固定在翻转板的侧壁,同时使得弹性板朝向第一传送带的一侧被两个固定钮固定,弹性板背向第一传送带的一侧被一个固定钮固定,弹性板随着翻转板移动至第一传送带端部后两端的延伸板与挡块相抵,使得挡块将延伸板向上挤压推动,使得弹性板的两端向上翘动,同时由于弹性板的中部部分被固定钮固定无法上翘,从而使得弹性板呈现两端上翘同时中间平缓的状态,制品在向下传送过程中由于弹性板两端的上翘而向弹性板中部滚动,有利于制品沿着弹性板的中部通过后向第二传送带传送,使得制品沿
着装置的中部进行衔接传送,有利于避免制品由第一传送带的边缘滚动掉落,从而有利于减少制品由于掉落造成的碰撞受损。
13.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对称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扇形褶皱板,所述扇形褶皱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弧形杆、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扇形褶皱板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固定盘的边缘,所述扇形褶皱板的另一端固定有若干第二滑块,全部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扇形褶皱板的褶皱相对应,所述弧形杆背向第二齿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全部所述第二滑块均滑动插设于第二滑槽的内部;工作时,制品由第一传送带传送至第二传送带上时,若塑料制品的边缘圆润,容易在传送过程中向边缘滚动,滚动至边缘的制品在传送衔接过程中存在沿倾斜路线滚落的风险,从而造成塑料制品的撞击受损,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凹槽的内部为向上翻转后的扇形褶皱板提供容纳空间,第一固定板固定于凹槽的内部将扇形褶皱板的一端固定,第二固定板与弧形杆固定将扇形褶皱板的另一端固定,使得扇形褶皱板能够随着弧形杆的上下移动而翻转打开或关闭,在弧形杆向下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二固定板向下移动,第二固定板带动扇形褶皱板的边缘向下翻转,从而使得扇形褶皱板随着弧形杆的向下移动展开,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使得扇形褶皱板的边缘始终与扇形褶皱板的贴合,对连接板与底座之间的间隙进行阻挡,避免制品由第一传送带的边缘滚落,从而有利于避免制品在翻转下料的过程中沿着第一传送带边缘掉落造成受损,从而有利于降低制品的受损率。
14.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注塑模具的注塑工艺,该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步骤一、塑料制品注塑成型:通过移动模具被推动后与固定模具配合合模后进行塑料制品的注塑加工,塑料制品注塑成型后移动模具移动带动制品脱模;
16.步骤二、成型塑料制品翻转下料:脱模后的制品沿着开口下落,移动模具脱模过程中带动翻转下料装置将制品支撑,并且在移动模具移动合模过程中翻转下料装置翻转将制品平缓向下传送,使得制品下落至下料传送装置的上方;
17.步骤三、塑料制品的回收:塑料制品传送至下料传送装置后,在下料传送装置的传动作用下被依次传送回收。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通过第一传送带与挡板的设置,使得装置在脱模过程中,第一传送带向上翻转将制品接住,并且在移动模具移动合模过程中带动第一传送带翻转下降并带动第一传送带动传动将制品向下传送,同时挡板将制品挡住避免制品向下滑落造成碰撞,使得制品的脱模下料过程中不会与机器碰撞也不会相互之间产生剧烈碰撞,从而有利于制品的稳定下料,有利于降低制品下料过程中的碰撞受损率。
20.2、本发明通过扇形褶皱板的设置,使得扇形褶皱板能够随着第一传送带的翻转进行展开和收叠,从而使第一传送带的两侧均被扇形褶皱板遮挡,避免造型圆滑的塑料制品在翻转下料过程中由第一传送带的两侧滚落造成碰撞,从而有利于制品的稳定下料,有利于降低制品在下落过程中的碰撞受损率。
21.3、本发明通过弹性板与挡块的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翻转下料过程中,弹性板逐渐随着第一传送带传送,弹性板传送至第一传送带端部时两端的延伸板被挡块抵住向上翘动,从而使得弹性板的两端上翘,使得弹性板呈现两端上翘中部平缓的状态,从而促进制品
由弹性板的中部下落,有利于避免制品在传送至第二传送带过程中滚落造成磕碰,从而有利于降低制品的碰撞受损率。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注塑工艺流程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的底座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a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的图3中b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的图5中c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的图3中d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的底座进一步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发明的图8中e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本发明的图8中f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本发明的图8中g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2为本发明的连接板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3为本发明的图12中h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4为本发明的挡板与翻转板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5为本发明的图14中i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底座;2、固定模具;3、移动模具;4、气缸;401、连接座;5、开口;6、第一齿条;7、第一齿轮;8、弧形杆;801、通道;9、转轴;10、固定盘;11、第一转动辊;12、连接板;13、第二转动辊;14、第一传送带;15、支架;16、电机;17、第三转动辊;18、第二传送带;19、弧形齿条;20、第二齿轮;21、第一滑槽;22、第一滑块;23、挡板;24、翻转板;25、弹簧;26、弹性板;27、固定钮;28、延伸板;29、挡块;30、第二滑槽;31、扇形褶皱板;32、第二滑块;33、凹槽;34、第一固定板;35、第二固定板;36、第二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39.如图1

15所示的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注塑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模具2,固定模具2的一侧设有气缸4,气缸4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座401,连接座401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气缸4固定于底座1的顶部并且输出端固定有移动模具3,移动模具3与移动模具3之间设有开口5,开口5贯穿开设于底座1的顶部,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翻转下料装置,翻转下料装置在脱模时自动向上翻转接住制品,并且在下次注塑时自动将接住的制品进行翻转安全卸料,底座1的下方安装有下料传送装置,下料传送装置将翻转下料装置翻转卸下的制品进行传送回收;工作时,在塑料注塑的脱离过程中,为了提高脱模的效率,现有技术中通过塑料注塑脱模顶出装置对制品进行顶出脱模,脱模后的制品自动下落进行回收,然而在脱模过程中,一些塑料制品由于自身的性质使得制品薄弱,在脱模后自动下落过程中与其他的制品或者机器碰撞后会产生磕碰,使得制品产生瑕疵或者破损,从而增加制
品的损耗率,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底座1能够支撑整个装置,气缸4能够通过输出端带动移动模具3的移动,移动模具3与固定模具2配合能够进行塑料制品的注塑成型,成型后的制品能够通过开口5向下掉落回收,在移动模具3与固定模具2背向移动脱模过程中带动翻转下料装置向上翻转,向上翻转后的翻转下料装置与底座1的底部齐平,使得制品平稳的下落在翻转下料装置上方,随后翻转下料装置随着移动模具3与固定模具2的合模过程向下翻转,向下翻转后的翻转下料装置带动制品平稳的向下传送并且与下料传送装置衔接,通过下料传送装置将制品依次回收,使得制品的下料过程中降低与装置的各结构的碰撞,同时各个制品随着脱模合模的过程分开回收,避免了制品之间的相互碰撞,从而有利于减少制品下料过程中的碰撞,避免制品在碰撞过程中受损,从而有利于降低制品的受损率。
4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翻转下料装置包括两个固定盘10,两个固定盘10均固定于底座1的底部并且相对侧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辊11,第一转动辊11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连接板12,两个连接板12与移动模具3之间安装有翻转联动装置,两个连接板12的另一端共同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辊13,第二转动辊13与底座1之间安装有传送联动装置,第二转动辊13与第一转动辊11的外圈共同传送连接有第一传送带14,第一传送带14的顶部固定有挡板23,挡板23与连接板12通过滑动结构相互连接,挡板23朝向固定盘10的一侧阵列固定有多个弹簧25,挡板23背向第一传送带14的一侧边缘铰接有翻转板24,全部弹簧25的顶部均与翻转板24的侧壁固定连接,翻转板24朝向第一传送带14的一侧边缘开设有弧形斜面,弧形斜面与第一传送带14的端部相配合;工作时,固定盘10将第一转动辊11转动安装于底座1的底部,连接板12能够连接固定第一转动辊11与第二转动辊13,使得第一转动辊11与第二转动辊13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一转动辊11与第二转动辊13之间传送连接有第一传送带14,翻转联动装置能够在移动模具3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板12的上下翻转,连接板12上下翻转过程中带动第一传送带14的上下翻转,从而对制品进行支撑,第一传送带14能够在传送联动装置的带动下开始传送,使得第一传送带14在翻转的同时进行传送,从而将制品接住后向下传送制品,避免制品直接下落造成的碰撞受损,挡板23能够在第一传送带14翻转过程中将制品阻挡,避免制品直接向下滚落,从而避免制品滚落速度快造成碰撞受损,弹簧25能够拉动翻转板24,使得翻转板24与挡板23之间的距离能够随着位置的移动而相应变化,当挡板23随着第一传送带14移动至端部时,翻转板24的边缘与第一传送带14的端部相切,从而平滑连接第一传送带14,使得制品由第一传送带14上平滑的传送至下料传送装置上方进行传送回收,有利于制品下料过程中的稳定衔接传送,从而有利于避免制品下料回收过程中的碰撞受损,有利于降低制品的受损率。
4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翻转联动结构包括两个第一齿条6与两个转轴9,两个第一齿条6对称固定于移动模具3的两侧,两个第一齿条6的下方均设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与第一齿条6相啮合并且转动安装于气缸4的侧壁,两个转轴9分别固定于两个连接板12的相背侧,两个转轴9的外圈均转动套设有弧形杆8,两个弧形杆8的顶部均活动插设于连接座401的内部,连接座401的内部贯通开设有供弧形杆8滑动的通道801,两个弧形杆8的外弧面均固定有第二齿条36,第二齿条36与第一齿轮7相啮合;工作时,移动模具3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一齿条6的移动,第一齿条6移动后带动与第一齿条6啮合的第一齿轮7转动,第一齿轮7转动后带动与第一齿轮7啮合的第二齿条36上下移动,第二齿条36移动后带动弧形杆8
移动,弧形杆8转动套设在转轴9的外圈从而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带动转轴9上下移动,转轴9移动后带动连接板12的翻转,从而使得连接板12带动第一传送带14配合移动模具3的移动进行翻转,有利于第一传送带14在移动模具3脱模过程中同步接住制品,从而有利于避免制品直接由开口5下落回收造成碰撞受损。
4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传送联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二齿轮20,两个第二齿轮20分别固定于第二转动辊13的两端,两个第二转动辊13的一侧均设有弧形齿条19,两个弧形齿条19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20相啮合并且顶部均与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工作时,弧形齿条19固定于底座1的底部并且与弧形杆8为同轴心的弧形,使得连接板12在上下翻转过程中边缘的移动轨迹始终为与弧形齿条19同心的弧形,从而使得第二齿轮20随着连接板12上下翻转过程中始终与弧形齿条19啮合,弧形齿条19与第二齿轮20的啮合使得第二齿轮20在上下翻转过程中与弧形齿条19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带动第二齿轮20转动,第二齿轮20转动后带动第二转动辊1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送带14传送,使得第一传送带14在向上翻转过程中向上传送,带动挡板23向上传送将制品阻挡,在向下翻转过程中向下传送,使得制品随着第一传送带14逐步向下传送降低高度后稳定落入下料传送装置上方进行传送回收,从而有利于制品传送的稳定衔接,有利于避免制品的碰撞受损。
4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滑动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滑槽21,两个第一滑槽21分别开设于两个连接板12的顶部,两个第一滑槽21的内部均滑动插设有第一滑块22,两个第一滑块22的顶部分别与挡板23的两端固定连接;工作时,挡板23固定在第一传送带14的顶部随着第一传送带14的传送而移动,挡板23的两端固定有第一滑块22,第一滑块22在第一滑槽21的内部滑动,从而对挡板23的滑动进行支撑,使得挡板23的两端第一滑块22的支撑作用下保持直立,避免挡板23在第一传送带14的传送作用下向两侧倾倒,从而有利于保持挡板23的直立状态对制品进行阻挡,从而有利于通过挡板23的阻挡对制品的滚动进行阻挡。
4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下料传送装置包括两个支架15,两个支架15分别固定于底座1底部的两侧,两个支架15的两端均转动安装有第三转动辊17,其中一个支架15的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机16,电机16的输出轴贯穿支架15与其中一个第三转动辊17的中心轴固定连接,两个第三转动辊17的外圈共同传送连接有第二传送带18;工作时,支架15能够对第三转动辊17进行转动支撑同时对电机16进行固定,电机16启动后输出轴能够带动第三转动辊17转动,第三转动辊17转动后带动第二传送带18传送,第二传送带18传送后在与第一传送带14衔接时将制品传送,从而避免制品向下传送后始终堆积在一处造成制品的堆积碰撞,有利于制品的分隔传送回收,从而有利于避免制品之间的相互碰撞,有利于减少制品由于相互碰撞造成的受损。
4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翻转板24的顶部固定有三个固定钮27,固定钮27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并且其中两个对称固定于第一传送带14靠近第一传送带14的边缘,固定钮27的外圈共同套设有弹性板26,弹性板26两端背向第一传送带14的一侧均固定有延伸板28,两个支架15的顶部均固定有挡块29,弹性板26移动至第一传送带14端部时延伸板28与挡块29的顶部相抵;工作时,当制品的外形圆润时,在倾斜的第一传送带14上容易四处滚动,在第一传送带14向下翻转过程中倾斜度变化,容易促进制品的滚动,滚动的制品存在由第一传送带14边缘掉落受损的风险,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固
定钮27固定在翻转板24的侧壁并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从而将弹性板26固定在翻转板24的侧壁,同时使得弹性板26朝向第一传送带14的一侧被两个固定钮27固定,弹性板26背向第一传送带14的一侧被一个固定钮27固定,弹性板26随着翻转板24移动至第一传送带14端部后两端的延伸板28与挡块29相抵,使得挡块29将延伸板28向上挤压推动,使得弹性板26的两端向上翘动,同时由于弹性板26的中部部分被固定钮27固定无法上翘,从而使得弹性板26呈现两端上翘同时中间平缓的状态,制品在向下传送过程中由于弹性板26两端的上翘而向弹性板26中部滚动,有利于制品沿着弹性板26的中部通过后向第二传送带18传送,使得制品沿着装置的中部进行衔接传送,有利于避免制品由第一传送带14的边缘滚动掉落,从而有利于减少制品由于掉落造成的碰撞受损。
4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底座1的底部对称开设有凹槽33,两个凹槽33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板34,第一固定板34的底部固定有扇形褶皱板31,扇形褶皱板31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固定板35,第二固定板35的两端分别与弧形杆8、固定盘10固定连接,扇形褶皱板31的一端转动安装于固定盘10的边缘,扇形褶皱板31的另一端固定有若干第二滑块32,全部第二滑块32分别与扇形褶皱板31的褶皱相对应,弧形杆8背向第二齿条3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30,全部第二滑块32均滑动插设于第二滑槽30的内部;工作时,制品由第一传送带14传送至第二传送带18上时,若塑料制品的边缘圆润,容易在传送过程中向边缘滚动,滚动至边缘的制品在传送衔接过程中存在沿倾斜路线滚落的风险,从而造成塑料制品的撞击受损,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凹槽33的内部为向上翻转后的扇形褶皱板31提供容纳空间,第一固定板34固定于凹槽33的内部将扇形褶皱板31的一端固定,第二固定板35与弧形杆8固定将扇形褶皱板31的另一端固定,使得扇形褶皱板31能够随着弧形杆8的上下移动而翻转打开或关闭,在弧形杆8向下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二固定板35向下移动,第二固定板35带动扇形褶皱板31的边缘向下翻转,从而使得扇形褶皱板31随着弧形杆8的向下移动展开,第二滑块32在第二滑槽30的内部滑动,使得扇形褶皱板31的边缘始终与扇形褶皱板31的贴合,对连接板12与底座1之间的间隙进行阻挡,避免制品由第一传送带14的边缘滚落,从而有利于避免制品在翻转下料的过程中沿着第一传送带14边缘掉落造成受损,从而有利于降低制品的受损率。
47.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注塑模具的注塑工艺,该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8.步骤一、塑料制品注塑成型:通过移动模具3被推动后与固定模具2配合合模后进行塑料制品的注塑加工,塑料制品注塑成型后移动模具3移动带动制品脱模;
49.步骤二、成型塑料制品翻转下料:脱模后的制品沿着开口5下落,移动模具3脱模过程中带动翻转下料装置将制品支撑,并且在移动模具3移动合模过程中翻转下料装置翻转将制品平缓向下传送,使得制品下落至下料传送装置的上方;
50.步骤三、塑料制品的回收:塑料制品传送至下料传送装置后,在下料传送装置的传动作用下被依次传送回收。
51.本发明工作原理:在塑料注塑的脱离过程中,为了提高脱模的效率,现有技术中通过塑料注塑脱模顶出装置对制品进行顶出脱模,脱模后的制品自动下落进行回收,然而在脱模过程中,一些塑料制品由于自身的性质使得制品薄弱,在脱模后自动下落过程中与其他的制品或者机器碰撞后会产生磕碰,使得制品产生瑕疵或者破损,从而增加制品的损耗率,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底座1能够支撑整个装置,气缸4能
够通过输出端带动移动模具3的移动,移动模具3与固定模具2配合能够进行塑料制品的注塑成型,成型后的制品能够通过开口5向下掉落回收,在移动模具3与固定模具2背向移动脱模过程中带动翻转下料装置向上翻转,向上翻转后的翻转下料装置与底座1的底部齐平,使得制品平稳的下落在翻转下料装置上方,随后翻转下料装置随着移动模具3与固定模具2的合模过程向下翻转,向下翻转后的翻转下料装置带动制品平稳的向下传送并且与下料传送装置衔接,通过下料传送装置将制品依次回收,使得制品的下料过程中降低与装置的各结构的碰撞,同时各个制品随着脱模合模的过程分开回收,避免了制品之间的相互碰撞,从而有利于减少制品下料过程中的碰撞,避免制品在碰撞过程中受损,从而有利于降低制品的受损率。
5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501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