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光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10  27



1.本发明涉及投影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投影光机。


背景技术:

2.随着微型投影仪技术的发展,家用投影机越来越多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朝着小型化和便携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家用投影机的用途主要包括影音娱乐和教育教学两个方面。其中,用于影音娱乐的投影机一般具有较大的投射比,由于大投射比的投影机的设计难度和制造成本都相对较低,因而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而用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投影机一般采用桌面投影的模式,在大约40

的高度上在桌面上投射出20

的画面,此时需要的投射比较小。
3.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用户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使用投影机的影音娱乐功能,在另外情况下需要使用投影机的教育教学功能,为此,用户只能同时购买两种不同功能的投影机,这种方式一来占用空间、浪费资源,二来使用不够方便。因此,单一功能的投影机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投影光机,旨在通过自动调整反射镜的位置,使投影光束透过第一镜头组射出或透过第二镜头组射出,实现墙面投影或桌面投影的双功能,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投影光机,包括:投影成像系统、第一镜头组、第二镜头组、反射镜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投影成像系统用于发射投影光束;所述第一镜头组设于所述投影成像系统的出射端;所述第二镜头组设于所述投影成像系统的出射端,且所述第二镜头组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头组的光轴交叉设置;所述反射镜用于对所述投影光束进行反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线驱动模组和导轨,所述反射镜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直线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反射镜沿所述导轨移动,以使所述投影光束透过所述第一镜头组射出或透过所述第二镜头组射出。
6.可选地,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包括:螺杆、螺母以及旋转驱动件,所述螺杆与所述导轨平行设置;所述螺母套接于所述螺杆上并与所述反射镜固定设置;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杆连接,以通过所述螺母带动所述反射镜沿所述导轨移动。
7.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反射镜贴合设置,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导轨可滑动地连接并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
8.可选地,所述第一镜头组的光轴与所述投影光束的光轴重合;其中,当所述反射镜处于第一位置,所述投影光束透过所述第一镜头组射出;当所述反射镜处于第二位置,所述投影光束镜经所述反射镜反射后透过所述第二镜头组射出。
9.可选地,所述反射镜为全反反射镜;或者,所述反射镜为半透半反反射镜,当所述半透半反反射镜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投影光束还经所述半透半反反射镜透射后透过所
述第一镜头组射出。
10.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被感应件、第二被感应件、第一感应器以及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一被感应件固定设于所述反射镜上;所述第二被感应件固定设于所述反射镜上;所述第一感应器设于所述全反反射镜的一侧,当所述反射镜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被感应件位于所述第一感应器的感应范围内;所述第二感应器和所述第一感应器沿垂直于所述螺杆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当所述反射镜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被感应件位于所述第二感应器的感应范围内。
11.可选地,所述第一感应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发射端和第一接收端,所述第一发射端和所述第一接收端之间形成有第一感应槽;当所述反射镜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被感应件位于所述第一感应槽内;所述第二感应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发射端和第二接收端,所述第二发射端和所述第二接收端之间形成有第二感应槽;当所述反射镜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被感应件位于所述第二感应槽内。
12.可选地,所述反射镜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反射镜为全反反射镜,另外一个所述反射镜为半透半反反射镜,所述全反反射镜和所述半透半反反射镜沿所述螺杆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其中,当所述全反反射镜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半透半反反射镜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半透半反反射镜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全反反射镜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者,所述全反反射镜和所述半透半反反射镜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13.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三被感应件、第四被感应件、第三感应器以及第四感应器,所述第三被感应件固定设于所述全反反射镜上;所述第四被感应件固定设于所述半反半透镜上;所述第三感应器设于所述全反反射镜的一侧,当所述全反反射镜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三被感应件位于所述第三感应器的感应范围内;所述第四感应器和所述第三感应器沿垂直于所述螺杆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当所述半透半反反射镜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四被感应件位于所述第四感应器的感应范围内。
14.可选地,所述第一镜头组的光轴、所述第二镜头组的光轴以及所述投影光束的光轴相交于同一点;所述反射镜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二反射镜沿所述螺杆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其中,当所述第一反射镜处于第三位置,所述投影光束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透过所述第一镜头组射出;当所述第二反射镜处于第四位置,所述投影光束镜经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透过所述第二镜头组射出。
15.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在投影成像系统和第一镜头组/第二镜头组之间设置驱动装置和反射镜,驱动装置包括直线驱动模组和导轨,反射镜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导轨上,通过直线驱动模组驱动反射镜沿导轨移动,可实现对反射镜移动的自动化调整,通过反射镜的位置变化,决定是否对投影光束进行反射或决定投影光束的反射角度,使投影光束透过第一镜头组射出或透过第二镜头组射出,从而达到墙面投影或桌面投影的效果,在同一投影光机上实现墙面投影或桌面投影的双功能,能够满足用户对于影音娱乐和教育教学两个方面的使用需求,而且第一镜头组和第二镜头组共用一套投影成像系统,能够有效缩小投影光机的整体体积,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发明投影光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投影光机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投影光机的反射镜处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投影光机的反射镜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投影光机另一实施例中全反反射镜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投影光机另一实施例中半透半反反射镜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投影光机另一实施例中空置位置处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投影光机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号说明:
[0026][0027][0028]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1]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2]
本发明提出一种投影光机100。
[003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2所示,该投影光机100,包括:投影成像系统10、第一镜头组20、第二镜头组30、反射镜40以及驱动装置50,所述投影成像系统10用于发射投影光束;所述第一镜头组20设于所述投影成像系统10的出射端;所述第二镜头组30设于所述投影成像系统10的出射端,且所述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与所述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交叉设置;所述反射镜40用于对所述投影光束进行反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线驱动模组和导轨55,所述反射镜40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导轨55上,所述直线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反射镜40沿所述导轨移动,以使所述投影光束透过所述第一镜头组20射出或透过所述第二镜头组30射出。
[0034]
具体地,第一镜头组20的焦距介于25
㎜‑
30

之间,第二镜头组30的焦距介于3.2
㎜‑
3.5

之间,也即第一镜头组20为长焦镜头组,第二镜头组30为短焦镜头组。此时,第一镜头组20的焦距和第二镜头组30的焦距不同,则第一镜头组20和第二镜头组30对投影光束进行成像时的投射比也不同,可实现不同的投影效果。当然,也可以将第一镜头组20设置为短焦镜头组、将第二镜头组30设置为长焦镜头组,本发明对此并不进行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一镜头组20和第二镜头组30的焦距。为便于描述,下面以第一镜头组20为长焦镜头组、第二镜头组30为短焦镜头组进行示例说明。其中,投影成像系统10、第一镜头组20以及第二镜头组30的具体结构均可采用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0035]
容易理解的是,反射镜40可以对投影成像射出的投影光束进行反射,从而改变投影光束的传播方向。同时,反射镜40可相对投影成像系统10活动,以此决定是否对投影光束进行反射或决定投影光束的反射角度,从而选择投影光束透过第一镜头组20射出或透过第二镜头组30射出。其中,由于第一镜头组20的焦距较长,当投影光束透过第一镜头组20射出时,光学成像的投射比较大,此时,可将光学成像投射于墙面上,以用于影音娱乐;而第二镜头组30的焦距较短,当投影光束透过第二镜头组30射出时,光学成像的投射比较小,此时,可将光学成像投射于桌面上,以用于教育教学。
[0036]
本实施例中,由驱动装置50来控制反射镜40移动。具体地,投影光机100还包括壳体(未图示),投影成像系统10、第一镜头组20以及第二镜头组30均固定在壳体内,直线驱动模组和导轨55也安装在壳体内,直线驱动模组可采用电机和丝杆的组合、电机和皮带传动的组合、直线气缸等,直线驱动模组可驱动反射镜沿导轨55滑动,导轨55可保证反射镜40的移动路径,使反射镜按照预设路径准确移动。通过反射镜移动至不同的位置,可选择投影光束透过第一镜头组20射出或透过第二镜头组30射出,最终实现墙面投影或桌面投影的效果。
[0037]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驱动模组包括:螺杆52、螺母53以及旋转驱动件51,所述螺杆52与所述导轨55平行设置;所述螺母53套接于所述螺杆52上并与所述反射镜40固定设置;所述旋转驱动件51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杆52连接,以通过所述螺母53带动所述反射镜40沿所述导轨55移动。
[0038]
具体地,旋转驱动件51固定在壳体内,旋转驱动件51可以为电机或旋转气缸等,旋转驱动件51的输出轴可通过联轴器与螺杆52固定连接,反射镜40与螺杆52平行设置,且反射镜40与螺杆52上的螺母53固定设置。当旋转驱动件51驱动螺杆52转动时,通过螺杆52的外螺纹与螺母53的内螺纹之间的啮合,驱使螺母53沿螺杆52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反射镜40沿导轨55移动,实现反射镜40的平移运动。
[0039]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2,所述驱动装置50还包括:支撑板54,所述支撑板54与所述反射镜40贴合设置,所述支撑板54与所述导轨55可滑动地连接并与所述螺母53固定连接。
[0040]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设置其他零部件时对反射镜40的结构造成破坏,另外增设有一支撑板54。该支撑板54与螺杆52平行设置,支撑板54上固设有连接块541,支撑板54通过连接块541与螺母53固定连接,连接块541和支撑板54可以一体成型制作;同时,支撑板54上开设有与导轨55对应的导向孔,支撑板54通过导向孔套接在导轨55上;而反射镜40贴附到支撑板54的表面上。如此,当旋转驱动件51驱动螺杆52转动时,由于导轨55可对支撑板54的转动构成限制,通过螺母53沿螺杆52移动,带动支撑板54沿导轨55移动,可使反射镜40跟随支撑板54同步移动,从而保证对反射镜40的移动进行有效控制,而且,支撑板54还可增强反射镜40的结构强度。
[004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2,所述导轨55的数量为复数个,复数个所述导轨55对称设于所述螺杆52的两侧。
[0042]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射镜40移动的稳定性,将复数个导轨55对称设置在螺杆52的两侧,支撑板54上对应每个导轨55分别开设有导向孔,支撑板54通过各个导向孔套接在对应的导轨55上。如此,螺杆52的两侧都有相应的导轨55对支撑板54进行限位、支撑和导向,可有效保证支撑板54及支撑板54上的反射镜40平稳移动。
[0043]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4,所述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与所述投影光束的光轴重合;其中,当所述反射镜40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投影光束透过所述第一镜头组20射出;当所述反射镜40处于第二位置,所述投影光束镜经所述反射镜40反射后透过所述第二镜头组30射出。
[0044]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移动,螺杆5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和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所在的平面,且反射镜40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和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的对称中心线。如此,当旋转驱动件51驱动螺杆52转动,并通过螺母53带动支撑板54及支撑板54上的反射镜40移动时,反射镜40是从垂直于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和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所在的平面的方向移入第二位置或退出至第一位置的。当然,反射镜40的移动方向可根据壳体空间的形状及尺寸对应调整。
[0045]
本技术方案中,反射镜40的第一位置可灵活设置,只要反射镜40没有阻挡在投影光束通过第一透镜组进行透射时所经过的光路上,相关的位置都可纳入第一位置的范围(当然,反射镜40的活动范围限定在螺杆52的延伸方向上);反射镜40处于第一位置时,投影
光束未经过反射镜40而直接透过第一镜头组20射出。而反射镜40的第二位置则相对固定,第二位置是反射镜40将投影光束反射至第二镜头组30的位置,该第二位置应当是反射镜40位于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和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的相交处,且反射镜40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和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的对称中心线;反射镜40处于第二位置时,投影光束照射在反射镜40上,经过反射镜40的反射作用,投影光束的传播路径发生转折,从而透过第二镜头组30射出。可以理解地,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和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的相交点应当位于投影成像系统10的出射端和第一镜头组20之间。
[0046]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射镜40为全反反射镜41;或者,所述反射镜40为半透半反反射镜42,当所述半透半反反射镜4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投影光束还经所述半透半反反射镜42透射后透过所述第一镜头组20射出。
[0047]
按照反射镜40的反射程度,反射镜40可分为全反反射镜41(100%反射)或半透半反反射镜42(又称分光镜或分束镜,x%透射、100

x%反射)。当设置的反射镜40为全反反射镜41时,投影光机100具有墙面投影或桌面投影的双功能,并且,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个功能进行使用:具体地,当驱动装置50控制全反反射镜41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可实现墙面投影效果;当驱动装置50控制全反反射镜41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可实现桌面投影的效果。当设置的反射镜40为半透半反反射镜42时,投影光机100具有墙面投影或桌面投影的双功能,并且,用户可根据需要同时使用墙面投影和桌面投影功能:具体地,当驱动装置50控制半透半反反射镜42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可实现墙面投影效果;当驱动装置50控制半透半反反射镜42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可实现同时墙面投影和桌面投影的效果。当然,为保证半透半反反射镜42的透射效果,支撑板54应选用透明材质,或者,支撑板54对应半透半反反射镜42处设置为镂空结构。
[0048]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4,所述驱动装置50还包括:第一被感应件561、第二被感应件562、第一感应器571以及第二感应器572,所述第一被感应件561固定设于所述反射镜40上;所述第二被感应件562固定设于所述反射镜40上;所述第一感应器571设于所述反射镜40的一侧,当所述反射镜4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被感应件561位于所述第一感应器571的感应范围内;所述第二感应器572和所述第一感应器571沿垂直于所述螺杆52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当所述反射镜4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被感应件562位于所述第二感应器572的感应范围内。
[0049]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一被感应件561、第二被感应件562、第一感应器571以及第二感应器572的配合来识别反射镜40所处的位置,进而判断投影光机100处于何种功能模式。具体地,第一感应器571和第二感应器572相互贴合地固定于投影光机100的壳体内,第一被感应件561和第二被感应件562沿平行于螺杆52的延伸方向错位且间隔设置,第一被感应件561和第二被感应件562均与支撑板54固定连接,且第一被感应件561对应第一感应器571,第二被感应件562对应第二感应器572:当驱动装置50控制反射镜40移动到第一位置时,第一被感应件561进入第一感应器571的感应范围内,此时,第一感应器571输出相应的第一感应信号至投影光机100的控制器,控制器据此识别出反射镜40在第一位置;同样地,当驱动装置50控制反射镜40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二被感应件562进入第二感应器572的感应范围内,此时,第二感应器572输出相应的第二感应信号至投影光机100的控制器,控制器据此识别出反射镜40在第二位置。在需要切换功能模式时,控制器可根据识别的反射镜40
的当前位置,决定控制反射镜40朝哪个方向移动以及移动的距离大小,从而完成投影光机100的功能模式的切换。其中,通过第一被感应件561和第二被感应件562两个被感应件分别配合第一感应器571和第二感应器572进行检测,可使第一感应器571和第二感应器572设置在一起,可适用于投影光机的壳体空间有限的情况,并避免对投影光束造成遮挡。
[0050]
容易理解地,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变形,可在反射镜40上仅设置一个被感应件,将第一感应器571和第二感应器572平行于沿螺杆52的延伸方向间隔地分开设置。如此,当反射镜40处于第一位置,被感应件位于第一感应器571的感应范围内;当反射镜40处于第二位置,被感应件位于第二感应器572的感应范围内。
[005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4,所述第一感应器57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发射端5711和第一接收端5712,所述第一发射端5711和所述第一接收端5712之间形成有第一感应槽;当所述反射镜4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被感应件561位于所述第一感应槽内;所述第二感应器57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发射端和第二接收端,所述第二发射端和所述第二接收端之间形成有第二感应槽;当所述反射镜4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被感应件562位于所述第二感应槽内。
[0052]
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器571和第二感应器572可以为光电传感器。以第一感应器571为例,第一发射端5711朝第一接收端5712发射一道检测光束,当第一发射端5711和第一接收端5712形成的第一感应槽内未置入有第一被感应件561时,第一接收端5712能够完整地接收到检测光束;当第一被感应件561进入第一感应槽内时,第一发射端5711发射的检测光束被第一被感应件561阻挡,第一接收端5712接收不到检测光束,从而产生相应的第一感应信号,输出至投影光机100的控制器。第二感应器572的结构及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0053]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7,所述反射镜4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反射镜40为全反反射镜41,另外一个所述反射镜40为半透半反反射镜42,所述全反反射镜41和所述半透半反反射镜42沿所述螺杆52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其中,当所述全反反射镜4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半透半反反射镜4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半透半反反射镜4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全反反射镜4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者,所述全反反射镜41和所述半透半反反射镜42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0054]
本实施例中,全反反射镜41和半透半反反射镜42排列贴设在同一支撑板54上,支撑板54通过螺母53与螺杆52连接,为方便移动,螺杆5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和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所在的平面,且支撑板54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和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的对称中心线。切换功能模式时,驱动装置50控制全反反射镜41和半透半反反射镜42沿螺杆52的延伸方向同步移动。如此,投影光机100具有墙面投影或桌面投影的双功能,并具备三种功能模式,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墙面投影功能、桌面投影功能或同时使用墙面投影和桌面投影的双功能。具体地,当驱动装置50控制全反反射镜41和半透半反反射镜42均移动到第一位置(此时全反反射镜41和半透半反反射镜42所处的具体的第一位置不同),可实现墙面投影功能;当驱动装置50控制全反反射镜41移动到第二位置,并将半透半反反射镜42移动到第一位置,可实现桌面投影功能;当驱动装置50控制半透半反反射镜42移动到第二位置,并将全反反射镜41移动到第一位置,可实现同时墙面投影和桌面投影的效果。
[0055]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50还包括:请参阅图5至7,第三被感应件581、第四被感应
件582、第三感应器591以及第四感应器592,所述第三被感应件581固定设于所述全反反射镜41上;所述第四被感应件582固定设于所述半反半透镜上;所述第三感应器591设于所述全反反射镜41的一侧,当所述全反反射镜4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三被感应件581位于所述第三感应器591的感应范围内;所述第四感应器592和所述第三感应器591沿垂直于所述螺杆52的延伸方向并排设置,当所述半透半反反射镜4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四被感应件582位于所述第四感应器592的感应范围内。
[0056]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第三被感应件581、第四被感应件582、第三感应器591以及第四感应器592的配合来识别全反反射镜41和半透半反反射镜42所处的位置,进而判断投影光机100处于何种功能模式。以全反反射镜41和半透半反反射镜42之间预设有一个空置位置43为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全反反射镜41、半透半反反射镜42以及空置位置43三者的位置顺序可任意调整),具体地,第三感应器591和第四感应器592相互贴合地固定于投影光机100的壳体内,第三被感应件581和第四被感应件582沿平行于螺杆52的延伸方向错位且间隔设置,第三被感应件581和第四被感应件582均与支撑板54固定连接,且第三被感应件581对应第三感应器591,第四被感应件582对应第四感应器592:当驱动装置50控制全反反射镜41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三被感应件581进入第三感应器591的感应范围内,此时,第三感应器591输出相应的第三感应信号至投影光机100的控制器,控制器据此识别出全反反射镜41在第二位置;当驱动装置50控制半透半反反射镜42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第四被感应件582进入第四感应器592的感应范围内,此时,第四感应器592输出相应的第四感应信号至投影光机100的控制器,控制器据此识别出半透半反反射镜42在第二位置;当驱动装置50控制支撑板54上的空置位置43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三被感应件581未进入第三感应器591的感应范围内,且第四被感应件582未进入第四感应器592的感应范围内,此时,第三感应器591和第四感应器592均不会产生变化的感应信号,控制器据此识别出全反反射镜41和半透半反反射镜42均不在第二位置。在需要切换功能模式时,控制器可根据识别的全反反射镜41、半透半反反射镜42以及空置位置43的当前位置,决定控制支撑板54朝哪个方向移动以及移动的距离大小,从而完成投影光机100的功能模式的切换。
[005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所述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所述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以及所述投影光束的光轴相交于同一点;所述反射镜4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反射镜44和第二反射镜45,所述第一反射镜44和所述第二反射镜45沿所述螺杆52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其中,当所述第一反射镜44处于第三位置,所述投影光束经所述第一反射镜44反射后透过所述第一镜头组20射出;当所述第二反射镜45处于第四位置,所述投影光束镜经所述第二反射镜45反射后透过所述第二镜头组30射出。
[0058]
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移动,螺杆5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和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所在的平面,且第一反射镜44所在的平面和第二反射镜45所在的平面交叉设置(第一反射镜44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投影光束的光轴和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的对称中心线、第二反射镜45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投影光束的光轴和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的对称中心线),第一反射镜44和第二反射镜45可分别对应设置一个支撑板54,且每个支撑板54分别通过一个螺母53与螺杆52连接。
[0059]
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反射镜44的第三位置应当是第一反射镜44位于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和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的相交处,且第一反射镜44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投影光束的光
轴和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的对称中心线;第一反射镜44处于第三位置时,投影光束照射在反射镜40上,经过第一反射镜44的反射作用,投影光束的传播路径发生转折,从而透过第一镜头组20射出。第二反射镜45的第四位置应当是第二反射镜45位于第一镜头组20的光轴和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的相交处,且第二反射镜45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投影光束的光轴和第二镜头组30的光轴的对称中心线;第二反射镜45处于第四位置时,投影光束照射在第二反射镜45上,经过第二反射镜45的反射作用,投影光束的传播路径发生转折,从而透过第二镜头组30射出。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44和第二反射镜45优选全反反射镜41。另外,还可设置用于检测第一反射镜44和第二反射镜45位置的被感应件和感应器,其具体设置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006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503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