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功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放盒体结构。
背景技术: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一般特指音响系统中一种最基本的设备,它的任务是把来自信号源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扬声器发出声音。功放机一般呈盒体结构,现有的功放机其盒体结构一般仅由外壳组成,缺乏框架结构其结构稳定性较差。此外,现有部分的功放机前面板设置有把手,然而由于把手直接与前面板固定连接,当拉动把手时会对前面板施加拉力,容易导致前面板变形或松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骨架结构,整体结构稳定可靠的功放盒体结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功放盒体结构,包括骨架以及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有正面板、背面板、上面板、下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所述骨架包括前矩形框架、后矩形框架、搭接于前矩形框架和后矩形框架之间的四根连接杆;所述前矩形框架包括有四根与正面板平行并构成矩形包围结构的前主边条以及四根分别成型于前主边条背面并分别与上面板、下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平行的前副边条;所述后矩形框架包括有四根与背面板平行并构成矩形包围结构的后主边条以及四根分别成型于后主边条背面并分别与上面板、下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平行的后副边条;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呈l型结构,所述连接杆包括两相互垂直的连接边条,所述连接边条内侧均设置有扣接钩,同时所述前副边条和后副边条均成形有配合所述扣接钩的扣接槽;所述正面板与前矩形框架固定连接,并且在所述正面板表面设置有一对与所述前矩形框架固定连接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功放盒体结构,具有有前矩形框架、后矩形框架和连接杆构成的骨架,利用骨架可提高盒体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即使外壳受碰撞或挤压变形后,盒体的整体结构稳定性仍不受影响。同时由于前副边条、后副边条和连接边条之间可通过扣接够和扣接槽进行扣接,利用上述结构可实现骨架的预安装连接,最后再通过焊接等方式将前矩形框架、后矩形框架和连接杆固定连接,降低安装难度。此外,由于把手与前矩形框架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中把手直接与前面板连接连接的结构相比,其结构稳定性更强,防止把手拉扯时造成前面板变形。
进一步,所述前主边条、前副边条、后主边条背和后副边条均开有与外壳螺栓连接或铆接的连接通孔。利用预留的连接通孔可实现螺栓连接或铆接等多种安装方式。
进一步,所述前矩形框架和后矩形框架均一体成形。一体成形的结构更稳定,可通过冲压折弯的方式制成,生产也更容易。
进一步,所述上面板、左面板和右面板一体成形。一体成形的结构更稳定,可通过冲压折弯的方式制成,生产也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矩形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矩形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与前矩形框架/后矩形框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把手、正面板与前矩形框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骨架,11-前矩形框架,111-前主边条,112-前副边条,12-后矩形框架,121-后主边条,122-后副边条,13-连接杆,131-连接边条,14-扣接槽,15-扣接钩,16-连接通孔,2-外壳,21-正面板,22-背面板,23-上面板,24-下面板,25-左面板,26-右面板,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功放盒体结构,包括骨架1以及外壳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包括有正面板21、背面板22、上面板23、下面板24、左面板25和右面板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面板23、左面板25和右面板26一体成形,可利用一块面板通过折弯的方式形成,其结构稳定,生产工序少。而正面板21、背面板22和下面板24侧独立安装在骨架1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骨架1包括前矩形框架11、后矩形框架12、搭接于前矩形框架11和后矩形框架12之间的四根连接杆13。
所述前矩形框架11包括有四根与正面板21平行并构成矩形包围结构的前主边条111以及四根分别成型于前主边条111背面并分别与上面板23、下面板24、左面板25和右面板26平行的前副边条112。在本实施例中,前矩形框架11一体成型,其中前副边条112通过冲压折弯的方式成型,成型后的前副边条112与前主边条111相互垂直从而使两者的横截面呈l型结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前主边条111和前副边条112均开有与外壳2螺栓连接或铆接的连接通孔16。
所述后矩形框架12包括有四根与背面板22平行并构成矩形包围结构的后主边条121以及四根分别成型于后主边条121背面并分别与上面板23、下面板24、左面板25和右面板26平行的后副边条122。在本实施例中,后矩形框架12一体成型,其中后副边条122通过冲压折弯的方式成型,成型后的后副边条122与后主边条121相互垂直从而使两者的横截面呈l型结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后主边条121和后前副边条112均开有与外壳2螺栓连接或铆接的连接通孔16。
所述连接杆13的横截面呈l型结构,所述连接杆13包括两相互垂直的连接边条131,所述连接边条131内侧均设置有扣接钩15,同时所述前副边条112和后副边条122均成形有配合所述扣接钩15的扣接槽14。
在本实施例中,该四根连接杆13的两端分别搭接前矩形框架11和后矩形框架12的四角,骨架1在安装的过程中,先通过扣接钩15和扣接槽14配合扣接完成前矩形框架11、后矩形框架12和连接杆13之间的预安装连接,使其连接结构基本保持稳定,然后通过焊接、粘接或螺栓连额等方式对前矩形框架11、后矩形框架12和连接杆13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骨架1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正面板21与前矩形框架11固定连接,并且在所述正面板21表面设置有一对与所述前矩形框架11固定连接的把手3。在安装时,当骨架1完成装配后可先将正面板21安装在前矩形框架11上,将把手3安装在正面板21正面并利用螺栓使把手3与前矩形框架11固定连接,由于把手3与前矩形框架11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中把手3直接与前面板连接连接的结构相比,其结构稳定性更强,防止把手3拉扯时造成前面板变形。最后将其他外壳2的结构安装在骨架1上即可完成盒体的装配。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功放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1)以及外壳(2);所述外壳(2)包括有正面板(21)、背面板(22)、上面板(23)、下面板(24)、左面板(25)和右面板(26);所述骨架(1)包括前矩形框架(11)、后矩形框架(12)、搭接于前矩形框架(11)和后矩形框架(12)之间的四根连接杆(13);所述前矩形框架(11)包括有四根与正面板(21)平行并构成矩形包围结构的前主边条(111)以及四根分别成型于前主边条(111)背面并分别与上面板(23)、下面板(24)、左面板(25)和右面板(26)平行的前副边条(112);所述后矩形框架(12)包括有四根与背面板(22)平行并构成矩形包围结构的后主边条(121)以及四根分别成型于后主边条(121)背面并分别与上面板(23)、下面板(24)、左面板(25)和右面板(26)平行的后副边条(122);所述连接杆(13)的横截面呈l型结构,所述连接杆(13)包括两相互垂直的连接边条(131),所述连接边条(131)内侧均设置有扣接钩(15),同时所述前副边条(112)和后副边条(122)均成形有配合所述扣接钩(15)的扣接槽(14);所述正面板(21)与前矩形框架(11)固定连接,并且在所述正面板(21)表面设置有一对与所述前矩形框架(11)固定连接的把手(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放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边条(111)、前副边条(112)、后主边条(121)背和后副边条(122)均开有与外壳(2)螺栓连接或铆接的连接通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放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矩形框架(11)和后矩形框架(12)均一体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放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23)、左面板(25)和右面板(26)一体成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