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纤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2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纤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这些造纸污水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细小纤维,这些细小纤维如果直接排到后面的水处理车间不仅增加了水处理车间的处理负荷,而且也造成了污水中的纤维流失、浪费,增加了原料的使用成本,因此需要对污水中的细小纤维进行回收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纤维回收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对污水中的纤维进行回收处理,减少后续水处理车间的处理负荷,减少纤维流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处理纤维回收装置,包括集水池、污水泵、过滤滚筒和污水回收池,所述过滤滚筒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污水回收池的上方;所述过滤滚筒的左端同轴转动连接有左旋转轴,所述左旋转轴中空设置且所述左旋转轴的右端与所述过滤滚筒的内部连通,所述左旋转轴固定设置在左支架上,所述污水泵的进口与所述集水池的底部连通,所述污水泵的出口通过污水管与所述左旋转轴的左端连通;所述过滤滚筒的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右旋转轴,所述右旋转轴转动设置在右支架上,所述右旋转轴的右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过滤滚筒包括左钢圈、右钢圈和连接条,所述左钢圈和所述右钢圈同轴设置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左钢圈的内径小于所述右钢圈的内径,所述连接条沿所述左钢圈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连接条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且所述连接条的左右两端分别所述左钢圈和所述右钢圈固定连接,所述左钢圈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左辐条,所述右钢圈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右辐条,所述左旋转轴与所述左钢圈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右旋转轴与所述右钢圈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滚筒的外表面盖设有滤网,所述过滤滚筒右端的下方设置有纤维回收池。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回收池内水平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将所述纤维回收池分为上下两个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回收池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污水进入过滤滚筒内后,过滤滚筒转动对污水进行过滤,浆料状的纤维留在过滤滚筒内部,实现对纤维的回收,单位面积过滤能力大,过滤回收纤维不需要压力,没有设备间的挤压,是自然过滤,任何杂质都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坏,简单易操作,电机功率小,能耗低,环保节能。总之,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污水中的纤维进行回收处理,减少后续水处理车间的处理负荷,减少纤维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滚筒示意图。

图中:1、集水池,2、污水泵,3、污水管,4、左支架,5、左旋转轴,6、过滤滚筒,601、筒壁,602、左钢圈,603、右钢圈,604、连接条,605、左辐条,606、右辐条,7、右旋转轴,8、动力装置,9、右支架,10、过滤板,11、纤维回收池,12、污水回收池,13、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纤维回收装置,包括集水池1、污水泵2、过滤滚筒6和污水回收池12,过滤滚筒6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污水回收池12的上方;过滤滚筒6的左端同轴转动连接有左旋转轴5,左旋转轴5中空设置且左旋转轴5的右端与过滤滚筒6的内部连通,左旋转轴5固定设置在左支架4上,污水泵2的进口与集水池1的底部连通,污水泵2的出口通过污水管与左旋转轴5的左端连通;过滤滚筒6的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右旋转轴7,右旋转轴7转动设置在右支架9上,右旋转轴7的右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8,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8包括电机和减速器,带动右旋转轴7旋转。

过滤滚筒6包括左钢圈602、右钢圈603和连接条604,左钢圈602和右钢圈603同轴设置且平行间隔设置,左钢圈602的内径小于右钢圈603的内径,连接条604沿左钢圈602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连接条604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且连接条604的左右两端分别左钢圈602和右钢圈603固定连接,左钢圈602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左辐条605,右钢圈603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右辐条606,左旋转轴5与左钢圈602同轴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左钢圈602内部设置有轴承13,左旋转轴5与轴承13转动连接,右旋转轴7与右钢圈603同轴固定连接,过滤滚筒6的外表面盖设有滤网,过滤滚筒6右端的下方设置有纤维回收池11。

进一步地,纤维回收池11内水平设置有过滤板10,过滤板10将纤维回收池11分为上下两个空腔,将过滤滚筒6过滤下料回收的浆料进一步静置过滤,提高回收浆料浓度。

本实施例中,纤维回收池1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方便排出纤维回收池11底部的污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纤维回收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污水泵2将集水池1内的污水依次通过污水管3和左旋转轴5后抽入到过滤滚筒6内,污水进入过滤滚筒6内后,动力装置带动右旋转轴7和过滤滚筒6转动对污水进行过滤,浆料状的纤维留在过滤滚筒6内部,最终排到纤维回收池内,而污水排到污水回收池12内,实现了对纤维的回收,单位面积过滤能力大,过滤回收纤维不需要压力,没有设备间的挤压,是自然过滤,任何杂质都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坏,简单易操作,电机功率小,能耗低,环保节能。总之,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污水中的纤维进行回收处理,减少后续水处理车间的处理负荷,减少纤维流失。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水处理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1)、污水泵(2)、过滤滚筒(6)和污水回收池(12),所述过滤滚筒(6)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污水回收池(12)的上方;所述过滤滚筒(6)的左端同轴转动连接有左旋转轴(5),所述左旋转轴(5)中空设置且所述左旋转轴(5)的右端与所述过滤滚筒(6)的内部连通,所述左旋转轴(5)固定设置在左支架(4)上,所述污水泵(2)的进口与所述集水池(1)的底部连通,所述污水泵(2)的出口通过污水管与所述左旋转轴(5)的左端连通;所述过滤滚筒(6)的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右旋转轴(7),所述右旋转轴(7)转动设置在右支架(9)上,所述右旋转轴(7)的右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8);所述过滤滚筒(6)包括左钢圈(602)、右钢圈(603)和连接条(604),所述左钢圈(602)和所述右钢圈(603)同轴设置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左钢圈(602)的内径小于所述右钢圈(603)的内径,所述连接条(604)沿所述左钢圈(602)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连接条(604)左高右低倾斜设置且所述连接条(604)的左右两端分别所述左钢圈(602)和所述右钢圈(603)固定连接,所述左钢圈(602)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左辐条(605),所述右钢圈(603)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右辐条(606),所述左旋转轴(5)与所述左钢圈(602)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右旋转轴(7)与所述右钢圈(603)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滚筒(6)的外表面盖设有滤网,所述过滤滚筒(6)右端的下方设置有纤维回收池(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8)包括电机和减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回收池(11)内水平设置有过滤板(10),所述过滤板(10)将所述纤维回收池(11)分为上下两个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纤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回收池(1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技术总结
一种污水处理纤维回收装置,包括集水池、污水泵、过滤滚筒和污水回收池,所述过滤滚筒的左端同轴转动连接有左旋转轴,所述污水泵的出口通过污水管与所述左旋转轴的左端连通;所述过滤滚筒的右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右旋转轴,所述右旋转轴的右端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过滤滚筒包括左钢圈、右钢圈和连接条,所述连接条沿所述左钢圈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左钢圈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左辐条,所述右钢圈的内部设置有多根右辐条,所述过滤滚筒的外表面盖设有滤网,所述过滤滚筒右端的下方设置有纤维回收池。总之,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污水中的纤维进行回收处理,减少后续水处理车间的处理负荷,减少纤维流失。

技术研发人员:夏双印;夏国印;刘好玉;廖国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护理佳纸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7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5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