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护理用流食喂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重症病室内需要监护的病人,大多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在护理时,由于活动不便或是神志不清,很难进行正常的固态饮食,只能吃一些流食,例如骨头汤、营养粥等,这便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流食喂养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通过胃管直接灌入,一方面可能会造成胃管堵塞,另一方面流速无法控制,可能会导致病人因为进食过快而咳嗽难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加热搅拌、可以控制流速、控制食量的一种护理用流食喂养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护理用流食喂养装置,包括胃管和喂养壶,所述的胃管由管路、胃管注食口以及十字结堵帽构成,所述的胃管注食口与十字结堵帽相配合使用,所述的胃管注食口下端连接管路,所述的喂养壶的上侧设有提拉绳,所述的提拉绳下方设有密封盖,所述的喂养壶侧壁上设有观察窗,所述的观察窗右侧设有容量刻度线,所述的容量刻度线右侧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上设有旋钮,所述的旋钮下侧设有加热开关与搅拌机开关,所述的控制面板下侧设有充电接入口,所述的喂养壶内部设有一圈阻挡环,阻挡环上放置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上设有通孔与破壁机上的支撑杆相配合,所述的支撑杆下端螺纹连接有搅拌叶片,所述的破壁机上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盖上,所述的喂养壶内部通过加压管固定连接加压球,所述的喂养壶的下端出口端连接有喇叭管,所述的喇叭管下端通过连接套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的导流管上固定连接针管,所述的针管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流量调节滚轮,所述的连接管下端设有与胃管上胃管注食口相配合的固定漏斗。
作为改进,胃管以及导流管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这种材料对人体刺激较小,不易产生过敏反应。
作为改进,所述的喂养壶内部设有加热片,所述的加热片与加热开关电性连接,当喂养壶内温度较低时,对患者胃部并不好,利用加热开关使得加热片对壶内流食加热。
作为改进,所述的针管上设有刻度线,观察控制每次进食的量。
作为改进,所述的密封盖上端设有把手,所述的喂养壶出口端设有电磁阀,把手方便医护人员打开,向喂养壶内倒入流食,出口端的电磁阀可以控制流食进入到导流管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护理用流食喂养装置,过滤网将一些无法消化的残渣或是较大颗粒过滤掉,而较小颗粒通过破壁机破碎,当流食凉掉或是需要保温时,需要将加热开关打开,然后通过旋钮控制内部温度,便于搅拌加热,流量调节滚轮可以控制流食进入胃管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护理用流食喂养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护理用流食喂养装置的喂养壶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护理用流食喂养装置的喂养壶内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胃管,2、喂养壶,3、导流管,4、针管,5、流量调节滚轮,6、固定漏斗,1.1、管路,1.2、胃管注食口,1.3、十字结堵帽,2.1、提拉绳,2.2、密封盖,2.3、观察窗,2.4、控制面板,2.5、旋钮,2.6、充电接入口,2.7、过滤网,2.8、加热片,2.9、破壁机,2.9.1、支撑杆,2.9.2、搅拌叶片,2.10、加压球,2.11、喇叭管,3.1、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一种护理用流食喂养装置,包括胃管1和喂养壶2,胃管1以及导流管3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所述的胃管1由管路1.1、胃管注食口1.2以及十字结堵帽1.3构成,所述的胃管注食口1.2与十字结堵帽1.3相配合使用,所述的胃管注食口1.2下端连接管路1.1,所述的喂养壶2的上侧设有提拉绳2.1,所述的提拉绳2.1下方设有密封盖2.2,所述的喂养壶2侧壁上设有观察窗2.3,所述的观察窗2.3右侧设有容量刻度线,所述的容量刻度线2.3右侧设有控制面板2.4,所述的控制面板2.4上设有旋钮2.5,所述的旋钮2.5下侧设有加热开关与搅拌机开关,所述的控制面板2.4下侧设有充电接入口2.6,所述的喂养壶2内部设有加热片2.8,所述的加热片2.8与加热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的喂养壶2内部设有一圈阻挡环,阻挡环上放置有过滤网2.7,所述的过滤网2.7上设有通孔与破壁机2.9上的支撑杆2.9.1相配合,所述的支撑杆2.9.1下端螺纹连接有搅拌叶片2.9.2,所述的破壁机2.9上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盖2.2上,所述的喂养壶2内部通过加压管固定连接加压球2.10,所述的密封盖2.2上端设有把手,所述的喂养壶2出口端设有电磁阀,所述的喂养壶2的下端出口端连接有喇叭管2.11,所述的喇叭管2.11下端通过连接套3.1固定连接有导流管3,所述的导流管3上固定连接针管4,所述的针管4上设有刻度线,所述的针管4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流量调节滚轮5,所述的连接管下端设有与胃管1上胃管注食口1.2相配合的固定漏斗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装置在具体实施时,首先,插管时摆好病人体位,清洁并润滑鼻腔.将病人的头向后仰将胃管1与鼻孔呈60°角插入,继续插入至鼻咽部,通过鼻夹固定住,然后打开十字结堵帽1.3,先利用注射器插入胃管注食口1.2抽吸,确认胃管1是否插入胃部,抽出有胃液,则胃管1到达胃内,捏住管路1.1上端保证胃管1内无空气误入,然后将注射器拔出,关闭十字结堵帽1.3,然后打开密封盖2.2将流食倒入喂养壶2内,根据观察窗2.3观察倒入的量,然后将密封盖2.2盖上,流食在倒入喂养壶2的过程中会经过滤网2.7,将一些无法消化的残渣或是较大颗粒过滤掉,而较小颗粒通过破壁机2.9更加破碎,当流食凉掉或是需要保温时,需要将加热开关打开,然后通过旋钮2.5控制内部温度,然后使得流食通过喂养壶2下端的喇叭管2.11导出到导流管3内,然后通过导流管3流入针管4内,便于控制每次灌入患者内部流食的量,通过针管4流出到底端的固定漏斗6卡进胃管1上端的胃管注食口1.2内,在插入前先放出一点流食,使导流管3内无空气进入,然后流食可以通过胃管1进入到患者胃部,在使用完此装置后,对其进行清洗时,密封盖打开时,带动过滤网2.7上移,拆下破壁机2.9下方的搅拌叶片2.9.2,使得过滤网2.7取出清洗,胃管1可以滞留在病人体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护理用流食喂养装置,包括胃管(1)和喂养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胃管(1)由管路(1.1)、胃管注食口(1.2)以及十字结堵帽(1.3)构成,所述的胃管注食口(1.2)与十字结堵帽(1.3)相配合使用,所述的胃管注食口(1.2)下端连接管路(1.1),所述的喂养壶(2)的上侧设有提拉绳(2.1),所述的提拉绳(2.1)下方设有密封盖(2.2),所述的喂养壶(2)侧壁上设有观察窗(2.3),所述的观察窗(2.3)右侧设有容量刻度线,所述的容量刻度线(2.3)右侧设有控制面板(2.4),所述的控制面板(2.4)上设有旋钮(2.5),所述的旋钮(2.5)下侧设有加热开关与搅拌机开关,所述的控制面板(2.4)下侧设有充电接入口(2.6),所述的喂养壶(2)内部设有一圈阻挡环,阻挡环上放置有过滤网(2.7),所述的过滤网(2.7)上设有通孔与破壁机(2.9)上的支撑杆(2.9.1)相配合,所述的支撑杆(2.9.1)下端螺纹连接有搅拌叶片(2.9.2),所述的破壁机(2.9)上端固定连接在密封盖(2.2)上,所述的喂养壶(2)内部通过加压管固定连接加压球(2.10),所述的喂养壶(2)的下端出口端连接有喇叭管(2.11),所述的喇叭管(2.11)下端通过连接套(3.1)固定连接有导流管(3),所述的导流管(3)上固定连接针管(4),所述的针管(4)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流量调节滚轮(5),所述的连接管下端设有与胃管(1)上胃管注食口(1.2)相配合的固定漏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流食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胃管(1)以及导流管(3)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流食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喂养壶(2)内部设有加热片(2.8),所述的加热片(2.8)与加热开关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流食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管(4)上设有刻度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流食喂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盖(2.2)上端设有把手,所述的喂养壶(2)出口端设有电磁阀。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