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锁装置及高压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5


本申请涉及高压开关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锁装置及高压开关柜。



背景技术:

露天煤矿供电系统主要通过高压开关柜进行停送电,供电工作经常进行停送电检修作业,存在同一线路上多组人员进行作业,例如,多组人员同时进行检修电路、线路加电缆、检修配合设备等。由于各个小组之间独立工作,一般送电时通过对讲机确认线路上是否还有作业人员,若没有人应答,则打开开关柜进行送电。目前的高压开关柜能够随时打开,任意一组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作后通过对讲机判断线路上没有作业人员时则打开开关柜进行送电。

然而,受工作环境影响,对讲机声音容易被忽略,从而出现延迟应答或不应答的情况,被误判断为线路上没有人后执行送电操作,造成该线路上其他工作人员发生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高压开关柜能够随时打开,造成误送电出现安全隐患的不足,提供一种互锁装置及高压开关柜,每个作业小组作业时对高压开关柜进行锁定,只有所有作业小组都完成作业对高压开关柜解锁时,才能将打开高压开关柜进行送电操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互锁装置,包括主锁件和至少两个互锁锁件,所述主锁件包括主锁芯,所述互锁锁件包括互锁锁芯;

每个所述互锁锁芯活动连接有一根锁止杆,其中一个所述互锁锁芯处于锁定状态时,对应的所述锁止杆与所述主锁芯连接,限制所述主锁芯转动解锁;

全部所述互锁锁芯都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全部所述锁止杆与所述主锁芯脱离,解除对所述主锁芯的转动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主锁芯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锁止槽,每根所述锁止杆对应一个所述锁止槽;

所述互锁锁芯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止杆插入到所述锁止槽中;

所述互锁锁芯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杆从所述锁止槽中脱出。

进一步地,所述互锁装置还包括至少两把互锁钥匙,每把所述互锁钥匙对应解锁一个所述互锁锁芯;

所述互锁锁件还包括互锁外壳,所述互锁锁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互锁外壳中,所述互锁锁芯中设置有互锁解锁槽,所述互锁外壳中设置有若干互锁弹性杆,所述互锁弹性杆的部分伸入所述互锁解锁槽中,限制所述互锁锁芯的转动;

所述互锁钥匙插入所述互锁解锁槽中时,挤压所述互锁弹性杆缩进所述互锁外壳中,所述互锁钥匙能够带动所述互锁锁芯转动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杆包括连接端和锁止端,所述连接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互锁锁芯上,所述锁止端朝向所述锁止槽延伸;

所述互锁锁芯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连接端位于靠近所述主锁芯的第一位置,所述锁止端插入所述锁止槽中;

解锁所述互锁锁芯时,所述互锁锁芯转动,带动所述连接端运动至远离所述主锁芯的第二位置,使所述锁止端从所述锁止槽中脱出。

进一步地,所述互锁装置包括六个所述互锁锁件,六个所述互锁锁件均匀布置在所述主锁件的外周边;

所述主锁芯的周向外表面上开设有六个所述锁止槽,六个所述锁止槽沿所述主锁芯的周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互锁装置还包括用于解锁所述主锁芯的主钥匙;

所述主锁件还包括主外壳,所述主锁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主外壳中,所述主锁芯中设置有主解锁槽,所述主外壳中设置有若干主弹性杆,所述主弹性杆的部分伸入所述主解锁槽中,限制所述主锁芯的转动;

所述主钥匙插入所述主解锁槽中时,挤压所述主弹性杆缩进所述主外壳中,所述主钥匙能够带动所述主锁芯转动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主锁芯连接有卡接件,所述锁止槽设置在所述卡接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锁芯活动连接有锁舌;

所述主锁芯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舌伸出所述主锁件外;

所述主锁芯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舌缩进所述主锁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锁舌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锁芯上,所述锁舌的第二端朝向所述主锁件外延伸;

所述主锁芯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端位于第三位置,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主锁件外;

解锁所述主锁芯时,所述主锁芯转动,带动所述第一端运动至第四位置,带动所述第二端缩进所述主锁件内。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高压开关柜,包括柜体、柜门以及如前所述的互锁装置,所述互锁装置设置在所述柜门上,所述主锁件与所述柜体可分离地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互锁装置包括主锁件和至少两个互锁锁件,主锁件用于锁定高压开关柜的柜门,每个工作小组作业时锁定一个互锁锁件,完成作业时再进行解锁,只有当所有工作小组都完成作业,全部锁止杆才解除对主锁芯的锁定,才能解锁主锁芯打开高压开关柜。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互锁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其中一个互锁锁件与主锁芯的配合关系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其中一个互锁锁件与主锁芯的配合关系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主锁件/互锁锁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高压开关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申请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申请的全部或视为对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互锁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互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主锁件001和至少两个互锁锁件002,主锁件001包括主锁芯01,互锁锁件002包括互锁锁芯02;

每个互锁锁芯02活动连接有一根锁止杆03,其中一个互锁锁芯02处于锁定状态时,对应的锁止杆03与主锁芯01连接,限制主锁芯01转动解锁;

全部互锁锁芯02都处于解锁状态时,全部锁止杆03与主锁芯01脱离,解除对主锁芯01的转动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互锁装置,主锁件001的主锁芯01通过转动进行解锁,通过设置至少两个互锁锁件002对主锁件001进行锁止,任意一个互锁锁芯02处于锁定状态时,与其连接的锁止杆03与主锁芯01连接,由于主锁芯01和互锁锁芯02的位置都是固定的,锁止杆03连接主锁芯01和互锁锁芯02,从而限制了主锁芯01的转动。只有当全部互锁锁件002都处于解锁状态时,全部锁止杆03都与主锁芯01脱离,主锁芯01才能解锁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主锁芯01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锁止槽11,每根锁止杆03对应一个锁止槽11;

互锁锁芯02处于锁定状态时,锁止杆03插入到锁止槽11中;

互锁锁芯02处于解锁状态时,锁止杆03从锁止槽11中脱出。

图2作为一个例子,互锁装置包括六个互锁锁件,对应的,主锁芯01上开设有六个锁止槽11,主锁芯01在锁定状态时,任一个锁止槽11的开口朝向一个互锁锁芯02,使互锁锁芯02的锁止杆03能够插入到锁止槽11中。

较佳地,如图1、2所示,六个互锁锁件002均匀地分布在主锁件001的外周边,主锁芯01的周向外表面上开设有六个锁止槽11,六个锁止槽11沿主锁芯01的周向均匀设置,锁止槽11的深度沿主锁芯01的径向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在主锁芯01上设置锁止槽11,通过锁止杆03的伸缩,在互锁锁芯02处于锁定状态时,锁止杆03朝向主锁芯01伸出,部分插入锁止槽11中,从而限制主锁芯01的转动解锁,当互锁锁芯02处于解锁状态时,锁止杆03缩回,从锁止槽11中脱出,解锁该互锁锁件002对主锁芯01的转动限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主锁芯01连接有卡接件12,锁止槽11设置在卡接件12上。主锁芯01为圆柱形,其外端暴露在主锁件001的外表面,其内端伸入到主锁件001的内部,卡接件12连接在主锁芯01的内端,卡接件12呈圆柱形,卡接件12的直径大于主锁芯01的直径,以提供更大的空间用于开设锁止槽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互锁装置还包括至少两把互锁钥匙04,每把互锁钥匙04对应解锁一个互锁锁芯02;

互锁锁件002还包括互锁外壳05,互锁锁芯02可转动地安装在互锁外壳05中,互锁锁芯02中设置有互锁解锁槽21,互锁外壳05中设置有若干互锁弹性杆51,互锁弹性杆51的部分伸入互锁解锁槽21中,限制互锁锁芯02的转动;

互锁钥匙04插入互锁解锁槽21中时,挤压互锁弹性杆51缩进互锁外壳05中,互锁钥匙04能够带动互锁锁芯02转动解锁。

具体来说,互锁外壳05中的若干互锁弹性杆51沿互锁锁芯02的轴向设置,互锁弹性杆51能够在互锁锁芯02的径向上伸缩,在互锁钥匙04未插入互锁解锁槽21中时,互锁弹性杆51未受到挤压,部分伸入互锁解锁槽21中,由于互锁弹性杆51的限制,使得互锁锁芯02无法相对互锁外壳05转动进行解锁。

互锁解锁槽21中设置有若干推杆22,一根推杆22对应一根互锁弹性杆51,用于在解锁时推动互锁弹性杆51脱离互锁解锁槽21。如图4所示,每根推杆22的长度各不相同,对应的互锁钥匙04插入互锁解锁槽21中时,互锁钥匙04中的锯齿挤压各根推杆22推动互锁弹性杆51,当互锁钥匙04插入到设定位置时,各根推杆22刚好将所有互锁弹性杆51推出互锁解锁槽21,此时互锁钥匙04能够带动互锁锁芯02转动解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锁止杆03包括连接端31和锁止端32,连接端31可转动地连接在互锁锁芯02上,锁止端32朝向锁止槽11延伸;

互锁锁芯02处于锁定状态时,连接端31位于靠近主锁芯01的第一位置a,锁止端32插入锁止槽11中;

解锁互锁锁芯02时,互锁锁芯02转动,带动连接端31运动至远离主锁芯01的第二位置b,使锁止端32从锁止槽11中脱出。

具体地,连接端31可以通过铆钉固定在互锁锁芯02的端面的边缘,互锁锁芯02转动过程中,锁止杆51绕铆钉转动,锁止杆51的锁止端32始终朝向锁止槽11一侧。并且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的连线贯穿互锁锁芯02的直径,保证锁止杆51的锁止端32能够完全从锁止槽11中脱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互锁装置还包括用于解锁主锁芯01的主钥匙06;

主锁件001还包括主外壳07,主锁芯01可转动地安装在主外壳07中,主锁芯01中设置有主解锁槽13,主外壳07中设置有若干主弹性杆71,主弹性杆71的部分伸入主解锁槽13中,限制主锁芯01的转动;

主钥匙06插入主解锁槽13中时,挤压主弹性杆71缩进主外壳07中,主钥匙06能够带动主锁芯01转动解锁。

具体来说,主外壳07中的若干主弹性杆71沿主锁芯01的轴向设置,主弹性杆71能够在主锁芯01的径向上伸缩,在主钥匙06未插入主解锁槽13中时,主弹性杆71未受到挤压,部分伸入主解锁槽13中,由于主弹性杆71的限制,使得主锁芯01无法相对主外壳07转动进行解锁。

主解锁槽13中设置有若干主推杆14,一根主推杆14对应一根主弹性杆71,用于在解锁时推动主弹性杆71脱离主解锁槽13。如图4所示,每根主推杆14的长度各不相同,对应的主钥匙06插入主解锁槽13中时,主钥匙06中的锯齿挤压各根主推杆14推动主弹性杆71,当主钥匙06插入到设定位置时,各根主推杆14刚好将所有主弹性杆71推出主解锁槽13,此时主钥匙06能够带动主锁芯01转动解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锁芯01活动连接有锁舌08(见图5);

主锁芯01处于锁定状态时,锁舌08伸出主锁件001外;

主锁芯01处于解锁状态时,锁舌08缩进主锁件001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互锁装置作为一个锁件,通过锁舌08的伸缩实现其锁定功能。

具体来说,锁舌08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主锁芯01上,锁舌08的第二端朝向主锁件001外延伸;

主锁芯01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端位于第三位置,第二端伸出主锁件001外;

解锁主锁芯01时,主锁芯01转动,带动第一端运动至第四位置,带动第二端缩进主锁件001内。

锁舌08与主锁芯01的连接方式与锁止杆03与互锁锁芯02的连接方式相同,第一端通过铆钉固定在主锁芯01的端面的边缘,主锁芯01转动解锁时,第一端从第三位置转动至第四位置,该过程中锁舌08绕铆钉转动,第三位置至第四位置的方向为锁舌的缩进方向,当锁舌08的第一端从第三位置转动至第四位置时,带动锁舌08的第二端缩进主锁件001内。

本申请的互锁装置,通过设置多个互锁锁件对主锁件的解锁进行限制,在解锁时需要先将互锁锁件全部解锁后才能对主锁件进行解锁操作,无法随时对主锁件进行解锁,应用在高压开关柜中,能提高线路停送电的安全性。

高压开关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高压开关柜,如图5所示,包括柜体10、柜门20以及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互锁装置30,互锁装置30设置在柜门20上,主锁件001与柜体10可分离地连接。

具体来说,互锁装置30的主锁件001将柜门20锁定在柜体10上,如图5所示,主锁件001锁定柜门20时,主锁件001的锁舌08伸出主锁件001外,锁舌08抵触在柜体10的内壁,无法向外拉出打开柜门20。解锁主锁件001时带动锁舌08缩进主锁件001内,锁舌08与柜体01的内壁分离,才能向外拉出打开柜门20。

可选地,柜体10上还可安装锁槽,锁舌08伸出时插入到锁槽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高压开关柜,在进行高压线路检修时,在打开高压开关柜进行停电操作后,锁定主锁件001将柜门20锁定,之后每组作业人员进行检修工作之前,都锁定一个互锁锁件002并带走对应的互锁钥匙,在完成检修后再用互锁钥匙解锁对应的互锁锁件002。

因此,任意一组作业人员未完成作业,工作人员都无法打开高压开关柜进行送电操作,保证了线路上所有工作人员完成作业后才能进行送电,提高了线路检修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申请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申请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锁件和至少两个互锁锁件,所述主锁件包括主锁芯,所述互锁锁件包括互锁锁芯;

每个所述互锁锁芯活动连接有一根锁止杆,其中一个所述互锁锁芯处于锁定状态时,对应的所述锁止杆与所述主锁芯连接,限制所述主锁芯转动解锁;

全部所述互锁锁芯都处于解锁状态时,全部所述锁止杆与所述主锁芯脱离,解除对所述主锁芯的转动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芯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锁止槽,每根所述锁止杆对应一个所述锁止槽;

所述互锁锁芯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止杆插入到所述锁止槽中;

所述互锁锁芯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止杆从所述锁止槽中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装置还包括至少两把互锁钥匙,每把所述互锁钥匙对应解锁一个所述互锁锁芯;

所述互锁锁件还包括互锁外壳,所述互锁锁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互锁外壳中,所述互锁锁芯中设置有互锁解锁槽,所述互锁外壳中设置有若干互锁弹性杆,所述互锁弹性杆的部分伸入所述互锁解锁槽中,限制所述互锁锁芯的转动;

所述互锁钥匙插入所述互锁解锁槽中时,挤压所述互锁弹性杆缩进所述互锁外壳中,所述互锁钥匙能够带动所述互锁锁芯转动解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杆包括连接端和锁止端,所述连接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互锁锁芯上,所述锁止端朝向所述锁止槽延伸;

所述互锁锁芯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连接端位于靠近所述主锁芯的第一位置,所述锁止端插入所述锁止槽中;

解锁所述互锁锁芯时,所述互锁锁芯转动,带动所述连接端运动至远离所述主锁芯的第二位置,使所述锁止端从所述锁止槽中脱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装置包括六个所述互锁锁件,六个所述互锁锁件均匀布置在所述主锁件的外周边;

所述主锁芯的周向外表面上开设有六个所述锁止槽,六个所述锁止槽沿所述主锁芯的周向均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装置还包括用于解锁所述主锁芯的主钥匙;

所述主锁件还包括主外壳,所述主锁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主外壳中,所述主锁芯中设置有主解锁槽,所述主外壳中设置有若干主弹性杆,所述主弹性杆的部分伸入所述主解锁槽中,限制所述主锁芯的转动;

所述主钥匙插入所述主解锁槽中时,挤压所述主弹性杆缩进所述主外壳中,所述主钥匙能够带动所述主锁芯转动解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芯连接有卡接件,所述锁止槽设置在所述卡接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芯活动连接有锁舌;

所述主锁芯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锁舌伸出所述主锁件外;

所述主锁芯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锁舌缩进所述主锁件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互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主锁芯上,所述锁舌的第二端朝向所述主锁件外延伸;

所述主锁芯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端位于第三位置,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主锁件外;

解锁所述主锁芯时,所述主锁芯转动,带动所述第一端运动至第四位置,带动所述第二端缩进所述主锁件内。

10.一种高压开关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柜门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互锁装置,所述互锁装置设置在所述柜门上,所述主锁件与所述柜体可分离地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互锁装置及高压开关柜,互锁装置包括主锁件和至少两个互锁锁件,所述主锁件包括主锁芯,所述互锁锁件包括互锁锁芯;每个所述互锁锁芯活动连接有一根锁止杆,其中一个所述互锁锁芯处于锁定状态时,对应的所述锁止杆与所述主锁芯连接,限制所述主锁芯转动解锁;全部所述互锁锁芯都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全部所述锁止杆与所述主锁芯脱离,解除对所述主锁芯的转动限制。互锁装置用于高压开关柜上时,主锁件用于锁定高压开关柜的柜门,每个工作小组作业时锁定一个互锁锁件,完成作业时再进行解锁,只有当所有工作小组都完成作业,全部锁止杆才解除对主锁芯的锁定,才能解锁主锁芯打开高压开关柜。

技术研发人员:范中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4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7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