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保险柜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险柜锁联动结构。
背景技术:
为保险柜的锁具安全,需要提供一种机械锁和执手结构联动的双开保险柜锁,并且支持电动和手动方式解锁、上锁。现有的保险柜锁结构机械锁和执手结构之间通常采用的是直接锁止锁栓的方式,这样在外力破坏下,可直接破坏锁销的方式达到暴力开启的目的,也比较容易造成锁结构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险柜锁联动结构,支持电动和手动方式解锁、上锁,同时通过增加离合机构,在锁止的情况下,通过离合机构使把手和锁栓分离,无法通过把手驱动锁栓动作,在解锁时,通过离合机构将把手和锁栓联合,从而驱动锁栓动作,实现开锁,有效杜绝暴力破坏解锁的情况出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险柜锁联动结构,包括壳体、电动驱动器、锁栓联动结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离合杆和复位机构,
所述壳体,用于提供所述保险柜锁联动结构的支撑结构;
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电动驱动器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合传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离合传动机构,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电动驱动器之间形成离合传动连接;
所述离合杆与所述锁栓联动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离合杆沿其轴向旋转以驱动锁栓联动结构动作;
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离合杆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推动所述离合杆沿所述离合杆的轴向运动,从而使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电动驱动器分离,解除所述离合杆和所述电动驱动器之间的传动关系;同时建立所述离合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传动关系;
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离合杆之间设置有第二离合传动机构,在所述离合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形成传动关系下,所述第二连杆推动所述离合杆沿其轴向旋转以驱动锁栓联动结构动作;
所述复位机构用于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复位时,推动所述离合杆沿其轴向运动和所述电动驱动器结合,重新建立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电动驱动器之间的传动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杆设置有第一离合部、第二离合部、离合控制部和传动连接部,所述第一离合部用于所述离合杆和电动驱动器建立或解除传动关系;所述第二离合部用于所述离合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建立或解除传动关系;所述离合控制部用于第一连杆传动于所述离合杆,使所述离合杆沿其轴向运动,从而解除所述离合杆和电动驱动器的传动关系,同时建立所述离合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传动关系;所述传动连接部用于所述离合杆沿其轴向旋转时驱动锁栓联动结构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驱动器中设置有第一传动通孔,所述第一离合部与所述第一传动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合结构,所述离合杆的第一离合部插入所述第一传动通孔中与所述电动驱动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离合结构形成离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合机构为牙嵌离合结构,在所述离合杆的中部设置有凸台,在所述第一传动通孔中设置有能够沿轴向接纳所述凸台的凹槽;当所述离合杆沿轴线向第一传动通孔侧运动,所述凸台和凹槽啮合,所述离合杆与电动驱动器结合而建立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同时使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分离而解除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连接一控制臂,所述控制臂和所述离合控制部传动连接,控制所述离合杆沿轴线运动,使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电动驱动器分离而解除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同时使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结合而建立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臂为一个滑动楔块,所述滑动楔块上设置有两个不同高度的平面和连接两平面的斜面,所述滑动楔块的移动方向和所述离合杆的轴向垂直,所述滑动楔块的斜面作用于所述离合杆上,从而将所述滑动楔块的水平移动转换为所述离合杆的轴向移动,两平面的高度差为所述离合杆的轴向偏移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二传动通孔,所述第二离合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二离合结构,所述离合杆的第二离合部插入所述第二传动通孔中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离合结构形成离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离合机构为滑动键离合结构,设置在离合杆端部的所述第二离合部设置有滑动键,在所述第二传动通孔设置有能够沿轴向接纳所述滑动键的键槽;当所述离合杆沿其轴线向第二传动通孔侧运动,所述滑动键和键槽啮合,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电动驱动器分离而解除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同时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结合而建立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一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触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抵触在所述离合杆的端部,恒使离合杆具有沿其轴向移动,驱动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电动驱动器自动形成结合而恢复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的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锁栓联动结构四向锁栓联动结构,包括传动齿轮和4条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锁栓连接板,四块锁栓连接板呈井字形分布,传动齿轮设置在井字形的中心,四块锁栓连接板靠近传动齿轮的一侧均设置有一段齿条,传动齿轮和四段的齿条啮合,同时驱动四块锁栓连接板伸出或回退。
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柜锁联动结构,具备机械解锁、开锁双开保险结构,同时通过离合机构和电子锁联动,形成一个结构简洁的电驱动、机械驱动的锁栓联动结构。
在电子开锁时,通过离合机构将锁栓和电动机构联合,由电机驱动锁栓,实现上锁和解锁操作,在采用机械开锁时,通过机械锁拨动离合机构,实现锁栓与电动机构的分离并且和手动机构联合,实现了手动解锁和上锁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闭锁状态图(去除顶板);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解锁、开锁状态图(去除顶板);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离合杆、电动驱动器和传动齿轮的传动机构的展开图;
图8是第一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一连杆的控制臂的结构剖视图;
图10是第二连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复位机构的结构简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四向锁栓联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壳体;2-电动驱动器;3-锁栓联动结构;4-第二连杆;5-第一连杆;6-离合杆;7-复位机构;11-顶板;12-底板;21-第一传动通孔;31-传动齿轮;32-锁栓连接板;41-第二传动通孔;51-端部(第一连杆);52-控制臂;61-第二离合部;62-离合控制部;63-第一离合部;64-传动连接部;71-弹簧;122-导柱;211-凹槽;311-定位销;321-齿条;322-直线导槽;411-键槽;521、523-平面;522-斜面;611-滑动键;63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险柜锁联动结构,包括壳体1、电动驱动器2、锁栓联动结构3、执手结构连杆(第二连杆4)、钥匙锁结构连杆(第一连杆5)、离合杆6和复位机构7。
其中,壳体1包括顶板11和底板12,电动驱动器2、锁栓联动结构3、离合杆6和复位机构7均设置在顶板11和底板12之间。
离合杆6沿轴线设置有第二离合部61、离合控制部62、第一离合部63和传动连接部64;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杆4的一端和执手结构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传动通孔41,离合杆6与第二传动通孔41之间设置有第二离合机构,离合杆6的第二离合部61插入第二传动通孔41中与第二连杆4通过所述第二离合机构形成离合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二离合机构为滑动键离合结构,在离合杆6的第二离合部61设置有滑动键611,在第二传动通孔41设置有能够沿轴向接纳滑动键611的键槽411;当离合杆6沿轴线向第二传动通孔41侧运动,滑动键611和键槽411啮合,离合杆6与电动驱动器2分离而解除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同时离合杆6与第二连杆4结合而建立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滑动键611的数量可以是1个或多个,优选为多个,以便于传动时的均匀受力。
电动驱动器2中设置有第一传动通孔21,离合杆6与所述第一传动通孔21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合机构,离合杆6的第一离合部63插入所述第一传动通孔21中与电动驱动器6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形成离合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离合机构为牙嵌离合结构,在离合杆中部的第一离合部63设置有凸台631,在第一传动通孔21中设置有能够沿轴向接纳凸台631的凹槽211;当离合杆6沿轴线向第一传动通孔21侧运动,凸台631和凹槽211啮合,离合杆6与电动驱动器2结合而建立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同时使离合杆6与第二连杆4分离而解除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
第一连杆5为多连杆结构,第一连杆5的一端51和钥匙锁连接,接受钥匙锁驱动,另一端形成一控制臂52,该控制臂和离合控制部62连接,控制离合杆6沿轴线运动,使离合杆6与电动驱动器2分离而解除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同时使离合杆6与第一连杆5结合而建立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控制臂52的结构为滑动楔块,滑动楔块上设置有两个不同高度的平面521、523和连接两平面的斜面522,所述滑动楔块的移动方向和离合杆6的轴向垂直,滑动楔块设置有导槽524,离合杆6的离合控制部套设在导槽524,从而控制滑动楔块和离合杆6的相对运动,所述滑动楔块的斜面522作用于离合杆6上,从而将所述滑动楔块的水平移动转换为离合杆6的轴向移动,两平面521、523的高度差为离合杆6的轴向偏移量。
复位机构7用于当操作第一连杆5的控制臂52复位时能够驱动离合杆6与电动驱动器2自动形成结合而恢复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同时使离合杆6与第二连杆4分离而解除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复位机构7包括一个弹簧71,所述弹簧的一端抵触在所述顶板上,另一端抵触在所述离合杆6的端部,并处于压缩蓄能状态。
为消减产品厚度及对弹簧进行限位固定,在顶板11对应离合杆6的位置,设置有一个通孔,并在顶板11的通孔外侧焊接固定一个钣金件111,从而将弹簧嵌设在所述通孔中。
该复位机构7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弹性机构,如簧片或蓄力顶杆装置等等,这些装置被固定在顶板11上,并抵触离合杆6的端部,恒使离合杆6具有沿其轴向移动,驱动离合杆6与电动驱动器2自动形成结合而恢复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的作用力f1。
在如控制臂52的外力f2作用下,驱动离合杆6克服该弹性作用力,使离合杆6与电动驱动器2分离而解除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柜锁联动结构,具备机械解锁、开锁双开保险结构,同时和电子锁联动,形成一个结构简洁的电驱动、机械驱动的锁栓联动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锁栓联动结构3为四向锁栓联动结构,以提供高强度的防护能力。四向锁栓联动结构有齿轮传动、或转盘传动、连杆传动等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锁栓联动结构3包括传动齿轮31和四条与传动齿轮31啮合的锁栓连接板32,传动齿轮31通过定位销311和离合杆6结合,建立传动关系。离合杆6旋转将带动传动齿轮31旋转,四块锁栓连接板32呈井字形分布,传动齿轮31设置在井字形的中心,四块锁栓连接板32靠近传动齿轮的一侧均设置有一段齿条321,传动齿轮31和四段的齿条321啮合,同时驱动四块锁栓连接板32伸出或回退。更具体的,在底板12上设置有导柱122,在锁栓连接板32上设置有直线导槽322,导柱122和直线导槽322配合,为锁栓连接板32的伸出或回退进行导向。该齿轮结构传动方式结构简单,将锁栓的联动部件全部集中在本保险柜锁联动结构中。
工作原理:
在闭锁状态,在弹簧71作用下,离合杆6中部的凸台631和电动驱动器2的第一传动通孔21中的凹槽211咬合,实现离合杆和电动驱动器2结合,建立它们之间的传动连接关系;同时离合杆上端的滑动键611和第二连杆4端部的第二传动通孔41中键槽411脱离,离合杆6和第二连杆4分离,解除它们之间的传动连接关系,离合杆6不受执手结构控制。此时,可以通过电动控制,直接由电动驱动器2驱动锁栓联动结构3进行电动开锁。
当采用钥匙开锁时,钥匙锁结构的锁芯旋转带动第一连杆5动作,第一连杆5端部的滑动楔块平移,通过滑动楔块和离合杆的离合控制部62的接触面的变化,拨动离合杆6沿自身的轴向运动,离合杆6和电动驱动器2分离从而解除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使其旋转不受电动驱动器2的电机磁阻的影响,实现机械解锁;同时离合杆6端部的滑动键611和第二连杆4端部的键槽411结合,从而使离合杆6和第二连杆4结合建立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受第二连杆4驱动旋转。要完成开锁,则需要保持钥匙锁结构的锁芯处于机械解锁状态,进而通过执手结构进行开锁。此时,第二连杆4和离合杆6结合已形成传动连接,通过执手结构旋转即可带动离合杆6旋转,从而带动锁栓联动结构3实现锁栓回退,完成手动开锁。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保险柜锁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动驱动器、锁栓联动结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离合杆和复位机构,
所述壳体,用于提供所述保险柜锁联动结构的支撑结构;
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电动驱动器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合传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离合传动机构,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电动驱动器之间形成离合传动连接;
所述离合杆与所述锁栓联动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离合杆沿其轴向旋转以驱动锁栓联动结构动作;
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离合杆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推动所述离合杆沿所述离合杆的轴向运动,从而使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电动驱动器分离,解除所述离合杆和所述电动驱动器之间的传动关系;同时建立所述离合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传动关系;
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离合杆之间设置有第二离合传动机构,在所述离合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形成传动关系下,所述第二连杆推动所述离合杆沿其轴向旋转以驱动锁栓联动结构动作;
所述复位机构用于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复位时,推动所述离合杆沿其轴向运动和所述电动驱动器结合,重新建立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电动驱动器之间的传动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柜锁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杆设置有第一离合部、第二离合部、离合控制部和传动连接部,所述第一离合部用于所述离合杆和电动驱动器建立或解除传动关系;所述第二离合部用于所述离合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建立或解除传动关系;所述离合控制部用于第一连杆传动于所述离合杆,使所述离合杆沿其轴向运动,从而解除所述离合杆和电动驱动器的传动关系,同时建立所述离合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传动关系;所述传动连接部用于所述离合杆沿其轴向旋转时驱动锁栓联动结构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柜锁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驱动器中设置有第一传动通孔,所述第一离合部与所述第一传动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杆的第一离合部插入所述第一传动通孔中与所述电动驱动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形成离合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柜锁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机构为牙嵌离合机构,在所述离合杆的中部设置有凸台,在所述第一传动通孔中设置有能够沿轴向接纳所述凸台的凹槽;当所述离合杆沿轴线向第一传动通孔侧运动,所述凸台和凹槽啮合,所述离合杆与电动驱动器结合而建立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同时使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分离而解除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柜锁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连接一控制臂,所述控制臂和所述离合控制部传动连接,控制所述离合杆沿轴线运动,使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电动驱动器分离而解除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同时使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结合而建立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险柜锁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为一个滑动楔块,所述滑动楔块上设置有两个不同高度的平面和连接两平面的斜面,所述滑动楔块的移动方向和所述离合杆的轴向垂直,所述滑动楔块的斜面作用于所述离合杆上,从而将所述滑动楔块的水平移动转换为所述离合杆的轴向移动,两平面的高度差为所述离合杆的轴向偏移量。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柜锁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设置有第二传动通孔,所述第二离合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通孔之间设置有第二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杆的第二离合部插入所述第二传动通孔中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所述第二离合机构形成离合传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险柜锁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机构为滑动键离合机构,设置在离合杆端部的所述第二离合部设置有滑动键,在所述第二传动通孔设置有能够沿轴向接纳所述滑动键的键槽;当所述离合杆沿其轴线向第二传动通孔侧运动,所述滑动键和键槽啮合,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电动驱动器分离而解除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同时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结合而建立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柜锁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一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触在所述壳体上,另一端抵触在所述离合杆的端部,恒使离合杆具有沿其轴向移动,驱动所述离合杆与所述电动驱动器自动形成结合而恢复它们之间的传动关系的作用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柜锁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栓联动结构为四向锁栓联动结构,包括传动齿轮和4条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锁栓连接板,四块锁栓连接板呈井字形分布,传动齿轮设置在井字形的中心,四块锁栓连接板靠近传动齿轮的一侧均设置有一段齿条,传动齿轮和四段的齿条啮合,同时驱动四块锁栓连接板伸出或回退。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