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内麻醉护理托盘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79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术室内麻醉护理托盘架。



背景技术:

麻醉是指知觉、感觉丧失,感觉丧失可以是局部性的,即体现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也可以是全身性的,即体现为病人全身知觉丧失,无意识,从医学角度来讲,麻醉的含义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治疗或者其它医疗检查治疗提供条件,再给患者实施术前麻醉时,需要将手术时需要用到的手术刀、镊子、钳子等手术工具放到手边,以确保手术的高效性。

而手术中需要用到的工具往往较多,而将工具全部放置在托盘上时,由于手术过程往往是紧张和急迫的,会出现拿错器具的情况,耽误手术的最佳时间,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而且现有的托盘架大多为了确保灵活移动的特性,会选择安装万向轮,而安装了万向轮的托盘架往往过于灵活,会出现滑动的情况,不利于医护人员拿取手术器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室内麻醉护理托盘架,解决了将工具全部放置在托盘上时,由于手术过程往往是紧张和急迫的,会出现拿错器具的情况,耽误手术的最佳时间,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而且现有的托盘架大多为了确保灵活移动的特性,会选择安装万向轮,而安装了万向轮的托盘架往往过于灵活,会出现滑动的情况,不利于医护人员拿取手术器具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术室内麻醉护理托盘架,包括十字形底板,所述十字形底板的上表面相背端开设的凹槽中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每个所述固定轴处均设置有联动杆,且每个联动杆中部均通过开设的圆孔与固定轴套接,四个所述联动杆的相背端下侧均通过固定连接的铰接座铰接有支撑座,四个所述联动杆的相对端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板一,且一组连接板一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连接板一内均通过开设的滑槽分别与滑杆的前后侧滑动连接,每个所述滑杆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的相对端均与套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环套设在螺纹套下方开设的套环槽中,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在空心柱外侧圆周面下侧开设的螺纹上,所述空心柱中滑动连接有活动柱,且活动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空心柱的前后侧均通过开设的插销孔卡接有插销,所述活动柱下侧开设有若干定位孔,且插销的后侧与定位孔卡接,所述活动柱的左右侧壁均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一,两个所述限位柱一的相背面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左侧两个所述支撑板和右侧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二,左侧所述限位柱一和限位柱二的相对面上和右侧所述限位柱一和限位柱二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连接槽,左侧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对面之间和右侧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对面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齿轮,两个所述限位柱一和两个所述限位柱二内部均开设有t形滑槽,每个所述t形滑槽中均滑动连接有t形滑条,左侧两个所述t形滑条的相对面和右侧两个所述t形滑条的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齿牙,且左侧齿轮和右侧齿轮均穿过连接槽与齿牙啮合,每个所述t形滑条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每个所述u形板的前后侧相对面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前后侧所述连接板二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搭接杆,若干所述搭接杆上方搭接有托盘。

优选的,所述十字形底板底面相背端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两个所述齿轮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摩擦垫,且摩擦垫分别与前后侧支撑板搭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连接板二的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手术室内麻醉护理托盘架,通过设置的齿轮、t形滑槽、t形滑条、齿牙、u形板和摩擦垫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将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手术器具分类放置在四个托盘上方后,在使用时通过将不经常使用的托盘向下按动,使t形滑条在t形滑槽中向下滑动,从而使一侧的齿牙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再传动另一侧的齿牙向上移动,将经常使用的器具升至上侧,使医师视野中的手术器具减少,从而间接的提高了医护人员拿取器具的准确性。

2、该手术室内麻醉护理托盘架,通过设置的固定轴、联动杆、支撑座、连接板一、滑杆、连接杆、套环和螺纹套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转动螺纹套使螺纹套带动下方套设的套环上升,套环再带动固定连接的滑杆上升,从而可带动四个联动杆的相对端上升,通过杠杆原理带动四个联动杆的相背端向下移动,从而使四个支撑座接触地面,将四个万向轮架起,提高了托盘架放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柱一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十字形底板、2万向轮、3固定轴、4联动杆、5支撑座、6连接板一、7滑杆、8连接杆、9套环、10螺纹套、11空心柱、12活动柱、13插销、14定位孔、15限位柱一、16支撑板、17限位柱二、18齿轮、19t形滑槽、20t形滑条、21齿牙、22u形板、23连接板二、24搭接杆、25托盘、26摩擦垫、27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术室内麻醉护理托盘架,包括十字形底板1,十字形底板1底面相背端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通过设置万向轮2能够使该托盘架移动更加灵活,十字形底板1的上表面相背端开设的凹槽中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3,每个固定轴3处均设置有联动杆4,通过设置固定轴3和联动杆4,能够使固定轴3作为联动杆4摆动的支点,便于通过杠杆原理支起该托盘架,且每个联动杆4中部均通过开设的圆孔与固定轴3套接,四个联动杆4的相背端下侧均通过固定连接的铰接座铰接有支撑座5,通过设置支撑座5能够使该托盘架在放置时更加稳定,四个联动杆4的相对端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板一6,且一组连接板一6的数量为两个,通过将一组连接板一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能够使滑杆7的前后侧在两个连接板一6的滑槽中滑动时更加稳定,每组连接板一6内均通过开设的滑槽分别与滑杆7的前后侧滑动连接,每个滑杆7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通过设置连接杆8和套环9,能够使螺纹套10带动四个联动杆4的相对端进行上下摆动,四个连接杆8的相对端均与套环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套环9套设在螺纹套10下方开设的套环槽中,通过设置套环9套设在螺纹套10下方开设的套环槽中,能够使套环9在螺纹套10下方转动,螺纹套10螺纹连接在空心柱11外侧圆周面下侧开设的螺纹上,空心柱11中滑动连接有活动柱12,且活动柱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握把,通过在活动柱12的上端设置握把,便于提起活动柱12上方的托盘25,空心柱11的前后侧均通过开设的插销孔卡接有插销13,活动柱12下侧开设有若干定位孔14,且插销13的后侧与定位孔14卡接,通过设置插销13和定位孔14,便于针对不同身高的医护人员来调整该托盘架的高度,活动柱12的左右侧壁均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一15,两个限位柱一15的相背面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左侧两个支撑板16和右侧两个支撑板16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二17,通过设置限位柱一15和限位柱二17,便于t形滑条20进行上下滑动,左侧限位柱一15和限位柱二17的相对面上和右侧限位柱一15和限位柱二17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连接槽27,通过设置连接槽27,能够使齿轮18与左右侧的齿牙21顺利啮合,左侧两个支撑板16的相对面之间和右侧两个支撑板16的相对面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齿轮18,两个齿轮18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摩擦垫26,且摩擦垫26分别与前后侧支撑板16搭接,通过设置摩擦垫26,能够为t形滑条20的上下移动提供阻力,便于在按动托盘25后使其固定位置,避免了托盘25的自动滑落,两个限位柱一15和两个限位柱二17内部均开设有t形滑槽19,每个t形滑槽19中均滑动连接有t形滑条20,通过设置t形滑槽19和t形滑条20,能够使上方的托盘25在上下移动时更加稳定,左侧两个t形滑条20的相对面和右侧两个t形滑条20的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齿牙21,且左侧齿轮18和右侧齿轮18均穿过连接槽27与齿牙21啮合,通过设置齿轮18与两侧齿牙21啮合,能够使齿轮18带动两侧的t形滑条20同时反向移动,可使四个托盘25之间高度不同设置,进而可使将经常使用的器具升至上侧,使医师视野中的手术器具减少,间接的提高了医护人员拿取器具的准确性,每个t形滑条20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22,每个u形板22的前后侧相对面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23,每个连接板二23的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通过在连接板二23的左右端设置挡板,能够避免托盘25在若干搭接杆24上放置时滑落,前后侧连接板二23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搭接杆24,若干搭接杆24上方搭接有托盘25。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在使用该室内托盘架时,首先根据医师的身高调整活动柱12的高度,握住活动柱12上端的握把,拔出插销13后向上提起活动柱12,在上方托盘25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将插销13插入空心柱11的插销孔中,使活动柱12固定,再根据需要将托盘25拿掉,将需要使用的擦拭毛巾搭接在搭接杆24上,随后将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手术器具分类放置在上方托盘25上,随后拉动该托盘架至手术时常用的合适位置后,转动螺纹套10使螺纹套10带动下方套设的套环9上升,套环9再通过连接杆8带动固定连接的滑杆7上升,使滑杆7在连接板一6中开设的滑槽中向上滑动,从而带动四个联动杆4的相对端上升,通过杠杆原理带动四个联动杆4的相背端向下移动,从而使四个支撑座5接触地面,将四个万向轮2架起,使托盘架放置更加稳定,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向下按动一侧托盘25,使托盘25带动下方的t形滑条20在t形滑槽19中向下滑动,t形滑条20再通过固定连接的齿牙21带动齿轮18转动,齿轮18再带动另一侧的t形滑条20向上移动,从而使另一侧托盘25上经常使用的器具上移,使医师视野中的手术器具减少,间接的提高了医护人员拿取器具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术室内麻醉护理托盘架,包括十字形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底板(1)的上表面相背端开设的凹槽中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3),每个所述固定轴(3)处均设置有联动杆(4),且每个联动杆(4)中部均通过开设的圆孔与固定轴(3)套接,四个所述联动杆(4)的相背端下侧均通过固定连接的铰接座铰接有支撑座(5),四个所述联动杆(4)的相对端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板一(6),且一组连接板一(6)的数量为两个,每组所述连接板一(6)内均通过开设的滑槽分别与滑杆(7)的前后侧滑动连接,每个所述滑杆(7)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四个所述连接杆(8)的相对端均与套环(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环(9)套设在螺纹套(10)下方开设的套环槽中,所述螺纹套(10)螺纹连接在空心柱(11)外侧圆周面下侧开设的螺纹上,所述空心柱(11)中滑动连接有活动柱(12),且活动柱(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空心柱(11)的前后侧均通过开设的插销孔卡接有插销(13),所述活动柱(12)下侧开设有若干定位孔(14),且插销(13)的后侧与定位孔(14)卡接,所述活动柱(12)的左右侧壁均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一(15),两个所述限位柱一(15)的相背面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左侧两个所述支撑板(16)和右侧两个所述支撑板(16)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二(17),左侧所述限位柱一(15)和限位柱二(17)的相对面上和右侧所述限位柱一(15)和限位柱二(17)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连接槽(27),左侧两个所述支撑板(16)的相对面之间和右侧两个所述支撑板(16)的相对面之间均固定安装有齿轮(18),两个所述限位柱一(15)和两个所述限位柱二(17)内部均开设有t形滑槽(19),每个所述t形滑槽(19)中均滑动连接有t形滑条(20),左侧两个所述t形滑条(20)的相对面和右侧两个所述t形滑条(20)的相对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齿牙(21),且左侧齿轮(18)和右侧齿轮(18)均穿过连接槽(27)与齿牙(21)啮合,每个所述t形滑条(20)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22),每个所述u形板(22)的前后侧相对面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23),前后侧所述连接板二(23)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搭接杆(24),若干所述搭接杆(24)上方搭接有托盘(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内麻醉护理托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底板(1)底面相背端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内麻醉护理托盘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齿轮(18)的前后侧壁上均设置有摩擦垫(26),且摩擦垫(26)分别与前后侧支撑板(16)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内麻醉护理托盘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板二(23)的左右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术室内麻醉护理托盘架,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十字形底板,所述十字形底板的上表面相背端开设的凹槽中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每个所述固定轴处均设置有联动杆,且每个联动杆中部均通过开设的圆孔与固定轴套接。通过设置的齿轮、T形滑槽、T形滑条、齿牙、U形板和摩擦垫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通过将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手术器具分类放置在四个托盘上方后,在使用时通过将不经常使用的托盘向下按动,使T形滑条在T形滑槽中向下滑动,从而使一侧的齿牙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再传动另一侧的齿牙向上移动,将经常使用的器具升至上侧,使医师视野中的手术器具减少,从而间接的提高了医护人员拿取器具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波;刘英志;赵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0.20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8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