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盗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机械锁钥匙由于安全性能差,携带不方便等缺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各种智能电磁锁。

但是,现有的智能电磁锁还存在着防护效果较差和不便于对所连接的线路防护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以解决现有的智能电磁锁防护效果较差和不便于对所连接的线路防护的问题。一种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包括第一锁体,限制板,滑轨,第一锁舌,第一压缩弹簧,滑块,第一铁柱,第一感应线圈,第二锁体,活动筒,第二铁柱,第二感应线圈,移动盘,第二锁舌,第二压缩弹簧,卡槽,可控制保护壳结构,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和可拆装保护套结构,所述的限制板焊接在第一锁体内壁的中右侧;所述的滑轨分别螺栓安装在第一锁体内壁的上下两部,并设置在限制板的左侧;所述的第一锁舌分别插入在限制板、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内,且第一锁舌左端与滑块螺栓连接;所述的第一压缩弹簧套接在第一锁舌外壁的左侧;所述的滑块插入在滑轨的内侧;所述的第一铁柱螺栓安装在第一锁体内壁左端的中间部位;所述的第一铁柱外壁上缠绕有第一感应线圈;所述的活动筒分别焊接在第二锁体内壁的上下两部;所述的第二铁柱分别螺栓安装在第二锁体内壁的上下两端,并设置在活动筒的内侧;所述的第二感应线圈缠绕在第二铁柱的外壁上;所述的移动盘插入在活动筒的内部;所述的第二锁舌螺栓安装在移动盘的内侧;所述的第二压缩弹簧套接在第二锁舌的外壁上;所述的卡槽分别开设在第一锁舌内部右侧的上下两部;所述的可控制保护壳结构安装在第一锁体的左端;所述的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安装在可控制保护壳结构的上端;所述的可拆装保护套结构安装在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的上端;所述的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包括收纳箱,第一密封板,进出管,保护橡胶软管和导线,所述的收纳箱上端螺栓连接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的进出管焊接在第一密封板内部的右侧,且进出管上端胶接有保护橡胶软管;所述的导线分别插入在收纳箱、进出管和保护橡胶软管内。

所述的可拆装保护套结构包括上套接环,第一固定螺栓,第一夹紧板,保护弹簧,下套接环,第二夹紧板和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的上套接环焊接在保护弹簧的上端;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上套接环内部的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一夹紧板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螺栓的内侧;所述的下套接环焊接在保护弹簧的下端;所述的第二夹紧板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螺栓的内侧;所述的第二固定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下套接环内部的前后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可控制保护壳结构包括安装壳,第二密封板,连接边,电路板,物联网模块,单片机和信号开关,所述的安装壳螺栓安装在第一锁体的左端,且安装壳的上端螺栓安装有收纳箱;所述的第二密封板螺栓安装在连接边的左端;所述的连接边分别焊接在安装壳内壁上下两部的左侧;所述的电路板螺栓安装在安装壳内壁的右上部;所述的物联网模块、单片机和信号开关分别电性连接在电路板的前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保护橡胶软管和收纳箱内插接有导线,所述的导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收纳箱采用pvc塑料盒,且上端通过第一密封板密封住。

优选的,所述的保护弹簧采用不锈钢簧,所述的保护弹簧套接在保护橡胶软管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上套接环和下套接环分别采用不锈钢环,且套接在保护橡胶软管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一固定螺栓分别设置有两个,且内侧的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分别设置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栓与第一夹紧板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第二夹紧板和第二固定螺栓连接处设置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壳内部的左侧设置有开口,且通过第二密封板密封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保护橡胶软管和收纳箱内插接有导线,所述的导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便于对导线进行保护并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收纳箱采用pvc塑料盒,且上端通过第一密封板密封住,便于配合导线收纳部分的长度从而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保护弹簧采用不锈钢簧,所述的保护弹簧套接在保护橡胶软管的外壁上,在保护橡胶软管指定位置处弯折时,能够通过保护弹簧进行防护,从而增加了防护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套接环和下套接环分别采用不锈钢环,且套接在保护橡胶软管的外壁上,便于配合保护弹簧安装并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一固定螺栓分别设置有两个,且内侧的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分别设置为弧形,在转动该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一固定螺栓时,即可带动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活动并夹住保护橡胶软管,从而配合可拆装保护套结构安装并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栓与第一夹紧板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第二夹紧板和第二固定螺栓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便于转动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一固定螺栓,从而带动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活动并夹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壳内部的左侧设置有开口,且通过第二密封板密封住,便于对内部的电路板、物联网模块、单片机和信号开关进行安装防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装保护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控制保护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接线示意图。

图中:

1、第一锁体;2、限制板;3、滑轨;4、第一锁舌;5、第一压缩弹簧;6、滑块;7、第一铁柱;8、第一感应线圈;9、第二锁体;10、活动筒;11、第二铁柱;12、第二感应线圈;13、移动盘;14、第二锁舌;15、第二压缩弹簧;16、卡槽;17、可控制保护壳结构;171、安装壳;172、第二密封板;173、连接边;174、电路板;175、物联网模块;176、单片机;177、信号开关;18、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181、收纳箱;182、第一密封板;183、进出管;184、保护橡胶软管;185、导线;19、可拆装保护套结构;191、上套接环;192、第一固定螺栓;193、第一夹紧板;194、保护弹簧;195、下套接环;196、第二夹紧板;197、第二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包括第一锁体1,限制板2,滑轨3,第一锁舌4,第一压缩弹簧5,滑块6,第一铁柱7,第一感应线圈8,第二锁体9,活动筒10,第二铁柱11,第二感应线圈12,移动盘13,第二锁舌14,第二压缩弹簧15,卡槽16,可控制保护壳结构17,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18和可拆装保护套结构19,所述的限制板2焊接在第一锁体1内壁的中右侧;所述的滑轨3分别螺栓安装在第一锁体1内壁的上下两部,并设置在限制板2的左侧;所述的第一锁舌4分别插入在限制板2、第一锁体1和第二锁体9内,且第一锁舌4左端与滑块6螺栓连接;所述的第一压缩弹簧5套接在第一锁舌4外壁的左侧;所述的滑块6插入在滑轨3的内侧;所述的第一铁柱7螺栓安装在第一锁体1内壁左端的中间部位;所述的第一铁柱7外壁上缠绕有第一感应线圈8;所述的活动筒10分别焊接在第二锁体9内壁的上下两部;所述的第二铁柱11分别螺栓安装在第二锁体9内壁的上下两端,并设置在活动筒10的内侧;所述的第二感应线圈12缠绕在第二铁柱11的外壁上;所述的移动盘13插入在活动筒10的内部;所述的第二锁舌14螺栓安装在移动盘13的内侧;所述的第二压缩弹簧15套接在第二锁舌14的外壁上;所述的卡槽16分别开设在第一锁舌4内部右侧的上下两部;所述的可控制保护壳结构17安装在第一锁体1的左端;所述的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18安装在可控制保护壳结构17的上端;所述的可拆装保护套结构19安装在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18的上端;所述的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18包括收纳箱181,第一密封板182,进出管183,保护橡胶软管184和导线185,所述的收纳箱181上端螺栓连接有第一密封板182;所述的进出管183焊接在第一密封板182内部的右侧,且进出管183上端胶接有保护橡胶软管184;所述的导线185分别插入在收纳箱181、进出管183和保护橡胶软管184内。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拆装保护套结构19包括上套接环191,第一固定螺栓192,第一夹紧板193,保护弹簧194,下套接环195,第二夹紧板196和第二固定螺栓197,所述的上套接环191焊接在保护弹簧194的上端;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栓192分别螺纹连接在上套接环191内部的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一夹紧板193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螺栓192的内侧;所述的下套接环195焊接在保护弹簧194的下端;所述的第二夹紧板196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螺栓197的内侧;所述的第二固定螺栓197分别螺纹连接在下套接环195内部的前后两侧。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控制保护壳结构17包括安装壳171,第二密封板172,连接边173,电路板174,物联网模块175,单片机176和信号开关177,所述的安装壳171螺栓安装在第一锁体1的左端,且安装壳171的上端螺栓安装有收纳箱181;所述的第二密封板172螺栓安装在连接边173的左端;所述的连接边173分别焊接在安装壳171内壁上下两部的左侧;所述的电路板174螺栓安装在安装壳171内壁的右上部;所述的物联网模块175、单片机176和信号开关177分别电性连接在电路板174的前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保护橡胶软管184和收纳箱181内插接有导线185,所述的导线185与电路板174电性连接,便于对导线185进行保护并进行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收纳箱181采用pvc塑料盒,且上端通过第一密封板182密封住,便于配合导线185收纳部分的长度从而进行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保护弹簧194采用不锈钢簧,所述的保护弹簧194套接在保护橡胶软管184的外壁上,在保护橡胶软管184指定位置处弯折时,能够通过保护弹簧194进行防护,从而增加了防护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上套接环191和下套接环195分别采用不锈钢环,且套接在保护橡胶软管184的外壁上,便于配合保护弹簧194安装并进行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二固定螺栓197和第一固定螺栓192分别设置有两个,且内侧的第一夹紧板193和第二夹紧板196分别设置为弧形,在转动该第二固定螺栓197和第一固定螺栓192时,即可带动第一夹紧板193和第二夹紧板196活动并夹住保护橡胶软管184,从而配合可拆装保护套结构19安装并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栓192与第一夹紧板193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第二夹紧板196和第二固定螺栓197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便于转动第二固定螺栓197和第一固定螺栓192,从而带动第一夹紧板193和第二夹紧板196活动并夹装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安装壳17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开口,且通过第二密封板172密封住,便于对内部的电路板174、物联网模块175、单片机176和信号开关177进行安装防护。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物联网模块175采用型号为mq-7252m型物联网模块。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单片机176采用型号为h5an8g6nafr-uhc型单片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信号开关177采用型号为opt-ty-7072型信号开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物联网模块175与单片机176电性连接,所述的信号开关177与单片机176电性连接,所述的信号开关177与第二感应线圈12电性连接,所述的信号开关177与第一感应线圈8电性连接,所述的物联网模块175与智能手机网络连接,更加智能化的操控并使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安装时,将保护橡胶软管184和导线185固定在墙壁上或者合适的位置处,在安装的同时,将保护弹簧194移动到保护橡胶软管184需要弯折的位置处进行防护,之后使导线185连接电源,在使用时,通过物联网模块175和单片机176的配合驱动信号开关177使第一感应线圈8通电,之后产生斥力从而推动滑块6和第一锁舌4向右移动,且使第一锁舌4插入到第二锁体9内,在工作的同时,也随之控制第二感应线圈12产生斥力推动第二锁舌14移动并插入到卡槽16内,这样即可锁住并使用,不使用时,关闭信号开关177使第一感应线圈8和第二感应线圈12产生的斥力消失,之后即可通过第一压缩弹簧5和第二压缩弹簧15的弹力,带动第一锁舌4和第二锁舌14回缩,从而进行开锁。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其特征在于,该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包括第一锁体(1),限制板(2),滑轨(3),第一锁舌(4),第一压缩弹簧(5),滑块(6),第一铁柱(7),第一感应线圈(8),第二锁体(9),活动筒(10),第二铁柱(11),第二感应线圈(12),移动盘(13),第二锁舌(14),第二压缩弹簧(15),卡槽(16),可控制保护壳结构(17),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18)和可拆装保护套结构(19),所述的限制板(2)焊接在第一锁体(1)内壁的中右侧;所述的滑轨(3)分别螺栓安装在第一锁体(1)内壁的上下两部,并设置在限制板(2)的左侧;所述的第一锁舌(4)分别插入在限制板(2)、第一锁体(1)和第二锁体(9)内,且第一锁舌(4)左端与滑块(6)螺栓连接;所述的第一压缩弹簧(5)套接在第一锁舌(4)外壁的左侧;所述的滑块(6)插入在滑轨(3)的内侧;所述的第一铁柱(7)螺栓安装在第一锁体(1)内壁左端的中间部位;所述的第一铁柱(7)外壁上缠绕有第一感应线圈(8);所述的活动筒(10)分别焊接在第二锁体(9)内壁的上下两部;所述的第二铁柱(11)分别螺栓安装在第二锁体(9)内壁的上下两端,并设置在活动筒(10)的内侧;所述的第二感应线圈(12)缠绕在第二铁柱(11)的外壁上;所述的移动盘(13)插入在活动筒(10)的内部;所述的第二锁舌(14)螺栓安装在移动盘(13)的内侧;所述的第二压缩弹簧(15)套接在第二锁舌(14)的外壁上;所述的卡槽(16)分别开设在第一锁舌(4)内部右侧的上下两部;所述的可控制保护壳结构(17)安装在第一锁体(1)的左端;所述的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18)安装在可控制保护壳结构(17)的上端;所述的可拆装保护套结构(19)安装在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18)的上端;所述的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18)包括收纳箱(181),第一密封板(182),进出管(183),保护橡胶软管(184)和导线(185),所述的收纳箱(181)上端螺栓连接有第一密封板(182);所述的进出管(183)焊接在第一密封板(182)内部的右侧,且进出管(183)上端胶接有保护橡胶软管(184);所述的导线(185)分别插入在收纳箱(181)、进出管(183)和保护橡胶软管(184)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装保护套结构(19)包括上套接环(191),第一固定螺栓(192),第一夹紧板(193),保护弹簧(194),下套接环(195),第二夹紧板(196)和第二固定螺栓(197),所述的上套接环(191)焊接在保护弹簧(194)的上端;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栓(192)分别螺纹连接在上套接环(191)内部的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一夹紧板(193)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固定螺栓(192)的内侧;所述的下套接环(195)焊接在保护弹簧(194)的下端;所述的第二夹紧板(196)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固定螺栓(197)的内侧;所述的第二固定螺栓(197)分别螺纹连接在下套接环(195)内部的前后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制保护壳结构(17)包括安装壳(171),第二密封板(172),连接边(173),电路板(174),物联网模块(175),单片机(176)和信号开关(177),所述的安装壳(171)螺栓安装在第一锁体(1)的左端,且安装壳(171)的上端螺栓安装有收纳箱(181);所述的第二密封板(172)螺栓安装在连接边(173)的左端;所述的连接边(173)分别焊接在安装壳(171)内壁上下两部的左侧;所述的电路板(174)螺栓安装在安装壳(171)内壁的右上部;所述的物联网模块(175)、单片机(176)和信号开关(177)分别电性连接在电路板(174)的前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橡胶软管(184)和收纳箱(181)内插接有导线(185),所述的导线(185)与电路板(174)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纳箱(181)采用pvc塑料盒,且上端通过第一密封板(182)密封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弹簧(194)采用不锈钢簧,所述的保护弹簧(194)套接在保护橡胶软管(184)的外壁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套接环(191)和下套接环(195)分别采用不锈钢环,且套接在保护橡胶软管(184)的外壁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固定螺栓(197)和第一固定螺栓(192)分别设置有两个,且内侧的第一夹紧板(193)和第二夹紧板(196)分别设置为弧形。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螺栓(192)与第一夹紧板(193)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的第二夹紧板(196)和第二固定螺栓(197)连接处设置有轴承。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壳(171)内部的左侧设置有开口,且通过第二密封板(172)密封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安全型智能电磁锁,包括第一锁体,限制板,滑轨,第一锁舌,第一压缩弹簧,滑块,第一铁柱,第一感应线圈,第二锁体,活动筒,第二铁柱,第二感应线圈,移动盘,第二锁舌,第二压缩弹簧,卡槽,可控制保护壳结构,线路连接保护架结构和可拆装保护套结构,所述的限制板焊接在第一锁体内壁的中右侧;所述的滑轨分别螺栓安装在第一锁体内壁的上下两部,并设置在限制板的左侧;所述的第一锁舌分别插入在限制板、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内,且第一锁舌左端与滑块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可拆装保护套结构的设置,在保护橡胶软管指定位置处弯折时,能够通过保护弹簧进行防护,从而增加了防护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津新启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8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