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底盖的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8


一种有底盖的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
1.本专利申请为专利号:201910527283.8、申请日:2019年6月18日、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2.本发明属于中药萃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有底盖的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3.溶剂提取法是中药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它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有效成分药液度的性质,将所需要的活性成分从药材组织内药液出来。其过程是将中药中的药液进行萃取得到药液,提供病人进行使用。
4.如申请号:cn201710815469.4,本发明公开了种中药萃取装置,包括座体以及固定安装在座体顶部的药液箱,药液箱左侧的座体左侧固定连接设置有置物台,药液箱内设有药液腔,药液腔内顶壁贯通设有入液口,药液箱顶部固定设置有与入液口顶部相贯通设置的加液斗,药液腔左右两侧内壁相称设有第导槽,药液箱内配合连接有滤渣箱,滤渣箱左右两侧底部固定设置有向外侧延展设置的第导块,左右两侧第导块向外延展尾端分别伸进左右两侧第导槽内且滑行配合连接,滤渣箱顶面内设有滤渣腔,滤渣腔内底壁旋转配合连接有向上延展设置的旋转轴;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萃取药液工作效率,减少操作量,减少人力支出,操作省时省力,减少药渣。
5.基于对申请号:cn201710815469.4,专利的检索,改申请虽然设置有滤渣腔来克服传统的纱布隔离残渣的方式,用以提高效率,但是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个是,萃取成本较高,上述申请在对中药进行萃取后,不能够将中药残渣中的残留药液进行榨取,导致一部分药液仍然残留在药渣中,造成了成本的浪费;再者是,结构不够合理,在进行过滤时过滤网容易被药渣堵塞,上述申请不能够快速的将堵塞的药渣进行清除,实用性和机构性较差。
6.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底盖的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以解决现有一个是,萃取成本较高,上述申请在对中药进行萃取后,不能够将中药残渣中的残留药液进行榨取,导致一部分药液仍然残留在药渣中,造成了成本的浪费;再者是,结构不够合理,在进行过滤时过滤网容易被药渣堵塞,上述申请不能够快速的将堵塞的药渣进行清除,实用性和机构性较差的问题。
8.本发明用于一种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9.一种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包括第一桶体、矩形杆、环形支架、盖板、第二
桶体、导向圆柱杆、环形板、弹簧、底盖、圆柱管、电机、搅拌齿、排液管结构、连接管、排液管主体、圆形孔、密封盖和把手;所述第一桶体为圆柱桶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桶体外壁焊接有一个环形支架;所述盖板为圆柱板状结构,且所述盖板底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桶体,并且所述第二桶体为无底桶状结构;所述盖板顶端面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盖板,并且所述搅拌轴外壁呈环形阵列状焊接有若干个搅拌齿。
10.进一步的,所述盖板顶端面滑动连接有四根导向圆柱杆,且四根所述导向圆柱杆底端面共同焊接有一个环形板,且四根所述导向圆柱杆底端均与底盖相焊接,故通过上下调整所述环形板可实现底盖的上下移动,用以实现所述第二桶体的开启与闭合。
11.进一步的,每根所述导向圆柱杆外壁位于环形板和盖板之间均套接有一根弹簧,且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底盖与第二桶体相接触,故所述弹簧一方面可实现底盖与第二桶体的闭锁,另一方面可作为复位弹簧使用。
12.进一步的,所述底盖顶部为锥形结构,故在按压环形板使底盖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桶体内的药材可顺从锥形状的底盖滑动掉落,用以防止药材在所述第二桶体内留存。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桶体底端面焊接有一个圆柱管,且所述圆柱管外壁与第一桶体内壁相接触,并且所述圆柱管内壁与底盖外壁相接触,故在挤压药材时可防止所述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之间的间隙位置处出现遗漏。
14.进一步的,所述盖板顶端面焊接有一个把手,且所述盖板外壁开设有螺纹,并且所述盖板与第一桶体螺纹连接,故在转动所述第一桶体时,所述底盖和第一桶体之间的间距会缩小,用以对药材进行挤压,将药材中的残余药液进行排出。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桶体底端面螺纹连接有一个排液管结构,且所述排液管结构由连接管、排液管主体、圆形孔和密封盖组成;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于第一桶体底端面,且所述连接管内转动连接有一根排液管主体,故在无法清除堵塞时,可方便将所述排液管结构拆下进行清理。
16.进一步的,所述排液管主体顶端面设置有过滤纱网,且所述排液管主体顶端与第一桶体内壁底端面平齐,并且所述第一桶体内壁底端面位于排液管结构焊接有一根矩形杆,故在转动所述排液管主体时可将纱网上的堵塞物进行清除。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因盖板、第二桶体、导向圆柱杆、环形板、弹簧和底盖之间的配合设置,在使用时按压环形板,通过四根导向圆柱杆可推动底盖向下移动,此时底盖和第二桶体之间产生间隙,且因底盖顶部为锥形结构,故中药和水的混合物会通过该间隙流至第一桶体内,而后通过盖板和第一桶体的配合进行挤压,与现有装置相对比,本装置结构更为合理,可将挤压和混合萃取相互结合,从而可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19.因盖板和第一桶体之间的配合,转动把手,因盖板和第一桶体为螺纹连接,故在转动第一桶体时,底盖和第一桶体之间的间距会缩小,用以对药材进行挤压,将药材中的残余药液进行排出,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装置可将药材中残留的药液进行挤压,用以达到节约萃取的材料成本的目的。
20.因排液管结构的设置,当第一桶体内的药渣将排液管结构堵塞时,此时可转动排液管主体,因第一桶体内壁底端面位于排液管结构焊接有一根矩形杆,故在转动排液管主
体时可将纱网上的堵塞物进行清除,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装置清除堵塞更为快速便捷。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发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第一桶体剖开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第一桶体和圆柱管剖开后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发明图4去除第一桶体后的轴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发明图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发明第一桶体和排液管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本发明图7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30.1、第一桶体;101、矩形杆;2、环形支架;3、盖板;4、第二桶体;5、导向圆柱杆;6、环形板;7、弹簧;8、底盖;9、圆柱管;10、电机;11、搅拌齿;12、排液管结构;1201、连接管;1202、排液管主体;120101、圆形孔;1203、密封盖;1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4.实施例:
35.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36.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包括第一桶体1、矩形杆101、环形支架2、盖板3、第二桶体4、导向圆柱杆5、环形板6、弹簧7、底盖8、圆柱管9、电机10、搅拌齿11、排液管结构12、连接管1201、排液管主体1202、圆形孔120201、密封盖1203和把手13;所述第一桶体1为圆柱桶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桶体1外壁焊接有一个环形支架2;所述盖板3为圆柱板状结构,且所述盖板3底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桶体4,并且所述第二桶体4为无底桶状结构;所述盖板3顶端面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10,且所述电机10的转轴穿过盖板3,并且所述搅拌轴外壁呈环形阵列状焊接有若干个搅拌齿11。
37.参考如图5,所述盖板3顶端面滑动连接有四根导向圆柱杆5,且四根所述导向圆柱
杆5底端面共同焊接有一个环形板6,且四根所述导向圆柱杆5底端均与底盖8相焊接,故通过上下调整所述环形板6可实现底盖8的上下移动,用以实现所述第二桶体4的开启与闭合。
38.参考如图5,每根所述导向圆柱杆5外壁位于环形板6和盖板3之间均套接有一根弹簧7,且在所述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底盖8与第二桶体4相接触,故所述弹簧7一方面可实现底盖8与第二桶体4的闭锁,另一方面可作为复位弹簧使用。
39.参考如图6,所述底盖8顶部为锥形结构,故在按压环形板6使底盖8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桶体4内的药材可顺从锥形状的底盖8滑动掉落,用以防止药材在所述第二桶体4内留存。
40.参考如图6,所述第二桶体4底端面焊接有一个圆柱管9,且所述圆柱管9外壁与第一桶体1内壁相接触,并且所述圆柱管9内壁与底盖8外壁相接触,故在挤压药材时可防止所述第一桶体1和第二桶体4之间的间隙位置处出现遗漏。
41.参考如图6,所述盖板3顶端面焊接有一个把手13,且所述盖板3外壁开设有螺纹,并且所述盖板3与第一桶体1螺纹连接,故在转动所述第一桶体1时,所述底盖8和第一桶体1之间的间距会缩小,用以对药材进行挤压,将药材中的残余药液进行排出。
42.参考如图8,所述第一桶体1底端面螺纹连接有一个排液管结构12,且所述排液管结构12由连接管1201、排液管主体1202、圆形孔120201和密封盖1203组成;所述连接管1201螺纹连接于第一桶体1底端面,且所述连接管1201内转动连接有一根排液管主体1202,故在无法清除堵塞时,可方便将所述排液管结构12拆下进行清理。
43.参考如图8,所述排液管主体1202顶端面设置有过滤纱网,且所述排液管主体1202顶端与第一桶体1内壁底端面平齐,并且所述第一桶体1内壁底端面位于排液管结构12焊接有一根矩形杆101,故在转动所述排液管主体1202时可将纱网上的堵塞物进行清除。
44.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45.首先中药在第二筒体4内进行混合萃取完毕后,此时按压环形板6,通过四根导向圆柱杆5可推动底盖8向下移动,此时底盖8和第二桶体4之间产生间隙,且因底盖8顶部为锥形结构,故中药和水的混合物会通过该间隙流至第一桶体1内,中药和水的混合物完全流至第一桶体1内后松开环形板6,此时在弹簧7的作用下底盖8与第二桶体4闭合;转动把手13,因盖板3和第一桶体1为螺纹连接,故在转动第一桶体1时,底盖8和第一桶体1之间的间距会缩小,用以对药材进行挤压,将药材中的残余药液进行排出,用以节约萃取的材料成本;
46.当在将第一桶体1内的萃取药物进行排出的过程中,第一桶体1内的药渣将排液管结构12堵塞时,此时可转动排液管主体1202,因第一桶体1内壁底端面位于排液管结构12焊接有一根矩形杆101,故在转动排液管主体1202时可将纱网上的堵塞物进行清除。
47.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有底盖的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包括第一桶体(1)、矩形杆(101)、环形支架(2)、盖板(3)、第二桶体(4)、导向圆柱杆(5)、环形板(6)、弹簧(7)、底盖(8)、圆柱管(9)、电机(10)、搅拌齿(11)、排液管结构(12)、连接管(1201)、排液管主体(1202)、圆形孔(120201)、密封盖(1203)和把手(13);所述第一桶体(1)为圆柱桶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桶体(1)外壁焊接有一个环形支架(2);所述盖板(3)为圆柱板状结构,且所述盖板(3)底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桶体(4),并且所述第二桶体(4)为无底桶状结构;所述盖板(3)顶端面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10),且所述电机(10)的转轴穿过盖板(3),并且搅拌轴外壁呈环形阵列状焊接有若干个搅拌齿(11);所述盖板(3)顶端面滑动连接有四根导向圆柱杆(5),且四根所述导向圆柱杆(5)底端面共同焊接有一个环形板(6),且四根所述导向圆柱杆(5)底端均与底盖(8)相焊接;所述底盖(8)顶部为锥形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底盖的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桶体(4)底端面焊接有一个圆柱管(9),且所述圆柱管(9)外壁与第一桶体(1)内壁相接触,并且所述圆柱管(9)内壁与底盖(8)外壁相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底盖的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桶体(1)底端面螺纹连接有一个排液管结构(12),且所述排液管结构(12)由连接管(1201)、排液管主体(1202)、圆形孔(120201)和密封盖(1203)组成;所述连接管(1201)螺纹连接于第一桶体(1)底端面,且所述连接管(1201)内转动连接有一根排液管主体(120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底盖的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主体(1202)顶端面设置有过滤纱网,且所述排液管主体(1202)顶端与第一桶体(1)内壁底端面平齐,并且所述第一桶体(1)内壁底端面位于排液管结构(12)焊接有一根矩形杆(10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底盖的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导向圆柱杆(5)外壁位于环形板(6)和盖板(3)之间均套接有一根弹簧(7),且在所述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底盖(8)与第二桶体(4)相接触;所述盖板(3)顶端面焊接有一个把手(13),且所述盖板(3)外壁开设有螺纹,并且所述盖板(3)与第一桶体(1)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底盖的用于中药制剂合成的萃取装置,包括第一桶体、密封盖和把手;所述第一桶体为圆柱桶状结构,且所述第一桶体外壁焊接有一个环形支架;所述盖板顶端面中心位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电机,且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盖板。因盖板、第二桶体、导向圆柱杆、环形板、弹簧和底盖之间的配合设置,在使用时按压环形板,通过四根导向圆柱杆可推动底盖向下移动,此时底盖和第二桶体之间产生间隙,且因底盖顶部为锥形结构,故中药和水的混合物会通过该间隙流至第一桶体内,而后通过盖板和第一桶体的配合进行挤压,与现有装置相对比,本装置结构更为合理,可将挤压和混合萃取相互结合,从而可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从而可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从而可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 张亚楠 张伟云 吴春 毕丽伟 黄秀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18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39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