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科防刺挠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4



1.本发明涉及皮肤科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皮肤科防刺挠装置。


背景技术:

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平方米,厚度因人或因部位而异,为0.5~4毫米,一般皮肤科疾病是小面积的,这些皮肤科疾病都会发痒,白天的时候,患者能有意识的不会抓到伤口,晚上睡觉时,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会对痒的部位进行抓挠,甚至会将患处挠破,并将患处部位的病菌传染到别的地方,导致患处范围增大,不利于及时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肤科防刺挠装置,本发明通过束紧带将皮肤科防刺挠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体上,使定位架覆盖疾病部位,对气囊进行充气,随着患者抓挠或翻身推动气囊,通过气囊推动按压机构进行移动,通过按压机构对疾病部位进行按压止痒,避免患者将病菌传递到患者身上的其他位置。
4.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肤科防刺挠装置,包括定位架,所述定位架内安装有气囊和定位板,所述气囊的进排气口位于定位架上,所述定位板位于气囊的下侧,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等距排列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的推动端与气囊相接触,所述定位架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束紧带,所述束紧带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
5.所述气囊由多个小气囊组成,且小气囊之间通过输气管连通。
6.所述气囊上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位置与按压机构推动端的位置相对应。
7.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储药筒,所述储药筒位于定位板上的安装槽内且固定连接,所述储药筒的中间位置为凸型通槽,所述凸型通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推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上固定连接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位于凸型通槽内且滑动连接,所述储药筒内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推药板固定连接,所述储药筒内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储药筒内设有等距排列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与凸型通槽连通,所述连通槽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两个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板,每组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板分别位于连通槽的两侧,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通过第三弹簧与带动架连接,所述带动架内转动连接有涂药轮,所述涂药轮的位置与连通槽的位置相对应。
8.所述按压杆与皮肤接触的一端为圆锥形。
9.所述束紧带由宽带和交叉带组成。
10.所述定位架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连接防滑条。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皮肤科防刺挠装置,通过束紧带将皮肤科防刺挠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体上,使定位架覆盖疾病部位,对气囊进行充气,随着患者抓挠或翻身推动气囊,通过气囊推动按压机构进行移动,通过按压机构对疾病部位进行按压止痒,避免患者将病菌传递到患者身上的其他位置。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按压机构结构示意图;1、定位架;2、气囊;3、束紧带;4、定位板;5、按压机构;501、储药筒;502、推药板;503、第一弹簧;504、推动板;505、第二弹簧;506、按压杆;507、第三弹簧;508、涂药轮;509、带动架;510、支撑板;511、连接板;6、防滑条;7、推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13.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14.结合附图1~2所述的一种皮肤科防刺挠装置,包括定位架1,所述定位架1内安装有气囊2和定位板4,定位架1为弹性板材,所述气囊2的进排气口位于定位架1上,所述定位板4位于气囊2的下侧,所述定位板4上设有等距排列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按压机构5,所述按压机构5的推动端与气囊2相接触,对气囊2进行充气,随着患者抓挠或翻身推动气囊2,通过气囊2推动按压机构5进行移动,通过按压机构5对疾病部位进行按压止痒,所述定位架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束紧带3,所述束紧带3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通过束紧带3将皮肤科防刺挠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体上,使定位架1覆盖疾病部位。
15.患者在抓挠气囊2时,气囊2依次推动按压机构5进行移动,模仿手抓效果。
16.所述气囊2由多个小气囊组成,且小气囊之间通过输气管连通。
17.所述气囊2上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推动杆7,所述推动杆7的位置与按压机构5推动端的位置相对应。
18.所述按压机构5包括储药筒501,所述储药筒501位于定位板4上的安装槽内且固定连接,所述储药筒501的中间位置为凸型通槽,所述凸型通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05,所述第二弹簧505的一端与推动板504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504上固定连接有按压杆506,所述按压杆506位于凸型通槽内且滑动连接,所述储药筒501内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第一弹簧503,所述第一弹簧503的一端与推药板502固定连接,所述储药筒50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511,所述储药筒501内设有等距排列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与凸型通槽连通,所述连通槽位于两个连接板511之间,两个连接板51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板510,每组支撑板5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板510分别位于连通槽的两侧,所述支撑板510上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通过第三弹簧507与带动架509连接,所述带动架509内转动连接有涂药轮508,所述涂药轮508的位置与连通槽的位置相对应。
19.所述按压杆506与皮肤接触的一端为圆锥形。
20.所述束紧带3由宽带和交叉带组成,更加牢固的将定位架1固定在患者身体上。
21.所述定位架1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连接防滑条6,通过防滑条6对定位
架1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在抓挠或翻身的时候定位架1的位置发生移动。
22.所述的一种皮肤科防刺挠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患者通过束紧带3将定位架1固定在身体上,使定位架1覆盖疾病部位,对气囊2进行充气,在晚上的时候,疾病部位发痒,患者会抓挠气囊2,气囊2在被抓挠时,会带动推动杆7进行移动,通过推动杆7带动固定有按压杆506的推动板504进行移动,通过按压杆506对患者的疾病部位进行按压止痒,按压杆506在移动的时候,带动涂药轮508进行转动,使涂药轮508上的药物沾染在按压杆506上,通过按压杆506对疾病部位进行涂药,通过推药板502推动储药筒501内的药物进行移动,使药物与涂药轮508紧密接触,涂药轮508在转动的时候会沾染药物,方便对按压杆506进行涂药。
23.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皮肤科防刺挠装置,包括定位架(1),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架(1)内安装有气囊(2)和定位板(4),所述气囊(2)的进排气口位于定位架(1)上,所述定位板(4)位于气囊(2)的下侧,所述定位板(4)上设有等距排列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按压机构(5),所述按压机构(5)的推动端与气囊(2)相接触,所述定位架(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束紧带(3),所述束紧带(3)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科防刺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囊(2)由多个小气囊组成,且小气囊之间通过输气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科防刺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囊(2)上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推动杆(7),所述推动杆(7)的位置与按压机构(5)推动端的位置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科防刺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按压机构(5)包括储药筒(501),所述储药筒(501)位于定位板(4)上的安装槽内且固定连接,所述储药筒(501)的中间位置为凸型通槽,所述凸型通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05),所述第二弹簧(505)的一端与推动板(504)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板(504)上固定连接有按压杆(506),所述按压杆(506)位于凸型通槽内且滑动连接,所述储药筒(501)内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第一弹簧(503),所述第一弹簧(503)的一端与推药板(502)固定连接,所述储药筒(50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511),所述储药筒(501)内设有等距排列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与凸型通槽连通,所述连通槽位于两个连接板(511)之间,两个连接板(51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板(510),每组支撑板(5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板(510)分别位于连通槽的两侧,所述支撑板(510)上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通过第三弹簧(507)与带动架(509)连接,所述带动架(509)内转动连接有涂药轮(508),所述涂药轮(508)的位置与连通槽的位置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肤科防刺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按压杆(506)与皮肤接触的一端为圆锥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科防刺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束紧带(3)由宽带和交叉带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科防刺挠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架(1)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连接防滑条(6)。
技术总结
一种皮肤科防刺挠装置,涉及皮肤科护理技术领域,定位架内安装有气囊和定位板,所述气囊的进排气口位于定位架上,所述定位板位于气囊的下侧,所述定位板上设有等距排列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按压机构,所述按压机构的推动端与气囊相接触,所述定位架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束紧带,所述束紧带上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皮肤科防刺挠装置,通过束紧带将皮肤科防刺挠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体上,使定位架覆盖疾病部位,对气囊进行充气,随着患者抓挠或翻身推动气囊,通过气囊推动按压机构进行移动,通过按压机构对疾病部位进行按压止痒,避免患者将病菌传递到患者身上的其他位置。他位置。他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尚智伟 冯海瑕 赵冰洁 王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26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40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