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污泥干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及生活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市政污水污泥的产出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市政污泥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了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市政污泥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含有大量病原菌和寄生虫(卵)、铜、锌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污泥中还含有很高的附着水和接合水,因此,就其对环境危害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市政污泥是一类有巨大污染危害的废气物,市政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已知是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对象。
3.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对污泥进行干燥处理,利用渗流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然而现有的污泥干燥装置在对污泥进行干燥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且对污泥干燥后产生的含有大量热量的气体以及含有大量热量的固体并没有做到较好的多级利用,因此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将待干燥污泥摊平增大干燥面积,并回收干燥污泥产生的气体内的热量和已干燥完毕的污泥内的热量,将热量做到多级利用,降低资源的浪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包括烘干炉,所述烘干炉顶端连通有污泥罐,所述烘干炉底端连通有收集罐,所述烘干炉内固定安装有烘干机构和刮泥板,所述烘干机构与所述刮泥板对应设置,所述烘干炉外设置有气体余热回收部,所述收集罐内设置有固体余热回收部;
6.所述气体余热回收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污泥罐内的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烘干炉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端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和所述污泥罐上绕设有导热油管,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导热油管的一端依次连通有助燃剂供给室、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连通有供气管和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贯穿所述烘干炉并与所述烘干机构连通;所述固体余热回收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冷却辊,两所述冷却辊均连通有液化管和气化管,所述气化管绕设在所述供气管上,所述收集罐内设置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与所述烘干机构和所述冷却辊传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与所述烘干炉底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烘干板,若干所述烘干板交错设置,所述刮泥板与所述传送带最低端的所述烘干板对应设置;所述支撑柱内开设有空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传送带上开设有连通孔,所述烘干板上开设有若干烘干孔,所述空腔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烘干孔连通。
8.优选的,所述烘干炉顶端固定安装有排泥阀,所述污泥罐通过所述排泥阀与所述
烘干炉连通,所述排泥阀位于所述烘干板上方,所述排泥阀电性连接有时间继电器。
9.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粉尘收集箱,所述粉尘收集箱位于所述助燃剂供给室与所述污泥罐之间。
10.优选的,所述导热油管与所述助燃剂供给室之间设置有冷却花洒和排水管,所述冷却花洒的进水端连通有冷却水箱,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连通有集水箱,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助燃剂供给室之间设置有湿气去除器。
11.优选的,所述助燃剂供给室包括供给盒,所述供给盒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与所述供给盒固定连接,所述供给盒的进气端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支撑板并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风扇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供给盒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供料板,所述凸轮位于两所述供料板之间,所述供给盒与靠近所述供给盒底端的供料板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供给盒和所述供料板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烘干炉底端开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位于所述刮泥板下方,所述收集罐顶端开设有进泥口,所述烘干炉与所述收集罐通过所述排泥口和所述进泥口连通,两所述冷却辊均与所述进泥口对应设置。
13.优选的,所述冷却辊内开设有冷却腔,所述液化管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喷头,若干所述喷头均位于所述冷却腔内,所述液化管的进液端连通有低沸点工质储存箱,所述气化管的出气端与所述低沸点工质储存箱连通。
14.优选的,所述驱动箱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和若干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柱并伸入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上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传送带传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贯穿所述驱动箱并与所述冷却辊传动连接。
15.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6.本发明提供的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利用烘干机构将污泥平铺,增大污泥的烘干受热面积,并设置有气体余热回收部和固体余热回收部,气体余热回收部回收烘干污泥时所产生的气体,并将气体内的不可燃性气体与可燃性气体分离,不可燃性气体与导热油管换热,导热油管绕设在污泥罐上,为进入烘干炉内的污泥预热,可燃性气体经过干燥过滤,通过助燃剂供给室进入燃烧室内,与外部进入的空气混合进行燃烧,燃烧所产生的热空气重新进入烘干机构内对污泥进行烘干,固体余热回收部对已经烘干完毕的污泥内的热量进行回收,通过两个冷却辊作用,将烘干完毕的污泥进行粉碎,冷却辊与污泥完成热交换,热交换得到的热量绕设在供气管上,对进入燃烧室内的空气进行预热,进而达到污泥烘干过程中多级热量回收的目的,从而降低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3为冷却辊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烘干炉的俯视图;
22.图5为烘干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支撑柱的立体剖视图;
24.图7为第一锥齿轮的立体图;
25.其中,1
‑
烘干炉,2
‑
污泥罐,3
‑
收集罐,4
‑
刮泥板,5
‑
出气通道,6
‑
出气管,7
‑
导热油管,71
‑
保温盒,8
‑
燃烧室,9
‑
供气管,10
‑
进气管,11
‑
冷却辊,12
‑
液化管,13
‑
气化管,14
‑
驱动箱,15
‑
支撑柱,16
‑
传送带,17
‑
烘干板,171
‑
烘干腔,18
‑
空腔,19
‑
连通孔,20
‑
烘干孔,21
‑
排泥阀,22
‑
时间继电器,23
‑
粉尘收集箱,24
‑
冷却花洒,25
‑
排水管,26
‑
冷却水箱,27
‑
集水箱,28
‑
湿气去除器,29
‑
供给盒,30
‑
支撑板,31
‑
风扇,32
‑
转动杆,33
‑
凸轮,331
‑
滑杆,332
‑
供料板,34
‑
压缩弹簧,35
‑
排泥口,36
‑
进泥口,37
‑
冷却腔,38
‑
喷头,39
‑
低沸点工质储存箱,40
‑
第一驱动电机,41
‑
第二驱动电机,42
‑
第一锥齿轮,43
‑
第二锥齿轮,44
‑
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8.本发明提供一种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包括烘干炉1,所述烘干炉1顶端连通有污泥罐2,所述烘干炉1底端连通有收集罐3,所述烘干炉1内固定安装有烘干机构和刮泥板4,所述烘干机构与所述刮泥板4对应设置,所述烘干炉1外设置有气体余热回收部,所述收集罐3内设置有固体余热回收部;所述气体余热回收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污泥罐2内的出气通道5,所述出气通道5的进气端与所述烘干炉1连通,所述出气通道5的出气端连通有出气管6,所述出气管6和所述污泥罐2上绕设有导热油管7,所述出气管6远离所述导热油管7的一端依次连通有助燃剂供给室、燃烧室8,所述燃烧室8连通有供气管9和进气管10,所述进气管10的出气端贯穿所述烘干炉1并与所述烘干机构连通;所述固体余热回收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冷却辊11,两所述冷却辊11均连通有液化管12和气化管13,所述气化管13绕设在所述供气管9上,所述收集罐3内设置有驱动箱14,所述驱动箱14与所述烘干机构和所述冷却辊11传动连接。
29.出气管道5由导热材质做成,出气管6上设置有抽风机,导热油管6外套设有保温盒71。污泥由污泥罐2进入烘干炉1内并落至烘干机构上,烘干机构起到对污泥烘干的作用,利用烘干机构将污泥平铺,增大污泥的烘干受热面积,使得污泥快速被烘干,烘干污泥产生的含有大量热量的气体经过出气管道5进入出气管6内,由于出气管道5位于污泥管2内,且出气管道5为导热材质,因此含有大量热量的气体通过出气管道5与污泥罐2内的污泥进行热交换,对污泥罐2内的污泥进行预热,抽风机进行抽气操作,使得烘干炉1内的气体快速流
通。出气管6上绕设有导热油管7上,导热油管7与出气管6内的高温气体换热,将热量传递给污泥罐2,对污泥管2内的污泥进行预热,导热油管7外可以套设有保温盒71,保温盒71起到保温的作用,出气管6可以盘绕在保温盒71内,以便于导热油管7与出气管6内的高温气体进行充分换热,随后将可燃性气体与不可燃性气体分离,可燃性气体进入燃烧室8内与外部空气进行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由进气管10进入烘干机构内,对烘干机构上的污泥进行烘干。烘干完毕的污泥在刮泥板4的作用下刮离烘干机构,并落入收集罐3内,在两个冷却辊11的作用下,烘干完毕后的污泥被研磨碾碎,且其中的热量与冷却辊11热交换,产生的热量由气化管13传递给供气管9,并对供气管9内的新鲜空气进行预热。
30.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与所述烘干炉1底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上设置有传送带16,所述传送带16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烘干板17,若干所述烘干板17交错设置,所述刮泥板4与所述传送带16最低端的所述烘干板17对应设置;所述支撑柱15内开设有空腔18,所述进气管10与所述空腔18连通,所述传送带16上开设有连通孔19,所述烘干板17上开设有若干烘干孔20,所述空腔18通过所述连通孔19与所述烘干孔20连通。传送带16上的烘干板17为两排且交错设置,烘干板17内开设有烘干腔171,烘干腔171与所述烘干孔20连通。由于进气管10与空腔18连通,燃烧室8内产生的高温空气由进气管10进入空腔18内,由于空腔18和烘干孔20连通,因此高温空气可以经过烘干孔20喷射至烘干炉1内,且由于烘干板17交错设置,因此烘干板17上的烘干孔20喷射出的高温气体可以作用于相邻另一排烘干板17的表面上,对污泥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板17内开设有烘干腔171,高温气体对烘干板17上的污泥由底部进行烘干,提高污泥的干燥速度,加快污泥的干燥效率,进而降低资源的浪费。
31.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炉1顶端固定安装有排泥阀21,所述污泥罐2通过所述排泥阀21与所述烘干炉1连通,所述排泥阀21位于所述烘干板17上方,所述排泥阀21电性连接有时间继电器22。传送带16为循环状态,排泥阀21排出的污泥落至传送带16最高端的烘干板17上,在传送带16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时,烘干板17会水平位移一段距离,此时排泥阀21进行排泥操作,污泥均匀铺设在最高端的烘干板17上,此时最低端的污泥在刮泥板4的作用下刮落,落入至收集罐3内,时间继电器22起到控制排泥阀21启停的作用,时间继电器22可以根据烘干板17的运行速度进行设置,以使得污泥可以正确落至在烘干板17上。
32.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6上设置有粉尘收集箱23,所述粉尘收集箱23位于所述助燃剂供给室与所述污泥罐2之间。粉尘收集箱23起到收集高温气体内粉尘的作用,在高温气体进入助燃剂供给室前必须进行排尘操作,以避免在燃烧室8内发生爆炸,粉尘收集箱23实现对粉尘的收集作用即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33.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油管7与所述助燃剂供给室之间设置有冷却花洒24和排水管25,所述冷却花洒24的进水端连通有冷却水箱26,所述排水管25的出水端连通有集水箱27,所述排水管25与所述助燃剂供给室之间设置有湿气去除器28。冷却花洒24喷洒出冷却水,一方面是为了去除高温气体内残留的粉尘,另一方面使得可燃性气体与不可燃性气体分离,将含有大量热量的水排入至集水箱27内,可以对集水箱27内的热水进行利用,湿气去除器28作用于未冷凝的可燃性气体,对可燃性气体进行干燥,使其可以进入燃烧室8内进行燃烧。
34.进一步的,所述助燃剂供给室包括供给盒29,所述供给盒29内设置有支撑板30,所
述支撑板30底端与所述供给盒29固定连接,所述供给盒29的进气端设置有风扇31,所述风扇31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2,所述转动杆32贯穿所述支撑板30并与所述支撑板30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32远离所述风扇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33,所述供给盒29内滑动连接有滑杆331,所述滑杆331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供料板332,所述凸轮33位于两所述供料板332之间,所述供给盒29与靠近所述供给盒29底端的供料板332间设置有压缩弹簧34,所述压缩弹簧34两端分别与所述供给盒29和所述供料板332固定连接。助燃剂供给室起到提供助燃剂的作用,在供料板332上放置助燃剂,风扇31在气流的作用下旋转,从而带动凸轮33发生旋转,凸轮33与供料板332接触或分离,使得供料板332上的助燃剂振动飘起,并跟随高温气体进入燃烧室8内燃烧,燃烧室8还可以连通其他燃料供给室(图中未示出),以使得燃烧室8内产生的高温气体可以正常对污泥进行烘干处理。
35.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炉1底端开设有排泥口35,所述排泥口35位于所述刮泥板4下方,所述收集罐3顶端开设有进泥口36,所述烘干炉1与所述收集罐3通过所述排泥口35和所述进泥口36连通,两所述冷却辊11均与所述进泥口36对应设置。排泥口35和进泥口36用来将烘干完毕的污泥导入收集罐3内,并方便两冷却管11对污泥进行碾压。
36.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辊11内开设有冷却腔37,所述液化管1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喷头38,若干所述喷头38均位于所述冷却腔37内,所述液化管12的进液端连通有低沸点工质储存箱39,所述气化管13的出气端与所述低沸点工质储存箱39连通。喷头38将液态的低沸点工质喷洒至冷却辊11上,并与冷却辊11完成热交换,低沸点工质受热气化,进入气化管13并与供气管9内的新鲜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管13上可以设置抽气泵,使得气化后的低沸点工质快速流通,液化管12和气化管13均连通低沸点工质储存箱39,低沸点工质储存箱39起到导出液态低沸点工质和回收固态低沸点工质的作用。
3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箱14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40和若干第二驱动电机4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柱15并伸入所述空腔18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42,所述第一锥齿轮42上啮合有第二锥齿轮43,所述第二锥齿轮43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4,所述传动杆44与所述传送带16传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贯穿所述驱动箱14并与所述冷却辊11传动连接。驱动箱14负责传动,传送带16靠近第二锥齿轮43的一侧可以设置有齿条带,以便于对传动带16的正常驱动,使得装置可以正常运行。
38.本发明提供一种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污泥由污泥罐2进入烘干炉1内并均匀落至烘干板17上,传送带16循环,抽风机进行抽气操作,烘干污泥产生的含有大量热量的气体经过出气管道5进入出气管6内,含有大量热量的气体通过出气管道5与污泥罐2内的污泥进行热交换,出气管6上绕设有导热油管7上,导热油管7与出气管6内的高温气体换热,将热量传递给污泥罐2,对污泥管2内的污泥进行预热,随后高温气体经过粉尘收集箱23、冷却花洒24、湿气去除器28,使得可燃性气体与不可燃性气体分离,可燃性气体进入燃烧室8内与外部空气进行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由进气管10进入空腔18内,由于空腔18和烘干孔20连通,因此高温空气可以经过烘干孔20喷射至烘干炉1内,且由于烘干板17交错设置,因此烘干板17上的烘干孔20喷射出的高温气体可以作用于相邻另一排烘干板17的表面上,对污泥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完毕的污泥在刮泥板4的作用下刮离烘干板17,并落入收集罐3内,在两个冷却辊11的作用下,烘干完毕后的污泥被研磨碾碎,喷头38将液态的低沸点工质喷
洒至冷却辊11上,并与冷却辊11完成热交换,低沸点工质受热气化,进入气化管13并与供气管9内的新鲜空气进行热交换。
3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包括烘干炉(1),所述烘干炉(1)顶端连通有污泥罐(2),所述烘干炉(1)底端连通有收集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炉(1)内固定安装有烘干机构和刮泥板(4),所述烘干机构与所述刮泥板(4)对应设置,所述烘干炉(1)外设置有气体余热回收部,所述收集罐(3)内设置有固体余热回收部;所述气体余热回收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污泥罐(2)内的出气通道(5),所述出气通道(5)的进气端与所述烘干炉(1)连通,所述出气通道(5)的出气端连通有出气管(6),所述出气管(6)和所述污泥罐(2)上绕设有导热油管(7),所述出气管(6)远离所述导热油管(7)的一端依次连通有助燃剂供给室、燃烧室(8),所述燃烧室(8)连通有供气管(9)和进气管(10),所述进气管(10)的出气端贯穿所述烘干炉(1)并与所述烘干机构连通;所述固体余热回收部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冷却辊(11),两所述冷却辊(11)均连通有液化管(12)和气化管(13),所述气化管(13)绕设在所述供气管(9)上,所述收集罐(3)内设置有驱动箱(14),所述驱动箱(14)与所述烘干机构和所述冷却辊(11)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机构包括与所述烘干炉(1)底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上设置有传送带(16),所述传送带(16)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烘干板(17),若干所述烘干板(17)交错设置,所述刮泥板(4)与所述传送带(16)最低端的所述烘干板(17)对应设置;所述支撑柱(15)内开设有空腔(18),所述进气管(10)与所述空腔(18)连通,所述传送带(16)上开设有连通孔(19),所述烘干板(17)上开设有若干烘干孔(20),所述空腔(18)通过所述连通孔(19)与所述烘干孔(2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炉(1)顶端固定安装有排泥阀(21),所述污泥罐(2)通过所述排泥阀(21)与所述烘干炉(1)连通,所述排泥阀(21)位于所述烘干板(17)上方,所述排泥阀(21)电性连接有时间继电器(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6)上设置有粉尘收集箱(23),所述粉尘收集箱(23)位于所述助燃剂供给室与所述污泥罐(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管(7)与所述助燃剂供给室之间设置有冷却花洒(24)和排水管(25),所述冷却花洒(24)的进水端连通有冷却水箱(26),所述排水管(25)的出水端连通有集水箱(27),所述排水管(25)与所述助燃剂供给室之间设置有湿气去除器(2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剂供给室包括供给盒(29),所述供给盒(29)内设置有支撑板(30),所述支撑板(30)底端与所述供给盒(29)固定连接,所述供给盒(29)的进气端设置有风扇(31),所述风扇(31)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2),所述转动杆(32)贯穿所述支撑板(30)并与所述支撑板(30)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32)远离所述风扇(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33),所述供给盒(29)内滑动连接有滑杆(331),所述滑杆(331)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供料板(332),所述凸轮(33)位于两所述供料板(332)之间,所述供给盒(29)与靠近所述供给盒(29)底端的供料板(332)间设置有压缩弹簧(34),所述压缩弹簧(34)两端分别与所述供给盒(29)和所述供料板(332)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炉(1)底端开设有排泥口(35),所述排泥口(35)位于所述刮泥板(4)下方,所述收集罐(3)顶端开
设有进泥口(36),所述烘干炉(1)与所述收集罐(3)通过所述排泥口(35)和所述进泥口(36)连通,两所述冷却辊(11)均与所述进泥口(36)对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辊(11)内开设有冷却腔(37),所述液化管(12)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喷头(38),若干所述喷头(38)均位于所述冷却腔(37)内,所述液化管(12)的进液端连通有低沸点工质储存箱(39),所述气化管(13)的出气端与所述低沸点工质储存箱(39)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14)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40)和若干第二驱动电机(4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柱(15)并伸入所述空腔(18)内,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输出端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42),所述第一锥齿轮(42)上啮合有第二锥齿轮(43),所述第二锥齿轮(43)上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4),所述传动杆(44)与所述传送带(16)传动连接,若干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1)贯穿所述驱动箱(14)并与所述冷却辊(11)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回收余热的节能污泥干燥装置,包括烘干炉,所述烘干炉顶端连通有污泥罐,所述烘干炉底端连通有收集罐,所述烘干炉内固定安装有烘干机构和刮泥板,所述烘干机构与所述刮泥板对应设置,所述烘干炉外设置有气体余热回收部,所述收集罐内设置有固体余热回收部;所述气体余热回收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污泥罐内的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烘干炉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端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和所述污泥罐上绕设有导热油管。本发明能够实现将待干燥污泥摊平增大干燥面积,并回收干燥污泥产生的气体内的热量和已干燥完毕的污泥内的热量,将热量做到多级利用,降低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王许涛 张志远 周恒涛 赵兴涛 鞠睿 虞婷婷 付浩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城建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