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痛贴,特别涉及青雲古方消痛贴。
2.
背景技术:
3.消痛贴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瘀痛、骨质增生、风湿及类风湿疼痛,亦用于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和陈旧性伤痛等。
4.目前,肢体疼痛,特别是骨关节疼痛的人群非常广泛,尤其是中老年人。大多数年龄大的人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关节老化磨损很普遍,膝关节疼痛、腰椎关节突出疼痛、颈椎疼痛已经成为许多老年人的常见症状,专门到医院去治疗,许多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不到疼痛无法忍受的情况,一般不愿意去。
5.因此本发明提供了青雲古方消痛贴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青雲古方消痛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青雲古方消痛贴,包括如下配方:生川乌、生草乌、土元、蛴螬、生乳香、生没药、三七粉、血竭、元胡、郁金、乌蛇、威灵仙、麻黄、桂枝、鸡血藤、肉桂、细辛、生穿山甲、蜈蚣、全虫、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姜黄、生地、羌活、独活、秦艽、防风、地龙、白芍、三棱、莪术、丹参、牛膝、木瓜、桑枝、冰片、樟脑、人工麝香、透骨草、米壳、伸筋草、海风藤、寻骨风、干姜与急性子。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生川乌、生草乌、土元、蛴螬、生乳香、生没药、三七粉、血竭、元胡、郁金、乌蛇、威灵仙、麻黄、桂枝、鸡血藤、肉桂、细辛、生穿山甲、蜈蚣、全虫、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姜黄、生地、羌活、独活、秦艽、防风、地龙、白芍、三棱、莪术、丹参、牛膝、木瓜、桑枝、冰片、樟脑、人工麝香、透骨草、米壳、伸筋草、海风藤、寻骨风、干姜与急性子的重量克数分别为:生川乌30克,生草乌30克,土元25克,蛴螬10克,生乳香20克,生没药20克,三七粉14克,血竭120克,元胡30克,郁金25克,乌蛇40克,威灵仙60克,麻黄46克,桂枝70克,鸡血藤82克,肉桂25克,细辛20克,生穿山甲50克,蜈蚣20克,全虫48克,桃仁20克,红花48克,当归22克,川芎26克,姜黄23克,生地28克,羌活18克,独活22克,秦艽26克,防风20克,地龙26克,白芍27克,三棱27克,莪术29克,丹参33克,牛膝28克,木瓜27克,桑枝30克,冰片10克,樟脑46克,人工麝香5克,透骨草40克,米壳30克,伸筋草22克,海风藤42克,寻骨风35克,干姜60克,急性子38克。
9.本文还公开了青雲古方消痛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药料处理:分粗料《坚硬药》、细料《细软药》、精料《贵重不而高温》挥发性药;s2、炮制药:药材三倍的芝麻油浸泡5天;s3、油炸提取:用文火炸药,先粗后细,至药材表面黑褐色,内枯黄为度云渣过滤;
s4、炼油:用中小火炼油2
‑
3小时,随着油温的升高,油烟越来越多,油温在油烟最大时(即滴水成球时)停火下丹;s5、下丹:得油经炸药炸油后,经剩70%
‑
80%以此为准,此时产生大量的白色浓烟;s6、老嫩试验:锅面平静后挖出少量的膏药倒入冷水中冷却,用手反复揉捏,不粘手硬而不坚,柔韧,膏药黑亮,一拉有丝,再拉即断合适;s7、云火毒:也叫辇烟,下丹炼成膏药后,小停片刻,用冷水喷油,锅中即有黑烟冒出,反复多次,待稍冷时以细流倾入盛有较多冷水的大盆中,并同时以木棍顺时针方向搅动,使其随水旋成带状,冷却后将其拧成适当的小坨,浸入冷水8
‑
9天,每日换水2
‑
3次。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1中精料需加工120目筛的细粉。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2中粗细料需要分开泡。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4中需要不停的用新鲜槐木棍搅拌药油。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5中油丹比例1:(0.4
‑
0.5)(冬0.4,夏0.5,春秋0.45)慢下快搅。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6中坚硬不易揉捏为老,加香油十分之一继续熬,粘手、软、拉丝不断为嫩,加火继续熬,直到老嫩合适。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芝麻油的重量为11.5市斤,广丹5.2市斤,做成每张45克膏药,可做成115张膏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主要治疗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急性扭挫伤、风湿、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无名肿痛、四肢麻木、癌症疼痛,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软坚散结、抗癌消炎的功效,药效见效快速,10分钟止痛、10天左右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基本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本发明提供了青雲古方消痛贴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青雲古方消痛贴,包括如下配方:生川乌、生草乌、土元、蛴螬、生乳香、生没药、三七粉、血竭、元胡、郁金、乌蛇、威灵仙、麻黄、桂枝、鸡血藤、肉桂、细辛、生穿山甲、蜈蚣、全虫、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姜黄、生地、羌活、独活、秦艽、防风、地龙、白芍、三棱、莪术、丹参、牛膝、木瓜、桑枝、冰片、樟脑、人工麝香、透骨草、米壳、伸筋草、海风藤、寻骨风、干姜与急性子。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生川乌、生草乌、土元、蛴螬、生乳香、生没药、三七粉、血竭、元胡、郁金、乌蛇、威灵仙、麻黄、桂枝、鸡血藤、肉桂、细辛、生穿山甲、蜈蚣、全虫、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姜黄、生地、羌活、独活、秦艽、防风、地龙、白芍、三棱、莪术、丹参、牛膝、木瓜、桑枝、冰片、樟脑、人工麝香、透骨草、米壳、伸筋草、海风藤、寻骨风、干姜与急性子的重量克数分别为:生川乌30克,生草乌30克,土元25克,蛴螬10克,生乳香20克,生没药20克,三七粉14克,血竭120克,元胡30克,郁金25克,乌蛇40克,威灵仙60克,麻黄46克,桂枝70克,鸡血藤82克,肉桂25克,细辛20克,生穿山甲50克,蜈蚣20克,全虫48克,桃仁20克,红花48克,当归22克,川芎26克,姜黄23克,生地28克,羌活18克,独活22克,秦艽26克,防风20克,地龙26克,白芍27克,三棱27克,莪术29克,丹参33克,牛膝28克,木瓜27克,桑枝30克,冰片10克,樟脑46克,人工麝香5克,透骨草40克,米壳30克,伸筋草22克,海风藤42克,寻骨风35克,干姜60克,急性子38克。
20.本文还公开了青雲古方消痛贴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药料处理:分粗料《坚硬药》、细料《细软药》、精料《贵重不而高温》挥发性药;s2、炮制药:药材三倍的芝麻油浸泡5天;s3、油炸提取:用文火炸药,先粗后细,至药材表面黑褐色,内枯黄为度云渣过滤;s4、炼油:用中小火炼油2
‑
3小时,随着油温的升高,油烟越来越多,油温在油烟最大时(即滴水成球时)停火下丹;s5、下丹:得油经炸药炸油后,经剩70%
‑
80%以此为准,此时产生大量的白色浓烟;s6、老嫩试验:锅面平静后挖出少量的膏药倒入冷水中冷却,用手反复揉捏,不粘手硬而不坚,柔韧,膏药黑亮,一拉有丝,再拉即断合适;s7、云火毒:也叫辇烟,下丹炼成膏药后,小停片刻,用冷水喷油,锅中即有黑烟冒出,反复多次,待稍冷时以细流倾入盛有较多冷水的大盆中,并同时以木棍顺时针方向搅动,使其随水旋成带状,冷却后将其拧成适当的小坨,浸入冷水8
‑
9天,每日换水2
‑
3次。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1中精料需加工120目筛的细粉。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2中粗细料需要分开泡。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4中需要不停的用新鲜槐木棍搅拌药油。
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5中油丹比例1:(0.4
‑
0.5)(冬0.4,夏0.5,春秋0.45)慢下快搅。
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s6中坚硬不易揉捏为老,加香油十分之一继续熬,粘手、软、拉丝不断为嫩,加火继续熬,直到老嫩合适。
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芝麻油的重量为11.5市斤,广丹5.2市斤,做成每张45克膏药,可做成115张膏药。
27.本发明疗效显著,10分钟止痛、10天左右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基本痊愈。
28.综上,表明实施例一中制备的青雲古方消痛贴可大大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减轻
患者的患病情况。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450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