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为外用药液。
背景技术:
2.烧烫伤是一种突发性常见病,好发于夏秋季和人体暴露部位,轻者给患者带来痛苦,重者危及生命。目前国内市面治疗烧烫伤药物种类繁多,但效果不尽人意,临床上无论是采用包扎疗法或暴露疗法,均存在着疗效缓慢、易感染、治法繁琐、费用高昂,深ⅱ度以上烧烫伤,需人工手术植皮,且愈后将残留不同程度的疤痕等缺陷,褥疮(压疮)是由于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组织坏死病变,常见于长期卧床病人并发症,无论治疗或护理,目前在国际国内均是一大难题。为加强褥疮的防控治疗,美国和欧洲分别设立了褥疮防控组织体系,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对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内对褥疮的治疗也有不少报道,如藻酸盐银离子敷贴,湿润烧伤膏治疗等,但效果均不理想。褥疮如不及时治疗,常见并发感染,加剧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3.公开的专利文献cn101361842a公开了一种中草药烧烫伤液,按下列组分制成,天然青皮树叶汁70-100,紫草20-30,黄芪5-10,青木香5-10,水850-900,该专利中草药烧烫伤液疗效快捷,治法简便,只需将药液随时涂擦在创面即可,无痛苦,成本低,治疗过程中不会感染,无论轻重烧烫伤均不需植皮即可痊愈,愈后不留疤痕,使用虽然便捷简便,但是该专利文献对于新的烧伤烫伤创口的治愈效果差,不能够很好对创口活血通经、利水解毒。
4.公开的专利文献cn106138143a公开了一种纯中药烧烫伤、褥疮液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治疗烧烫伤、褥疮,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冬青叶185
‑
200份,青木香15
‑
20份,水780
‑
800份。制备方法为:冬青叶采摘后除去杂质、洗净,加水粉碎,除去粗渣,得到混悬液;青木香打磨成粉后加入到混悬液中,搅拌均匀即可。本发明的药液对烧烫伤、褥疮都具有特别好的效果,对烧烫伤虽然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对于陈旧性伤口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处理陈旧性伤口的时候不能够很好抑菌同时疗效差。
5.公开的专利文献cn109999083a公开了一种烧烫伤、褥疮外用药液,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具体取原料的重量份如下:冬青叶70
‑
100份,虎杖20
‑
30份,紫草5
‑
10份,黄芪5
‑
10份,水850
‑
900。本发明采用自然疗法,疗效快捷,比市面现有药物及治法的治愈时间可缩短1
‑
2倍,治法简便,只要创口未感染,化脓,不需繁锁的清创、消毒、包扎、换药及严格的无菌环境和护理,只需将药液每隔1
‑
2小时深擦或喷撒创面一次即可,愈合不留疤痕,无论轻重烧烫伤,治疗过程中不会继发感染,不需人工手术植皮可使伤口痊愈,愈后不留疤痕,成本低廉,治疗费用约为其它药物及治法的10%
‑
15%,药源广泛,制作简便,该药液虽然能够对烧伤烫伤创面进行很好的消毒和促进其愈合,但是该药液在临床使用的时候抑菌效果差,不能很好保护创面且针对性窄,不能应对常规性病毒感染和口腔溃疡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外用药液,解决了药物使用面窄和治愈效果差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外用药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10.用于治疗新创口的外用药液原料质量组成如下:青皮树叶10
‑
20份、虎杖2
‑
6份、紫草1
‑
2份、黄芪1
‑
2份、水90
‑
180份。
11.优选的,外用药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12.用于治疗陈旧创口的外用药液原料质量组成如下:青皮树叶15
‑
25份、虎杖3
‑
8份、紫草1.5
‑
2.5份、黄芪1.5
‑
2.5份、水70
‑
160份。
13.优选的,外用药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14.用于高效抑菌和常规性感染创口的外用药液原料质量组成如下:青皮树叶8
‑
18份、紫草0.8
‑
1.3份、黄芪0.8
‑
1.3份、虎杖2.5
‑
5份、薄荷油0.3
‑
0.4份、水78
‑
159份。
15.优选的,外用药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6.步骤一:
17.选择干净的青皮树叶,洗净之后,将青皮树叶和水混合之后将青皮树叶打碎,打碎的时候使用纳米粉碎机,之后使用20
‑
50目筛网将其大颗粒杂质过滤,获得青皮树叶滤液备用;
18.步骤二:
19.将紫草、虎杖除去尘杂,使用气流式粉碎机在5
‑
18摄氏度环境下粉碎,之后使用50
‑
80目筛网进行筛分,反复研磨直至全部通过筛网,获得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和水1:10混合放入反应釜中保持30
‑
75摄氏度温度保持1
‑
2小时,同时使用超声波振动处理,之后将其取出获得混合原料;
20.步骤三:
21.将黄芪和水以1:20的体积比在砂锅内煎煮,水开之后小火煎煮40分钟,煎煮过程中不断添加清水,保证煎煮结束之后水量剩余二分之一,之后使用纱布过滤获得黄芪水。
22.优选的,用于治疗新创口的外用药液制备方法如下:将步骤三中的黄芪水、步骤一中的冬青叶滤液和步骤二中的混合原料进行混合,混合之后获得治疗新创口的药液。
23.优选的,将步骤一中的冬青叶滤液和步骤二中的混合原料和步骤三中的黄芪水进行混合,获得治疗治疗陈旧创口的外用药液。
24.优选的,将步骤三中的黄芪水、薄荷油、步骤一中的冬青叶滤液和步骤二中的混合原料均匀充分混合,获得高效抑菌和常规性感染创口的外用药液。
25.(三)有益效果
26.本发明提供了外用药液。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7.1、本发明通过用于治疗新创口的青皮树叶、虎杖、紫草、黄芪,多种药物组合的设置使药液涂覆在患处之后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水解毒的作用,使新创口在治疗的时候不仅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还能够使新创口能够快速愈合,消肿止痛、促进软组织自我修
复,使烧烫伤的创口能够快速恢复,可降低感染机会,由于闭合性敷料所固有的特点,其对外界环境的微生物具有阻隔作用,因此临床应用表明,其创面感染机率仅2.6%,相对于传统的处理方法感染机会大为减少,可减少疼痛和重复损伤,湿润环境避免了创面渗出物的过度蒸发而形成干痂,防止了换药重复损伤而促进了创面愈合,同时湿润使创面的神经末稍不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感觉疼痛。
28.2、本发明通过用于治疗陈旧创口的青皮树叶、虎杖、紫草、黄芪之间打搭配,使外用药液具有很强的抑菌杀菌和祛腐生肌的功效,使其有保护创面的作用,药物所含的鞣质成份能与组织渗出的纤维蛋白迅速结合形成痂膜,对破损的毛细血管形成保护屏障,有效地防止细菌的侵入,控制感染和体液的丢失,有利于防止休克和败血症的发生,可自行清创,湿润环境下,坏死组织能被渗出液水合而释放出组织细胞自身的纤维蛋白溶解酶以及其它蛋白溶解酶,这些溶酶有利于吸收而达到清创效果,另外,蛋白降解产物fdp也是免疫细胞的趋化因子,能吸引免疫细胞向创面移动,加速清创过程。
29.3、本发明通过用于高效抑菌和常规性感染创口的青皮树叶、紫草、黄芪、虎杖、薄荷油组合成外用药液,该药液能抑菌杀菌,实验证明,药物所含的原儿茶酸有广谱的抑菌杀菌作用,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产碱杆菌及枯草杆菌和金葡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临床应用过程中,依据其药理作用和机制用于对各种久治不愈的外科感染性疾病,如:糖尿病足、蜂窝组织炎、口腔溃疡、湿疹合并感染、切口感染和各种外伤,如:擦伤、挫伤等的治疗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30.4、本发明药液可加速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在湿润闭合性敷料下面,创面局部的微循环境常形成低氧张力,相对低氧环境下,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最快,并刺激巨噬细胞多种生长因子,使血管形成加速,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同时湿润环境下能保持细胞和酶的活性,因为细胞增殖分化以及酶活性的发挥都需要水作为介质,湿润环境能保留渗出液内的活性物质并促进活性物质的释放,创面渗出液里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如pdgf、β
‑
tgf等,这些生长因子对创面愈合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不仅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而且也是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化学催化剂,从而加速了伤口愈合,值得大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一:
3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外用药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34.用于治疗新创口的外用药液原料质量组成如下:青皮树叶20份、虎杖6份、紫草2份、黄芪2份、水180份,多种药物组合的设置,药液涂覆在患处之后使新创口在治疗的时候不仅能够抑制细菌的繁殖还能够使新创口能够快速愈合,消肿止痛、促进软组织自我修复,使烧烫伤的创口能够快速恢复,可降低感染机会,由于闭合性敷料所固有的特点,其对外界环境的微生物具有阻隔作用,因此临床应用表明,其创面感染机率仅2.6%,相对于传统的
处理方法感染机会大为减少,可减少疼痛和重复损伤,湿润环境避免了创面渗出物的过度蒸发而形成干痂,防止了换药重复损伤而促进了创面愈合,同时湿润使创面的神经末稍不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感觉疼痛。
35.用于治疗陈旧创口的外用药液原料质量组成如下:青皮树叶25份、虎杖8份、紫草2.5份、黄芪2.5份、水160份,药物所含的鞣质成份能与组织渗出的纤维蛋白迅速结合形成痂膜,对破损的毛细血管形成保护屏障,有效地防止细菌的侵入,控制感染和体液的丢失,有利于防止休克和败血症的发生,可自行清创,湿润环境下,坏死组织能被渗出液水合而释放出组织细胞自身的纤维蛋白溶解酶以及其它蛋白溶解酶,这些溶酶有利于吸收而达到清创效果,另外,蛋白降解产物fdp也是免疫细胞的趋化因子,能吸引免疫细胞向创面移动,加速清创过程。
36.用于高效抑菌和常规性感染创口外用药液的原料质量组成如下:青皮树叶18份、紫草1.3份、黄芪1.3份、虎杖5份、薄荷油0.4份、水159份,实验证明,药物所含的原儿茶酸有广谱的抑菌杀菌作用,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产碱杆菌及枯草杆菌和金葡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临床应用过程中,依据其药理作用和机制用于对各种久治不愈的外科感染性疾病,如:糖尿病足、蜂窝组织炎、口腔溃疡、湿疹合并感染、切口感染和各种外伤,如:擦伤、挫伤等的治疗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37.外用药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38.步骤一:
39.选择干净的青皮树叶,洗净之后,将青皮树叶和水混合之后将青皮树叶打碎,打碎的时候使用纳米粉碎机,之后使用50目筛网将其大颗粒杂质过滤,获得青皮树叶滤液备用;
40.步骤二:
41.将紫草、虎杖除去尘杂,使用气流式粉碎机在18摄氏度环境下粉碎,之后使用80目筛网进行筛分,反复研磨直至全部通过筛网,获得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和水1:10混合放入反应釜中保持75摄氏度温度保持2小时,同时使用超声波振动处理,之后将其取出获得混合原料;
42.步骤三:
43.将黄芪和水以1:20的体积比在砂锅内煎煮,水开之后小火煎煮40分钟,煎煮过程中不断添加清水,保证煎煮结束之后水量剩余二分之一,之后使用纱布过滤获得黄芪水。
44.外用药液的制备方法,用于治疗新创口的外用药液制备方法如下:将步骤三中的黄芪水、步骤一中的冬青叶滤液和步骤二中的混合原料进行混合,混合之后获得治疗新创口的药液。
45.外用药液的制备方法,用于治疗陈旧创口的外用药液制备方法如下:用于治疗陈旧创口的外用药液制备方法如下:将步骤一中的冬青叶滤液和步骤二中的混合原料和步骤三中的黄芪水进行混合,获得治疗治疗陈旧创口的外用药液。
46.外用药液的制备方法,用于高效抑菌和常规性感染创口的外用药液制备方法如下:将步骤三中的黄芪水、薄荷油、步骤一中的冬青叶滤液和步骤二中的混合原料均匀充分混合,获得高效抑菌和常规性感染创口的外用药液;
47.综上所述,经过临床使用和研究,无论几度烧烫伤或几期褥疮,治疗过程中不会发生继发性感染,局部小面积ⅲ度烧烫伤及ⅲ期以下褥疮病例,单用本品外治可使伤口自然
愈合,且愈合后不留疤痕;
48.治法简便无痛苦,本品治疗烧烫伤及ⅲ期以下褥疮,不需繁杂的清创、消毒、包扎、换药及特殊的无菌环境和护理,只需将药液每隔1—2小时涂擦创面1次,直至伤口自然愈合脱痂痊愈;
49.治疗费用低廉,总费用不足其它治法的10%
‑
15%;
50.使用方便,40余年临床应用中,小面积烧烫伤及ⅲ期以下褥疮80%以上均为用本品在家自行治疗痊愈;
51.本药液所用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抑菌杀菌,祛腐生肌之功效,大面积烧烫伤病例及褥疮合并其它疾病者,按西医常规内治,外用本品涂擦创面(每天6—8次)直至伤口自然愈合,局部浅ⅱ度以下烧烫伤及ⅲ期以下褥疮病例,单用本品可自行治愈,如遇误治,失治导致已感染化脓及ⅲ期以上褥疮患者,经彻底清除脓性物并消毒后,改用本品治疗。其它感染性外科伤口,疮疡用法相同。
52.实施例二:
5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外用药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54.用于治疗新创口的外用药液原料质量组成如下:青皮树叶10份、虎杖2份、紫草1份、黄芪1份、水90份。
55.用于治疗陈旧创口的外用药液原料质量组成如下:青皮树叶15份、虎杖3份、紫草1.5份、黄芪1.5份、水70份。
56.用于高效抑菌和常规性感染创口的外用药液原料质量组成如下:青皮树叶8份、紫草0.8份、黄芪0.8份、虎杖2.5份、薄荷油0.3份、水78份;
57.药液可加速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在湿润闭合性敷料下面,创面局部的微循环境常形成低氧张力,相对低氧环境下,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最快,并刺激巨噬细胞多种生长因子,使血管形成加速,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同时湿润环境下能保持细胞和酶的活性,因为细胞增殖分化以及酶活性的发挥都需要水作为介质,湿润环境能保留渗出液内的活性物质并促进活性物质的释放,创面渗出液里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如pdgf、β
‑
tgf等,这些生长因子对创面愈合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不仅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而且也是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化学催化剂,从而加速了伤口愈合。
58.外用药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59.步骤一:
60.选择干净的青皮树叶,洗净之后,将青皮树叶和水混合之后将青皮树叶打碎,打碎的时候使用纳米粉碎机,之后使用20目筛网将其大颗粒杂质过滤,获得青皮树叶滤液备用;
61.步骤二:
62.将紫草、虎杖除去尘杂,使用气流式粉碎机在5摄氏度环境下粉碎,之后使用50目筛网进行筛分,反复研磨直至全部通过筛网,获得混合粉体,将混合粉体和水1:10混合放入反应釜中保持30摄氏度温度保持1小时,同时使用超声波振动处理,之后将其取出获得混合原料;
63.步骤三:
64.将黄芪和水以1:20的体积比在砂锅内煎煮,水开之后小火煎煮40分钟,煎煮过程中不断添加清水,保证煎煮结束之后水量剩余二分之一,之后使用纱布过滤获得黄芪水。
65.用于治疗新创口的外用药液制备方法如下:将步骤三中的黄芪水、步骤一中的冬青叶滤液和步骤二中的混合原料进行混合,混合之后获得治疗新创口的药液。
66.用于治疗陈旧创口的外用药液制备方法如下:将步骤一中的冬青叶滤液和步骤二中的混合原料和步骤三中的黄芪水进行混合,获得治疗治疗陈旧创口的外用药液。
67.用于高效抑菌和常规性感染创口的外用药液制备方法如下:将步骤三中的黄芪水、薄荷油、步骤一中的冬青叶滤液和步骤二中的混合原料均匀充分混合,获得高效抑菌和常规性感染创口的外用药液;
68.综上所述,在病人使用本药液的时候,案例一:一病人,因萎缩性神经炎,瘫痪卧床11年,臀部并发无法分期褥疮面积22
×
16cm,用本品在家自行治疗,基本愈合。
6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45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