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母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聚乳酸(pla)是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由聚乳酸(pla)制成的各种制品废弃后,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水、酸、碱等自然介质的作用下,能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实现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故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
3.如果能将聚乳酸(pla)制备成生物可降解色母粒,则可以使用色母粒进行纺前原液着色,通过添加色母粒的方式化纤厂可以直接纺制pla色丝,可避免后道印染带来的环境污染,是最节能、最环保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制备工艺,其能将pla树脂、颜料、抗氧剂、增塑剂、分散剂充分混合均匀成混合料,并将混合料制成生物可降解色母粒。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制备工艺,采用混料装置将40~45重量份pla树脂、35~45重量份颜料、1~5重量份抗氧剂、5~10重量份增塑剂、1~5重量份分散剂加热搅拌混合均匀成混合料,然后采用成型装置将混合料成型生物可降解色母粒。
6.优选的,所述混料装置包括:加热搅拌罐,设于加热搅拌罐中的加热装置和搅拌机构,设于加热搅拌罐上方的pla树脂储罐、颜料储罐、抗氧剂储罐、增塑剂储罐、分散剂储罐,将pla树脂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一进料管,将颜料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二进料管,将抗氧剂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三进料管,将增塑剂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四进料管,将分散剂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五进料管,设于第一进料管上的第一进料阀,设于第二进料管上的第二进料阀,设于第三进料管上的第三进料阀,设于第四进料管上的第四进料阀,设于第五进料管上的第五进料阀,设于加热搅拌罐底部的出料管,以及设于出料管上的出料阀;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冷却板和传送带;冷却板平置在加热搅拌罐右侧下方,传送带平置在冷却板下方,冷却板与传送带同向延伸,且传送带的顶面与冷却板的底面贴靠;冷却板的底面设有第一半圆槽口,第一半圆槽口由冷却板的左端延伸至冷却板的右端;传送带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半圆槽口,第二半圆槽口沿左右方向设置,且第二半圆槽口环绕传送带的外周面一周;第二半圆槽口位于第一半圆槽口正下方,且第二半圆槽口与第一半圆槽口可合成一个圆槽口;传送带的左端位于加热搅拌罐和冷却板之间,出料管斜置,出料管的底端朝向传送带的左端,且出料管的底端与传送带顶面的第二半圆槽口对接。
7.优选的,所述第二半圆槽口中设有多个圆形隔片,该多个隔片沿传送带一周等间隔设置,且圆形隔片的半径与第二半圆槽的半径相同。
8.优选的,所述冷却板的顶面左端设有冷却液输入接头,冷却板的顶面右端设有冷却液输出接头,冷却板的内部设有冷却液通道,冷却液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液输入接头、冷却液输出接头连通;冷却液输入接头外接冷却液输入管,冷却液输出接头外接冷却液输出管。
9.优选的,所述的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控制第一进料阀的开闭,pla树脂储罐通过第一进料管向加热搅拌罐输入40~45重量份pla树脂;控制第二进料阀的开闭,颜料储罐通过第二进料管向加热搅拌罐输入35~45重量份颜料;控制第三进料阀的开闭,抗氧剂储罐通过第三进料管向加热搅拌罐输入1~5重量份抗氧剂;控制第四进料阀的开闭,增塑剂储罐通过第三进料管向加热搅拌罐输入5~10重量份增塑剂;控制第五进料阀的开闭,分散剂储罐通过第三进料管向加热搅拌罐输入1~5重量份分散剂;加热搅拌罐中的加热装置和搅拌机构对pla树脂、颜料、抗氧剂、增塑剂、分散剂进行加热搅拌,使pla树脂、颜料、抗氧剂、增塑剂、分散剂充分混合均匀成混合料;然后启动传送带,再开启出料阀,混合料沿出料管下落至传送带顶面的第二半圆槽口中,且第二半圆槽口中的多个隔片将混合料分隔成多份,传送带带动混合料向右移动,冷却板固定不动,冷却板底面的第一半圆槽口与传送带顶面的第二半圆槽口可合成一个圆槽口,混合料可通过第一半圆槽口和第二半圆槽口,变为小团颗粒(如圆球状),即得生物可降解色母粒;色母粒可由传送带右端输出。
10.优选的,冷却液输入管向冷却板供应冷却液,冷却液流过冷却液通道并由冷却液输出管回收,冷却液降低冷却板的温度,通过冷却板加速混合料的冷却。
11.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制备工艺,其能将pla树脂、颜料、抗氧剂、增塑剂、分散剂充分混合均匀成混合料,并将混合料制成生物可降解色母粒。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3.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制备工艺,采用混料装置将40~45重量份pla树脂、35~45重量份颜料、1~5重量份抗氧剂、5~10重量份增塑剂、1~5重量份分散剂加热搅拌混合均匀成混合料,然后采用成型装置将混合料成型生物可降解色母粒。
14.具体的:所述混料装置包括:加热搅拌罐,设于加热搅拌罐中的加热装置和搅拌机构,设于加热搅拌罐上方的pla树脂储罐、颜料储罐、抗氧剂储罐、增塑剂储罐、分散剂储罐,将pla树脂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一进料管,将颜料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二进
料管,将抗氧剂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三进料管,将增塑剂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四进料管,将分散剂储罐与加热搅拌罐顶部连通的第五进料管,设于第一进料管上的第一进料阀,设于第二进料管上的第二进料阀,设于第三进料管上的第三进料阀,设于第四进料管上的第四进料阀,设于第五进料管上的第五进料阀,设于加热搅拌罐底部的出料管,以及设于出料管上的出料阀;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冷却板和传送带;冷却板平置在加热搅拌罐右侧下方,传送带平置在冷却板下方,冷却板与传送带同向延伸,且传送带的顶面与冷却板的底面贴靠;冷却板的底面设有第一半圆槽口,第一半圆槽口由冷却板的左端延伸至冷却板的右端;传送带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半圆槽口,第二半圆槽口沿左右方向设置,且第二半圆槽口环绕传送带的外周面一周;第二半圆槽口位于第一半圆槽口正下方,且第二半圆槽口与第一半圆槽口可合成一个圆槽口;传送带的左端位于加热搅拌罐和冷却板之间,出料管斜置,出料管的底端朝向传送带的左端,且出料管的底端与传送带顶面的第二半圆槽口对接;所述第二半圆槽口中设有多个圆形隔片,该多个隔片沿传送带一周等间隔设置,且圆形隔片的半径与第二半圆槽的半径相同;所述冷却板的顶面左端设有冷却液输入接头,冷却板的顶面右端设有冷却液输出接头,冷却板的内部设有冷却液通道,冷却液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冷却液输入接头、冷却液输出接头连通;冷却液输入接头外接冷却液输入管,冷却液输出接头外接冷却液输出管。
15.更具体的,所述的生物可降解色母粒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控制第一进料阀的开闭,pla树脂储罐通过第一进料管向加热搅拌罐输入40~45重量份pla树脂;控制第二进料阀的开闭,颜料储罐通过第二进料管向加热搅拌罐输入35~45重量份颜料;控制第三进料阀的开闭,抗氧剂储罐通过第三进料管向加热搅拌罐输入1~5重量份抗氧剂;控制第四进料阀的开闭,增塑剂储罐通过第三进料管向加热搅拌罐输入5~10重量份增塑剂;控制第五进料阀的开闭,分散剂储罐通过第三进料管向加热搅拌罐输入1~5重量份分散剂;加热搅拌罐中的加热装置和搅拌机构对pla树脂、颜料、抗氧剂、增塑剂、分散剂进行加热搅拌,使pla树脂、颜料、抗氧剂、增塑剂、分散剂充分混合均匀成混合料;然后启动传送带,再开启出料阀,混合料沿出料管下落至传送带顶面的第二半圆槽口中,且第二半圆槽口中的多个隔片将混合料分隔成多份,传送带带动混合料向右移动,冷却板固定不动,冷却板底面的第一半圆槽口与传送带顶面的第二半圆槽口可合成一个圆槽口,混合料可通过第一半圆槽口和第二半圆槽口,变为小团颗粒(如圆球状),即得生物可降解色母粒;色母粒可由传送带右端输出。
16.另外,冷却液输入管向冷却板供应冷却液,冷却液流过冷却液通道并由冷却液输出管回收,冷却液降低冷却板的温度,通过冷却板加速混合料的冷却,更利于色母粒的制备。
1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45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