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搅拌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生漆,又称“国漆”或“大漆”,是一种天然涂料,在生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生漆进行过滤和搅拌,现有的生产中,对生漆的过滤过程较为繁琐,并且在过滤后再进行搅拌使得生产耗时较长,并且在搅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由于搅拌时间过短导致生漆分层或分区的情况,使生漆在不同分层或不同区域的颜色有差别,并且由于在搅拌过程中由于漆料具有深度的原因,直接进行分辨容易产生颜色分辨不准确的情况,故我们设计了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包括箱体,出料口,圆盘,环形齿轮,电机,齿轮,所述的箱体顶面开口,箱体外周的下侧开设出料口,出料口内固定安装排料阀,箱体内设有圆盘,圆盘的外周同轴固定安装环形齿轮,箱体底面的一侧固定安装电机,电机转轴的上端贯穿箱体并固定安装齿轮,齿轮与环形齿轮啮合,圆盘顶面的中部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筒体外周的下侧,筒体的上下两侧开口,筒体的底面与箱体内壁的底面通过密封轴承连接,筒体内壁的上侧固定安装圆形过滤网,圆形过滤网的上方设有圆板,圆板的外周与套筒的内壁轴承连接,圆板的一侧开设出料孔,圆板的底面与圆形过滤网的顶面滑动接触配合,圆盘的顶面固定安装数个蠕动泵,蠕动泵分别通过对应的供电装置供电,蠕动泵的出料口分别固定安装竖管,箱体内设有凹面板,竖管的上端分别穿过凹面板的底面并与之固定连接,凹面板的中部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方管,方管通过数个连杆与凹面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方管内活动安装第一方杆,第一方杆的上方轴承安装第二方杆,第二方杆的下侧位于方管内且仅能够在方管内上下移动,圆板与凹面板之间设有圆盒,圆盒的顶面开设第三通孔,第一方杆的底侧穿过第三通孔位于圆盒内,第一方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倒锥形块,圆盒底面的中部开设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活动安装插杆,插杆的上端与倒锥形块底侧的尖端固定连接,圆盒的外周分别固定安装数个横管,横管的外端分别贯穿对应的竖管的中部并与之连通,横管的内径与竖管的内径相同,横管的中部分别通过连管与筒体内部连通,横管内分别设有横杆,横杆的外端分别固定安装斜板,斜板的内侧高于外侧且斜板分别与对应的横管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圆盒内分别开设与对应的横管内部连通的第五通孔,横杆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五通孔并与之滑动接触配合,横杆的内端分别与倒锥形块的外周滑动接触配合,横杆的中部分别套装第一拉簧,第一拉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各横杆固定连接,第一拉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横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圆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换向装置,换向装置与插杆传动连接,插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拉簧的上端,拉簧的下端与圆板的顶
面固定连接,筒体内设有竖向的刮板,刮板通过支撑杆与箱体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箱体内壁的底面开设排渣口,排渣口与筒体内部连通,排渣口内固定安装阀门。
5.如上所述的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所述的供电装置包括蓄电池,蓄电池有数个,蓄电池分别固定安装在凹面板的顶面的外侧,蓄电池分别与对应的蠕动泵通过电路连接。
6.如上所述的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所述的蓄电池的顶面均设有充电口,充电口的上方分别设有固定安装在蓄电池顶面的外螺纹管,外螺纹管的外周分别螺纹安装内螺纹管,内螺纹管的上端封闭。
7.如上所述的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所述的内螺纹管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转柄。
8.如上所述的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所述的换向装置包括套管,套管固定安装在圆板顶面的中部,插杆的下侧位于套管内且与之滑动接触配合,套管的内周开设数个竖槽,相邻的两个竖槽之间均通过斜槽连通,竖槽的上侧分别设有导向板,导向板的一侧分别通过扭簧和铰接轴铰接连接于竖槽和斜槽的交汇处,插杆外周的下侧固定安装滑块,滑块仅能够在竖槽和斜槽内移动。
9.如上所述的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所述的箱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数个支撑腿。
10.如上所述的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所述的第五通孔内分别固定安装密封圈,密封圈分别与对应的横杆的外周滑动接触配合。
11.如上所述的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所述的第二方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拉环。
12.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结构巧妙使用方便,能够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对生漆进行过滤,并且在过滤过程中能够逐渐提高过滤精度,并在能够在搅拌过程中对生漆的颜色进行观察,减小生漆搅拌不均匀的情况。在使用本装置时,将生漆倒入箱体中,生漆的液面高度低于凹面板的高度,启动电机,通过齿轮和环形齿轮,带动圆盘及圆盘上方的部件整体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整体的转动能够对箱体内的漆料进行搅拌,通过供电装置对蠕动泵进行供电,蠕动泵启动将生漆吸入竖管中,在初始状态下,斜板位于横管与竖管之间,将横管的上下两侧隔开,流动的生漆在斜板的阻挡下流入横管中并通过连管流入筒体中进行颜色的混匀,并通过圆板上的出料孔排出,在排出时,由于圆板与圆形过滤网滑动接触配合,因此,除出料孔下方的圆形过滤网部分,其余部分均被圆板堵住,生漆在排出时经过出料孔下方的圆形过滤网过滤后排出,过滤出的残渣被与圆形过滤网有相对运动的刮板刮下,当经过一段时间,使用者上提第二方杆,第二方杆不再与方管接触,转动第二方杆,使第二方杆的外周不再与方管的内壁对齐,第二方杆的底侧卡在方管的顶侧,由于倒锥形块上移,横杆在第一拉簧的拉动下均向内移动,带动斜板不再对竖管进行阻隔且对横管进行阻隔,使生漆从竖管的顶端流出,流淌在凹面板的顶侧,通过观察凹面板上从不同横管上流出的生漆的颜色判断生漆的颜色是否达标,进而在完成过滤的基础上通过观察颜色来增加或减少搅拌混合的时间,此时筒体内不再有物料的流动,筒体内的残渣在冲力的作用下向下沉淀聚集在筒体的底侧,在残渣经过多次沉淀和聚集后,打开阀门,即可对筒体内部的残渣进行排出,并且在第二方杆上下移动时,通过第二方杆能够带动换向装置和与换向装置固定连接的圆板转动,带动圆板相对圆形过滤网转动,进而改变出料孔对应的扇形过滤网,每次转
动后出料孔对应的扇形过滤网的网孔直径逐渐减小,直至出料孔相对圆形过滤网转动一周,在该过程中,逐步减小了扇形过滤网的孔径,能够循序渐进的提高过滤的精度,当出料孔相对圆形过滤网转动一周后,漆料的颜色达到预期时,即可打开出料口内的排料阀进行排料,若未达到预期,则可以继续通过电机的转动和蠕动泵的抽取对漆料进行混合搅拌,并定期通过提起第二方杆的方式对漆料的颜色进行观察,直至漆料的颜色达到预期时后将漆料排出,通过本装置,能够循序渐进的对漆料进行过滤,并且在过滤过程中对漆料进行混合搅拌,使漆料混色,并且在能够在更换扇形过滤网的过程中对漆料进行提升至凹面板中进行辨色,提高校色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ⅲ局部放大图;图5是筒体8与圆形过滤网9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6.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箱体1,出料口2,圆盘3,环形齿轮4,电机5,齿轮6,所述的箱体1顶面开口,箱体1外周的下侧开设出料口2,出料口2内固定安装排料阀,箱体1内设有圆盘3,圆盘3的外周同轴固定安装环形齿轮4,箱体1底面的一侧固定安装电机5,电机5转轴的上端贯穿箱体1并固定安装齿轮6,齿轮6与环形齿轮4啮合,圆盘3顶面的中部开设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的内壁固定连接筒体8外周的下侧,筒体8的上下两侧开口,筒体8的底面与箱体1内壁的底面通过密封轴承连接,筒体8内壁的上侧固定安装圆形过滤网9,圆形过滤网9由数个扇形过滤网组合而成,扇形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各不相同,圆形过滤网9的上方设有圆板10,圆板10的外周与套筒8的内壁轴承连接,圆板10的一侧开设出料孔41,圆板10的底面与圆形过滤网9的顶面滑动接触配合,圆盘3的顶面固定安装数个蠕动泵11,蠕动泵11的进料口均朝外,出料口均朝上,蠕动泵11分别通过对应的供电装置供电,蠕动泵11的出料口分别固定安装竖管12,箱体1内设有凹面板13,凹面板13顶面的中部向下凹陷,竖管12的上端分别穿过凹面板13的底面并与之固定连接,凹面板13的中部开设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内设有方管15,方管15通过数个连杆与凹面板13的底面固定连接,方管15内活动安装第一方杆16,第一方杆16的外周与方管15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第一方杆16的上方轴承安装第二方杆17,第二方杆17的下侧位于方管15内且仅能够在方管15内上下移动,圆板10与凹面板13之间设有圆盒18,圆盒18的顶面开设第三通孔19,第一方杆16的
底侧穿过第三通孔19位于圆盒18内,第一方杆16的下端固定安装倒锥形块44,圆盒18底面的中部开设第四通孔20,第四通孔20内活动安装插杆29,插杆29的上端与倒锥形块44底侧的尖端固定连接,圆盒18的外周分别固定安装数个横管21,横管21的外端分别贯穿对应的竖管12的中部并与之连通,横管21的内径与竖管12的内径相同,横管21的中部分别通过连管42与筒体8内部连通,横管21、竖管12和连管42均为硬质管材,横管21内分别设有横杆22,横杆22的外端分别固定安装斜板23,斜板23的内侧高于外侧且斜板23分别与对应的横管21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圆盒18内分别开设与对应的横管21内部连通的第五通孔24,横杆22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五通孔24并与之滑动接触配合,横杆22的内端分别与倒锥形块44的外周滑动接触配合,横杆22的中部分别套装第一拉簧25,第一拉簧25的一端分别与对应各横杆22固定连接,第一拉簧25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横管21的内壁固定连接,圆板10的顶面固定安装换向装置,换向装置与插杆29传动连接,插杆29的底端固定连接拉簧36的上端,拉簧36的下端与圆板10的顶面固定连接,筒体8内设有竖向的刮板37,刮板37通过支撑杆38与箱体1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箱体1内壁的底面开设排渣口39,排渣口39与筒体8内部连通,排渣口39内固定安装阀门40。本发明结构巧妙使用方便,能够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对生漆进行过滤,并且在过滤过程中能够逐渐提高过滤精度,并在能够在搅拌过程中对生漆的颜色进行观察,减小生漆搅拌不均匀的情况。在使用本装置时,将生漆倒入箱体1中,生漆的液面高度低于凹面板13的高度,启动电机5,通过齿轮6和环形齿轮4,带动圆盘3及圆盘3上方的部件整体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整体的转动能够对箱体1内的漆料进行搅拌,通过供电装置对蠕动泵11进行供电,蠕动泵11启动将生漆吸入竖管12中,在初始状态下,斜板23位于横管21与竖管12之间,将横管21的上下两侧隔开,流动的生漆在斜板23的阻挡下流入横管21中并通过连管42流入筒体8中进行颜色的混匀,并通过圆板10上的出料孔41排出,在排出时,由于圆板10与圆形过滤网9滑动接触配合,因此,除出料孔41下方的圆形过滤网9部分,其余部分均被圆板10堵住,生漆在排出时经过出料孔41下方的圆形过滤网9过滤后排出,过滤出的残渣被与圆形过滤网9有相对运动的刮板37刮下,当经过一段时间,使用者上提第二方杆17,第二方杆17不再与方管15接触,转动第二方杆17,使第二方杆17的外周不再与方管15的内壁对齐,第二方杆17的底侧卡在方管15的顶侧,由于倒锥形块19上移,横杆22在第一拉簧25的拉动下均向内移动,带动斜板23不再对竖管12进行阻隔且对横管21进行阻隔,使生漆从竖管12的顶端流出,流淌在凹面板13的顶侧,通过观察凹面板13上从不同横管21上流出的生漆的颜色判断生漆的颜色是否达标,进而在完成过滤的基础上通过观察颜色来增加或减少搅拌混合的时间,此时筒体8内不再有物料的流动,筒体8内的残渣在冲力的作用下向下沉淀聚集在筒体的底侧,在残渣经过多次沉淀和聚集后,打开阀门40,即可对筒体8内部的残渣进行排出,并且在第二方杆17上下移动时,通过第二方杆17能够带动换向装置和与换向装置固定连接的圆板10转动,带动圆板10相对圆形过滤网9转动,进而改变出料孔41对应的扇形过滤网,每次转动后出料孔41对应的扇形过滤网的网孔直径逐渐减小,直至出料孔41相对圆形过滤网9转动一周,在该过程中,逐步减小了扇形过滤网的孔径,能够循序渐进的提高过滤的精度,当出料孔41相对圆形过滤网9转动一周后,漆料的颜色达到预期时,即可打开出料口2内的排料阀进行排料,若未达到预期,则可以继续通过电机5的转动和蠕动泵11的抽取对漆料进行混合搅拌,并定期通过提起第二方杆17的方式对漆料的颜色进行观察,直至漆料的颜色达到预期时后将漆料排出,通过本装置,能够循序渐进的对漆料进
行过滤,并且在过滤过程中对漆料进行混合搅拌,使漆料混色,并且在能够在更换扇形过滤网的过程中对漆料进行提升至凹面板13中进行辨色,提高校色的准确性。
17.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供电装置包括蓄电池31,蓄电池31有数个,蓄电池31分别固定安装在凹面板13的顶面的外侧,蓄电池31分别与对应的蠕动泵11通过电路连接,其电路密封连接方式为现有的成熟技术,故不再进行赘述。通过蓄电池31,能够方便对蠕动泵11进行供电。
18.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蓄电池31的顶面均设有充电口,充电口的上方分别设有固定安装在蓄电池31顶面的外螺纹管32,外螺纹管32的外周分别螺纹安装内螺纹管33,内螺纹管33的上端封闭。当需要对蓄电池31进行充电时转动对应的内螺纹管33,即可将充电插头穿过对应的外螺纹管32插入对应的充电口中,并在能够在需要使用蓄电池31进行供电时通过外螺纹管32与内螺纹管33的配合避免漆料落入充电口中。
19.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内螺纹管33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转柄34。通过转柄34,能够更加方便的转动内螺纹管33。
20.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换向装置包括套管26,套管26固定安装在圆板10顶面的中部,插杆29的下侧位于套管26内且与之滑动接触配合,套管26的内周开设数个竖槽27,竖槽27的数量与扇形过滤网的数量相同,相邻的两个竖槽27之间均通过斜槽28连通,竖槽27的上侧分别设有导向板43,导向板43的一侧分别通过扭簧和铰接轴铰接连接于竖槽27和斜槽28的交汇处,导向板43的长度大于竖槽27的宽度且导向板43的另一侧高于铰接轴的高度,插杆29外周的下侧固定安装滑块30,滑块30仅能够在竖槽27和斜槽28内移动。在向上提起第二方杆17时,能够带动滑块30在对应的竖槽27内向上移动并越过对应的导向板43,在校色完成后,转动第二方杆17使第二方杆17插入方管15中,由于导向板43的长度大于竖槽27的宽度且导向板43的另一侧高于铰接轴的高度,因此滑块30在向下移动时导向板43与竖槽27的内壁接触,滑块30无法推动导向板43反方向转动,因此滑块30在导向板43的导向下滑入斜槽28中,并逐渐沿斜槽28滑入对应的竖槽27中。
21.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箱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数个支撑腿。通过支撑腿,能够更方便的对箱体1进行支撑。
22.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五通孔24内分别固定安装密封圈,密封圈分别与对应的横杆22的外周滑动接触配合。通过密封圈,能够减小生漆未经过滤直接进入圆盒18中并流回到箱体1内的数量。
23.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方杆17的顶端固定安装拉环35。通过拉环35,能够更方便的将第二方杆17提起。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包括箱体(1),出料口(2),圆盘(3),环形齿轮(4),电机(5),齿轮(6),所述的箱体(1)顶面开口,箱体(1)外周的下侧开设出料口(2),出料口(2)内固定安装排料阀,箱体(1)内设有圆盘(3),圆盘(3)的外周同轴固定安装环形齿轮(4),箱体(1)底面的一侧固定安装电机(5),电机(5)转轴的上端贯穿箱体(1)并固定安装齿轮(6),齿轮(6)与环形齿轮(4)啮合,其特征在于:圆盘(3)顶面的中部开设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的内壁固定连接筒体(8)外周的下侧,筒体(8)的上下两侧开口,筒体(8)的底面与箱体(1)内壁的底面通过密封轴承连接,筒体(8)内壁的上侧固定安装圆形过滤网(9),圆形过滤网(9)的上方设有圆板(10),圆板(10)的外周与套筒(8)的内壁轴承连接,圆板(10)的一侧开设出料孔(41),圆板(10)的底面与圆形过滤网(9)的顶面滑动接触配合,圆盘(3)的顶面固定安装数个蠕动泵(11),蠕动泵(11)分别通过对应的供电装置供电,蠕动泵(11)的出料口分别固定安装竖管(12),箱体(1)内设有凹面板(13),竖管(12)的上端分别穿过凹面板(13)的底面并与之固定连接,凹面板(13)的中部开设第二通孔(14),第二通孔(14)内设有方管(15),方管(15)通过数个连杆与凹面板(13)的底面固定连接,方管(15)内活动安装第一方杆(16),第一方杆(16)的上方轴承安装第二方杆(17),第二方杆(17)的下侧位于方管(15)内且仅能够在方管(15)内上下移动,圆板(10)与凹面板(13)之间设有圆盒(18),圆盒(18)的顶面开设第三通孔(19),第一方杆(16)的底侧穿过第三通孔(19)位于圆盒(18)内,第一方杆(16)的下端固定安装倒锥形块(44),圆盒(18)底面的中部开设第四通孔(20),第四通孔(20)内活动安装插杆(29),插杆(29)的上端与倒锥形块(44)底侧的尖端固定连接,圆盒(18)的外周分别固定安装数个横管(21),横管(21)的外端分别贯穿对应的竖管(12)的中部并与之连通,横管(21)的内径与竖管(12)的内径相同,横管(21)的中部分别通过连管(42)与筒体(8)内部连通,横管(21)内分别设有横杆(22),横杆(22)的外端分别固定安装斜板(23),斜板(23)的内侧高于外侧且斜板(23)分别与对应的横管(21)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圆盒(18)内分别开设与对应的横管(21)内部连通的第五通孔(24),横杆(22)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五通孔(24)并与之滑动接触配合,横杆(22)的内端分别与倒锥形块(44)的外周滑动接触配合,横杆(22)的中部分别套装第一拉簧(25),第一拉簧(25)的一端分别与对应各横杆(22)固定连接,第一拉簧(25)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横管(21)的内壁固定连接,圆板(10)的顶面固定安装换向装置,换向装置与插杆(29)传动连接,插杆(29)的底端固定连接拉簧(36)的上端,拉簧(36)的下端与圆板(10)的顶面固定连接,筒体(8)内设有竖向的刮板(37),刮板(37)通过支撑杆(38)与箱体(1)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箱体(1)内壁的底面开设排渣口(39),排渣口(39)与筒体(8)内部连通,排渣口(39)内固定安装阀门(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装置包括蓄电池(31),蓄电池(31)有数个,蓄电池(31)分别固定安装在凹面板(13)的顶面的外侧,蓄电池(31)分别与对应的蠕动泵(11)通过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31)的顶面均设有充电口,充电口的上方分别设有固定安装在蓄电池(31)顶面的外螺纹管(32),外螺纹管(32)的外周分别螺纹安装内螺纹管(33),内螺纹管(33)的上端封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螺纹管(33)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转柄(3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向装置包
括套管(26),套管(26)固定安装在圆板(10)顶面的中部,插杆(29)的下侧位于套管(26)内且与之滑动接触配合,套管(26)的内周开设数个竖槽(27),相邻的两个竖槽(27)之间均通过斜槽(28)连通,竖槽(27)的上侧分别设有导向板(43),导向板(43)的一侧分别通过扭簧和铰接轴铰接连接于竖槽(27)和斜槽(28)的交汇处,插杆(29)外周的下侧固定安装滑块(30),滑块(30)仅能够在竖槽(27)和斜槽(28)内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数个支撑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通孔(24)内分别固定安装密封圈,密封圈分别与对应的横杆(22)的外周滑动接触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方杆(17)的顶端固定安装拉环(35)。
技术总结
一种生漆校色搅拌辅助装置,包括箱体,出料口,圆盘,环形齿轮,电机,齿轮,所述的箱体顶面开口,箱体外周的下侧开设出料口,出料口内固定安装排料阀,箱体内设有圆盘,圆盘的外周同轴固定安装环形齿轮,箱体底面的一侧固定安装电机,电机转轴的上端贯穿箱体并固定安装齿轮,齿轮与环形齿轮啮合,圆盘顶面的中部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筒体外周的下侧,筒体的上下两侧开口,筒体的底面与箱体内壁的底面通过密封轴承连接。本发明结构巧妙使用方便,能够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对生漆进行过滤,并且在过滤过程中能够逐渐提高过滤精度,并在能够在搅拌过程中对生漆的颜色进行观察,减小生漆搅拌不均匀的情况。减小生漆搅拌不均匀的情况。减小生漆搅拌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郑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闽江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2.26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4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