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同时也推动了输电铁塔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减少电力塔在建造时对剧名居住环境的影响,以及减少电力塔对居民存在的潜在安全威胁,因而电力塔常常建立在人口密度低的地方,这就使得对电力塔的监控就较为困难,往往会有某些人不顾规则,随意攀爬电力塔,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现有电力塔的制造多为周边封闭式结构,使得工人检修也比较困难,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某些人随意攀爬电力塔的问题,保障生命安全,同时方便工人维修电力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置,包括水泥台、防护层、电力塔、电子门、爬梯以及集成控制器,所述水泥台下表面与地面砌筑,所述水泥台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防护层与水泥台通过安装槽连接,所述水泥台设置有若干螺孔,所述电力塔与水泥台通过螺钉、螺孔配合连接,所述爬梯与电力塔内部一侧表面焊接。
优选地,所述水泥台包括水泥台本体、楼梯以及排水口,所述水泥台本体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楼梯与水泥台本体通过第一安装槽连接,所述排水口与水泥台本体一侧表面连接,有利于将电力塔中的积水排出。
优选地,所述防护层包括防护层本体、卡口以及光伏发电板,所述水泥台本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防护层本体与水泥台通过第二安装槽连接,所述卡口一端与防护层本体一侧表面焊接,所述光伏发电板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口连接,有利于为各种电器供电。
优选地,所述电力塔包括地基、下塔体、检修入口、上塔体以及电线,所述地基下表面与水泥台连接,所述地基与下塔体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检修入口安装于下塔体一侧表面,所述上塔体下表面与下塔体上表面焊接,所述上塔体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电线通过安装孔与上塔体连接,有利于工人对电力塔进行检修。
优选地,所述电子门包括电子门本体、电子识别器以及报警器,所述电子门本体与防护层铰链连接,所述电子识别器、报警器均安装于电子门本体一表面,有利于监测无关人员攀爬电力塔。
优选地,所述爬梯包括爬梯本体以及连接平台,所述爬梯本体与下塔体内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连接平台一侧表面与爬梯本体一侧表面焊接,有利于工人对电力塔进行检修。
优选地,所述光伏发电板、电子识别器以及报警器均与集成控制器电性连接,有利于控制装置的良好运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电子识别器,达到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电力塔,有效地防止无关人员攀爬电力塔。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排水口,使得电力塔中积水得到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检修入口、爬梯以及连接平台,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力塔防攀爬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泥台;101、楼梯;102、排水口;2、防护层;201、卡口;202、光伏发电板;3、电力塔;301、地基;302、下塔体;303、检修入口;304、上塔体;305、电线;4、电子门;401、电子识别器;402、报警器;5、爬梯;501、连接平台;6、集成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4所示,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置,包括水泥台1、防护层2、电力塔3、电子门4、爬梯5以及集成控制器6,水泥台1下表面与地面砌筑,水泥台1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防护层2与水泥台1通过安装槽连接,水泥台设置有若干螺孔,电力塔3与水泥台1通过螺钉、螺孔配合连接,爬梯5与电力塔3内部一侧表面焊接。
进一步,水泥台1包括水泥台本体、楼梯101以及排水口102,水泥台本体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楼梯101与水泥台本体通过第一安装槽连接,排水口102与水泥台本体一侧表面连接,有利于将电力塔3中的积水排出。
进一步,防护层2包括防护层本体、卡口201以及光伏发电板202,水泥台本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防护层本体与水泥台1通过第二安装槽连接,卡口201一端与防护层本体一侧表面焊接,光伏发电板202设有卡槽,卡槽与卡口201连接,有利于为各种电器供电。
进一步,电力塔3包括地基301、下塔体302、检修入口303、上塔体304以及电线305,地基301下表面与水泥台1连接,地基301与下塔体302通过螺栓连接,检修入口303安装于下塔体302一侧表面,上塔体304下表面与下塔体302上表面焊接,上塔体304设置有若干安装孔,电线305通过安装孔与上塔体304连接,有利于工人对电力塔3进行检修。
进一步,电子门4包括电子门本体、电子识别器401以及报警器402,电子门本体与防护层2铰链连接,电子识别器401、报警器402均安装于电子门本体一表面,有利于监测无关人员攀爬电力塔3。
进一步,爬梯5包括爬梯本体以及连接平台501,爬梯本体与下塔体302内部一侧表面连接,连接平台501一侧表面与爬梯本体一侧表面焊接,有利于工人对电力塔3进行检修。
进一步,光伏发电板202、电子识别器401以及报警器402均与集成控制器6电性连接,有利于控制装置的良好运转。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置,检修人员通过楼梯101到达电子门4前,通过电子识别器401进行识别,进入防护层2内,通过检修入口303进入电力塔3内,再通过爬梯5到达连接平台501上,对电力塔3进行检修。电子门4、电子识别器401、报警器402均通过光伏发电板202进行供电。若是无关人员妄图攀爬电力塔3,电子识别器401则无法识别,会触发报警器402,从而防止无关人员继续攀爬电力塔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置,包括水泥台(1)、防护层(2)、电力塔(3)、电子门(4)、爬梯(5)以及集成控制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台(1)下表面与地面砌筑,所述水泥台(1)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防护层(2)与水泥台(1)通过安装槽连接,所述水泥台设置有若干螺孔,所述电力塔(3)与水泥台(1)通过螺钉、螺孔配合连接,所述爬梯(5)与电力塔(3)内部一侧表面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台(1)包括水泥台本体、楼梯(101)以及排水口(102),所述水泥台本体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楼梯(101)与水泥台本体通过第一安装槽连接,所述排水口(102)与水泥台本体一侧表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2)包括防护层本体、卡口(201)以及光伏发电板(202),所述水泥台本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防护层本体与水泥台(1)通过第二安装槽连接,所述卡口(201)一端与防护层本体一侧表面焊接,所述光伏发电板(202)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口(2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塔(3)包括地基(301)、下塔体(302)、检修入口(303)、上塔体(304)以及电线(305),所述地基(301)下表面与水泥台(1)连接,所述地基(301)与下塔体(30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检修入口(303)安装于下塔体(302)一侧表面,所述上塔体(304)下表面与下塔体(302)上表面焊接,所述上塔体(304)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电线(305)通过安装孔与上塔体(30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门(4)包括电子门本体、电子识别器(401)以及报警器(402),所述电子门本体与防护层(2)铰链连接,所述电子识别器(401)、报警器(402)均安装于电子门本体一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5)包括爬梯本体以及连接平台(501),所述爬梯本体与下塔体(302)内部一侧表面连接,所述连接平台(501)一侧表面与爬梯本体一侧表面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塔防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板(202)、电子识别器(401)以及报警器(402)均与集成控制器(6)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