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2



1.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空调器是一种对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以满足室内舒适度的家电。空调器是利用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发生蒸发或凝结,从而引发周围空气的蒸发或凝结,以达到改变温度、湿度的目的。空调器一般具有制冷和制热两种功能,在使用时,形成的冷风或者热风穿过出风格栅吹向室内,实现对周围区域内空气制冷或者制热的效果。
3.对于传统的空调器,通常存在着冷风吹人、制冷舒适性差,以及热风无法落地、制热舒适性差的问题,于是,家用空调器市场上新推出了一种具有上下出风功能的空调器,上下出风空调器的推出完美解决了以上两个缺陷,实现制冷不吹人,制热地毯式送暖,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性,目前在家用空调器市场上日渐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4.然而,对于现有的具有上下出风功能的空调器,受其下出风结构的设置方式限制,出风格栅容易积尘,严重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器出风结构的设置方式,出风格栅容易积尘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结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包括风道结构、纵向设置在所述风道结构内的出风通道及倾斜设置于所述出风通道出风端的出风格栅,位于所述出风格栅上方的所述出风通道在基准平面内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出风格栅在所述基准平面内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且所述出风通道上开设有沿平行于所述基准平面的方向贯通的开口,沿所述开口处的出风方向,所述出风格栅逐渐远离所述开口的底端。
7.可选地,所述出风格栅(12)相对垂直于所述基准平面的面的倾斜角度为20
°‑
30
°

8.可选地,所述出风格栅的上端位于所述开口的边沿,所述出风格栅的下端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内壁处。
9.可选地,所述风道结构包括第一出风部件,所述第一出风部件的内部形成所述出风通道的第一部分,并具有所述出风端,且所述第一出风部件垂直于所述基准平面的一个截面的形状呈扇形,所述出风格栅连接在所述第一出风部件上。
10.可选地,所述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包括出风框体,所述出风格栅安装在所述出风框体上,且通过所述出风框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出风部件上并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倾斜设置。
11.可选地,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出风部件相连接的第二出风部件,所述第二出风部件的内部形成所述出风通道的第二部分。
12.可选地,所述第二出风部件包括均由保温材料制成的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相连接形成所述出风通道的第二部分。
13.可选地,所述第二出风部件还包括第三盖体,所述第三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相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盖体及所述第一盖体。
14.可选地,所述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包括平行于所述出风格栅设置的导风部件,所述导风部件包括并排设置且均能够转动的多个导风板。
15.可选地,所述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包括导风连杆,所述导风连杆用于带动多个所述导风板同步转动。
16.可选地,所述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位于所述导风板的上端。
17.可选地,所述出风格栅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栅板,所述栅板的表面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且所述栅板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高于其相对的另一端。
18.可选地,所述出风通道的底端形成一倾斜面,沿所述出风通道内部至所述开口的方向,所述倾斜面逐渐向上倾斜延伸。
19.可选地,所述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包括空调器的底盘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倾斜面位于所述底盘上。
20.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上述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包括出风通道及位于出风通道出风端的出风格栅,空调器在制冷或者制热时,形成的冷风或者热风经出风通道流动至出风端,并穿过出风格栅吹出,以实现对室内空气制冷或者制热的效果。该空调器的出风格栅的结构设置方式,即出风格栅在基准平面内的正投影至少一部分被其上方的出风通道覆盖,且出风格栅采用一种倾斜式的设计,倾斜方向为沿开口处的出风方向逐渐远离出风通道的底端,那么,灰尘不易落入出风格栅内,可以有效避免积尘。
22.此外,从外表上用户也不易看到出风格栅,使得整个空调器在视觉上呈现出简洁、美观的效果,提升了整机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23.本发明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4.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图1中空调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图1中空调器的爆炸图;
27.图4是图1中空调器的剖视图的部分示意图;
28.图5是图1中空调器的出风结构的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29.图6是图5中空调器的出风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30.图7是图5中空调器的出风结构的另一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31.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2.11、出风通道;12、出风格栅;121、栅板;122、栅框;13、第一出风部件;14、出风框
体;15、第二出风部件;151、第一盖体;152、第二盖体;153、第三盖体;16、导风部件;161、第一导风板;162、第二导风板;17、导风连杆;18、电机;19、轴套;
33.20、底盘;21、倾斜面;
34.30、进风面板;
35.40、前面板;
36.50、第三出风部件;
37.60、第四出风部件;
38.70、底座;
39.80、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3.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外观精致,且出风格栅不容易积尘的具有上下出风功能的空调器,该具有上下出风功能的空调器下出风结构设置方式可以实现上述优点。如图1至图7所示,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包括风道结构、纵向设置在风道结构内的出风通道11及倾斜设置于出风通道11出风端的出风格栅12,位于出风格栅12上方的出风通道11在基准平面内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出风格栅12在基准平面内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且出风通道11上开设有沿平行于基准平面的方向贯通的开口,沿开口处的出风方向,出风格栅12逐渐远离开口的底端,其中,基准平面为水平面,且由于该具有上下出风功能的空调器为立式空调器,通常是放置在室内的地面上,故基准平面可看作是地面。
44.上述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包括出风通道11及位于出风通道11出风端的出风格栅12,空调器在制冷或者制热时,形成的冷风或者热风经出风通道11流动至出风端,并穿过出风格栅12吹出,以实现对室内空气制冷或者制热的效果。该空调器的出风格栅12的结构设置方式,即出风格栅12在水平面内的正投影至少一部分被其上方的出风通道11覆盖,且出风格栅12采用一种倾斜式的设计,倾斜方向为沿开口处的出风方向逐渐远离出风通道11的底端,那么,灰尘不易落入出风格栅12内,可以有效避免积尘。此外,从外表上用户也不易看
到出风格栅12,使得整个空调器在视觉上呈现出简洁、美观的效果,提升了整机的美观性。
45.需要说明的是,该具有上下出风功能的空调器的下出风的出风格栅12的设置,从空调器的下方送风,制冷不吹人,制热地毯式送暖,可以达到对室内空间一个较好的制冷或者制热的效果。而且,该出风格栅12采用倾斜式的设置方式,倾斜方向为沿开口处的出风方向逐渐远离出风通道11的底端,相比于沿开口处的出风方向逐渐远离出风通道11,一方面灰尘不易堆积在出风格栅12上,减少出风格栅12内积灰,有效避免灰尘因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落入接触面更大的出风格栅12上而导致积灰,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出风格栅12的隐藏式设计,用户俯视下去完全看不到出风格栅12,整体外观简洁美观,而若采用另一种倾斜方向,用户从远处依然还是比较容易看到出风格栅12。具体地,出风格栅12相对垂直于基准平面的面的倾斜角度在20
°‑
30
°
范围内,此时效果最好,若倾斜角度过小,用户还是可能看得到出风格栅12,且改善灰尘落入出风格栅12的效果不佳,若倾斜角度过大,会存在冷风或者热风不易穿过出风格栅12吹出的问题,造成室内空间风量很小。
46.在本实施例中,出风格栅12的上端位于开口的边沿,出风格栅12的下端位于出风通道11的内壁处。由于出风格栅12的一端位于开口边沿,另一端位于出风通道11的内壁处,使得空调器在工作时形成的冷风或者热风在出风通道11内流动至出风端后,全部经由出风格栅12吹向室内,以起到提高送风品质,进而提升室内空气质量的效果,并且,出风格栅12几乎全部被其上方的出风通道11覆盖,可进一步避免因出风格栅12部分凸出于空调器的前面板40外而出现该露出的部分积满灰尘的问题。
47.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结构还包括第一出风部件13,第一出风部件13的内部形成出风通道11的第一部分,并具有出风端,且第一出风部件13限定出的出风通道11垂直于水平面的一个截面的形状呈扇形,出风格栅12连接在第一出风部件13上。通过设置第一出风部件13,一方面以便于形成出风通道11的第一部分,且其限定的出风通道11的截面形状呈90度角的扇形,使得沿竖直方向流动的冷风或者热风在第一出风部件13的导向作用下变换流动的方向,然后经设置在第一出风部件13出风端处的出风格栅12近似于水平的吹向室内,以达到对室内空气的制冷或者制热的作用,另一方面还为出风格栅12提供一安装部件,以便于通过第一出风部件13倾斜式安装在空调器上。另外,该第一出风部件13垂直于基准平面的一个截面的形状呈90度角的扇形,更易于生产制造及在空调器内的装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出风部件13,空调器内部可直接形成有出风通道11的第一部分。
48.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包括出风框体14,出风格栅12安装在出风框体14上,且通过出风框体14连接在第一出风部件13上并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通过设置出风框体14,进一步便于先将出风格栅12安装在出风框体14上,然后再通过出风框体14与第一出风部件13呈一定角度的装配,实现出风格栅12在出风端处的倾斜设置,达到隐藏设计的效果,整体安装方式简单、易于固定,结构设置合理。
49.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风道结构还包括与第一出风部件13相连接的第二出风部件15,第二出风部件15的内部形成出风通道11的第二部分。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风部件15设置在第一出风部件13的上端,第二出风部件15内部形成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出风通道11,第一出风部件13内部形成与第二部分出风通道11连通的呈扇形的第一部分出风通道11。通过设置第二出风部件15,以便于形成出风通道11的第二部分,使得形成
的冷风或者热风先沿着竖直方向流动,再穿过出风格栅12近似于水平的吹向室内。第一出风部件13与第二出风部件15相连接整体形成出风通道11,为空调器形成的冷风或者热风提供了流动的通道,当形成制冷或者制热风之后,冷风或者热风先经过第二出风部件15内部的第二部分出风通道11,再经过第一出风部件13内部的第一部分出风通道11,且通过连接在第一出风部件13上的出风格栅12实现出风,保证空调器的顺利工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出风部件15,空调器内部可直接形成有出风通道11的第二部分。
50.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风部件15包括均由保温材料制成的第一盖体151及第二盖体152,第一盖体151与第二盖体152相连接形成出风通道11的第二部分。由于第一盖体151及第二盖体152均采用保温材料,使得冷风或者热风经过第一盖体151与第二盖体152之间形成的第二部分出风通道11时,可以对流经第二部分出风通道11的风起到保温作用,避免第二部分出风通道11的外表面产生冷凝水,其中,保温材料可以选择泡沫材料,不仅保温效果较好,而且泡沫材料成本也相对较低。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部件13与第二出风部件15的连接位置处可利用止口和柔软性填充物进行密封,使得第二出风部件15内部的冷热风可以全部进入第一出风部件13内部实现由出风端的出风格栅12出风,并且还可以进一步保证第二出风部件15的保温效果。
51.再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出风部件15还包括第三盖体153,第三盖体153与第二盖体152相连接,并用于支撑第二盖体152及第一盖体151。由于第一盖体151及第二盖体152均采用泡沫材料,且泡沫材料相对较软,不易装配在空调器内,通过设置第三盖体153,可以起到对整个第二出风部件15的支撑作用,以便于第二出风部件15与第一出风部件13的装配及第二出风部件15与空调器其他各结构的安装。
52.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包括平行于出风格栅12设置的导风部件16,导风部件16包括并排设置且均能够转动的多个导风板,其中,导风板通过两端轴套19装配在出风框体14上。由于多个导风板均能够转动,且多个导风板转动的角度可变,如此,用户可以根据室内障碍物的位置,相应的调节多个导风板的导风位置,使得由出风格栅12吹出的冷风或者热风可以避开障碍物的位置,避免空调器的出风端被障碍物挡住,保证室内空气的制冷或者制热效果,并且,可以实现减小环境位置对用户摆放空调器的约束,用户可以随意摆放空调器,并根据需要对多个导风板的角度进行调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导风部件16平行于出风格栅12设置,使得形成的冷风或者热风经过导风板的导风作用顺利由出风格栅12吹出。
53.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包括导风连杆17,导风连杆17用于带动多个导风板同步转动,其中,导风连杆17通过卡扣与每一导风板连接。通过设置导风连杆17,故可同时驱动多个导风板同步转动,不仅在调节导风板的左右导风位置时使得调节更加简易,以避免因出风端被障碍物挡住而影响风量,而且在关闭空调器时,通过驱动多个导风板同步转动至关闭位置,以使整个空调器处于关闭状态,由于多个导风板的角度相同,关闭状态下整个出风端处没有明显空洞,防止在闭合状态下出现小虫或者老鼠进入空调器内部的问题,延长空调器的使用寿命。
54.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导风板转动的电机18。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导风部件16包括一个第一导风板161及多个第二导风板162,电机18与第一导风板161连接,并直接驱动第一导风板161转动,且通过第一导风板161的转动
使得导风连杆17带动多个第二导风板162同步转动。通过设置电机18,以为多个导风板的转动提供驱动力,且通过一个电机18可同时驱动多个导风板同步转动,具体是通过直接驱动第一导风板161转动,第一导风板161转动来带动导风连杆17转动,进而导风连杆17来同时带动多个第二导风板162同步转动。如此,由于电机18是与其中一个导风板连接,整体结构设置合理,并且可以节约空调器在宽度方向上的空间,故在空调器宽度一定的情况下,可在其宽度方向上依次排列更多的导风板,而无需为电机18的安装预留出空间,实现了加大出风端、增加出风风量的效果,其中,第一导风板161是与电机18直接连接的导风板,仅设置有一个,第二导风板162的数量可根据空调器的宽度进行确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机18也可以与导风连杆17连接,通过电机18直接驱动导风连杆17转动,以带动第一导风板161和多个第二导风板162同步转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导风连杆17设置在靠近电机18的一侧。
55.再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8安装在出风框体14上,且电机18位于导风板的上端。具体地,电机18与第一导风板161上的轴套19配合,并固定在出风框体14上,考虑到电机18是与其中一个导风板连接,以实现充分利用空调器在宽度方向上的空间,进而加大出风端、增加出风风量的作用,故可将电机18设置在出风框体14的顶端位置或者出风框体14的底端位置,而相比于将电机18设置在出风框体14的底端位置,设置在出风框体14的顶端位置,即设置在导风板的上端,可以直接避免空调器在工作状态下时,出风通道11内的风遇冷变成冷凝水后顺着电机轴进入电机18的内部,从而起到保护电机18,或者延长电机18使用寿命的作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电机18设置在导风板的下端,且需要对电机18做好防水处理。
56.值得一提地,在本实施例中,出风格栅12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栅板121,栅板121的表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且栅板121靠近开口的一端高于其相对的另一端。通过设置与地面呈一定仰角式斜度设计的多个栅板121,使得向下吹出的冷风或者热风可以穿过多个栅板121沿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的方向向上吹向室内,防止形成的冷风或者热风直接吹向地面,因为出风端是靠近地面的,若冷风或者热风直接吹向地面很容易吹起地面上的尘土,进而容易影响到室内空气环境。其中,该栅板121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空调器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空调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风或者热风向下吹,再经过多个栅板121实现向上出风,既实现了由出风格栅12较大风量的出风,又避免了向下出风且靠近地面容易吹起尘土的问题。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出风格栅12还包括栅框122,通过栅框122安装在出风框体14上,并与地面呈一定角度倾斜式隐藏设计,以避免出风格栅12积灰,且多个栅板121均安装在栅框122上。
57.在本实施例中,出风通道11的底端形成一倾斜面21,沿出风通道11内部至开口的方向,倾斜面21逐渐向上倾斜延伸。通过在出风通道11的底端做一定角度向上倾斜延伸的倾斜面21,可进一步保证出风均可向上吹向室内,从而有效避免扬尘。
58.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包括空调器的底盘20的至少一部分,倾斜面21位于底盘20上。由于底盘20上形成有该倾斜面21,形成方式简单,只需要对底盘20的上端出风位置处进行倾斜处理即可。其中,此倾斜面21只需要向上倾斜一点角度即可,倾斜角度不易过大,可以避免吹起灰尘即可。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底盘20与第一出风部件13拆分成两个零件,出风框体14与出风格栅12装配后可先安装在第一出风部件13上,然后再将第一出风部件13安装在底盘20上,结构上更加简单,也易于生产加工。当然,在其他
实施例中,倾斜面21不一定位于底盘20上,只要在出风端处可以形成一定角度向上倾斜的面即可,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底盘20与第一出风部件13也可以做成一个零部件,直接在出风框体14与出风格栅12装配后安装在该整个零部件上即可。
59.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进风面板30、前面板40、第三出风部件50及第四出风部件60,进风面板30与前面板40安装在底盘20上,第三出风部件50、第四出风部件60、第一出风部件13及第二出风部件15均位于前面板40与进风面板30之间,且第四出风部件60、第三出风部件50、第二出风部件15、第一出风部件13沿着竖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设置。具体地,前面板40设置在正面,进风面板30设置在背面,并用于进风,前面板40与进风面板30围合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三出风部件50与第二出风部件15相连接,并位于容置空间内,并且在容置空间内,第二出风部件15下方设置有第一出风部件13,第一出风部件13上形成有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并向上倾斜的下出风口,第三出风部件50上方设置有第四出风部件60,第四出风部件60上形成有竖直向上的上出风口,且第四出风部件60上的上出风口与第一出风部件13上的下出风口共同形成一种上下出风的结构形式,实现制冷不吹人,制热地毯式送暖,大大提高空调器的舒适性,从而达到通过第一出风部件13、第二出风部件15、第三出风部件50、第四出风部件60保证该空调器顺利冷热风流动及上下出风的目的。
6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还包括底座70及蒸发器80,蒸发器80和底座70位于容置空间内,蒸发器80安装在底座70上,底座70安装在底盘20上,蒸发器80及底座70与出风结构并排设置,且蒸发器80及底座70靠近进风面板30处设置。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结构、纵向设置在所述风道结构内的出风通道(11)及倾斜设置于所述出风通道(11)出风端的出风格栅(12),位于所述出风格栅(12)上方的所述出风通道(11)在基准平面内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出风格栅(12)在所述基准平面内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且所述出风通道(11)上开设有沿平行于所述基准平面的方向贯通的开口,沿所述开口处的出风方向,所述出风格栅(12)逐渐远离所述开口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格栅(12)相对垂直于所述基准平面的面的倾斜角度为20
°‑
3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格栅(12)的上端位于所述开口的边沿,所述出风格栅(12)的下端位于所述出风通道(11)的内壁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包括第一出风部件(13),所述第一出风部件(13)的内部形成所述出风通道(11)的第一部分,并具有所述出风端,且所述第一出风部件(13)垂直于所述基准平面的一个截面的形状呈扇形,所述出风格栅(12)连接在所述第一出风部件(1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包括出风框体(14),所述出风格栅(12)安装在所述出风框体(14)上,且通过所述出风框体(14)连接在所述第一出风部件(13)上并相对于所述基准平面倾斜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出风部件(13)相连接的第二出风部件(15),所述第二出风部件(15)的内部形成所述出风通道(11)的第二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部件(15)包括均由保温材料制成的第一盖体(151)及第二盖体(152),所述第一盖体(151)与所述第二盖体(152)相连接形成所述出风通道(11)的第二部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部件(15)还包括第三盖体(153),所述第三盖体(153)与所述第二盖体(152)相连接,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盖体(152)及所述第一盖体(15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包括平行于所述出风格栅(12)设置的导风部件(16),所述导风部件(16)包括并排设置且均能够转动的多个导风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包括导风连杆(17),所述导风连杆(17)用于带动多个所述导风板同步转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转动的电机(18),所述电机(18)位于所述导风板的上端。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格栅(12)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栅板(121),所述栅板(121)的表面与所述基准平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且所述栅板(121)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高于其相对的另一端。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11)的底端形成一倾斜面(21),沿所述出风通道(11)内部至所述开口的方向,所述倾斜面(21)逐渐向上倾斜延伸。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结构还
包括空调器的底盘(20)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倾斜面(21)位于所述底盘(20)上。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及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空调器的出风结构,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包括风道结构、纵向设置在风道结构内的出风通道及倾斜设置于出风通道出风端的出风格栅,位于出风格栅上方的出风通道在基准平面内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出风格栅在基准平面内的正投影的一部分,且出风通道上开设有沿平行于基准平面的方向贯通的开口,沿开口处的出风方向,出风格栅逐渐远离开口的底端。空调器在使用时,形成的冷风或者热风经出风通道流动至出风端,并穿过出风格栅吹出,以实现对室内空气制冷或者制热的效果,对于该空调器出风结构设置,灰尘不易落入出风格栅内,可以有效避免积尘,此外,整机的美观性也有所提升。观性也有所提升。观性也有所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新 贾飞飞 洪奔奔 詹卓宇 李德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3
技术公布日:2021/6/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00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