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手套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16



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手套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能减少汗液分泌、保护皮肤的医用手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医用手套是常见的医用防护用品,在使用过程中,起双向防护作用,一方面保护医护人员手部皮肤不被损伤和感染,另一方可防止患者被医护人员手部所携带的细菌和脏物所浸入。医用手套的使用是手卫生和职业防护的一部分,高质量的医用手套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可提高手卫生并减少医务人员职业伤害。日常生活中,医用手套也用于一些特殊场景中,如宠物护理等。
3.目前,医用手套主要有两类,其一为橡胶乳胶或橡胶溶液制成的手套,另一类是聚氯乙烯制成的手套。其中,橡胶医用手套又可按胶乳的材质分为主要由天然橡胶胶乳制造的手套和主要由丁腈橡胶胶乳、氯丁橡胶胶乳、丁苯橡胶溶液、丁苯橡胶乳液或热塑性弹性体溶液等制造的手套。实际使用过程中,医用手套存在着一些问题:(1)长时间佩戴手套造成手部大量出汗,手套内部湿度过高,形成不适感,同时,长时间处于高湿环境,皮肤角质层受损并发生褶皱。(2)手套材质致敏,如天然乳胶导致的乳胶过敏症等。针对这些问题,专利cn 205107888 u通过在医用手套手掌部位设置吸汗棉网,以吸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产生的汗渍;专利cn 111364120 a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医用手套内胆加工用超吸水纤维材料,但医用手套内部纤维材料的添加势必会影响手套的使用手感,干扰精细操作,手套和内胆纤维材料的结合也会大大增加医用手套发生渗透的几率,影响手套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手套,该医用手套内表面设有涂层,该涂层在不影响手套本身的使用手感、不增加使用过程中的渗透风险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少手套长时间紧密贴合皮肤造成的汗渍分泌积累,减轻手套内部湿度过高而形成的不适感,保护皮肤尤其是角质层,避免或减轻手指及手心部位角质层吸水过多而受损褶皱,同时能降低长期、高频次佩戴手套后由于手套材质(如乳胶)造成的皮肤过敏。
5.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手套,所述医用手套内表面上附有涂层,所述涂层的成分为四氢嘧啶类物质,或者是四氢嘧啶类物质和色氨酸的混合物。
6.四氢嘧啶为嗜盐微生物为了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防止细胞脱水而在胞内合成并积累的相容性溶质,它与细胞内的新陈代谢相容且不影响细胞的生物大分子功能或生理过程。四氢嘧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渗透压补偿溶质,而且对处于高温、高盐、冷冻、干燥、辐射等不良环境刺激下的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生物膜、蛋白质、酶和核酸)有着很好的保护作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保护剂。这种氨基酸衍生物与其周围的水分子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以在表皮细胞内外形成稳定的保护层,以此包围细胞、酶、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四
氢嘧啶可恢复和稳定角质层屏障功能,从而依据其科学的防护和抗炎功效而增加皮肤含水量。因此四氢嘧啶在化妆品、细胞保护剂、生物制剂稳定剂、药物制剂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应用于皮肤上具有保护皮肤细胞的细胞膜、保湿(长效保湿)、抗炎(保护免疫细胞,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皮肤修复、减少uv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7.色氨酸又称β

吲哚基丙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之一,是一种疏水性氨基酸,在水中微溶,可用于妊娠期妇女营养补充剂和乳幼儿的特殊奶粉,常用于烟酰胺缺乏引起的糙皮病,能够被人体代谢,对使用者无害。
8.经试验验证,四氢嘧啶及其衍生物不仅能够减轻汗液的分泌量,而且能保护因湿度过高造成的皮肤各种问题,而四氢嘧啶及其衍生物和色氨酸的搭配组合能使上述效果更为明显的增加,解决了目前医用手套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9.进一步的,所述四氢嘧啶类物质可以选择一种或一种以上,四氢嘧啶类物质选自四氢嘧啶或/和其衍生物,四氢嘧啶的衍生物包括四氢嘧啶医学领域可接受的盐或/和酯、羟基四氢嘧啶、羟基四氢嘧啶医学领域可接受的盐或/和酯。四氢嘧啶类物质可以从上述成分中进行选择,可以单独选择一种,也可以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四氢嘧啶类物质选择四氢嘧啶或/和羟基四氢嘧啶。
10.进一步的,当涂层的成分仅为四氢嘧啶类物质时,四氢嘧啶类物质在医用手套内表面的单位面积附着量为0.5 g/m2~15g/m2,优选为2 g/m2~10g/m2。
11.进一步的,当涂层的成分为四氢嘧啶类物质和色氨酸的组合时,四氢嘧啶类物质在医用手套内表面的单位面积附着量为0.5 g/m2~15g/m2,色氨酸在医用手套内表面的单位面积附着量为0.1 g/m2~1g/m2。优选的,四氢嘧啶类物质在医用手套内表面的单位面积附着量为2 g/m2~10g/m2,色氨酸在医用手套内表面的单位面积附着量为0.1 g/m2~1g/m2。
12.进一步的,所述医用手套可以是现有领域中使用的各种材质的医用手套,例如医用橡胶手套、聚氯乙烯医用手套等。
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医用手套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四氢嘧啶类物质的水溶液,或者配制四氢嘧啶类物质和色氨酸的水溶液,作为涂层溶液;(2)使医用手套的内表面暴露于外,将涂层溶液附着于医用手套内表面上,最后干燥,得到内表面附有涂层的医用手套。
14.进一步的,步骤(1)中,根据四氢嘧啶类物质和色氨酸在医用手套内表面的单位附着量,调整涂层溶液中各成分的浓度以及涂层溶液的体积,以使涂层成分的附着量满足要求。
15.进一步的,步骤(2)中,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任意可行的方式,将涂层溶液附着在医用手套内表面上,例如可以通过浸渍、喷淋、涂布等方式将涂层溶液附着于医用手套内表面。附着涂层溶液时,可以操作一次,也可以操作多次,直至涂层成分的附着量满足要求。即,可以通过一次浸渍、喷淋、涂布等方式,如果一次无法满足要求,那可以反复操作多次。
16.进一步的,上述方法制得医用手套中,涂层附着在医用手套的内表面,涂层中的成分起到减少汗渍分泌、保护皮肤的作用。无论是涂层一直附着在医用手套内表面上,还是在
佩戴或使用的过程中因为摩擦掉落在手上,都能起到这一作用。
17.本发明医用手套内部设有涂层,该涂层非常薄,在不影响手套本身的使用手感和不增加手套渗透风险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少手套长时间紧密贴合皮肤造成的汗渍分泌积累,减轻手套内部湿度过高造成的不适感,保护皮肤尤其是角质层,避免手指及手心部位角质层吸水过多而发生受损褶皱,能降低长期、高频次佩戴手套后由于手套材质(如乳胶)造成的皮肤过敏。四氢嘧啶为天然小分子氨基酸衍生物,色氨酸为天然氨基酸,两者温和亲肤,无毒无污染,已用医用手套作为医疗废弃物处理时,四氢嘧啶和色氨酸涂层也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19.下述实施例中,四氢嘧啶来自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羟基四氢嘧啶和色氨酸来自sigma

aldrich,医用手套为一次性聚氯乙烯医用手套,来自海氏海诺医疗用品公司。
20.实施例1

101、测量医用手套内表面的面积,按照涂层中各成分在医用手套内表面的单位面积附着量计算所需的涂层成分的质量,各涂层成分在医用手套内表面的单位面积附着量如下表1所示:
2、称取单位面积附着量5倍的各成分,将它们混合均匀,加入1l水配成涂层溶液。以实施例6为例,称取2.5g四氢嘧啶和0.5g色氨酸,加入1l水配成涂层溶液。
21.3、将医用手套的内表面翻到外面,通过多次喷淋、多次浸渍或多次涂布的方式将涂层溶液附着在医用手套内表面,使得涂层溶液施加量为200ml/m2,最后干燥,得到内表面附有涂层的医用手套。
22.对比例1将与实施例1的涂层溶液等体积的水采用多次喷淋的方式喷到医用手套内表面,得到医用手套。
23.试验例1、减少汗渍分泌效果减少汗渍分泌效果通过统计对比长时间佩戴医用手套后手套中汗液质量增加量进行评价判断。
24.1.1实验方法征集志愿者260名,年龄18

40岁之间,男女各半,分为13组,每组20名。设置室温25℃、相对湿度50%
±
5%,称量记录手套初始质量后每组志愿者左手分别佩戴实施例1

12所制备的医用手套,所有志愿者右手都佩戴对比例1的医用手套。志愿者在不损伤医用手套的前提下自由活动并进行实验操作,2h后摘下手套迅速称重,记录手套重量。
25.1.2 效果评价:效果评价通过对比汗渍分泌减少量进行汗渍分泌减少量=(2h后右手手套质量

右手手套初始质量)—(2h后左手手套质


左手手套初始质量)1.3实验结果小结:由表2数据可知,医用手套内表面单独施加单位面积质量为0.5 g/m2~15g/m2的四氢嘧啶类物质涂层(实施例1~5)可有效减少长时间佩戴医用手套造成的手部皮肤汗渍分泌,减少汗渍积累造成的不适感,提高医药手套的使用舒适度,其中四氢嘧啶类物质单位面积质量附着量优选为2 g/m2~10g/m2(实施例2~4)。医用手套内表面单独施加色氨酸涂层时,对手部皮肤汗渍分泌的减少效果不明显(实施例7)。医用手套内表面施加单位面积质量为0.1 g/m2~1g/m2色氨酸与四氢嘧啶类物质进行复配(实施例6、8、9、10)时,未对四氢嘧啶类物质减少手部皮肤汗渍分泌的效果产生明显影响。同时,实施例11~12与实施例3数据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涂层的形成方式不影响医用手套减少汗渍分泌的效果。2.对角质层的保护作用对角质层的保护作用通过观察长时间佩戴含有一定量水的医用手套后指腹角质层状态进行评价。
27.2.1实验方法志愿者260名,年龄18

40岁之间,男女各半,分为13组,每组20名。设置室温25℃、相对湿度50%
±
5%,称量记录手套初始质量后每组志愿者左手分别佩戴实施例1

12所制备的医用手套,并于手套中加去离子水5g,加水后迅速将手套腕部扎紧,防止水流出,所有志愿者右手都佩戴对比例1的医用手套,水套中同样加去离子水5g,加水后迅速将手套腕部扎
紧。志愿者在不损伤医用手套的前提下自由活动并进行实验操作,0.5h后摘下手套迅速称重,记录手套重量,并于摘下手套后立即观察并记录指腹角质层状态。
28.2. 2效果评价:1)汗渍分泌减少量=(0.5h后右手手套质量

右手手套初始质量)—(0.5h后左手手套质量

左手手套初始质量)2)角质层状态判定标准:( )所有指腹出现明显的褶皱,颜色较未佩戴手套前明显变白;( )大部分指腹出现较明显褶皱,颜色较未佩戴手套前变白;( )仅少量指腹出现轻度褶皱,颜色较未佩戴手套前稍白;(

)指腹皮肤与未佩戴医用手套前相比未见明显区别;2.3实验结果小结:由表3可知,在手套里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于医用手套内表面施加涂层基本不影响皮肤水分散失及吸收外源水分。实施例1~5表明,医用手套内表面施加单位面积质量为0.5 g/m2~15g/m2的四氢嘧啶类物质涂层可保护角质层蛋白不过度吸水而形成皱褶,避免角质层吸水膨胀褶皱后造成的磨损和破坏,其中优选施加量为2 g/m2~10g/m2。实施例7与对比例1无明显差异,表明医用手套内表面施加单位面积质量为0.1 g/m2~1g/m2色氨酸不能减轻湿度过高造成的皮肤角质层损伤。实施例6、8

10表明,医用手套内表面施加单位面积质量为0.1 g/m2~1g/m2色氨酸与四氢嘧啶类物质进行复配,有效增强了高湿环境下四氢嘧啶类物质对角质层和角质蛋白的保护,减少了角质层过度吸水造成的褶皱。
29.尽管以上对本申请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和在不脱离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申请保护之列。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手套,其特征是:所述医用手套内表面上附有涂层,所述涂层的成分为四氢嘧啶类物质,或者是四氢嘧啶类物质和色氨酸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手套,其特征是:所述四氢嘧啶类物质为一种或多种,选自四氢嘧啶或/和其衍生物,四氢嘧啶的衍生物包括四氢嘧啶医学领域可接受的盐或/和酯、羟基四氢嘧啶、羟基四氢嘧啶医学领域可接受的盐或/和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手套,其特征是:所述四氢嘧啶类物质为四氢嘧啶或/和羟基四氢嘧啶。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医用手套,其特征是:当涂层的成分为四氢嘧啶类物质时,四氢嘧啶类物质在医用手套内表面的单位面积附着量为0.5 g/m2~15g/m2,优选为2 g/m2~10g/m2。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医用手套,其特征是:当涂层的成分为四氢嘧啶类物质和色氨酸的混合物时,四氢嘧啶类物质在医用手套内表面的单位面积附着量为0.5 g/m2~15g/m2,色氨酸在医用手套内表面的单位面积附着量为0.1 g/m2~1g/m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手套,其特征是:当涂层的成分为四氢嘧啶类物质和色氨酸的混合物时,四氢嘧啶类物质在医用手套内表面的单位面积附着量为2 g/m2~10g/m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手套,其特征是:所述医用手套包括医用橡胶手套或聚氯乙烯医用手套。8.一种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用手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四氢嘧啶类物质的水溶液,或者配制四氢嘧啶类物质和色氨酸的水溶液,作为涂层溶液;(2)使医用手套的内表面暴露于外,将涂层溶液附着于医用手套内表面上,最后干燥,得到内表面附有涂层的医用手套。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一次或多次的方式将涂层溶液附着于医用手套内表面,直至涂层成分的附着量满足要求。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浸渍、喷淋、涂布的方式将涂层溶液附着于医用手套内表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手套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医用手套内表面上附有涂层,所述涂层的成分为四氢嘧啶类物质,或者是四氢嘧啶类物质和色氨酸的混合物。本发明医用手套内部设有涂层,该涂层非常薄,在不影响手套本身的使用手感和不增加手套渗透风险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少手套长时间紧密贴合皮肤造成的汗渍分泌积累,减轻手套内部湿度过高造成的不适感,保护皮肤尤其是角质层,避免手指及手心部位角质层吸水过多而发生受损褶皱,能降低长期、高频次佩戴手套后由于手套材质(如乳胶)造成的皮肤过敏。手套后由于手套材质(如乳胶)造成的皮肤过敏。


技术研发人员:董艳美 王冠凤 石艳丽 钱晓路 周雪 郭学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华熙海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2
技术公布日:2021/6/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03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