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越来越普及,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现有的智能手机,在紧急状态下,虽然能够实现sos功能,但是需要人为的开锁,并且按照相应的操作执行才能实现求救,很容易暴露,并且也不方便,容易延误救援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实现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状态下的快速求救。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其中,包括:
预先设置紧急求救的相关信息;
获取移动终端的状态;
当移动终端的状态达到预警状态时,对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短信。
本申请上述方案,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状态,在移动终端状态达到预警状态时,按照预先设置的紧急求救的相关信息,对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短信,操作方便,无须编辑即可快速发送求救短信,整个操作甚至都不用看手机,保证用户的安全。
可选的,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其中,预先设置紧急求救的相关信息的方法包括:
设置亲情号码;
设置求救短信内容;
对亲情号码状态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时,保存亲情号码以及求救短信内容。
本申请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亲情号码以及设置求救短信内容,再对亲情号码进行验证,确保验证通过,再对应保存亲情号码和求救短信内容,验证亲情号码能够确保亲情号的准确性,避免在紧急状况下,无法发送短信或错发短信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其中,对亲情号码状态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时,保存亲情号码以及求救短信内容的方法包括:
手动控制移动终端触发预警状态;
当亲情号码收到与求救短信内容一致时,亲情号码状态验证通过。
本申请上述方案,在对亲情号进行验证时,通过用户手动触发预警状态,此时正常情况下,移动终端会发送求救短信至亲情号码,此时验证亲情号码是否收到短信,若收到且短信内容与预设的求救短信内容一致,则亲情号码验证通过,进一步的确保亲情号的状态稳定。
可选的,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其中,获取移动终端的状态的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按键按压状态或触摸屏触摸状态。
本申请上述方案,通过移动终端的按键按压状态或者触摸屏的触摸状态对移动终端的状态进行判断,多种操作方式,丰富多样性,方便用户触发紧急求救状态。
可选的,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其中,当移动终端的状态达到预警状态时,对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短信的方法包括:
当移动终端的预设按键按压时间达到预定时间,或预设按键按预定方式按压时,判断移动终端达到预警状态。
本申请上述方案,当移动终端采用按键状态判断预警状态时,判断按键的按压是否达到预定时间,或按键按照预定方式按压,则判断移动终端达到预警状态,通过上述方式进行状态判断,可以减少由于用户误按的情况导致误求救。
可选的,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其中,当移动终端的状态达到预设的预警状态时,对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短信的方法包括:
当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的预定领域触摸时间达到预定时间,或触摸屏的预定领域按预定方式触摸时,判断移动终端达到预警状态。
本申请上述方案,当移动终端采用触摸屏状态来判断预警状态时,判断触摸屏触摸时间或触摸屏按照预定方式触摸时,判断移动终端状态为预警状态,同样的,上述方式进行判断,可以减少由于用户误操作导致的误求救。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系统,其中,包括:
预设模块,用于预先设置紧急求救的相关信息;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状态;
短信发送模块,用于当移动终端的状态达到预警状态时,对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短信。
本申请上述方案,通过获取移动终端的状态,在移动终端状态达到预警状态时,按照预先设置的紧急求救的相关信息,对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短信,操作方便,无须编辑即可快速发送求救短信,整个操作甚至都不用看手机,保证用户的安全。
可选的,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系统,其中,所述预设模块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亲情号码以及设置求救短信内容;
验证单元,用于对亲情号码状态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时,保存亲情号码以及求救短信内容。
本申请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亲情号码以及设置求救短信内容,再对亲情号码进行验证,确保验证通过,再对应保存亲情号码和求救短信内容,验证亲情号码能够确保亲情号的准确性,避免在紧急状况下,无法发送短信或错发短信的情况发生。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设备,其中,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
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预先设置紧急求救的相关信息;获取移动终端的状态;当移动终端的状态达到预警状态时,对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短信;本申请所述方案,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无须编辑,只需要使移动终端的状态达到预警状态,自动发送求救短信,操作方便,并且保障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的步骤s1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申请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系统的预设模块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能够实现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具体的,参照图1,为本申请所述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s1.预先设置紧急求救的相关信息;
s2.获取移动终端的状态;
s3.当移动终端的状态达到预警状态时,对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短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紧急求救,在紧急状况下,用户只需要使移动终端状态达到预警状态,即可对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短信,具体的短信内容以及紧急求救的号码,用户可以预先设置,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的功能默认是关闭状态,用户可以手动开启紧急求救功能,功能开启后,可以实时监控移动终端的状态,当移动终端的状态触发预警时,则自动发送短信至亲情号码进行求救。
前述方案提到了,可以预先设置紧急求救的相关信息,在用户危急情况下,可以使移动终端达到预警状态进行紧急求救,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其中,参阅图2,为所述步骤s3的流程图,预先设置紧急求救的相关信息的方法包括:
s101.设置亲情号码;
s102.设置求救短信内容;
s103.对亲情号码状态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时,保存亲情号码以及求救短信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预设紧急求救的相关信息包括设置亲情号,设置求救短信内容,例如,求救短信内容为“我现在有危险,速来救援”等,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自带的gps,获取定位信息,在短信内容插入定位信息,方便救援,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设置亲情号码以及求救短信内容后,还会对亲情号码的状态进行验证,确保亲情号码状态的准确性,避免在紧急状况下,亲情号码无法收到短信或错收短信,在对亲情号码状态验证通过后,将亲情号码与求救短信内容保存。
前述方案提到了,为了保证亲情号码状态,对亲情号码进行验证,具体的,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其中,对亲情号码状态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时,保存亲情号码以及求救短信内容的方法包括:
手动控制移动终端触发预警状态;
当亲情号码收到与求救短信内容一致时,亲情号码状态验证通过。
本申请实施例中,亲情号码的验证主要通过用户手动触发预警状态,判断亲情号码是否收到求救短信,当有并且内容与求救短信内容一致时,则验证亲情号码通过,当亲情号码没有收到短信或收到短信不一致时,则验证不通过,需要用户重新设置,确保亲情号的状态稳定。
本申请前述方案提到了,当移动终端的状态达到预警状态时,发送紧急求救信息至亲情号码,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其中,获取移动终端的状态的方法包括:获取移动终端的按键按压状态或触摸屏触摸状态。
具体的,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的状态达到预警状态时,对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短信的方法包括:
当移动终端的预设按键按压时间达到预定时间,或预设按键按预定方式按压时,判断移动终端达到预警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通过按压按键的方式进行预警状态的判断时,获取移动终端的按键状态,当按键按压时间达到预定时间或按照预定方式按压时,判断移动终端达到预警状态,举例说明,例如,当移动终端的按键按压时间达到五秒,例如锁屏状态下,手机的home键持续按压达到五秒,此时判断移动终端达到预警状态,或者移动终端的home键迅速按2下,停1秒,再迅速按2下等,用户可以根据使用习惯,设置判断方式,当然按键也可以设置,不限于home键,也可以是关机键,音量键等。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的状态达到预设的预警状态时,对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短信的方法还包括:
当移动终端的触摸屏的预定领域触摸时间达到预定时间,或触摸屏的预定领域按预定方式触摸时,判断移动终端达到预警状态。
本申请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触摸屏的状态来判断预警状态,举例说明,当用户触摸触摸屏五秒,或者在触摸屏上画“s”,上述判定方式用户同样可以预设,方便用户操作即可。同时为了避免误操作,可以设置不容易误操作的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安全,在移动终端发送求救短信后,避免他人查看手机,发现求救短信,可以在移动终端发送求救短信后,自动删除发送记录,保证用户的安全。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系统,参阅图3,为所属系统德杰结构框图,其中,包括:
预设模块100,用于预先设置紧急求救的相关信息;
状态获取模块200,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状态;
短信发送模块300,用于当移动终端的状态达到预警状态时,对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短信。
本申请实施例,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紧急求救,在紧急状况下,用户只需要使移动终端状态达到预警状态,即可对预设的号码发送求救短信,具体的短信内容以及紧急求救的号码,用户可以预先设置,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的功能默认是关闭状态,用户可以手动开启紧急求救功能,功能开启后,可以实时监控移动终端的状态,当移动终端的状态触发预警时,则自动发送短信至亲情号码进行求救。具体的模块功能实现在方法中已经详细描述,故不在此赘述。
可选的,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系统,其中,参阅图4,为所述预设模块的结构框图,所述预设模块100包括:
设置单元101,用于设置亲情号码以及设置求救短信内容;
验证单元102,用于对亲情号码状态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时,保存亲情号码以及求救短信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预设紧急求救的相关信息包括设置亲情号,设置求救短信内容,例如,求救短信内容为“我现在有危险,速来救援”等,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自带的gps,获取定位信息,在短信内容插入定位信息,方便救援,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设置亲情号码以及求救短信内容后,还会对亲情号码的状态进行验证,确保亲情号码状态的准确性,避免在紧急状况下,亲情号码无法收到短信或错收短信,在对亲情号码状态验证通过后,将亲情号码与求救短信内容保存。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设备,其中,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的紧急求救方法。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