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取水明渠拦污构筑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48



1.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取水明渠拦污构筑方法,属于核电站冷源保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核电站运行会产生大量热量,必须有可靠的冷源进行冷却以保障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国内现有核电站均为滨海电站,以海水作为冷源,通过“抽吸

换热

排放”的流程将机组运行中产生的60%以上的热量导出。国内大多数核电站采用明渠取水,为保障取水可靠,大部分核电站在取水明渠口门或渠内设置有多道过滤设备,包括拦污网、拦油漂、粗格栅、拦污网兜、粗细格栅、鼓网等设备。虽然采取了这些措施,但是近年来核电站应海生物或杂物入侵明渠、鼓网上下游侧水位压差过大,导致降功率、停机、停堆时间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核电站的安全生产。国家核安全局要求各核电厂营运单位吸取本次运行事件经验教训,开展冷源系统防控海生物检查,采取措施防范此类事件发生。
3.我国核电起步相对较晚,取水头部杂物入侵情况在机组运行初期并不明显,但是随着投运机组数量的增多和运行时间的延长,生物或杂物大规模聚集并入侵取水头部事件时有发生,并且造成的机组瞬态影响程度也日趋严重,停机停堆次数也不少,个别电厂深受其害,导致多次非停。在2010年后国内核电站杂物入侵形成冷源风险态势增加,严重的影响到了机组的运行安全。
4.常用的拦污网存在以下问题:
5.1、平面网跨度大,受力较大易破损,且不易清理杂物,需要潜水作业;
6.2、拦污网兜主要收集悬浮物,收集漂浮物效果不理想;
7.3、上述拦污网相对强度较弱,易遭受台风影响,导致结构破坏;
8.4、不能靠近取水泵房设置,防护明渠内水域滋生的海生物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减少污染保护海洋生态,同时提高打捞清理效率,节约工程投资及运维费用的拦污方法。
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取水明渠拦污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两侧的导流堤,在导流堤中间设有一个拦污构筑物,主要由多个并列的取水涵洞组成,在取水涵洞的上方设有设有潮间拦污网,在所述的取水涵洞中设置有多个专用拦污网箱,在拦污构筑物的上方设有一个活动的门式起重机。
11.优选的,所述的取水明渠的左侧与导流堤连接处设有一个海生物放生口,取水明渠的右侧通过过船段与导流堤连接,取水明渠的前后两侧上设有便于门式起重机移动的门机轨道。
12.优选的,所述的专用拦污网箱与取水涵洞活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的专用拦污网箱包括框架,框架的两侧设有可拆卸网片,框架上设有多个吊环,所述的框架由多个不锈钢框架焊接而成。
14.本发明的特点:
15.1、分流:通过在明渠中建设多孔取水涵洞(单孔净尺寸约7米
×
5米),将明渠分隔为多个流道以降低海生物爆发堵塞整个流道的可能性,从而实现分别控制的目的,同时,在滞留平台上部设有三排拦污网箱入口,洞口设有可拆卸式拦污网片。当潮位高于滞留平台时,拦污网箱入口亦可以成为箱涵进水口,进一步降低箱涵入口拦污网被封堵的可能性。。
16.2、拦捞:取水涵洞及拦污网箱、门式起重机的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拦截强度及打捞效率;明渠上游侧可利用船只打捞,进入取水涵洞后,可利用拦污网箱收集打捞;拦污网箱可以设置成多种形式:不同孔径的拦污网箱、带钩的拦污网箱、实体闸门等,使用时应注意观测拦截网箱上下游水位差,避免水位差过大,造成网箱损坏;
17.3、滞蓄:多道拦污网箱的拦截及取水涵洞的暂存作用,可延迟海生物进犯速度,降低其集中爆发致灾的风险。同时,其他取水涵洞仍可继续供水;
18.4、清理:箱涵顶板(滞留平台)标高设置为平均潮位,通过潮间带拦污网及滞留平台的配合,可以充分利用潮汐作用,将致灾海生物或杂物留置在平台上,待退潮时滞留平台露出水面,方便人员至平台清理;
19.5、放生:打捞收集到的海生物,可以通过放生口放归至明渠防波堤外侧海域,一方面保护了海洋生态,另一方面大幅减少了外运作业量;
20.6、应急:过船段采用橡胶坝或可升降拦污网形式,过船及应急时,可以降低坝体或拦污网高度以实现船只通行、放水的功能;
21.7、由于取水涵洞高度约7米高,为降低起吊高度,拦污网箱可以设上下两层,每层约3.5米高。
22.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常规拦污方案中存在问题,增加了拦截的强度,大大减少了水下作业及人力使用,提高了打捞清理效率,节约工程投资及运维费用,同时具备海生物放生功能。主要效果如下:
23.1、将大的拦截面分成若干独立区域,降低了拦污网高度,减小了拦污网的荷载,提高了拦截的安全性;
24.2、拦污网箱的设置,提高了海生物、杂物的收集效率;
25.3、放生口的设置,响应了环保要求,同时减少了外运作业量;
26.4、潮间带拦污网及滞留平台的设置,极大的降低了水下作业量。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28.图2为本发明的立面图;
29.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30.图4是本发明的专用拦污网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32.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核电站取水明渠拦污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两侧的导流堤,在导流堤中间设有一个拦污构筑物1,主要由多个并列的取水涵洞2组成,在拦
污构筑物1的上方设有设有潮间拦污网4,在所述的取水涵洞2中设置有多个专用拦污网箱3,在拦污构筑物1的上方设有一个活动的门式起重机5,所述的拦污构筑物1的左侧与导流堤连接处设有一个海生物放生口 6,拦污构筑物1的右侧通过过船段7与导流堤连接,拦污构筑物1的前后两侧上设有便于门式起重机5移动的门机轨道8,所述的专用拦污网箱3与取水涵洞 2活动连接。
33.专用拦污网箱3包括框架9,框架9顶部的设有可拆卸网片10,框架9上设有两个吊环11,所述的框架9由多个不锈钢框架12焊接而成。专用拦污网箱3 是由型钢焊接成的一个“c”型箱体框架及固定在型钢间的可拆卸式网片组成。箱体框架由型钢焊接而成,为防止海水腐蚀,型钢宜采用不锈钢材质,其选型、间距依据结构设计确定。型钢上开有小孔固定可拆卸网片,小孔的孔径、间距以能紧密固定网片,不产生过大缝隙为宜。网片应采用海生物不附着的细目网,网目大小依据需拦截的海生物确定。拦污网箱通过设置在取水涵洞侧壁上的闸门槽固定在涵洞中,“c”型箱体开口处朝向上游侧,以便收集致灾生物及杂物。

技术特征:
1.一种核电站取水明渠拦污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两侧的导流堤,在导流堤中间设有一个拦污构筑物(1),主要由多个并列的取水涵洞(2)组成,在取水涵洞(2)的上方设有设有潮间拦污网(4),在所述的取水涵洞(2)中设置有多个专用拦污网箱(3),在拦污构筑物(1)的上方设有一个活动的门式起重机(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取水明渠拦污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拦污构筑物(1)的左侧与导流堤连接处设有一个海生物放生口(6),在取水涵洞(2)的上方设有设有潮间拦污网(4),箱涵顶板标高设置在平均潮位与低潮位之间,形成滞留平台,便于拦截物清理拦污构筑物(1)的右侧通过过船段(7)与导流堤连接,拦污构筑物(1)的前后两侧上设有便于门式起重机(5)移动的门机轨道(8)。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取水明渠拦污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专用拦污网箱(3)与取水涵洞(2)活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站取水明渠拦污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专用拦污网箱(3)包括框架(9),框架(9)的两侧设有可拆卸网片(10),框架(9)上设有多个吊环(11),所述的框架(9)由多个不锈钢框架(12)焊接而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取水明渠拦污构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两侧的导流堤,在导流堤中间设有一个拦污构筑物,主要由多个并列的取水涵洞组成,在取水涵洞的上方设有设有潮间拦污网,在所述的取水涵洞中设置有多个专用拦污网箱,在拦污构筑物的上方设有一个活动的门式起重机。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常规拦污方案中存在问题,增加了拦截的强度,大大减少了水下作业及人力使用,提高了打捞清理效率,节约工程投资及运维费用。节约工程投资及运维费用。节约工程投资及运维费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钰琳 缪正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0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