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轻型或重型木结构建筑中楼板通常采用由木板和木搁栅组成的楼板体系。由于这种楼板的强度、刚度较低,隔声和防火性能较差,不少学者提出了木搁栅
‑
混凝土组合楼板,可明显提升楼板的强度、刚度、隔声和防火性能。然而,由于木搁栅通常为单向布置,楼板的双向性能较差。
3.正交胶合木是以层板相互叠层正交组坯后胶合而成的木制产品。由于层板正交双向胶合,有效弥补了木材顺纹和横纹受力性能差异大的缺陷,如何提供一种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将正交胶合木与混凝土板实现良好的连接,同时能兼顾相邻的正交胶合木板及预制混凝土板的连接结构,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采用剪力连接件将正交胶合木与混凝土板连接形成正交胶合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并将相邻的正交胶合木板和预制混凝土板连接可充分发挥木材和混凝土的强度,明显改善楼板的双向性能,提高楼板的承载力。
5.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包括正交胶合木板1、预制混凝土板2;所述正交胶合木板1上表面间隔开设若干插槽101,相邻正交胶合木板1边缘部位台阶结构搭接后采用紧固件固定连接;预制混凝土板2浇筑前埋设钢筋网连接件3和预制混凝土板侧边预埋件4;所述插槽101处涂抹胶黏剂,所述钢筋网连接件3插入所述插槽101处;相邻预制混凝土板侧边预埋件4部位采用连接件5进行连接,并形成一空腔部,所述空腔部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
7.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为自攻螺丝6。
8.优选的,钢筋网连接件3的长度为400mm~500mm,布置间距为500mm~700mm,埋入预制混凝土板2的深度为50mm,插入正交胶合木板1的深度不小于30mm。
9.优选的,正交胶合木板1在上表面间隔开设插槽101的位置与钢筋网连接件3的预埋位置对应,插槽101的宽度比钢筋网连接件的厚度大1mm~2mm。
[0010][0011][0012]
优选的,预制混凝土板2中的预埋钢筋7横向穿过钢筋网连接件3。
[0013]
优选的,预制混凝土板侧边预埋件4采用方钢管401焊锚筋402,预埋件间距为100mm~200mm,采用连接件5拼装好后采用灌浆封堵。
[0014]
进一步的,自攻螺丝6长度与正交胶木板1厚度相同,相邻正交胶合木板1搭接长度
为50mm。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
1)使正交胶合木板和预制混凝土板达到共同作用,相邻正交胶合木板和预制混凝土板采用连接件进行连接,形成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
[0017]
2)与传统木楼板相比,可提高楼板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提升楼板的隔振和隔声性能;与木格栅
‑
混凝土组合楼板相比,可提高楼板的双向性能,更好的发挥木材和混凝土的优势。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的平面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的立面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相邻正交胶合木板的连接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相邻预制混凝土板的连接示意图。
[0022]
图中:1正交胶合木板、2预制混凝土板、3钢筋网连接件、4预制混凝土板侧边预埋件、5预制混凝土板侧边连接件、6正交胶合木板侧边连接自攻螺丝、101插槽、401方钢管、402锚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4]
如附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它包括正交胶合木板1、预制混凝土板2、钢筋网连接件3、预制混凝土板侧边预埋件4、预制混凝土板侧边连接件5和正交胶合木板侧边连接自攻螺丝6。
[0025]
参见图1
‑
2,所述正交胶合木板1在上表面间隔开设若干插槽101,相邻正交胶合木板1搭接后采用自攻螺丝6连接。预制混凝土板2浇筑前埋设钢筋网连接件3和预制混凝土板侧边预埋件4,在正交胶合木板1插槽处101涂抹胶黏剂,将预制混凝土板2中钢筋网连接件3插入正交胶合木板1插槽101处,相邻预制混凝土板侧边采用连接件5进行连接,形成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
[0026]
参见图1
‑
2,钢筋网连接件3的长度为400mm,布置间距为600mm,埋入预制混凝土板2的深度为50mm,插入正交胶合木板1的深度为30mm。
[0027]
在此实施例中,正交胶合木板1在上表面间隔开设插槽101的位置与钢筋网连接件3的预埋位置对应,插槽101的宽度比钢筋网连接件的厚度大1mm。
[0028]
参见图2,预制混凝土板2中钢筋7穿过钢筋网连接件3。
[0029]
参见图4,预制混凝土板侧边预埋件4采用方钢管401焊锚筋402,预埋件间距为150mm,采用连接件5拼装好后采用灌浆封堵。
[0030]
参见图3,正交胶合木板侧边连接自攻螺丝6长度与正交胶合木板1厚度相同,相邻正交胶合木板1搭接长度为50mm。
[0031]
本实施例中,预制装配式正交胶合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通过钢筋网连接件使正交
胶合木板和预制混凝土板达到共同作用,相邻正交胶合木板和预制混凝土板采用连接件进行连接,形成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与传统木楼板相比,可提高楼板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提升楼板的隔振和隔声性能;与木格栅
‑
混凝土组合楼板相比,可提高楼板的双向性能,更好的发挥木材和混凝土的优势。
[0032]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发明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应当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正交胶合木板(1)、预制混凝土板(2);所述正交胶合木板(1)上表面间隔开设若干插槽(101),相邻正交胶合木板(1)边缘部位台阶结构搭接后采用紧固件固定连接;预制混凝土板(2)浇筑前埋设钢筋网连接件(3)和预制混凝土板侧边预埋件(4);所述插槽(101)处涂抹胶黏剂,所述钢筋网连接件(3)插入所述插槽(101)处;相邻预制混凝土板侧边预埋件(4)部位采用连接件(5)进行连接,并形成一空腔部,所述空腔部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自攻螺丝(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其特征在于:钢筋网连接件(3)的长度为400mm~500mm,布置间距为500mm~700mm,埋入预制混凝土板(2)的深度为50mm,插入正交胶合木板(1)的深度不小于3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其特征在于:正交胶合木板(1)在上表面间隔开设插槽(101)的位置与钢筋网连接件(3)的预埋位置对应,插槽(101)的宽度比钢筋网连接件的厚度大1mm~2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板(2)中的预埋钢筋(7)横向穿过钢筋网连接件(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板侧边预埋件(4)采用方钢管(401)焊锚筋(402),预埋件间距为100mm~200mm,采用连接件(5)拼装好后采用灌浆封堵。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木
‑
混凝土组合楼板体系,其特征在于:自攻螺丝(6)长度与正交胶木板(1)厚度相同,相邻正交胶合木板(1)搭接长度为5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木
技术研发人员:陈玲珠 王卓琳 许清风 张富文 冷予冰 郑乔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科预应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6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