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蒲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2.蒲扇是用蒲葵叶制成的扇。俗称蒲扇,亦称“葵扇”,蒲扇质轻,价廉,是中国应用最为普及的扇子。目前蒲扇的制作,将葵叶晒干压平后,将葵叶放置在模具上,人工手持敲打工具对葵叶进行敲打,截取规整的扇面制作成蒲扇,再剪切扇柄。此种加工方式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成品形状不统一。
3.公开号为cn202010318844.6的一篇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蒲扇制作切圆机,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边缘位置固接有支撑块,其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固接有环形框;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接于靠近所述底座且与所述环形框同一侧的所述支撑块一侧。本发明通过将葵叶放在环形框上,踩动踏板向下移动,可使得压板将葵叶压紧,且环形切刀向上移动将葵叶切成圆形,松开踏板复位,如此,更方便操作人员将葵叶切成圆形,且还省力。
4.但是其每次只能加工一把蒲扇,工作效率较低,而且仍需要人踩踏板,费力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承载装置和修剪装置,承载装置包括回转链条a以及在回转链条a带动下做回转运动的承载机构和尾部切割机构,修剪装置包括回转链条b以及在回转链条b带动下做回转运动的葵叶修剪机构和脱离机构,承载机构用于承载蒲扇且在运动过程中使蒲扇排列整齐,葵叶修剪机构用于切割多余葵叶得到规整扇面,尾部切割机构用于切割扇柄,脱离机构用于带动修剪后的葵叶余料上移与完成加工的蒲扇分离,解决了当前蒲扇加工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成品形状不统一以及修边不整齐的问题。
6.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修剪装置和承载装置,所述修剪装置和承载装置上下设置,所述修剪装置和承载装置之间形成工作通道;
8.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回转链条a以及阵列设置在回转链条a上且在回转链条a带动下做回转运动的承载机构和尾部切割机构,所述修剪装置包括回转链条b以及阵列设置在回转链条b上且在回转链条b带动下做回转运动的葵叶修剪机构和脱离机构,所述脱离机构包括设置在葵叶修剪机构上的承托组件和与承托组件转动连接的推动组件,所述承载机构和葵叶修剪机构在传输经过工作通道时两者上下位置一一对应;
9.所述承载机构用于承载蒲扇且在运动过程中使蒲扇排列整齐,所述葵叶修剪机构用于切割多余葵叶得到规整扇面,所述尾部切割机构用于切割扇柄,所述脱离机构用于带动修剪后的葵叶余料上移与完成加工的蒲扇分离。
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承托组件包括设置在葵叶修剪机构上的延伸块,所述脱离组
件包括与延伸块转动连接的推动轴a和推动轴b、分别设置在推动轴a和推动轴b端部的托板a和托板b、与推动轴a和推动轴b连接的传动架以及与传动架连接的移动杆,所述延伸块与传动架之间连接有套设在推动轴a上的弹簧e和套设在推动轴b上的弹簧f。
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脱离机构的后方还设置有导向条b,所述脱离机构传输经过工作通道时所述移动杆的端部沿着导向条b的侧面滑动,并在导向条b的导向作用下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对葵叶余料的承托,所述导向条b包括内压段和复位保持段。
1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葵叶修剪机构包括与连接块b转动连接的升降杆a,与升降杆a连接的切刀c,设置在切刀c内部且与切刀c转动连接的升降杆b以及设置在升降杆b下端的压块,所述升降杆a上设置有限位块b,所述限位块b和连接块b之间设置弹簧c,所述切刀c与压块之间设置弹簧d。
1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葵叶修剪机构的上方还设置有导向条a,所述葵叶修剪机构传输经过工作通道时所述升降杆a的上端部沿着导向条a的下表面滑动,并在导向条a的导向作用下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从上至下的切割。
1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整理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和回转链条a侧边连接的连接块a,设置在连接块a上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连接块a下方的承载板。
1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整理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连接块a上的滚轮a和滚轮b,所述滚轮a和滚轮b下端分别设置齿轮a和齿轮b;
16.所述滚轮b设置在滚轮a前侧,所述齿轮a在齿轮b下方;
17.所述齿轮a在工作通道的前段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上的齿条a,所述齿轮b在工作通道的前段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上的齿条b。
1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尾部切割机构设置在承载机构上,所述尾部切割机构包括和连接块a转动连接的第一切刀组件、和连接块a转动连接的第二切刀组件以及转动组件。
1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切刀组件包括支撑架a,设置在支撑架a上端的切刀a,设置在支撑架a下端且与连接块a转动连接的支撑轴a和设置在支撑架a下端的齿条c,所述支撑轴a和连接块a之间设置弹簧a;
20.所述第二切刀组件包括支撑架b,设置在支撑架b上端的切刀b,设置在支撑架b下端且与连接块b转动连接的支撑轴b和设置在支撑架b下端的齿条d,所述支撑轴b和连接块a之间设置弹簧b;
21.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和连接块a转动连接的传动轴,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转动轴上的齿轮c和齿轮d,所述传动轴顶端设置限位块a,所述齿轮d在工作通道的后段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上的齿条e
22.作为又一种优选,所述回转链条b31在传输经过工作通道的路径上,侧边设置链条稳定板。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4.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承载装置和修剪装置,承载装置包括回转链条a以及在回转链条a带动下做回转运动的承载机构和尾部切割机构,修剪装置包括回转链条b以及在回转链条b带动下做回转运动的葵叶修剪机构和脱离机构,承载机构用于承载蒲扇且在运动过程中使蒲扇排列整齐,葵叶修剪机构用于切割多余葵叶得到规整扇面,尾部切割机构用于
切割扇柄使其长度一致,脱离机构用于带动修剪后的葵叶余料上移与完成加工的蒲扇分离整个动作在传输的过程中连续式进行,定位准确修切整齐,大大提高了蒲扇加工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
25.2.本发明通过设置脱离机构,移动杆在导向条b的导向作用下带动推动轴a和推动轴b向外移动,托板a和托板b在移动中分别进入凹槽a和凹槽b,托住葵叶余料的底部,之后跟随葵叶修剪机构上移分离葵叶余料和蒲扇,此种结构设置结构巧妙,成品取下省力,蒲叶余料收集方便;
26.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整理组件,滚轮a和滚轮b前后交错设置,滚轮a和滚轮a上的齿轮上下交错设置,齿轮a和齿轮b分别在齿条a和齿条b的带动下转动,使得滚轮a和滚轮b转动,使得放置在滚轮a和滚轮b内的扇柄在转动下规整排列,该设置结构简单,整理效率高。
27.4.本发明通过设置尾部切割机构,第一切刀组件内的齿条c和第二切刀组件内的齿条d在齿轮d的带动下向内移动,使得切刀a和切刀b向内切割,完成对叶柄的修剪,该设置使得叶柄修剪整齐,修剪方便;
28.5.本发明通过设置葵叶修剪机构,升降杆a在导向条a的导向作用下带动切刀c下压,切刀c内设置的压块先接触到顶部蒲扇,在持续下压过程中压块使蒲扇接触更加紧密,便于切刀的切割,切割效率高。
29.综上所述,该生产线具有加工效率高,使用便捷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蒲扇加工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31.图1为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的正视图;
33.图3为承载装置和修剪装置的正视图;
34.图4为承载装置和修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葵叶修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葵叶修剪机构、脱离机构和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7为承载机构和尾部切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承载机构和尾部切割结构的俯视图;
39.图9为尾部切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0为脱离机构与导向条b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41.图11为整理组件与齿条a和齿条b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42.图12为转动组件与齿条e配合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44.实施例1
45.如图1、图2、图3、图4、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修剪装置3和承载装置2,所述修剪装置3和承载装置2上下设置,所述修剪装置3和承载装置2之间形成工作通道4;
46.所述承载装置2包括回转链条a21以及阵列设置在回转链条a21上且在回转链条a21带动下做回转运动的承载机构22和尾部切割机构23,所述修剪装置3包括回转链条b31以及阵列设置在回转链条b31上且在回转链条b31带动下做回转运动的葵叶修剪机构32和脱离机构33,所述脱离机构33包括设置在葵叶修剪机构32上的承托组件331和与承托组件331转动连接的推动组件332,所述承载机构22和葵叶修剪机构32在传输经过工作通道4时两者上下位置一一对应;
47.所述承载机构22用于承载蒲扇5且在运动过程中使蒲扇5排列整齐,所述葵叶修剪机构32用于切割多余葵叶得到规整扇面,所述尾部切割机构23用于切割扇柄,所述脱离机构33用于带动修剪后的葵叶余料上移与完成加工的蒲扇5分离。
48.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承载装置和修剪装置,承载装置包括回转链条a以及在回转链条a带动下做回转运动的承载机构和尾部切割机构,修剪装置包括回转链条b以及在回转链条b带动下做回转运动的葵叶修剪机构和脱离机构,承载机构用于承载蒲扇且在运动过程中使蒲扇排列整齐,葵叶修剪机构用于切割多余葵叶得到规整扇面,尾部切割机构用于切割扇柄使其长度一致,脱离机构用于带动修剪后的葵叶余料上移与完成加工的蒲扇分离整个动作在传输的过程中连续式进行,定位准确修切整齐,大大提高了蒲扇加工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
49.进一步地,所述承托组件331包括设置在葵叶修剪机构32上的延伸块3311,所述脱离组件332包括与延伸块3311转动连接的推动轴a3321和推动轴b3322、分别设置在推动轴a3321和推动轴b3322端部的托板a3323和托板b3324、与推动轴a3321和推动轴b3322连接的传动架3325以及与传动架3325连接的移动杆3326,所述延伸块3311与传动架3325之间连接有套设在推动轴a3321上的弹簧e3327和套设在推动轴b3322上的弹簧f3328。
50.此处,通过设置脱离机构,移动杆在导向条b的导向作用下带动推动轴a和推动轴b向外移动,托板a和托板b在移动中分别进入凹槽a和凹槽b,托住葵叶余料的底部,之后跟随葵叶修剪机构上移分离葵叶余料和蒲扇,此种结构设置结构巧妙,成品取下省力,蒲叶余料收集方便。
51.进一步地,所述脱离机构33的后方还设置有导向条b35,所述脱离机构33传输经过工作通道4时所述移动杆3326的端部沿着导向条b35的侧面滑动,并在导向条b35的导向作用下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对葵叶余料的承托,所述导向条b35包括内压段351和复位保持段352。
52.进一步地,所述葵叶修剪机构32包括与连接块b311转动连接的升降杆a322,与升降杆a322连接的切刀c321以及设置在切刀c321内部且与切刀c321转动连接的升降杆b325。
53.此处,设置葵叶修剪机构,升降杆a在导向条a的导向作用下带动切刀c下压,切刀c内设置的压块先接触到顶部蒲扇,在持续下压过程中压块使蒲扇接触更加紧密,便于切刀
的切割,切割效率高。
54.进一步地,所述葵叶修剪机构32的上方还设置有导向条a34,所述葵叶修剪机构32传输经过工作通道4时所述升降杆a322的上端部沿着导向条a34的下表面滑动,并在导向条a34的导向作用下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从上至下的切割。
55.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机构22包括支撑组件221和设置在支撑组件221上的整理组件222,所述支撑组件221包括和回转链条a21侧边连接的连接块a2211,设置在连接块a2211上的支撑板2212以及设置在连接块a2211下方的承载板2213,所述支撑板2212上设置有与托板a3321对应的凹槽a22121和与托板b3323对应的凹槽b22122。
56.进一步地,所述整理组件222包括转动连接在连接块a2211上的滚轮a2221和滚轮b2223,所述滚轮a2221和滚轮b2223下端分别设置齿轮a2222和齿轮b2224;
57.所述滚轮b2223设置在滚轮a2221前侧,所述齿轮a2222在齿轮b2224下方;
58.所述齿轮a2222在工作通道4的前段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固定在机架1上的齿条a24,所述齿轮b2224在工作通道4的前段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固定在机架1上的齿条b25。
59.此处,通过设置整理组件,滚轮a和滚轮b前后交错设置,滚轮a和滚轮a上的齿轮上下交错设置,齿轮a和齿轮b分别在齿条a和齿条b的带动下转动,使得滚轮a和滚轮b转动,使得放置在滚轮a和滚轮b内的扇柄在转动下规整排列,该设置结构简单,整理效率高。
60.进一步地,所述尾部切割机构23设置在承载机构22上,所述尾部切割机构23包括和连接块a2211转动连接的第一切刀组件231、和连接块a2211转动连接的第二切刀组件232以及转动组件233。
6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刀组件231包括支撑架a2311,设置在支撑架a2311上端的切刀a2312,设置在支撑架a2311下端且与连接块a2211转动连接的支撑轴a2313和设置在支撑架a2311下端的齿条c2315,所述支撑轴a2313和连接块a2211之间设置弹簧a2314;
62.所述第二切刀组件232包括支撑架b2321,设置在支撑架b2321上端的切刀b2322,设置在支撑架b2321下端且与连接块b311转动连接的支撑轴b2323和设置在支撑架b2321下端的齿条d2325,所述支撑轴b2323和连接块a2211之间设置弹簧b2324;
63.所述转动组件233包括和连接块a2211转动连接的传动轴2333,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转动轴2333上的齿轮c2331和齿轮d2332,所述传动轴2333顶端设置限位块a23331,所述齿轮d2332在工作通道4的后段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固定在机架1上的齿条e26。
64.此处,通过设置尾部切割机构,第一切刀组件内的齿条c和第二切刀组件内的齿条d在齿轮d的带动下向内移动,使得切刀a和切刀b向内切割,完成对叶柄的修剪,该设置使得叶柄修剪整齐,修剪方便。
65.更进一步地,所述回转链条b31在传输经过工作通道4的路径上,侧边设置链条稳定板6。
66.实施例2
67.如图5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升降杆b325下端设置压块327,所述升降杆a322上设置有限位块b323,所述限位块b323和连接块b311之间设置弹簧c324,所述切刀c321与压块327之间设置弹簧d326。该实施例通过在切刀c内设置压块,压块先接触到顶部蒲扇,在持续下压过程中压块使蒲扇接触更加紧
密,便于切刀的切割,切割效率高。
68.工作过程如下:
69.人工将若干晒干铺平的葵叶放置在支撑板2212上,葵叶的叶柄在滚轮a2221和滚轮b2223之间,滚轮a2221和滚轮b2223前后交错设置,滚轮a2221和滚轮a2223上的齿轮上下交错设置,齿轮a2221和齿轮b2223分别在齿条a24和齿条b25的带动下转动,使得滚轮a2221和滚轮b2223转动,使得放置在滚轮a2221和滚轮b2223内的扇柄在转动下规整排列,接着升降杆a322在导向条33的导向作用下带动切刀c321下压,切刀c321内设置的压块327先接触到顶部蒲扇,在持续下压过程中压块327使蒲扇接触更加紧密,然后切刀c321持续下压完成切割,葵叶切割后,齿轮d2332在齿条e26的带动下转动,同时带动齿轮c2331转动,第一切刀组件231内的齿条c2315和第二切刀组件232内的齿条d2325在齿轮c2332的带动下向内移动,使得切刀a2312和切刀b2322向内切割,完成对叶柄的修剪。在叶柄修剪的同时,移动杆3326先在导向条b35内压段351的导向作用下带动推动轴a3321和推动轴b3322向外移动,托板a3323和托板b3324在移动中分别进入凹槽a22121和凹槽b22122,托住葵叶余料的底部,之后跟随葵叶修剪机构上移并在导向条b35复位保持段352作用下分离葵叶余料和蒲扇,最后人工取下完成加工的蒲扇。
7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71.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7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修剪装置(3)和承载装置(2),所述修剪装置(3)和承载装置(2)上下设置,所述修剪装置(3)和承载装置(2)之间形成工作通道(4);所述承载装置(2)包括回转链条a(21)以及阵列设置在回转链条a(21)上且在回转链条a(21)带动下做回转运动的承载机构(22)和尾部切割机构(23),所述修剪装置(3)包括回转链条b(31)以及阵列设置在回转链条b(31)上且在回转链条b(31)带动下做回转运动的葵叶修剪机构(32)和脱离机构(33),所述脱离机构(33)包括设置在葵叶修剪机构(32)上的承托组件(331)和与承托组件(331)转动连接的推动组件(332),所述承载机构(22)和葵叶修剪机构(32)在传输经过工作通道(4)时两者上下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承载机构(22)用于承载蒲扇(5)且在运动过程中使蒲扇(5)排列整齐,所述葵叶修剪机构(32)用于切割多余葵叶得到规整扇面,所述尾部切割机构(23)用于切割扇柄,所述脱离机构(33)用于带动修剪后的葵叶余料上移与完成加工的蒲扇(5)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组件(331)包括设置在葵叶修剪机构(32)上的延伸块(3311),所述脱离组件(332)包括与延伸块(3311)转动连接的推动轴a(3321)和推动轴b(3322)、分别设置在推动轴a(3321)和推动轴b(3322)端部的托板a(3323)和托板b(3324)、与推动轴a(3321)和推动轴b(3322)连接的传动架(3325)以及与传动架(3325)连接的移动杆(3326),所述延伸块(3311)与传动架(3325)之间连接有套设在推动轴a(3321)上的弹簧e(3327)和套设在推动轴b(3322)上的弹簧f(332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机构(33)的后方还设置有导向条b(35),所述脱离机构(33)传输经过工作通道(4)时所述移动杆(3326)的端部沿着导向条b(35)的侧面滑动,并在导向条b(35)的导向作用下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对葵叶余料的承托,所述导向条b(35)包括内压段(351)和复位保持段(35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葵叶修剪机构(32)包括与连接块b(311)转动连接的升降杆a(322),与升降杆a(322)连接的切刀c(321),设置在切刀c(321)内部且与切刀c(321)转动连接的升降杆b(325)以及设置在升降杆b(325)下端的压块(327),所述升降杆a(322)上设置有限位块b(323),所述限位块b(323)和连接块b(311)之间设置弹簧c(324),所述切刀c(321)与压块(327)之间设置弹簧d(32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葵叶修剪机构(32)的上方还设置有导向条a(34),所述葵叶修剪机构(32)传输经过工作通道(4)时所述升降杆a(322)的上端部沿着导向条a(34)的下表面滑动,并在导向条a(34)的导向作用下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从上至下的切割。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22)包括支撑组件(221)和设置在支撑组件(221)上的整理组件(222),所述支撑组件(221)包括和回转链条a(21)侧边连接的连接块a(2211),设置在连接块a(2211)上的支撑板(2212)以及设置在连接块a(2211)下方的承载板(2213),所述支撑板(2212)上设置有与托板a(3321)对应的凹槽a(22121)和与托板b(3323)对应的凹槽b(2212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组件(222)包括转动连接在连接块a(2211)上的滚轮a(2221)和滚轮b(2223),所述滚轮a(2221)
和滚轮b(2223)下端分别设置齿轮a(2222)和齿轮b(2224);所述滚轮b(2223)设置在滚轮a(2221)前侧,所述齿轮a(2222)在齿轮b(2224)下方;所述齿轮a(2222)在工作通道(4)的前段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固定在机架(1)上的齿条a(24),所述齿轮b(2224)在工作通道(4)的前段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固定在机架(1)上的齿条b(2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切割机构(23)设置在承载机构(22)上,所述尾部切割机构(23)包括和连接块a(2211)转动连接的第一切刀组件(231)、和连接块a(2211)转动连接的第二切刀组件(232)以及转动组件(23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刀组件(231)包括支撑架a(2311),设置在支撑架a(2311)上端的切刀a(2312),设置在支撑架a(2311)下端且与连接块a(2211)转动连接的支撑轴a(2313)和设置在支撑架a(2311)下端的齿条c(2315),所述支撑轴a(2313)和连接块a(2211)之间设置弹簧a(2314);所述第二切刀组件(232)包括支撑架b(2321),设置在支撑架b(2321)上端的切刀b(2322),设置在支撑架b(2321)下端且与连接块b(311)转动连接的支撑轴b(2323)和设置在支撑架b(2321)下端的齿条d(2325),所述支撑轴b(2323)和连接块a(2211)之间设置弹簧b(2324);所述转动组件(233)包括和连接块a(2211)转动连接的传动轴(2333),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转动轴(2333)上的齿轮c(2331)和齿轮d(2332),所述传动轴(2333)顶端设置限位块a(23331),所述齿轮d(2332)在工作通道(4)的后段移动路径上设置有固定在机架(1)上的齿条e(26)。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链条b(31)在传输经过工作通道(4)的路径上,侧边设置链条稳定板(6)。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蒲扇自动修剪的生产线,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修剪装置和承载装置,修剪装置和承载装置上下设置,修剪装置和承载装置之间形成工作通道;承载装置包括回转链条a以及阵列设置在回转链条a上且在回转链条a带动下做回转运动的承载机构和尾部切割机构,修剪装置包括回转链条b以及阵列设置在回转链条b上且在回转链条b带动下做回转运动的葵叶修剪机构和脱离机构,脱离机构包括设置在葵叶修剪机构上的承托组件和与承托组件转动连接的推动组件,承载机构和葵叶修剪机构在传输经过工作通道时两者上下位置一一对应;本发明解决了当前蒲扇加工耗费人力,工作效率低,成品形状不统一以及修边不整齐的问题。成品形状不统一以及修边不整齐的问题。成品形状不统一以及修边不整齐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炳民
技术研发日:2021.04.26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