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沙发外表面的扪皮饰面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10  24


一种智能沙发外表面的扪皮饰面工艺
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沙发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沙发外表面的扪皮饰面工艺。
2.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愈趋增强。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在现代时尚家具的基础上,已将组合智能、电子智能、机械智能、物联智能巧妙的融入家居产品当中,使家居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3.扪皮饰面是指生产家居时把布料或皮革套在打好底的沙发架上,其工艺要求沙发各部位过渡自然平滑,棱角分明,整体对称,而工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沙发最终成型的美观性,现有技术中,很多企业都是将相关规格的缝套、木架根据人工经验进行判断检测,然后直接进行扪皮饰面,然而这种检测都是根据人工经验判断,很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而一旦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很容易影响后续沙发最终成型的美观性,其次,在扪皮饰面过程中,在将无胶棉塞在缝套的内部时,人工很难将无胶棉均匀塞在缝套的内部,导致最终成型的沙发出现各种凸起面,影响沙发最终成型的美观性。
4.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智能沙发外表面的扪皮饰面工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自检前工序:自检前工序包括缝套检测、木架检测以及海绵粘接检测;s2、塞棉:将无胶棉塞入缝套的内部,对缝套的表面进行压辊,确保无胶棉在缝套的内部边角到位;s3、扪皮饰面:将步骤s2中的缝套套至粘接海绵的木架上并枪钉整齐;s4、自检后工序:自检后工序包括皮料擦伤检测,缝套枪钉位置检测。
6.进一步的,上述缝套检测包括:a、检测缝套左右两边是否对称,外观有无破损;b、检测缝套有无针孔及跳线,重线的现象;c、检测缝套有颜色及纹路是否一致,拉布是否完整;进一步的,上述木架检测包括:d、检测木架整体是否歪斜;e、检测木架连接是否牢固;f、检测木架表面是否存在浮钉。
7.进一步的,上述海绵粘接检测包括:g、检测海绵粘接是否正确,有无歪斜,粘接是否牢固;h、检测木架和海绵粘接的宽窄是否对称一致;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s2中,在对缝套的表面进行循环压辊过程中,采用压辊件进行压辊,压辊件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可转动的上压辊
和下压辊,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形成有辊压槽,支撑架上设有同步驱动上压辊、下压辊进行同步转动的驱动件。
8.进一步的,上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分别设置在上压辊、下压辊端部的上链轮、下链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分别和上链轮、下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9.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s3中,缝套的边缘设有双面粘接的胶条,木架的边缘划有粘接线,胶条优选粘接在粘接线上,使得缝套的边缘和木架的边缘对齐平行。
10.进一步的,在上述步骤s4中,皮料擦伤检测以及缝套枪钉位置检测均在白光下进行。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沙发外表面的扪皮饰面工艺,通过自检前工序能够对封套加工质量、木架加工质量以及海绵粘接加工质量的严格把关,从而避免了后续的二次返工,其次,无胶棉能够在缝套内部边角到位,确保了无胶棉在缝套内部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后续扪皮饰面的美观性,而最终对皮料擦伤检测以及缝套枪钉位置检测对最终扪皮饰面的整体外观检测,确保最终沙发成型的美观性。
1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沙发外表面的扪皮饰面工艺,缝套、木架以及海绵粘接按照设定的检测内容进行检测,确保了缝套、木架以及海绵粘接检测的全面性。
13.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沙发外表面的扪皮饰面工艺,将需要压辊的缝套固定在辊压槽的位置,打开驱动件,上压辊和下压辊同时进行转动,上压辊、下压辊分别压在缝套的上表面、下表面进行转动,这种转动会使得缝套内部的无胶棉逐渐展开铺平,从而实现无胶棉在缝套的内部边角到位。
14.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压辊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16.如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自检前工序:自检前工序包括缝套检测、木架检测以及海绵粘接检测;s2、塞棉:将无胶棉塞入缝套的内部,对缝套的表面进行压辊,确保无胶棉在缝套的内部边角到位;s3、扪皮饰面:将步骤s2中的缝套套至粘接海绵的木架上并枪钉整齐;s4、自检后工序:自检后工序包括皮料擦伤检测,缝套枪钉位置检测。
17.在本发明中,通过自检前工序能够对封套加工质量、木架加工质量以及海绵粘接加工质量的严格把关,从而避免了后续的二次返工,其次,无胶棉能够在缝套内部边角到位,确保了无胶棉在缝套内部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后续扪皮饰面的美观性,而最终对皮料擦伤检测以及缝套枪钉位置检测对最终扪皮饰面的整体外观检测,确保最终沙发成型的美观性。
18.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缝套检测包括:a、检测缝套左右两边是否对称,外观有无破损;b、检测缝套有无针孔及跳线,重线的现象;
c、检测缝套有颜色及纹路是否一致,拉布是否完整;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木架检测包括:d、检测木架整体是否歪斜;e、检测木架连接是否牢固;f、检测木架表面是否存在浮钉。
19.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方案,上述海绵粘接检测包括:g、检测海绵粘接是否正确,有无歪斜,粘接是否牢固;h、检测木架和海绵粘接的宽窄是否对称一致。
20.在本发明中,缝套、木架以及海绵粘接按照上述设定的检测内容进行检测,确保了缝套、木架以及海绵粘接检测的全面性。
21.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方案,在上述步骤s2中,在对缝套的表面进行循环压辊过程中,采用压辊件进行压辊,压辊件包括工作台1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支撑架2,支撑架2上设有可转动的上压辊3和下压辊4,上压辊3和下压辊4之间形成有辊压槽,支撑架2上设有同步驱动上压辊3、下压辊4进行同步转动的驱动件5。
22.在本发明中,对缝套表面进行压辊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需要压辊的缝套固定在辊压槽的位置,打开驱动件5,上压辊3和下压辊4同时进行转动,上压辊3、下压辊4分别压在缝套的上表面、下表面进行转动,这种转动会使得缝套内部的无胶棉逐渐展开铺平,从而实现无胶棉在缝套的内部边角到位。
23.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方案,驱动件5的具体结构如下:上述驱动件5包括驱动电机51以及分别设置在上压辊3、下压辊4端部的上链轮52、下链轮53,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分别和上链轮52、下链轮53之间通过链条100连接。
24.在本发明中,驱动件5以驱动电机51为动力,通过链条100、上链轮52以及下链轮53的传动,实现上压辊3和下压辊4的同步转动。
25.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方案,在上述步骤s3中,缝套的边缘设有双面粘接的胶条,木架的边缘划有粘接线,胶条优选粘接在粘接线上,使得缝套的边缘和木架的边缘对齐平行,胶条的设置使得缝套和木架进行预定位,从而确保了缝套的边缘和木架的边缘对齐平行。
26.在本发明中,作为优选方案,在上述步骤s4中,皮料擦伤检测以及缝套枪钉位置检测均在白光下进行,在白光下,有利于员工发现皮料表面是否存在擦伤缺陷。
27.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499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