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柜U位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10  33


智能机柜u位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机柜u位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柜u位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的机柜及机柜上u位在使用的管理时,由于pdu没有正规的编号,使得设备被随意插入机柜上pdu一空闲的插口处,当机柜上插入的设备较多时,线材出现较为混乱的缠绕,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以及工作人员无法准确地将插头与设备对应上,容易出现误拔插头的可能性,导致企业工作进程被打断,不利于企业对设备的维护及管里。
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机柜u位管理系统。
5.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机柜u位管理系统,包括通讯控制部、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后台管理终端、被后台管理终端写入设备信息的rfid标签,所述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与通讯控制部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控制部与后台管理终端无线连接,所述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设置在机柜上,所述rfid标签嵌入至设备的电源插头处,所述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包括若干个分别与通讯控制部电性连接且被通讯控制部编号的子插座,在每一所述子插座内设置有rfid射频接收器,在所述设备的电源插头插入子插座中时,rfid射频接收器通过感应获得rfid标签内的设备信息。
6.优选地,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参数、设备标识以及设备所要安装子插座所对应的编号。
7.优选地,每一所述子插座内设置有电流检测器,所述电流检测器对子插座处的电流进行检测并发送电流信号给通讯控制部,所述通讯控制部将电流信号及rfid射频接收器获取的实际设备信息发送给后台管理终端,后台管理终端根据电流信号及实际设备信息与初始设备信息进行比较确定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是否为异常状态。
8.优选地,每一所述子插座上还设置有状态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与通讯控制部电性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通过不同的显示状态分别对设备的工作状态及异常状态作指示。
9.优选地,所述子插座设置的数目与机柜总u数的数目一致。
10.优选地,所述子插座沿竖直方向叠设呈一竖排。
11.优选地,所述子插座的高度为1u的高度。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智能机柜u位管理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3.设备在插入子插座中时,设备上的设备信息可通过rfid标签传给rfid射频接收器进而传至后台管理终端,工作人员可通过在后台管理终端处即可查看哪一设备插入哪一编号的子插座,如此,当设备需要取下时,工作人员可快速且准确地将设备从子插座中拔出,不会因出现误拔其他设备而导致工作进程被打断的情形,同时,由于设备具有设备信息、子
插座具有相应的编号,相较于设备随意插拔,线材不易出现缠绕的情形,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智能机柜u位管理系统的具体模块连接示意图。
15.图2是本发明智能机柜u位管理系统的通讯控制部与一子插座的具体模块连接示意图。
16.图3是本发明智能机柜u位管理系统的通讯控制部与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0、智能机柜u位管理系统;11、通讯控制部;12、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13、后台管理终端;14、rfid标签;121、子插座;122、rfid射频接收器;123、电流检测器;124、状态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0.请参阅图1

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机柜u位管理系统10,用于对设置在机柜上的设备进行管理,包括通讯控制部11、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12、后台管理终端13及rfid标签14,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12与通讯控制部11电性连接,通讯控制部11与后台管理终端13无线连接,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12设置在机柜上,通讯控制部11设置在机柜上,rfid标签14对应嵌入至设备的电源插头处,rfid标签14预先被后台管理终端13写入设备信息。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12在设备的电源插头插入时通过对其电源插头处的rfid标签14进行读取以获得rfid标签14内的设备信息。
21.具体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参数、设备标识以及设备所要对应安装子插座121的编号。后台管理终端13在设备连入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12前将设备信息写入rfid标签14内。
22.进一步地,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12包括若干个子插座121,子插座121沿竖直方向叠设呈一竖排。优选地,子插座121设置的数目与机柜总u数的数目一致。
23.进一步地,每一子插座121分别与通讯控制部11电性连接,通讯控制部11对子插座121进行编号,具体地,通讯控制部11对在竖直方向上由下至上的子插座121依次进行编号,如此,子插座121可通过编号的形式被记录在后台管理终端13。
24.优选地,每一子插座121的高度为1u的高度。
25.进一步地,在每一子插座121内设置有rfid射频接收器122与电流检测器123,rfid射频接收器122用于对rfid标签14进行感应,当设备的电源插头插入子插座121中时,rfid射频接收器122通过感应获得rfid标签14内的设备信息并发送给通讯控制部11,后台管理终端13通过无线接收的方式接收通信控制部传送的设备信息;电流传感器用于对子插座121处的电流进行检测并发送电流信号给通讯控制部11,后台管理终端13通过无线接收的
方式接收通信控制部传送的电流信号。具体地,后台管理终端13根据电流信号、将rfid射频接收器122获取的实际设备信息与后台管理终端13预先写入rfid标签14内的设备信息进行比较以确定设备的工作状态及确定设备是否为异常状态。
26.在本发明中,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待机状态及正常运行状态,设备的异常状态包括第一异常状态与第二异常状态,其中第一异常状态为无rfid标签14的电源插头插入子插座121中时设备的状态,第二异常状态为初始设备信息与实际设备信息不符时设备的状态。
27.具体地,后台管理终端13内预设有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第一电流值区间以及设备处于待机状态的第二电流值区间。当后台管理终端13读取到rfid射频接收器122发送至后台管理终端13的实际设备信息与后台管理终端13预先写入rfid标签14内的初始设备信息中的设备所要对应安装子插座121的编号相符合时,且后台管理终端13读取的电流信号所对应的电流值位于第一电流值区间时,此时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当后台管理终端13读取的电流信号所对应的电流值位于第二电流值区间时,此时设备处于待机状态,即在此条件下通过电流大小来确定出设备的工作状态,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工作布置,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当后台管理终端13接收到电流信号而未接收到rfid射频接收器122发送的实际设备信息时,说明此时插入的设备未携带rfid标签14,此时设备处于第一异常状态;当后台管理终端13接收到电流信号但所接收的实际设备信息与初始设备信息不符时,此时设备处于第二异常状态。通过后台管理终端13对设备的状态的进行监控,可清楚地确定出设备是否有按照预先设置的方式插入子插座121以及设备的工作状态,还定位误插入的设备,有利于及时找出误插入的设备,便于进行系统、集中的统计管理。
28.进一步地,每一子插座121上还设置有状态指示灯124,状态指示灯124与通讯控制部11电性连接,状态指示灯124通过不同的显示状态以分别对设备的工作状态及异常状态作指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当后台管理终端13已对设备写入设备信息而设备未插入对应的子插座121时,对应的子插座121的状态指示灯124通过显示规律性绿灯闪烁以进行提示,有利于工作人员快速定位到设备所要连接的子插座121,降低随意插入空位子插座121而导致线材缠绕、安全系数较低等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便于集中管理;当设备插入与其设备信息中编号相对应的子插座121时,状态指示灯124通过显示绿灯常亮以进行指示;当设备插入与其设备信息中编号不相对应的子插座121时,状态指示灯124通过显示红灯常亮以进行指示;当插入的设备未携带rfid标签14时,所插入的子插座121的状态指示灯124通过显示红灯快速闪烁以进行提示。工作人员无需仔细搜寻即可定位出显示红灯常亮及显示红灯快速闪烁的子插座121,通过复查、取下、重新插入对应子插座121的方式解决,有利于降低设备误插入及设备插错子插座121的概率,有利于提升对设备的管理水平。
2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智能机柜u位管理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30.设备在插入子插座中时,设备上的设备信息可通过rfid标签传给rfid射频接收器进而传至后台管理终端,工作人员可通过在后台管理终端处即可查看哪一设备插入哪一编号的子插座,如此,当设备需要取下时,工作人员可快速且准确地将设备从子插座中拔出,不会因出现误拔其他设备而导致工作进程被打断的情形,同时,由于设备具有设备信息、子插座具有相应的编号,相较于设备随意插拔,线材不易出现缠绕的情形,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
发明的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501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