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产品精密小元件加工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10  4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精密小元件加工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电子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子产品是以电能为工作基础的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手表、智能手机、电话、电视机、影碟机、录像机、摄录机、收音机、收录机、组合音箱、激光唱机、电脑、移动通信产品等。
3.传感器是许多电子产品所必备的电子元器件之一,目前,在对传感器的加工过程中,通常直接将大量传感器堆积在运输装置中,然后将其集中运输到指定地点,而现有的运输装置没有减震作用,易导致传感器损坏,而且工作人员在将传感器取出时,易被传感器上的针脚戳伤,非常不安全。
4.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电子产品精密小元件加工用辅助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常直接将大量传感器堆积在运输装置中,然后将其集中运输到指定地点,而现有的运输装置没有减震作用,易导致传感器损坏,而且工作人员在将传感器取出时,易被传感器上的针脚戳伤,非常不安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子产品精密小元件加工用辅助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电子产品精密小元件加工用辅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开设有空腔和减震腔,所述空腔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一减震块、第二减震块和放置架,所述壳体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一减震块、第二减震块与固定杆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上共同滑动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中开始有多个放置槽和针孔,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所述固定杆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壳体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减震腔中,所述滑动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轮。
8.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减震块的底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放置架的顶端侧壁上。
9.可选地,所述固定杆呈圆柱形结构,两个所述固定杆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底端内壁上,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块。
10.可选地,两个所述固定杆上共同套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与固定杆滑动连接,相邻的所述放置架和第一减震块之间接触连接,相邻的放置架和第二减震块之间接触连接。
11.可选地,所述滑动架呈圆柱形结构,所述滑动架顶端焊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呈矩形结构。
12.可选地,所述减震板上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连接在减震腔内壁上,所述减震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减震弹簧,多个所述第三减震弹簧在减震板上均匀对称分布,所述第三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减震腔顶端内壁。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架、第一减震块和第二减震块,将传感器放置在放置架的放置槽中,避免了在运输时,传感器发生堆积,在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的弹性作用下,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对放置架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从而使传感器能够稳定放置在放置槽,避免了运输时震动剧烈,造成传感器损坏。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架、放置槽和针孔,放置槽的形状大小与传感器相匹配,便于传感器的稳定放置,针孔的形状和大小与传感器上的针脚相匹配,以便于将传感器放置在放置槽中,针脚能够插入到针孔中,避免运输过程中,针脚发生弯折,对针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工作人员从装置中取下传感器时,不会被针脚戳伤,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壳体、2固定杆、3限位螺母、4防尘网、5第一减震块、6第一减震弹簧、7放置架、8第二减震块、9第二减震弹簧、10滑槽、11放置槽、12针孔、13减震腔、14第三减震弹簧、15减震板、16滑轮、17滑动架、18移动轮、19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

2,一种电子产品精密小元件加工用辅助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中开设有空腔19和减震腔13,空腔19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中滑动连接有第一减震块5、第二减震块8和放置架7,壳体1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呈圆柱形结构,两个固定杆2呈左右对称分布,第一减震块5、第二减震块8与固定杆2滑动连接,两个固定杆2上共同套设有防尘网4,防尘网4与固定杆2滑动连接。
21.相邻的放置架7和第一减震块5之间接触连接,相邻的放置架7和第二减震块8之间接触连接,两个固定杆2上共同滑动连接有放置架7,放置架7中开设有多个放置槽11和针孔12。
22.放置槽11的形状大小与传感器相匹配,便于放置传感器,针孔12的形状和大小与传感器上的针脚相匹配,以便于将传感器放置在放置槽11中,针脚能够插入到针孔12中,避免运输过程中,针脚发生弯折,对针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工作人员从装置中取下传感器时,不会被针脚戳伤,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23.固定杆2上套设有第一减震弹簧6和第二减震弹簧9,第一减震弹簧6的一端与第一减震块5的底端侧壁固定连接,第一减震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放置架7的顶端侧壁上。
24.第二减震弹簧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底端内壁上,第二减震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块8,固定杆2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3,壳体1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架17,滑动架17呈圆柱形结构,滑动架17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减震腔13中,滑动架1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移动轮18。
25.滑动架17顶端焊接有减震板15,减震板15呈矩形结构,减震板15上转动连接有滑轮16,滑轮16滑动连接在减震腔13内壁上,减震板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减震弹簧14,多个第三减震弹簧14在减震板15上均匀对称分布,第三减震弹簧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减震腔13顶端内壁。
26.工作原理如下:
27.使用时,首先将传感器按顺序放置在放置架7的放置槽11中,使传感器上的针脚插入到针孔12中,避免了在运输时,传感器发生堆积,针脚能够插入到针孔12中,避免运输过程中,针脚发生弯折,对针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工作人员从装置中取下传感器时,不会被针脚戳伤,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传感器码放好之后,将放置架7连同第一减震块5移动到固定杆2的正上方,使放置架7和第一减震块5与两个固定杆2的顶端对齐,然后放下,固定杆2依次贯穿放置架7、第一减震弹簧5和第一减震块6,将多个放置架7按顺序码放好之后,将防尘网4套设到固定杆2上,然后将限位螺母3螺纹连接到固定杆2上,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然后推动装置,移动轮18使装置移动,从而对传感器进行运输,在第一减震弹簧6和第二减震弹簧9的弹性作用下,第一减震块5和第二减震块8对放置架7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从而使传感器能够稳定放置在放置槽11,避免运输时震动剧烈,造成传感器损坏,防尘网4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灰尘落到传感器上,另外,在第三减震弹簧14的弹性作用下,滑轮16在减震腔13内壁上滑动,从而当移动到崎岖路面时,对移动轮18起到了一定的减震作用,使装置的使用更加安全。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501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