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帐篷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10  50


一种可旋转帐篷杆连接器
1.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一种帐篷杆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旋转帐篷杆连接器。
3.

背景技术:

4.帐篷是人们进行各种野外活动或者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所常用的活动房屋,且因它组装方便、易拆迁,受到使用者们的极大关注。一般帐篷是由篷架和篷布组成,在安装过程中,支杆与支杆之间通常采用螺钉连接,费时费力,且安装繁琐,而有的是直接采用绳子将其绑上,这种结构容易走位,且遇到大风天气,帐篷容易被风刮倒,给使用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同时搭建时还需要两人及多人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安装,这样无法更好的达到使用
5.的目的。
6.在专利号为cn205840496u所提及的一种帐篷连接装置,其结构包括:第一部件,一端设有凹槽,另一端设有卡位部件,第二部件,一端设有卡位槽,另一端设有圆形旋转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中设有通孔,第三部件,一端设有旋转卡位槽,另一端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部件的卡位部件卡在所述第二部件的卡位槽中,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进行自由转动;所述第二部件的圆形旋转部件卡在所述第三部件的旋转卡位槽中,并相对于所述第三部件进行自由转动,虽然实现了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第三部件之间可以进行旋转,但是在帐篷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帐篷杆通过卡位方式卡在第一部件的凹槽中,在帐篷杆的外界拉力较大时,由于这种凹槽的侧面是存在缺口的,导致帐篷杆容易从凹槽中脱落,影响帐篷的使用,其次,在这种帐篷连接装置的生产过程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连接是利用塑胶的弹性强行敲击组合,容易损伤部件,且因变形系数小而导致可扣合部位受力面积小,受力强度弱等状况,降低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对外界的抗拉强度。
7.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可旋转帐篷杆连接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其结构包括:
10.第一部件,一端设有纵向定位件,另一端设有滑入件,第一部件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纵向定位件和滑入件之间;
11.第二部件,一端设有滑入槽,另一端设有弧形避让面,第二部件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位于滑入槽和弧形避让面之间;
12.可套住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的套筒,套筒的两端设有贯穿口,套筒上设有大小和第一通孔一致的定位孔,定位孔位于两个贯穿口之间;
13.第一部件的滑入件滑入第二部件的滑入槽,并相对于第二部件进行自由转动,第二部件的弧形避让面依次穿过两个贯穿口,并使得套筒套在第一部件的外侧,第一部件的纵向定位件限位在套筒的贯穿口上,并使得第一通孔对准定位孔且滑入槽、滑入件的连接处位于套筒的内部。
14.进一步的,上述滑入件包括卡板以及旋转柱,旋转柱垂直固定在第一部件另一端的中心位置,卡板的中心位置固定在旋转柱上;
15.上述滑入槽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二部件一端的卡槽,卡槽侧面形成有供卡板卡入的卡口,卡槽的顶部形成有限制卡板的受力面,两个卡槽相对设置,两个卡槽之间保持有容纳旋转柱的避让口,卡板端部沿着卡槽的侧面滑入卡槽的内部且旋转柱位于避让口的位置。
16.进一步的,受力面的厚度在0.8mm

1.2mm之间。
17.进一步的,卡槽和第二部件一端的连接处设有受力台阶,受力台阶延伸在弧形避让面的外侧,其中一个贯穿口设为顶部贯穿口,另一个贯穿口设为底部贯穿口,顶部贯穿口的直径小于底部贯穿口的直径,受力台阶的延伸面大于顶部贯穿口的面积且小于底部贯穿口的面积;
18.上述纵向定位件包括固定在第一部件一端的底板以及延伸在底板边缘外侧的定位台阶,定位台阶的延伸面大于贯穿口的面积,定位台阶和第一通孔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孔圆心和底部贯穿口之间的距离。
19.进一步的,上述定位孔上设有定位槽,定位槽靠近底部贯穿口设置,第一部件的侧面设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靠近定位台阶设置,定位孔对准第一通孔时,定位凸起定位在定位槽的位置。
20.进一步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内部均设有限制帐篷杆横向移动限位台阶。
21.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结构还包括若干套筒和若干中间部件,中间部件可套在套筒的内部,中间部件的一端设有中间滑入件,中间部件的另一端设有中间滑入槽,中间部件上设有中间通孔,中间通孔位于中间滑入件和中间滑入槽之间,若干中间部件一一堆叠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若干套筒一一堆叠套在中间部件的外侧且中间通孔一一对应定位孔。
22.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结构还包括第三部件,第三部件的一端设有旋转卡位槽,第三部件的另一端设有织带槽,弧形避让面上设有圆形旋转件,圆形旋转件卡在第三部件的旋转卡位槽上,并相对于第三部件进行自由转动。
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4.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旋转帐篷杆连接器,通过旋转柱和避让口的设置使得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中间部件相互之间可以自由转动,满足了帐篷杆多角度固定安装的需要。
25.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旋转帐篷杆连接器,中间部件这种堆叠的使用可以根据帐篷杆的使用数量需求,灵活调整,提高了帐篷杆数量使用的灵活性,
26.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旋转帐篷杆连接器,滑入件以及滑入槽的设置有效的保护了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中间部件以及第三部件,当需要将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中间部件相互连接时,一方面套筒套住滑入件和滑入槽的连接处时,套筒的内壁挡住卡槽侧面的卡口,从而起到将卡板限位在卡槽的内部,而受力面起到对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中间部件之间进行相反反向拉动时的限制作用,另一方面,受力台阶被限位在顶部贯穿口的位置,从而确保卡槽能够停留在套筒的内部,从而确保滑入件和滑入槽的连接处能够位于套筒的内部,保证套筒对卡槽侧面的限位作用,从而保证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中间部件在套筒内部相互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27.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旋转帐篷杆连接器,帐篷杆分别穿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中间通孔的内部,并通过限位台阶确保了帐篷杆分别在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中间部件
上连接的强度,避免出现帐篷杆因为外界拉力过大而出现脱落的状况。
28.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第一部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第一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第二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套筒的底部剖面图。
33.图5为本发明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套筒的连接结构图。
34.图6为本发明中间部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本发明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中间部件套筒连接的爆炸图。
36.图8为本发明第三部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7.图9为本发明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以及套筒的连接结构图。
38.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40.实施例1
41.本实施例以两层帐篷杆交叉使用为例进行说明。
42.如图1到图5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结构包括:
43.第一部件101,一端设有纵向定位件1,另一端设有滑入件2,第一部件101上设有第一通孔100,第一通孔100位于纵向定位件1和滑入件2之间;
44.第二部件102,一端设有滑入槽3,另一端设有弧形避让面4,第二部件102上设有第二通孔200,第二通孔200位于滑入槽3和弧形避让面4之间;
45.可套住第一部件101、第二部件102的套筒104,套筒104的两端设有贯穿口5,套筒104上设有大小和第一通孔100一致的定位孔300,定位孔300位于两个贯穿口5之间;
46.第一部件101的滑入件2滑入第二部件102的滑入槽3,并相对于第二部件102进行自由转动,第二部件102的弧形避让面4依次穿过两个贯穿口5,并使得套筒104套在第一部件101的外侧,第一部件101的纵向定位件1限位在套筒104的贯穿口5上,并使得第一通孔100对准定位孔300且滑入槽3、滑入件2的连接处位于套筒104的内部。
47.本实施例两个帐篷杆交叉使用的工作原理如下:1、将第一部件101和第二部件102连接,两者的连接方式通过滑入件2滑入滑槽3的内部,这种设置方便将第一部件101和第二部件102进行连接,相对于传统的将第一部件101和第二部件102进行强行敲击组合连接,有效的保护了第一部件101和第二部件102;2、通过套筒104套在第一部件101的外侧,此时,滑入槽3和滑入件2的连接处位于套筒104的内部,套筒104形成了对滑入槽3和滑入件2连接的限位作用,确保第一部件101和第二部件102能够连接牢固;3、将两个帐篷杆分别贯穿第二通孔200、定位孔300和第一通孔100的重叠处,此时,帐篷杆穿在定位孔300和第一通孔100的重叠处会形成第一部件101和套筒104之间的限位作用,从而使得套筒104能够稳定套在第一部件101的外侧。
48.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滑入件2包括卡板21以及旋转柱22,旋转柱22垂直固定在第一部件101另一端的中心位置,卡板21的中心位置固定在旋转柱22上;
49.上述滑入槽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第二部件102一端的卡槽31,卡槽31侧面形成有
供卡板21卡入的卡口311,卡槽31的顶部形成有限制卡板21的受力面312,作为优选方案,受力面312的厚度在0.8mm

1.2mm之间,两个卡槽31相对设置,两个卡槽31之间保持有容纳旋转柱22的避让口9,卡板21端部沿着卡槽31的侧面滑入卡槽31的内部且旋转柱22位于避让口9的位置。
50.在本实施例中,滑入件2滑入滑入槽3的过程如下;卡板21从卡槽31侧面的卡口311滑入卡槽31的内部,同时,旋转柱22位于避让口9的位置,具体的,卡槽31内部的宽度大于卡板21的宽度,旋转柱22在避让口9的位置进行转动,带动卡板21在卡槽31的内部进行转动,方便第一部件101和第二部件102之间可以进行自由转动,在卡板21卡入卡槽31的内部后,受力面312能够起到对第一部件101和第二部件102之间进行相反反向拉动时的限制作用,具体厚度关系到第一部件101和第二部件102之间的抗拉强度,本实施例中受力面312的厚度为0.8mm

1.2mm之间,满足第一部件101和第二部件102之间抗拉强度的需要,在套筒104套住滑入件2和滑入槽3的连接处时,套筒104的内壁挡住卡槽31侧面的卡口311,从而起到将卡板21限位在卡槽31的内部。
51.在本实施例中,卡槽31和第二部件102一端的连接处设有受力台阶30,受力台阶30延伸在弧形避让面4的外侧,其中一个贯穿口5设为顶部贯穿口51,另一个贯穿口5设为底部贯穿口52,顶部贯穿口51的直径小于底部贯穿口52的直径,受力台阶30的延伸面大于顶部贯穿口51的面积且小于底部贯穿口52的面积,上述纵向定位件1包括固定在第一部件101一端的底板11以及延伸在底板11边缘外侧的定位台阶12,定位台阶12的延伸面大于贯穿口5的面积,定位台阶12和第一通孔100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孔300圆心和底部贯穿口52之间的距离。
52.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部件102的弧形避让面4依次从底部贯穿口52、顶部贯穿口51穿过时,受力台阶30面积的设定一方面使得受力台阶30能够贯穿底部贯穿口52,当受力台阶30到达顶部贯穿口51的位置时,受力台阶30被限位在顶部贯穿口51的位置,从而确保卡槽31能够停留在套筒104的内部,从而确保滑入件2和滑入槽3的连接处能够位于套筒104的内部,保证套筒104对卡槽31侧面的限位作用。
53.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部件101的定位台阶12到达底部贯穿口52的位置时,定位台阶12面积的设定使得纵向定位件1限位在底部贯穿口52的位置,而定位台阶12和第一通孔100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定位孔300圆心和底部贯穿口52之间的距离的设定使得第一通孔100和定位孔300的圆心能够重合,从而使得第一通孔100和定位孔300在纵向的位置保持一致,方便后续将帐篷杆穿入第一通孔100和定位孔300的重叠区。
54.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部件102的位置受到外界的拉力作用时,受力台阶30配合顶部贯穿口51能够进一步提高了第一部件101、第二部件102在套筒104内部对抗外界拉力的能力,从而保证第一部件101、第二部件102不会从套筒104的内部脱离,进而提高了两层帐篷杆之间的抗拉强度。
5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定位孔300上设有定位槽50,定位槽50靠近底部贯穿口52设置,第一部件101的侧面设有定位凸起60,定位凸起60靠近定位台阶12设置,定位孔300对准第一通孔100时,定位凸起60定位在定位槽50的位置,在定位孔300和第一通孔100在纵向的位置相同时,通过在套筒101的内部转动第一部件101,当定位凸起60卡在定位槽50的位置时,定位孔300对准第一通孔100,从而方便将帐篷杆贯穿在第一通孔100和定位孔300的重
叠区。
5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00、第二通孔200的内部均设有限制帐篷杆横向移动限位台阶106,第一通孔100、第二通孔200的面积对应帐篷杆的面积,方便帐篷杆穿入第一通孔100、第二通孔200,限位台阶106的设定确保帐篷杆在第一通孔100、第二通孔200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帐篷杆脱离的情况。
57.实施例2
58.本实施例以多层帐篷杆交叉使用为例进行说明。
59.基于实施例1,如图6到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还包括若干套筒104和若干中间部件105,中间部件105可套在套筒104的内部,中间部件105的一端设有中间滑入件800,中间部件105的另一端设有中间滑入槽900,中间部件105上设有中间通孔500,中间通孔500位于中间滑入件800和中间滑入槽900之间,若干中间部件105一一堆叠在第一部件101和第二部件102之间,若干套筒104一一堆叠套在中间部件105的外侧且中间通孔500一一对应定位孔300。
60.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帐篷杆的数量,选择合适数量的套筒104、中间部件105,中间滑入槽900的结构和滑入槽3的结构一致,中间滑入件800和滑入件2的结构一致,同时,中间通孔500的内部同样设有和第一通孔100相同的限位台阶106,用于避免帐篷杆的横向移动,在将中间部件105堆叠在第一部件101和第二部件102之间,相互之间通过滑入槽3(中间滑入槽900)、滑入件2(中间滑入件800)连接,具体工作原理参考实施例1,套筒104一一堆叠套在中间部件105的外侧且中间通孔500一一对应定位孔300,将相应数量的帐篷杆一一贯穿在中间通孔500和定位孔300的重叠区,实现了多层帐篷杆的交叉使用。
61.实施例3
62.固定帐篷杆时,通常需要安装帐篷绳索,基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如图8到图9所示,本实施例对安装帐篷绳索进行说明。
63.本发明的结构还包括第三部件103,第三部件103的一端设有旋转卡位槽6,第三部件103的另一端设有织带槽7,弧形避让面4上设有圆形旋转件8,圆形旋转件8卡在第三部件103的旋转卡位槽6上,并相对于第三部件103进行自由转动。
64.在本实施例中,圆形旋转件8卡在第三部件103的旋转卡位槽6上,满足第三部件103相对第二部件102可以自由转动,在安装帐篷绳索时,将帐篷绳索穿过第三部件103上的织带槽7上,实现了帐篷绳索的安装。
65.综上所述,在本发明中,通过旋转柱22和避让口9的设置使得第一部件101、第二部件102、中间部件105相互之间可以自由转动,满足了帐篷杆多角度固定安装的需要,其次中间部件105这种堆叠的使用可以根据帐篷杆的使用数量需求,灵活调整,提高了帐篷杆数量使用的灵活性,而滑入件2以及滑入槽3的设置有效的保护了第一部件101、第二部件102、中间部件105以及第三部件103,当需要将第一部件101、第二部件102、中间部件105相互连接时,一方面套筒104套住滑入件2和滑入槽3的连接处时,套筒104的内壁挡住卡槽31侧面的卡口311,从而起到将卡板21限位在卡槽31的内部,而受力面312起到对第一部件101、第二部件102、中间部件105之间进行相反反向拉动时的限制作用,另一方面,受力台阶30被限位在顶部贯穿口51的位置,从而确保卡槽31能够停留在套筒104的内部,从而确保滑入件2和滑入槽3的连接处能够位于套筒104的内部,保证套筒104对卡槽31侧面的限位作用,从而保
证第一部件101、第二部件102、中间部件105在套筒104内部相互之间连接的牢固性,而帐篷杆分别穿在第一通孔100、第二通孔200、中间通孔500的内部,并通过限位台阶106确保了帐篷杆分别在第一部件101、第二部件102以及中间部件105上连接的强度,避免出现帐篷杆因为外界拉力过大而出现脱落的状况。
66.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501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