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临床用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10  40



1.本发明涉及医学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儿科临床用穿刺针。


背景技术:

2.穿刺针是目前微创手术中常用的医疗设备,目前技术考虑不全面,具有以下弊端:在对儿童进行骨髓穿刺时,由于儿童肌肉厚度不一样,手术过程中穿刺深度不够时无法进行调节,增加了儿童的风险,儿童好动性强,不易固定穿刺针,容易造成针头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儿科临床用穿刺针,其结构包括底座、支撑杆、针管、防滑机构、伸缩机构、套管、推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左端设有底座,所述支撑杆右端上设有套管,所述底座和套管通过两个支撑杆相连接,所述针管一端位于底座右端中心位置,所述针管和底座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杆上设有防滑机构,所述支撑杆和防滑机构相配合,所述推液机构位于套管内壁,所述推液机构和套管滑动配合,所述伸缩机构位于推液机构左端表面,所述伸缩机构和推液机构相连接。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还包括定位板、吸液棉、擦洗凸球、压力板、漏液孔、注射孔,所述定位板位于底座内部,所述定位板和底座相连接,所述底座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压力板,所述底座和压力板活动连接,所述吸液棉位于定位板内侧表面上,所述定位板和压力板通过吸液棉相贴合,所述擦洗凸球设于压力板内侧表面上,所述擦洗凸球和压力板相配合,所述压力板和底座之间设有漏液孔,所述底座左端设有两个注射孔。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压力板还包括弹簧座、第一弹簧,所述压力板一端表面上设有两个弹簧座,所述压力板和弹簧座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弹簧座顶端表面上,所述第一弹簧和弹簧座相配合。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滑机构由顶板、第二弹簧、固定座、顶杆组成,所述顶板底端中心位置设有顶杆,所述顶板和顶杆相连接,所述顶杆表面上设有第二弹簧,所述顶杆和第二弹簧相配合,所述第二弹簧设于固定座内壁,所述第二弹簧和固定座相连接。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伸缩机构由旋转环、连接杆、螺纹环、第一螺纹杆、轴承组成,所述连接杆一端设于旋转环内壁,所述连接杆和旋转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设于螺纹环表面上,所述连接杆和螺纹环相配合,所述螺纹环设于第一螺纹杆一端表面上,所述螺纹环和第一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轴承,所述第一螺纹杆和轴承过渡配合。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推液机构由第二螺纹杆、隔离板、橡胶垫、药液管、活塞杆组成,所述药液管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药液管和第二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隔离板设于药液管内部左侧,所述隔离板和药液管相连接,所述橡胶垫设于药液管表面上,所述橡胶垫和药液管相贴合,所述活塞杆一端位于药液管内部,所述活塞杆
和药液管滑动配合。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针管通过轴承与第一螺纹杆相连接,所述针管另一端插入药液管内并且与隔离板相连通。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针管与压力板通过擦洗凸球滑动配合。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针管另一端与第二螺纹杆相连接。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顶杆与连接杆相连接。
13.有益效果
14.本发明一种儿科临床用穿刺针,通过注射孔对吸液棉注射酒精,将针管插入底座时,通过擦洗凸球将压力板向内挤压吸液棉,吸液棉受到挤压流出酒精,从漏液孔流出,通过擦洗凸球对针管进行消毒,拔出针管时,弹簧通过定位板将压力板复位,针管通过轴承插入第一螺纹杆时,轴承可使第一螺纹杆在旋转时,不会影响针管的移动,针管插入至推液机构中的隔离板,通过第二螺纹杆将针管固定在推液机构,可利用第二螺纹杆松开对针管的加固,方便针管更换使用,拉动顶板使顶杆不再与旋转环连接,转动旋转环通过连接杆带动螺纹环旋转,从而使螺纹环带动第一螺纹杆运动,第一螺纹杆通过轴承带动针管移动,针管会带动整个推液机构一起移动,以此来控制针管在底座向外伸缩长度,长度足够后将顶板松开使顶杆重新与旋转环连接,固定住旋转环,拉动活塞杆吸取适量骨髓液至药液管进行储存,拔出针管,拉动顶板,转动旋转环使针管缩回,当针管回收时通过擦洗凸球配合压力板对其进行消毒。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管插入底座时,通过擦洗凸球吸收酒精后,对针管进行消毒,利用伸缩机构控制针管在底座向外伸缩长度,方便在手术时穿刺深度不够时进行调整,达到穿刺深度后可将底座平放在儿童身上,以此对针管进行固定,防止针管松动掉落,然后通过第二螺纹杆对针管进行加固,避免针管在使用时脱落,可利用第二螺纹杆灵活更换针管,使得该装置可以多次使用。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为本发明一种儿科临床用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一种儿科临床用穿刺针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图3中b的放大图。
21.图5为本发明防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图2中a的放大图。
24.图中:底座

1、支撑杆

2、针管

3、防滑机构

4、伸缩机构

5、套管

6、推液机构

7、定位板

11、吸液棉

12、擦洗凸球

13、压力板

14、漏液孔

15、注射孔

16、弹簧座

141、第一弹簧

142、顶板

41、第二弹簧

42、固定座
ꢀ‑
43、顶杆

44、旋转环

51、连接杆

52、螺纹环

53、第一螺纹杆

54、轴承
ꢀ‑
55、第二螺纹杆

71、隔离板

72、橡胶垫

73、药液管

74、活塞杆

75。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26.实施例
27.请参阅图1

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科临床用穿刺针,其结构包括底座 1、支撑杆2、针管3、防滑机构4、伸缩机构5、套管6、推液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左端设有底座1,所述支撑杆2右端上设有套管6,所述底座1和套管6通过两个支撑杆2相连接,所述针管3一端位于底座1 右端中心位置,所述针管3和底座1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杆2上设有防滑机构4,所述支撑杆2和防滑机构4相配合,所述推液机构7位于套管6内壁,所述推液机构7和套管6滑动配合,所述伸缩机构5位于推液机构7左端表面,所述伸缩机构5和推液机构7相连接。
28.所述底座1还包括定位板11、吸液棉12、擦洗凸球13、压力板14、漏液孔15、注射孔16,所述定位板11位于底座1内部,所述定位板11和底座1相连接,所述底座1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压力板14,所述底座1和压力板 14活动连接,所述吸液棉12位于定位板11内侧表面上,所述定位板11和压力板14通过吸液棉12相贴合,所述擦洗凸球13设于压力板14内侧表面上,所述擦洗凸球13和压力板14相配合,所述压力板14和底座1之间设有漏液孔15,所述底座1左端设有两个注射孔16。
29.所述压力板14还包括弹簧座141、第一弹簧142,所述压力板14一端表面上设有两个弹簧座141,所述压力板14和弹簧座141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42位于弹簧座141顶端表面上,所述第一弹簧142和弹簧座141相配合。
30.所述防滑机构4由顶板41、第二弹簧42、固定座43、顶杆44组成,所述顶板41底端中心位置设有顶杆44,所述顶板41和顶杆44相连接,所述顶杆44表面上设有第二弹簧42,所述顶杆44和第二弹簧42相配合,所述第二弹簧42设于固定座43内壁,所述第二弹簧42和固定座43相连接。
31.所述伸缩机构5由旋转环51、连接杆52、螺纹环53、第一螺纹杆54、轴承55组成,所述连接杆52一端设于旋转环51内壁,所述连接杆52和旋转环51相连接,所述连接杆52另一端设于螺纹环53表面上,所述连接杆 52和螺纹环53相配合,所述螺纹环53设于第一螺纹杆54一端表面上,所述螺纹环53和第一螺纹杆54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54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轴承55,所述第一螺纹杆54和轴承55过渡配合。
32.所述推液机构7由第二螺纹杆71、隔离板72、橡胶垫73、药液管74、活塞杆75组成,所述药液管74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二螺纹杆71,所述药液管 74和第二螺纹杆7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隔离板72设于药液管74内部左侧,所述隔离板72和药液管74相连接,所述橡胶垫73设于药液管74表面上,所述橡胶垫73和药液管74相贴合,所述活塞杆75一端位于药液管74内部,所述活塞杆75和药液管74滑动配合。
33.本发明的原理:通过注射孔16对吸液棉12注射酒精,将针管3插入底座1时,通过擦洗凸球13将压力板14向内挤压吸液棉12,吸液棉12 受到挤压流出酒精,从漏液孔15流出,通过擦洗凸球13对针管3进行消毒,拔出针管3时,弹簧142通过定位板11将压力板14复位,针管3通过轴承55插入第一螺纹杆54时,轴承55可使第一螺纹杆54在旋转时,不会影响针管3的移动,针管3插入至推液机构7中的隔离板72,通过第二螺纹杆71将针管3固定在推液机
构7,可利用第二螺纹杆71松开对针管 3的加固,方便针管3更换使用,拉动顶板41使顶杆44不再与旋转环51 连接,转动旋转环51通过连接杆52带动螺纹环53旋转,从而使螺纹环53 带动第一螺纹杆54运动,第一螺纹杆54通过轴承55带动针管3移动,针管3会带动整个推液机构7一起移动,以此来控制针管3在底座1向外伸缩长度,长度足够后将顶板41松开使顶杆44重新与旋转环51连接,固定住旋转环51,拉动活塞杆75吸取适量骨髓液至药液管74进行储存,拔出针管3,拉动顶板41,转动旋转环51使针管3缩回,当针管3回收时通过擦洗凸球13配合压力板14对其进行消毒。
34.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针管3插入底座1时,通过擦洗凸球13吸收酒精后,对针管3进行消毒,利用伸缩机构5控制针管3在底座1向外伸缩长度,方便在手术时穿刺深度不够时进行调整,达到穿刺深度后可将底座1平放在儿童身上,以此对针管3进行固定,防止针管3松动掉落,然后通过第二螺纹杆71对针管3进行加固,避免针管3在使用时脱落,可利用第二螺纹杆71灵活更换针管3,使得该装置可以多次使用。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3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501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