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械运动保护具有夹持防掉落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10  47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夹持防掉落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机械运动保护具有夹持防掉落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机械加工行业中,夹持装置起到工件夹持的作用,从而固定工件,方便对工件进行加工处理以及运输。
3.现有夹持装置在夹持过程中容易出现夹持不稳固的现象,夹持的过紧容易对工件产生损坏,且不能对不同方位的工件进行夹持、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机械运动保护具有夹持防掉落装置,具有稳固的夹持工件,对不同方位的工件进行夹持、运输,降低因夹持过劲对工件产生的损伤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机械运动保护具有夹持防掉落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另一侧与第一转轴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左侧面与第二转轴的外圈固定连接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夹持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夹持装置设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另一侧与第一壳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部设有第一液压机,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四固定块另一侧与第一隔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五固定块的一侧,所述第五固定块另一侧与第一隔板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机的液压杆与夹持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框体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六固定块,所述第六固定块的另一侧与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二液压机,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杆体,所述第四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七固定块,所述第七固定块的下表面与第二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杆体,所述第五杆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
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八固定块,所述第八固定块的下表面与第二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机的液压杆与夹持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框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九固定块,所述第九固定块的顶端与夹持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内部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十固定块,所述第十固定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液压缸的底端,所述液压缸的液压杆与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销轴的左侧面与框体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下表面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框体的四角固定连接有升降杆。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夹持机构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中,在夹持防掉落装置的作用下,当夹持工件为横向时,在万向轮作用下推动设备,将设备移动到工件旁,移动设备,将工件放入夹持机构中,在第一液压机和第二液压机的带动下,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带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向第一隔板运动,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带动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向第二隔板运动,对工件进行夹持防掉落。
18.2、本实用新型中,在夹持防掉落装置的作用下,当夹持工件为纵向时,在外力作用下,液压缸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在液压缸作用下,液压杆升降,带动销轴转动,在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作用下,实现框体的转动,在框体转动为横向时,限位块对滑块固定,从而稳定液压缸,所述框体的四角固定连接有升降杆,当框体转动为横向时,升降杆降落,对框体起到支撑的作用。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防掉落装置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夹持防掉落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底板;101、液压缸;102、液压杆;103、升降杆;104、销轴;105、滑块;106、滑槽;107、限位块;108、凹槽;2、第一固定杆;3、第一固定块;4、第一转轴;5、第二固定杆;6、第二固定块;7、第二转轴;8、夹持装置;81、框体;82、第三固定块;83、第一壳体;84、第一液压机;85、第一杆体;86、第一弹簧;87、第四固定块;88、第一隔板;89、第二杆体;810、第二弹簧;811、第五固定块;813、夹持机构;8131、橡胶圈;8132、圆形槽;814、第六固定块;815、第二壳体;816、第二液压机;817、第四杆体;818、第三弹簧;819、第七固定块;820、第二隔板;821、第五杆体;822、第四弹簧;823、第八固定块;825、第九固定块;826、第十固定块; 9、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
26.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机械运动保护具有夹持防掉落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2,与第二固定杆5一起,对夹持装置8具有固定作用,所述第一固定杆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所述第一固定块3的另一侧与第一转轴4的外圈固定连接,与第二转轴7 一起作用,带动夹持装置8转动,实现对不同方位的工件进行夹持,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5,所述第二固定杆 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6,所述第二固定块6左侧面与第二转轴7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7与夹持装置8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8与第一转轴4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9,使设备灵活的移动、运输与固定。
27.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8设有框体81,所述框体8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82,所述第三固定块82的另一侧与第一壳体8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83内部设有第一液压机84,所述第一壳体8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杆体85,所述第一杆体85 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一弹簧86的一端,在夹持工件时,在外力作用下做弹性运动,对工件有稳固的夹持作用,且防止夹持过紧对工件的损伤,所述第一弹簧8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87,所述第四固定块87的另一侧与第一隔板8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8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杆体89,所述第二杆体89的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弹簧810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8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五固定块811的一侧,所述第五固定块811的另一侧与第一隔板 8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83的一侧与第三杆体8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机84的液压杆与夹持机构813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液压机84和夹持机构813,能够对工件起到一个良好的夹持效果。
28.进一步的,所述框体81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六固定块814,所述第六固定块814的另一侧与第二壳体8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815的内部设有第二液压机816,所述第二壳体81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杆体817,所述第四杆体8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818,所述第三弹簧8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七固定块819,所述第七固定块819的下表面与第二隔板8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8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五杆体821,所述第五杆体821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822,所述第四弹簧8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八固定块823,所述第八固定块823的下表面与第二隔板820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机816的液压杆与夹持机构813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第二液压机816和夹持机构813,能够对工件起到一个良好的夹持效果。
29.进一步的,所述框体8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九固定块825,所述第九固定块825的顶端与夹持机构81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框体81内部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十固定块826,所述第十固定块826 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813。
3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0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08,所述凹槽108的内部安装有滑槽106,所述滑槽10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05,所
述滑块10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液压缸101的底端,在外力作用下,使滑块105带动液压缸 101在滑槽106内滑动,所述液压缸101的液压杆102与销轴104转动连接,所述销轴104的左侧面与框体81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1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105,所述滑块105与滑槽106 滑动连接,所述滑槽106的下表面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5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7,在外力作用下,液压缸101带动滑块105在滑槽106内滑动,在液压缸101作用下,液压杆102升降,带动销轴104转动,在第一转轴4与第二转轴7作用下,实现框体 81的转动,在框体81转动为横向时,限位块107对滑块106固定,从而稳定液压缸101,所述框体81的四角固定连接有升降杆103,当框体81转动为横向时,升降杆103降落,对框体81起到支撑的作用。
31.进一步的,夹持机构813设有圆形槽8132,所述圆形槽81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圈8131,防止圆形槽8132在夹持工件时与工件之间的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万向轮9作用下推动设备,将设备移动到工件旁,当夹持工件为横向时,移动设备,将工件放入夹持机构813中,在第一液压机84和第二液压机816的带动下,第一杆体85和第二杆体89带动第一弹簧86和第二弹簧810向第一隔板88运动,第三杆体812和第四杆体817带动第三弹簧818和第四弹簧822向第二隔板820运动,对工件进行夹持防掉落,将工件运送到机械中,当夹持工件长度较长时,将工件放入多个夹持装置8中,多个夹持装置8同时对工件夹持固定,使工件稳固的夹持与运输;当夹持工件为纵向时,在外力作用下,液压缸101带动滑块105 在滑槽106内滑动,在液压缸101作用下,液压杆102升降,带动销轴 104转动,在第一转轴4与第二转轴7作用下,实现框体81的转动,在框体81转动为横向时,限位块107对滑块106固定,从而稳定液压缸101,当框体81与工件垂直时,框体81内的升降杆103降落,对框体81具有支撑作用,移动设备,将工件放入夹持机构813中,在第一液压机84 和第二液压机816的带动下,第一杆体85和第二杆体89带动第一弹簧 86和第二弹簧810向第一隔板88运动,第三杆体812和第四杆体817带动第三弹簧818和第四弹簧822向第二隔板820运动,对工件进行夹持防掉落,将工件运送到机械中,完成夹持、运输工作。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502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