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跨街轨道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10  32



1.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跨街轨道车,属于过街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行人跨街方式主要有人行横道、天桥和地下通道。通过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跨街时,需要在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两端上下楼梯,其对正常行人影响不大,但对于残疾人、老年人、小孩以及腿脚受伤的行人来说则显得十分不便。
3.为此,已出现了一些带有自动跨街功能的天桥,如公开号为cn205257722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过街电梯,又如公开号为cn11171775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自动过街天桥。
4.但是,这些自动跨街天桥需要在地面上修建电梯井道或桥梁等,导致建设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跨街轨道车。
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7.一种城市跨街轨道车,包括导向组件、轿厢、保险机构和牵引机构,所述导向组件和所述保险机构沿街道的横向布置,且保险机构的中部位于导向组件的上方,所述轿厢的外侧设有防撞减振机构,所述防撞减振机构通过支撑机构活动设在导向组件上,所述防撞减振机构与保险机构连接,所述牵引机构与支撑机构连接,并可以驱使支撑机构、轿厢和防撞减振机构沿导向组件同步做往复直线运动。
8.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两根并排预埋在路面以下的工字钢,两根工字钢之间通过多根横联钢条进行连接,两根工字钢上均设有t形钢轨,t形钢轨的顶面与路面平齐。
9.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活动设有若干t型钢轮,支撑架的顶部并排设有多个活动支撑组件,支撑架的内侧设有钢绳固定架。
10.所述活动支撑组件包括钢滑槽和两活动卡固条,钢滑槽内侧的底部设有滚珠槽,滚珠槽内活动设有多个滚珠a,钢滑槽的顶部沿横向并排设有两个卡固槽,两活动卡固条一一对应位于两卡固槽的内侧,且活动卡固条的一端与钢滑槽转动连接。
11.所述防撞减振机构包括防撞骨架和多个解锁组件,防撞骨架的四周和底部通过多根弹簧与轿厢连接,防撞骨架的底部并排设有多个限位组件,多个解锁组件设在防撞骨架上,并与活动支撑组件连接。
12.所述防撞骨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环形钢圈,多个环形钢圈通过若干根横联杆连接在一起,环形钢圈包括两沿街道纵向布置的直钢条,两直钢条的两端分别通过半圆弧钢条进行连接,限位组件的数量与钢滑槽的数量相等,且限位组件一一对应布置在钢滑槽的内侧,限位组件包括两对称布置的楔块,楔块呈直角三角形,两楔块的斜面相向布置,两楔块的斜面抵靠在相应钢滑槽上的两活动卡固条上,解锁组件的数量与活动支撑组件的数量
相等,并呈一一对应关系,解锁组件包括两冲击解锁片,两冲击解锁片分别活动安装在防撞骨架的两半圆端,两冲击解锁片分别通过解锁拉线与相应钢滑槽上的两活动卡固条连接。
13.所述保险机构包括两支撑立柱和悬吊组件,两支撑立柱分别设在街道两侧的砼基座上,两支撑立柱之间通过滑轨进行连接,两支撑立柱之间在滑轨的正上方设有钢丝索,滑轨通过钩盘和挂钩与钢丝索连接,悬吊组件的一端与滑轨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防撞减振机构连接。
14.所述滑轨的横截面形状呈山字形,悬吊组件包括扣盘,扣盘包括u形主体,u形主体的两u型开口端均设有l形限位板,l形限位板倒扣在滑轨上,且l形限位板的内侧在与滑轨相对应的位置活动设有滚珠b,扣盘的底部通过吊绳和两撞断钢连片与防撞减振机构连接。
15.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机房立柱和钢丝绳,机房立柱通过砼基座与地面连接,机房立柱与街道同一侧的支撑立柱之间设有支固排架,支固排架上设有电动机、传动组件和绞放线组件,绞放线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电动机的输出轴传动,钢丝绳的两端与绞放线组件连接,钢丝绳的中部与三个定滑轮活动连接,其中两个定滑轮靠近绞放线组件,另一个定滑轮通过调节紧固槽与地面连接,且该定滑轮与机房立柱分布在街道的两侧,钢丝绳的中部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
16.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锥齿轮a,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a和传动轴b,传动轴a的中部与支固排架活动连接,传动轴a的一端套装有锥齿轮b,另一端套装有锥齿轮c,锥齿轮b与锥齿轮a啮合,传动轴b活动设在支固排架上,传动轴b的一端套装有锥齿轮d,锥齿轮d与锥齿轮c啮合,传动轴b的中部套装有直齿轮a,绞放线组件包括传动轴c和两钢绳绞盘,传动轴c活动设在支固排架上,并位于两钢绳绞盘之间,传动轴c上套装有直齿轮b,直齿轮b与直齿轮a啮合,其中一钢绳绞盘通过正向棘轮式单向离合器与传动轴c连接,另一钢绳绞盘通过反向棘轮式单向离合器与传动轴c连接。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整机安装和运行不用修建电梯井道或桥梁,建设成本低。防撞骨架和轿厢之间通过弹簧进行减振,提高了轿厢的乘坐稳定性、舒适性,也有助于提高轿厢的防冲击安全性。电动机、传动组件和绞放线组件架空安装,一是有利于散热,二是有利于减小占用街道的面积,三是避免水涝灾害时电动机等浸水损坏。当防撞减振机构受到车辆猛烈撞击时,首先通过多根环形钢圈端部的半圆弧钢条抵抗和分散车辆的冲击动能,大大减少损伤;其次通过弹簧进行减振和消能,确保轿厢和轿厢内乘客安全;再次,防撞减振机构和轿厢会与支撑机构脱离做荡秋千运动,以逐渐卸掉冲击,保证轿厢内乘客安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沿a

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沿b

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防撞骨架、解锁组件、限位组件和活动支撑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4沿e

e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沿e

e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绞放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

支撑立柱,2

撞断钢连片,3

滑轨,4

挂钩,5

钢丝索,6

环形钢圈,7

轿厢,8

机房立柱,9

支固排架,10

电动机,11

锥齿轮a,12

锥齿轮b,13

锥齿轮c,14

锥齿轮d,15

直齿轮a,16

直齿轮b,17

钢绳绞盘,18

定滑轮,19

反向棘轮式单向离合器,20

正向棘轮式单向离合器,21

钢丝绳,22

钢绳固定架,23

支撑架,24

箱门,25

调节紧固槽,26

弹簧,27

横联杆,28

吊绳,29

扣盘,30

滚珠b,31

钩盘,32

钢滑槽,33

滚珠a,34

横联钢条,35

工字钢,36

t形钢轨,37

t型钢轮,38

楔块,39

卡固槽,40

活动卡固条,41

滚珠槽,42

冲击解锁片,43

解锁拉线,44

从动绞盘,45

中间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28.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城市跨街轨道车,包括导向组件、轿厢7、保险机构和牵引机构,所述导向组件和所述保险机构沿街道的横向布置,且保险机构的中部位于导向组件的正上方,所述轿厢7的外侧安装有防撞减振机构,所述防撞减振机构通过支撑机构活动安装在导向组件上,所述防撞减振机构与保险机构连接,所述牵引机构与支撑机构连接,并可以驱使支撑机构、轿厢7和防撞减振机构沿导向组件同步做往复直线运动。在使用时,通过导向组件进行导向,通过牵引机构驱使轿厢7沿导轨组件做往复直线运动,通过防撞减振机构提高轿厢7的防撞能力和减振能力,通过保险机构进一步提高轿厢7的安全性能。不需要修建电梯井道或桥梁,建设成本低。
29.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两根并排预埋在路面以下的工字钢35,两根工字钢35之间通过多根横联钢条34进行连接,两根工字钢35上均安装有t形钢轨36,t形钢轨36的顶面与路面平齐。在使用时,t形钢轨36通过螺栓与工字钢35紧固连接,t形钢轨36的顶面与路面平齐,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而两根工字钢35预埋在路面以下,且两根工字钢35之间通过多根横联钢条34进行连接,相对平行性和稳定性好。
30.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23,支撑架23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四个t型钢轮37,支撑架23的顶部并排安装有多个活动支撑组件,支撑架23的内侧安装有钢绳固定架22。在使用时,t型钢轮37的轮缘卡在t形钢轨36上,通过t形钢轨36对支撑机构进行导向,并对支撑机构的横向进行限位。钢绳固定架22与钢丝绳21上的某个点固定连接。
31.所述活动支撑组件包括钢滑槽32和两活动卡固条40,钢滑槽32内侧的底部安装有滚珠槽41,滚珠槽41内活动安装有多个滚珠a33,钢滑槽32的顶部沿横向并排加工有两个卡固槽39,两活动卡固条40一一对应位于两卡固槽39的内侧,且活动卡固条40的一端与钢滑槽32转动连接。通过滚珠a33减小防撞减振机构与钢滑槽32之间的摩擦,确保防撞减振机构受到撞击并解锁后,能够连同轿厢7快速从支撑机构上滑出;卡固槽39、活动卡固条40和楔块38配合对防撞减振机构的横向进行限位。
32.所述防撞减振机构包括防撞骨架和多个解锁组件,防撞骨架的四周和底部通过多根弹簧26与轿厢7连接,防撞骨架的底部并排安装有多个限位组件,多个解锁组件安装在防撞骨架上,并与活动支撑组件连接。通过弹簧26减振,提高轿厢7的乘坐稳定性、舒适性,也有助于提高轿厢7的防冲击安全性。
33.所述防撞骨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环形钢圈6,多个环形钢圈6通过多根横联杆27
连接在一起,环形钢圈6包括两沿街道纵向布置的直钢条,两直钢条的两端分别通过半圆弧钢条进行连接,限位组件的数量与钢滑槽32的数量相等,且限位组件一一对应布置在钢滑槽32的内侧,限位组件包括两对称布置的楔块38,楔块38呈直角三角形,两楔块38的斜面相向布置,两楔块38的斜面抵靠在相应钢滑槽32上的两活动卡固条40上,解锁组件的数量与活动支撑组件的数量相等,并呈一一对应关系,解锁组件包括两冲击解锁片42,两冲击解锁片42分别转动安装在防撞骨架的两半圆端,两冲击解锁片42分别通过解锁拉线43与相应钢滑槽32上的两活动卡固条40连接。在使用时,防撞骨架的弧形端面为迎车面,当受到车辆撞击时,通过多个环形钢圈6抵抗和分散车辆的冲击动能,大大减少损伤。防撞骨架罩在轿厢7外侧,避免轿厢7受车辆冲撞损伤。楔块38的底面与防撞骨架的底面平齐,也可以在楔块38的斜面上安装7字形脆性卡条,以卡住活动卡固条40,避免在正常情况下楔块38推活动卡固条40向上转动脱离卡固槽39,导致活动卡固条40对防撞骨架横向的限位作用失效;而当防撞骨架受到撞击时,7字形脆性卡条会在冲击作用下快速断裂,使楔块38能够正常推动活动卡固条40向上转动与卡固槽39脱离。冲击解锁片42集中安装在防撞骨架弧形端面的中间位置,当车辆撞击到冲击解锁片42后,冲击解锁片42会转动,并通过解锁拉线43拉活动卡固条40向上转动,有助于使活动卡固条40与卡固槽39快速脱离。此外,可以在防撞骨架与轿厢7之间安装安全气囊和缓冲填料,以进一步减振和防冲击,保护轿厢7内乘客安全。
34.所述保险机构包括两支撑立柱1和悬吊组件,两支撑立柱1分别安装在街道两侧的砼基座上,两支撑立柱1之间通过滑轨3进行连接,两支撑立柱1之间在滑轨3的正上方安装有钢丝索5,滑轨3通过钩盘31和挂钩4与钢丝索5连接,悬吊组件的一端与滑轨3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防撞减振机构连接。钢丝索5通过钩盘31和挂钩4拉住滑轨3,有助于提高滑轨3的支承强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35.所述滑轨3的横截面形状呈山字形,悬吊组件包括扣盘29,扣盘29包括u形主体,u形主体的两u型开口端均设有l形限位板,l形限位板倒扣在滑轨3上,且l形限位板的内侧在与滑轨3相对应的位置活动安装有滚珠b30,扣盘29的底部通过吊绳28和两撞断钢连片2与防撞减振机构连接。u形主体通过l形限位板扣在滑轨3上,且l形限位板卡入滑轨3的内侧,扣盘29不会与滑轨3脱离,可靠性和安全性好。通过滚珠b30减小扣盘29与滑轨3之间的摩擦,在提高扣盘29沿滑轨3运行稳定性的同时,延缓了扣盘29和滑轨3的摩擦损耗,延长了它们的使用寿命。正常运行过程中,吊绳28并不受力,防撞骨架通过撞断钢连片2带动吊绳28和扣盘29在滑轨3上做往复直线运动。
36.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机房立柱8和钢丝绳21,机房立柱8通过砼基座与地面连接,机房立柱8与街道同一侧的支撑立柱1之间安装有支固排架9,支固排架9上安装有电动机10、传动组件和绞放线组件,绞放线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电动机10的输出轴传动,钢丝绳21的两端与绞放线组件连接,钢丝绳21的中部与三个定滑轮18活动连接,其中两个定滑轮18靠近绞放线组件,另一个定滑轮18通过调节紧固槽25与地面连接,且该定滑轮18与机房立柱8分布在街道的两侧,钢丝绳21的中部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电动机10、传动组件和绞放线组件架空安装,一是有利于散热,二是有利于减小占用街道的面积,三是避免水涝灾害时电动机10等浸水损坏。调节固定槽25沿街道横向布置,钢丝绳21在长期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怠速、温差等原因导致支撑机构不能准确泊位,此时则可通过调节定滑轮18在调节紧固槽25上的安装位置,使支撑机构恢复准确泊车。钢丝绳21的中部通过三个定滑轮18进行限位,
贴地或位于地面以下,相应地钢绳固定架22与钢丝绳21的连接点尽量接近地面或位于地面以下,以避免钢丝绳21影响车辆正常通行。
37.所述电动机10的输出轴上套装有锥齿轮a11,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a和传动轴b,传动轴a的中部与支固排架9活动连接,传动轴a的一端套装有锥齿轮b12,另一端套装有锥齿轮c13,锥齿轮b12与锥齿轮a11啮合,传动轴b活动安装在支固排架9上,传动轴b的一端套装有锥齿轮d14,锥齿轮d14与锥齿轮c13啮合,传动轴b的中部套装有直齿轮a15,绞放线组件包括传动轴c和两钢绳绞盘17,传动轴c活动安装在支固排架9上,并位于两钢绳绞盘17之间,传动轴c上套装有直齿轮b16,直齿轮b16与直齿轮a15啮合,其中一钢绳绞盘17通过正向棘轮式单向离合器20与传动轴c连接,另一钢绳绞盘17通过反向棘轮式单向离合器19与传动轴c连接。使用同一电动机和同一传动系统即可驱使支撑机构、防撞减振机构和轿厢7做往复直线运动,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
38.具体的,轿厢7上与t形钢轨垂直的两个侧面上均安装有箱门24,方便乘客出入轿厢7。
39.本发明所述的城市跨街轨道车,其工作原理如下:
40.完成整机装配后,防撞骨架上有几根环形钢圈6一一对应位于钢滑槽32的内侧,相应地楔块38也位于对应钢滑槽32的内侧,且环形钢圈6和楔块38的底部与滚珠a33接触,同一钢滑槽32内的两楔块38的斜面分别抵靠在两活动卡固条40上,通过楔块38与活动卡固条40配合对防撞骨架和轿厢7的横向进行限位。
41.电动机10正转时,电动机10通过锥齿轮a11、锥齿轮b12、传动轴a、锥齿轮c13、锥齿轮d14、传动轴b和直齿轮a15驱使直齿轮b16和传动轴c转动,反向棘轮式单向离合器19分离,而正向棘轮式单向离合器20齿合,正向棘轮式单向离合器20带动相应的钢绳绞盘17转动,使钢丝绳21逐渐卷绕在该钢丝绞盘17上,在钢丝绳21的拉动下,支撑机构、防撞减振机构和轿厢7沿t型钢轨36向靠近牵引机构的方向移动,而防撞骨架通过撞断钢连片2带动扣盘29沿滑轨3移动,与此同时另一钢绳绞盘17逐渐放出卷绕在其上的钢丝绳21,从而将街道一侧的乘客运送到另一侧。
42.同理,电动机10反转时,反向棘轮式单向离合器19齿合,而正向棘轮式单向离合器20分离,反向棘轮式单向离合器19带动相应的钢绳绞盘17转动,使钢丝绳21逐渐卷绕在该钢丝绞盘17上,而另一钢绳绞盘17逐渐放出卷绕在其上的钢丝绳21,从而将街道一侧的乘客运送到另一侧。
43.当防撞减振机构受到车辆猛烈撞击时,首先通过多根环形钢圈6端部的半圆弧钢条抵抗和分散车辆的冲击动能,大大减少损伤;其次通过弹簧26进行减振和消能,确保轿厢7和轿厢7内乘客安全;再次,在冲击作用下,防撞骨架会相对支撑机构滑动,并带动楔块38推相应的活动卡固条40向上转动,同时受到撞击的冲击解锁片42转动,并通过解锁拉线43进一步拉活动卡固条40转动,使其翻转脱离卡固槽39,解锁可靠性高,而撞断钢连片2会在冲击作用下断裂,吊绳28开始受力,防撞骨架和轿厢7会向远离撞击的一端摆动,并在摆动前使钢滑槽32内余下的活动卡固条40与卡固槽39脱离,通过摆动卸掉冲击,然后防撞骨架和轿厢7来回摆动荡秋千,以逐步消除冲击,进一步保护轿厢7和轿厢7内乘客安全,安全性好。
44.本发明提供的城市跨街轨道车,其有益效果如下:整机安装和运行不用修建电梯
井道或桥梁,建设成本低。防撞骨架和轿厢7之间通过弹簧26进行减振,提高了轿厢7的乘坐稳定性、舒适性,也有助于提高轿厢7的防冲击安全性。电动机10、传动组件和绞放线组件架空安装,一是有利于散热,二是有利于减小占用街道的面积,三是避免水涝灾害时电动机10等浸水损坏。当防撞减振机构受到车辆猛烈撞击时,首先通过多根环形钢圈6端部的半圆弧钢条抵抗和分散车辆的冲击动能,大大减少损伤;其次通过弹簧26进行减振和消能,确保轿厢7和轿厢7内乘客安全;再次,防撞减振机构和轿厢7会与支撑机构脱离做荡秋千运动,以逐渐卸掉冲击,保证轿厢7内乘客安全。
45.实施例二:
46.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区别在于:牵引机构的结构不同,如图8所示,实施例二中的牵引机构包括机房立柱8、驱动组件、从动组件和钢丝绳21,机房立柱8与支撑立柱1并排布置,驱动组件和从动组件活动设在机房立柱8和支撑立柱1之间,且从动组件位于驱动组件的正下方,钢丝绳21的两端与驱动组件和从动组件连接,钢丝绳21的中部与三个定滑轮18活动连接,其中两个定滑轮18靠近绞放线组件,另一个定滑轮18通过调节紧固槽25与地面连接,且该定滑轮18与机房立柱8分布在街道的两侧,钢丝绳21的中部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机10和两钢绳绞盘17,电动机10安装在固定机架或建筑物上,并位于两钢绳绞盘17之间,电动机10的输出轴贯穿其两端,钢绳绞盘17的一端与电动机10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支撑立柱1或机房立柱8转动连接。从动组件包括两从动绞盘44和中间支座45,两从动绞盘44分别位于两钢绳绞盘17的正下方,中间支座45位于两从动绞盘44之间,从动绞盘44的一端与中间支座45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立柱1或机房立柱8转动连接。
47.钢丝绳21在电动机10两侧的钢绳绞盘17上的卷绕方向相反,电动机10正转时,其一侧的钢绳绞盘17放线,另一侧的钢绳绞盘17同步收线,从而将轿厢7从街道一侧牵引至另一侧。同理,当电动机10反转时,电动机10两侧的钢绳绞盘17分别收放线。省去了实施例一中的支固排架9和传动组件等,简化了牵引机构的结构,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建设成本。从动绞盘44可以在钢丝绳21的拉动下灵活转动,在钢绳绞盘17的下方增设从动绞盘44,是为了增大钢丝绳21的单圈绕线长度,有助于减小机房立柱8与支撑立柱1之间的距离。
48.此外,通过排线机构使钢丝绳21单排卷绕在钢绳绞盘17和从动绞盘44上,确保任何时刻收放线线速度相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503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