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油漆加工用不锈钢调漆釜。
背景技术:
2.生漆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耐腐蚀、防锈、防潮、防幅射、绝缘等特性,用途广泛,被称为涂料之王,生漆用于漆制工艺品、木家具、古建筑,不仅漆面光洁,能防腐抗热,经久耐用,而且色调深沉稳重,富于东方民族风格,在工业上,生漆是海底电缆、电器用漆包导线不可缺少的涂料,也是船舶、石油、化工、冶金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防腐蚀、防锈涂料。
3.生漆的调制通常使用调漆釜,当前调漆釜在进行油漆调试时大多不具备温控功能,使得不能对油漆进行加温,不能充分的对油漆进行加热搅拌,使得调漆釜在进行搅拌时不能使其搅拌均匀,且现有的调漆釜的旋叶并不能充分的对油漆进行充分搅拌,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油漆加工用不锈钢调漆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油漆加工用不锈钢调漆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不锈钢调漆釜不能对调漆釜进行加热,且不能使油漆进行充分搅拌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油漆加工用不锈钢调漆釜,包括罐体和电机,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罐体的外表面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左侧设置有出料仓,所述罐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外表面安装有旋转支座,所述旋转支座的外表面套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叶,所述旋转叶包括叶片,所述叶片的内表面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表面焊接有捣拨片,所述叶片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旋转叶设置有两组。
6.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内部设置有滚珠,所述安装杆与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叶片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固定轴的两侧。
7.优选的,所述底座设置有两组,所述底座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罐体的底部外表面。
8.优选的,所述旋转支座与旋转杆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底端外表面通过转轴与旋转支座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板。
10.优选的,所述导热管设置有两组,所述加热管的外表面为具有光滑结构的钢材质,所述散热片焊接在加热管左侧外表面,所述加热管的右侧外表面焊接有导热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温控功能的油漆加工用不锈
钢调漆釜能够对不锈钢调漆釜进行加热,能够充分的对油漆进行搅拌。
12.1、通过设置的加热管能够对罐体进行加热,使得罐体内的油漆在通过加热后能够使其在进行搅拌后调配的更加均匀,通过设置的散热片能够有效地对加热管进行散热,防止了加热管对人体的烫伤,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不锈钢调漆釜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油漆的调配效率。
13.2、通过设置的捣拨片和安装杆能够使旋转叶在对油漆进行搅拌时更加充分,当油漆在叶片的内部时,通过设置的多组安装杆能够对油漆进行充分的接触,使得安装杆通过旋转轴进行旋转后能够对油漆进行充分的搅拌,进而提高了不锈钢调漆釜对油漆的搅拌效率,提高了不锈钢调漆釜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旋转叶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加热装置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18.图中:1、罐体;2、底座;3、加热装置;301、底板;302、紧固螺栓;303、加热管;304、散热片;305、隔热板;306、导热管;4、进料口;5、出料仓;6、电机;7、旋转支座;8、旋转杆;9、旋转叶;901、叶片;902、旋转轴;903、安装杆;904、捣拨片;905、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油漆加工用不锈钢调漆釜,包括罐体1和电机6,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罐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加热装置3,加热装置3的上表面设置有进料口4,进料口4的左侧设置有出料仓5,罐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的下端外表面安装有旋转支座7,旋转支座7的外表面套设有旋转杆8,旋转杆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叶9,旋转叶9包括叶片901,叶片901的内表面设置有旋转轴902,旋转轴90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杆903,安装杆903的外表面焊接有捣拨片904,叶片901的右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轴905,旋转叶9设置有两组,旋转轴902的内部设置有滚珠,安装杆903与旋转轴902转动连接,叶片901设置有两组,且分别设置在固定轴905的两侧,底座2设置有两组,底座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罐体1的底部外表面,当罐体1的内部通过进料口4放入油漆后,需要对罐体1进行加热时,将加热装置3进行通电,加热管303在通电后进行工作,加热管303在工作中低温流体介质通过管道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其输入口,沿着电加热容器内部特定换热流道,运用流体热力学原理设计的路径,带走电热元件工作中所产生的高温热能量,使被加热介质温度升高,进而使得通过加热管303对罐体1内部的油漆进行加热,加热管303外表面的温度通过散热片304进行散热,使得隔热板305的温度进行降低,防止了罐体1的高度对工作人员烫伤。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转支座7与旋转杆8转动连接,电机6的底端外表面通过转轴与旋转支座7转动连接,当电机6在通电后,电机6外表面的转轴通过旋转支座7与旋转杆8转动连接,使得通过电机6的工作能对旋转杆8进行转动,进而使旋转叶9进行旋转,对罐体1内部的油漆进行搅拌。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包括底板301,底板301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紧固螺栓302,底板30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管303,加热管303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散热片304,散热片304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板305,加热管303的右侧外表面焊接有导热管306,导热管306设置有两组,加热管303的外表面为具有光滑结构的钢材质,散热片304焊接在加热管303左侧外表面,当旋转叶9在进行搅拌后,通过捣拨片904能够对罐体1内部的油漆进行打散,提高油漆与旋转叶9的接触面积,使油漆能够进行充分的搅拌。
23.工作原理:当罐体1的内部通过进料口4放入油漆后,需要对罐体1进行加热时,将加热装置3进行通电,加热管303在通电后进行工作,进而使得通过加热管303对罐体1内部的油漆进行加热,加热管303外表面的温度通过散热片304进行散热,使得隔热板305的温度进行降低。
24.当电机6在通电后,电机6外表面的转轴通过旋转支座7与旋转杆8转动连接,使得通过电机6的工作能对旋转杆8进行转动,进而,旋转叶9在进行搅拌后,通过捣拨片904能够对罐体1内部的油漆进行打散,提高油漆与旋转叶9的接触面积。
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50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