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钻孔机的高精密机械手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10  24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钻孔机的高精密机械手支架。


背景技术:

2.钻孔机是指利用比目标物更坚硬、更锐利的工具通过旋转切削或旋转挤压的方式,在目标物上留下圆柱形孔或洞的机械和设备统称。也有称为钻机、打孔机、打眼机、通孔机等。通过对精密部件进行钻孔,来达到预期的效果,钻孔机有半自动钻孔机和全自动钻孔机,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大多数企业均考虑全自动钻孔机作为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动钻孔机的钻孔技术的提升,采用全自动钻孔机对各种五金模具表带钻孔表带钻孔首饰进行钻孔优势明显。
3.cn211466438u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加工车间输送机械手,包括支撑立柱、转臂、升降气缸以及机械手主体;该转臂上设置有沿转臂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枢接有转动连接件;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转动连接件固定连接同时该升降气缸的缸体下端与所述机械手主体连接;所述机械手主体上设置有真空吸盘。
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转动伸缩杆和调节机械手的操作步骤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钻孔机的高精密机械手支架,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第三电机上的转轴和方板进行移动,使方板依次嵌设进限位槽和限位卡槽内,然后第三电机通过方板依次与限位槽和限位卡槽的卡接,带动转筒和柱体转动,转筒转动则带动机械手装置进行转动调节,柱体转动则带动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转动则带动整体进行转动,整体结构操作步骤简单,省时省力。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钻孔机的高精密机械手支架,包括基础座,所述基础座顶部设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通过轴承与基础座连接,所述基础座内部开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部固定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贯穿基础座与支撑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柱一侧固定设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箱体下方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移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下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轴承与连接块连接,所述固定板底部固定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侧贯穿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内部设有柱体,所述柱体前侧贯穿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柱体外部套接有方框,所述方框通过轴承与柱体连接,所述方框与方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底端外壁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靠近柱体的一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柱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前侧固定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设有转筒,所述转筒通过轴承与通孔连接,所述转筒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固
定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底部固定设有机械手装置,所述转筒靠近支撑板的一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方孔相连通,所述限位槽内部设有方板,所述方板靠近方孔的一端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方板的一端依次贯穿限位槽、方孔、限位卡槽、柱体和主动锥齿轮,所述转轴远离主动锥齿轮的一端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底部固定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设置于箱体内部,所述螺纹杆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箱体内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端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与箱体内腔顶部相接触,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滑道,所述螺纹座底端贯穿滑道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箱体远离支撑立柱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贯穿箱体与螺纹杆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装置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设置于连杆底部,所述机械手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手底部固定设有多个真空吸盘,多个真空吸盘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机械手靠近支撑立柱的一侧固定设有抽吸泵。
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和限位卡槽截面均设置为矩形。
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顶部固定设有斜杆,所述斜杆靠近支撑立柱的一端与支撑立柱顶端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驱动腔底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贯穿基础座与支撑立柱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座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底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第三电机上的转轴和方板进行移动,使方板依次嵌设进限位槽和限位卡槽内,然后第三电机通过方板依次与限位槽和限位卡槽的卡接,带动转筒和柱体转动,转筒转动则带动机械手装置进行转动调节,柱体转动则带动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转动则带动整体进行转动,整体结构操作步骤简单,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手装置和安装板侧剖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座剖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箱体剖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筒和限位槽后视图。
22.图中:1基础座、2支撑立柱、3驱动腔、4箱体、5连接块、6 固定板、7第一电动伸缩杆、8支撑板、9方孔、10柱体、11限位卡槽、12方框、13从动锥齿轮、14主动锥齿轮、15安装板、16支撑杆、17通孔、18转筒、19连杆、20限位槽、21方板、22转轴、23 第三电机、24第二电动伸缩杆、25连接座、26螺纹杆、27螺纹座、 28滑道、29第二电机、30机械手、31真空吸盘、32抽吸泵、33斜杆、34第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参照说明书附图1

5,该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钻孔机的高精密机械手支架,包括基础座1,所述基础座1顶部设有支撑立柱2,所述支撑立柱2通过轴承与基础座1连接,所述基础座1内部开设有驱动腔 3,所述驱动腔3内部固定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贯穿基础座 1与支撑立柱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柱2一侧固定设有箱体4,所述箱体4内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箱体4下方设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与移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5下方设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通过轴承与连接块5连接,所述固定板6底部固定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7,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7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前侧贯穿开设有方孔9,所述方孔9内部设有柱体10,所述柱体10前侧贯穿开设有限位卡槽11,所述柱体10外部套接有方框 12,所述方框12通过轴承与柱体10连接,所述方框12与方孔9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8底端外壁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13,所述从动锥齿轮13靠近柱体10的一侧啮合有主动锥齿轮14,所述主动锥齿轮14与柱体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8底部固定设有安装板 15,所述安装板15前侧固定设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一侧开设有通孔17,所述通孔17内部设有转筒18,所述转筒18通过轴承与通孔17连接,所述转筒18远离支撑板8的一端固定设有连杆19,所述连杆19底部固定设有机械手装置,所述转筒18靠近支撑板8的一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0,所述限位槽20与方孔9相连通,所述限位槽20内部设有方板21,所述方板21靠近方孔9的一端固定设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远离方板21的一端依次贯穿限位槽20、方孔 9、限位卡槽11、柱体10和主动锥齿轮14,所述转轴22远离主动锥齿轮14的一端设有第三电机23,所述第三电机23与转轴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3远离转轴22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 24,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4底部固定设有连接座25,所述连接座25 与安装板15固定连接。
25.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螺纹杆26,所述螺纹杆26设置于箱体4内部,所述螺纹杆26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箱体4内部连接,所述螺纹杆26一端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座27,所述螺纹座27与箱体4 内腔顶部相接触,所述箱体4底部开设有滑道28,所述螺纹座27底端贯穿滑道28与连接块5固定连接,所述箱体4远离支撑立柱2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电机29,所述
第二电机29输出端贯穿箱体4与螺纹杆26固定连接,能够左右移动对物料的位置进行调节。
26.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装置包括机械手30,所述机械手30设置于连杆19底部,所述机械手30与连杆19固定连接,所述机械手30 底部固定设有多个真空吸盘31,多个真空吸盘31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机械手30靠近支撑立柱2的一侧固定设有抽吸泵32,便于拿取物料和卸料。
2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20和限位卡槽11截面均设置为矩形,使卡接时能彼此进行限位并能够带动彼此进行转动。
2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4顶部固定设有斜杆33,所述斜杆33靠近支撑立柱2的一端与支撑立柱2顶端固定连接,使其形成三角形,增强整体结构稳定性。
2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第一电机34,所述第一电机34设置于驱动腔3底部,所述第一电机34输出端贯穿基础座1与支撑立柱 2固定连接,由第一电机34驱动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30.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座1底部四角均固定设有底座,增强整体结构稳定性。
31.实施场景具体为:
3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电机34带动支撑立柱2转动,支撑立柱2转动带动整体进行旋转,而移动装置上的第一电机34通过螺纹杆26转动,带动第一电动伸缩杆7和机械手装置进行左右移动调节和输送,第一电动伸缩杆7带动机械手装置进行上下调节,而取料时真空吸盘31与抽吸泵32通过软管连接,通过抽吸泵32控制真空吸盘31的压力来进行取料,抽离空气形成负压时进行取料,抽送空气时则进行卸料,而面对不同摆放的物料时,则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24带动第三电机23上的转轴22进行移动,使转轴22上的方板 21嵌设进限位卡槽11内,然后第三电机23启动带动转轴22和与之卡接的柱体10转动,柱体10则带动主动锥齿轮14转动,主动锥齿轮14则带动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13转动,从动锥齿轮13转动带动支撑板8、安装板15和机械手装置整体进行转动,调节面对摆放方向不同的物料,而在面对摆放角度不一样的物料时,再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24带动第三电机23上的转轴22移动至转筒18上的限位槽 20内,使限位槽20与方板21卡接,然后第三电机23通过方板21 和限位槽20带动转筒18转动,转筒18转动带动机械手装置进行角度调节,来面对放置角度不一样的物料。
33.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5038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