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温度可调光伏板。
背景技术:
放置在屋顶上的光伏组件在冬天下雪后存在积雪的情况,有的屋顶积雪融化慢,特别是在北半球靠北的一些国家中,屋顶长期存在积雪,现有技术中对于屋顶融雪效果不佳,而且对于放置有光伏板的屋顶,由于积雪的长期存在影响了电池板吸收太阳光,导致光伏板不能正常使用。因此,需设计一种温度可调光伏板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度可调光伏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放置在屋顶的光伏板积雪后可以实现快速融雪,而且可以根据积雪量的大小对加热组件的温度进行可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可调光伏板,包括电池板、上胶膜、下胶膜、上玻璃板以及下玻璃板,所述电池板两侧分别覆盖所述上胶膜、下胶膜,所述下胶膜外侧覆盖所述下玻璃板,所述上胶膜与所述上玻璃板之间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加热部以及控制器,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上胶膜与所述上玻璃板之间,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调节板的一侧,所述加热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调节板为中空结构,所述加热部包括有加热组件和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填充有传热液体,所述加热腔底端连通有第一管路,所述加热腔顶端连通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调节板底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加热腔连通,所述调节板顶端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加热腔连通,所述加热腔顶端开设有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覆盖所述上胶膜,所述上玻璃板覆盖所述调节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上下端分别开设有进口与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上下错落设置。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的容量大于所述调节板内部的容量。
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为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所述电加热丝两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为微型泵,所述微型泵设置在所述加热腔的低端,所述微型泵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外侧设置有下外罩,所述第二管路外侧设置有上外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板、加热腔以及控制器,将调节板内部与加热腔之间通过管路连通,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组件对加热腔内的传热液体进行加热,并通过驱动组件将加热后的传热液体从加热腔底端导入至调节板底端入口,传热液体从调节板底端入口向上漫延,直至充满调节板内部空腔,并从调节板顶端出口流回加热腔内,如此循环实现对光伏板上积雪的消融,通过积雪量的大小,进而通过控制器自适应调整加热组件的温度,从而满足快速对积雪的消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温度可调光伏板去除上外罩后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去除下玻璃板、下胶膜、电池板以及上胶膜后的主视图。
其中,1为电池板,2为上胶膜,3为下胶膜,4为上玻璃板,5为下玻璃板,6为调节板,7为加热腔,8为第一管路,9为第二管路,10为控制器,11为电加热丝,12为通气孔,13为上外罩,14为下外罩,15为微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度可调光伏板,包括电池板1、上胶膜2、下胶膜3、上玻璃板4以及下玻璃板5,所述电池板1两侧分别覆盖所述上胶膜2、下胶膜3,所述下胶膜3外侧覆盖所述下玻璃板5,所述上胶膜2与所述上玻璃板4之间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6、加热部以及控制器10,所述调节板6设置在所述上胶膜2与所述上玻璃板4之间,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调节板6的一侧,所述加热部与所述控制器10电性连接;
所述调节板6为中空结构,所述加热部包括有加热组件和加热腔7,所述加热腔7内填充有传热液体,所述加热腔7底端连通有第一管路8,所述加热腔7顶端连通有第二管路9,所述第一管路8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调节板6底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8与所述加热腔7连通,所述调节板6顶端通过所述第二管路9与所述加热腔7连通,所述加热腔7顶端开设有通气孔12,通过控制器10控制加热组件对加热腔7内的传热液体进行加热,并通过驱动组件将加热后的传热液体从加热腔7底端导入至调节板6底端入口,传热液体从调节板6底端入口向上漫延,直至充满调节板6内部空腔,并从调节板6顶端出口流回加热腔7内,如此循环实现对光伏板上积雪的消融,通气孔12的设置保证加热腔7内部与外界气压相同,使加热腔7与调节板6之间传热液体正常循环往复。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板6覆盖所述上胶膜2,所述上玻璃板4覆盖所述调节板6,调节板6与上胶膜2、上玻璃板4之间均密封胶接。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板6上下端分别开设有进口与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管路8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管路9连通,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上下错落设置,进口与出口错落设置可以提高调节板6内部的传热效率。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加热腔7的容量大于所述调节板6内部的容量,保证传热液体从调节板6底端进口向上漫延,直至充满调节板6内部空间并从顶端出口漫延流回加热腔7,重新在加热腔7内被加热。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加热组件为电加热丝11,所述电加热丝11设置在所述加热腔7内,所述电加热丝11两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0,控制器10优选为plc控制器10。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为微型泵1515,所述微型泵1515设置在所述加热腔7的低端,所述微型泵151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0。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管路8外侧设置有下外罩14,所述第二管路9外侧设置有上外罩13,上外罩13、下外罩14可以对第一管路8。第二管路9起到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温度可调光伏板的工作原理:
将光伏板倾斜放置在屋顶,并将上玻璃板4面向太阳光,在冬天放置在屋顶的光伏板上出现积雪后,通过启动控制器10,根据积雪量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加热温度,选择好加热温度后,电加热丝11对加热腔7内的传热液体进行加热,待温度上升至设定温度后,控制器10控制微型泵1515启动,进而将加热腔7内已经加热后的传热液体通过第一管路8导入至调节板6底端进口,由于微型泵1515的持续作用,传热液体从调节板6底端进口向上漫延,直至充满调节板6内部空间并从顶端出口漫延流回加热腔7,重新在加热腔7内被加热,如此循环,即可快速实现对光伏板表面积雪的消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温度可调光伏板,包括电池板(1)、上胶膜(2)、下胶膜(3)、上玻璃板(4)以及下玻璃板(5),所述电池板(1)两侧分别覆盖所述上胶膜(2)、下胶膜(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胶膜(3)外侧覆盖所述下玻璃板(5),所述上胶膜(2)与所述上玻璃板(4)之间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6)、加热部以及控制器(10),所述调节板(6)设置在所述上胶膜(2)与所述上玻璃板(4)之间,所述加热部设置在所述调节板(6)的一侧,所述加热部与所述控制器(10)电性连接;
所述调节板(6)为中空结构,所述加热部包括有加热组件和加热腔(7),所述加热腔(7)内填充有传热液体,所述加热腔(7)底端连通有第一管路(8),所述加热腔(7)顶端连通有第二管路(9),所述第一管路(8)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调节板(6)底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8)与所述加热腔(7)连通,所述调节板(6)顶端通过所述第二管路(9)与所述加热腔(7)连通,所述加热腔(7)顶端开设有通气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6)覆盖所述上胶膜(2),所述上玻璃板(4)覆盖所述调节板(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6)上下端分别开设有进口与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管路(8)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管路(9)连通,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上下错落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7)的容量大于所述调节板(6)内部的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为电加热丝(11),所述电加热丝(11)设置在所述加热腔(7)内,所述电加热丝(11)两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微型泵(15),所述微型泵(15)设置在所述加热腔(7)的低端,所述微型泵(1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度可调光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8)外侧设置有下外罩(14),所述第二管路(9)外侧设置有上外罩(13)。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