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6



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


背景技术:

2.骨折的类型有很多种,大多为高能量伤害。人体骨骼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超出其承受能力,从而造成断裂。骨折的同时,常伴随有组织损伤。常言道,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的恢复过程是缓慢的,病患需要承受长时间的行动不便。
3.目前,医疗界常用的骨折处理手段为,清创、正骨、定形,伴随药物,辅助进行恢复。然而,目前的药物组分多,制作工艺繁琐,且大多疗效较差,恢复时间长,甚至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和后遗症,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配方简单、制作便捷、疗效快、纯中药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骨折的药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
7.红花4

8份、骨碎补5

10份、杜仲5

10份、儿茶5

10份、乳香5

8份、血竭4

8份、土鳖虫3

6份、黄牛角4

7份、麝香0.1

0.4 份、陈醋500份。
8.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
9.红花5

7份、骨碎补6

9份、杜仲6

9份、儿茶6

9份、乳香6

7份、血竭5

7份、土鳖虫4

5份、黄牛角5

6份、麝香0.2

0.3 份、陈醋500份。
10.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
11.红花6份、骨碎补7份、杜仲7份、儿茶7份、乳香6份、血竭 6份、土鳖虫4份、黄牛角5份、麝香0.3份、陈醋500份。
12.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步骤一:将红花、骨碎补、杜仲、土鳖虫,分别置入烘箱,进行高温干燥;
14.步骤二:将干燥后的红花、骨碎补、杜仲、土鳖虫,进行粉碎;将乳香、血竭、土鳖虫、黄牛角,进行粉碎;
15.步骤三:将粉碎后的药材按比例,置入铁锅内,搅拌均匀;
16.步骤四:铁锅内按比例加入陈醋,进行调制,使用火焰加热,持续搅拌,至形成稠膏,停止加热;
17.步骤五:将麝香进行粉碎,按比例加入稠膏内,搅拌均匀;
18.步骤六:取适量稠膏,均匀摊覆在纱布或膏药布上,制成药贴。
19.优选的,在步骤一中,烘箱温度控制在40

60摄氏度。
20.优选的,在步骤一中,烘箱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
21.优选的,在步骤二中,各药材粉碎至80

120目。
22.优选的,在步骤二中,各药材粉碎至100目。
23.优选的,在步骤三中,采用文火进行加热。
24.优选的,制成的药贴以30

40摄氏度的温度使用最佳。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6.本发明采用中药制成,药物组分少,制作工序简单,成本低,纯中药成分无毒副作用,见效快,无后遗症;限定粉碎程度,充分溶出其中组分,陈醋调制更利于药效成分散出。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9.实施例一:
3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取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
31.红花6份、骨碎补7份、杜仲7份、儿茶7份、乳香6份、血竭 6份、土鳖虫4份、黄牛角5份、麝香0.3份、陈醋500份。
32.其中,各组分中药的功效:
33.红花,性味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34.骨碎补,性味苦,温,归肾、肝经,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35.杜仲,性味辛,平,归肾、肝经,补中益气,补肝肾,强筋骨。
36.儿茶,性味苦、涩,微寒,归肺、心经,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37.乳香,性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38.血竭,性味甘咸、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
39.土鳖虫,性味咸,寒,归肝经,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40.黄牛角,性味苦、咸,寒,归心、肝、胃三经,清凉止血,清热解毒。
41.麝香,性味辛、温,归心、脾经,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42.陈醋,散瘀,止血,解毒。
43.本实施例所提供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步骤一:将红花、骨碎补、杜仲、土鳖虫,分别置入烘箱,进行高温干燥;其中,烘箱温度控制在40

60摄氏度,优选控制在50摄氏度。以高温加热的方式,去除各药材在保存中沾染的水分残留,以便于进行粉碎处理;温度控制在40

60摄氏度,即可有效烘干,也可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药材损坏的出现。
45.步骤二:将干燥后的红花、骨碎补、杜仲、土鳖虫,进行粉碎;将乳香、血竭、土鳖虫、黄牛角,进行粉碎;各药材分别进行粉碎,粉碎前保证容器内无残留,避免出现污染。粉碎程度设置为80

120 目,优选为100目。
46.药材的粉碎程度,直接影响内部成分的溶出。先是随着粉碎程度的加大而溶出增加,后又逐渐减少,原因与微粒的溶出和吸附平衡有关。随着粉碎程度的增加,成分溶出也
增加,但粒度增加至一定程度后,由于粒子表面能大幅增加,吸附效应显现;溶出有效成分的同时粒子吸附有效成分也增加了,也就出现了有效成分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且不同粒度的药粉混合后,对膏药的最终成型和人体感知也有一定影响。
47.结合发明人多年来的用药经验,将粉碎程度设置在80

120目,优选为100目,以获得良好的溶出和成型效果。
48.步骤三:将粉碎后的药材按比例,置入铁锅内,搅拌均匀;充分搅拌,以使其混合均匀。
49.步骤四:铁锅内按比例加入陈醋,进行调制,使用火焰加热,持续搅拌,至形成稠膏,停止加热;陈醋的沸点低,在调制后,采用文火进行加热,以避免快速沸腾挥发;同时,使用较低温度混合溶解各药材,可有效减少对其成分的破坏,充分保存药效;且,无需设置去火毒步骤。
50.步骤五:将麝香进行粉碎,按比例加入稠膏内,搅拌均匀;麝香不宜经高温作用,在其他成分加热后,再加入麝香,以保证麝香不被破坏,保留其药性。
51.步骤六:取适量稠膏,均匀摊覆在纱布或膏药布上,制成药贴;成药,待冷却后即可使用;制成的膏药以30

40摄氏度的温度使用最佳。保证一定的使用温度提高药物成分散发,并使其充分与人体进行接触。
52.实施例二:
53.取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
54.红花4

8份、骨碎补5

10份、杜仲5

10份、儿茶5

10份、乳香5

8份、血竭4

8份、土鳖虫3

6份、黄牛角4

7份、麝香0.1

0.4 份、陈醋500份。
55.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56.实施例三:
57.取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
58.红花5

7份、骨碎补6

9份、杜仲6

9份、儿茶6

9份、乳香 6

7份、血竭5

7份、土鳖虫4

5份、黄牛角5

6份、麝香0.2

0.3 份、陈醋500份。
59.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
60.临床案例:
61.跟踪病患200例,其中男性病患138例,女性病患62例;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50岁,平均年龄31岁。
62.临床疗效时间按损伤部位骨折类型及痊愈时间统计:
63.[0064][0065]
全部跟踪随访,无1例并发症及后遗症,其功能恢复正常者148 例,良好者36例,一般者13例,较差者3例。
[0066]
其中,典型案例:
[0067]
病例,王xx,男,21岁,左侧胫骨骨折,骨折后2小时就诊;采用本发明外敷贴,1贴7天为1疗程,使用7疗程、1康复疗程。5 日后无明显疼痛,10日后x光显示骨痂大量出现,28日可使用拐杖下地活动,40日可离拐步行,x光显示已接近骨性愈合;追踪60日,功能恢复正常。
[0068]
病例,李xx,男,16岁,跖骨骨折,骨折后1小时进行治疗,存在剧烈疼痛;采用本发明外敷贴,同时在伤处两侧进行敷贴,1贴 7天为1疗程,使用4疗程、1康复疗程。当日疼痛减轻,4日后软组织损伤处淤血明显消退,7日后淤血消除,21日可轻微活动,28 日可下地行走;追踪40日,功能恢复正常。
[0069]
病例,孙某某,女,26岁,右脚踝关节扭伤,有淤血,12小时进行治疗;采用本发明外敷贴,1贴7天为1疗程,使用1疗程。当日疼痛消减,2日后肿胀消退,3日肿胀消失,5日可正常行走,完全痊愈;追踪10日,无异常出现。
[0070]
病例,王某某,女,40岁,右腿髌骨骨折,打石膏20日后仍存在疼痛、肿胀,前来就诊;采用本发明外敷贴,1贴7天为1疗程,使用6个疗程、1康复疗程。3日后肿胀消退,无痛感出现,28日后关节功能恢复,42日后可正常行走;追踪60日,无异常出现。
[0071]
病例,朱xx,男,7岁,右脚中指趾骨骨折,1小时就诊;采用夹板固定,本发明外敷贴,1贴7天为1疗程,使用3疗程、1康复疗程。10日后,可下地活动,21日后,恢复正常;追踪30日,功能全部正常。
[007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红花4

8份、骨碎补5

10份、杜仲5

10份、儿茶5

10份、乳香5

8份、血竭4

8份、土鳖虫3

6份、黄牛角4

7份、麝香0.1

0.4份、陈醋5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红花5

7份、骨碎补6

9份、杜仲6

9份、儿茶6

9份、乳香6

7份、血竭5

7份、土鳖虫4

5份、黄牛角5

6份、麝香0.2

0.3份、陈醋50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红花6份、骨碎补7份、杜仲7份、儿茶7份、乳香6份、血竭6份、土鳖虫4份、黄牛角5份、麝香0.3份、陈醋500份。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红花、骨碎补、杜仲、土鳖虫,分别置入烘箱,进行高温干燥;步骤二:将干燥后的红花、骨碎补、杜仲、土鳖虫,进行粉碎;将乳香、血竭、土鳖虫、黄牛角,进行粉碎;步骤三:将粉碎后的药材按比例,置入铁锅内,搅拌均匀;步骤四:铁锅内按比例加入陈醋,进行调制,使用火焰加热,持续搅拌,至形成稠膏,停止加热;步骤五:将麝香进行粉碎,按比例加入稠膏内,搅拌均匀;步骤六:取适量稠膏,均匀摊覆在纱布或膏药布上,制成药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烘箱温度控制在40

60摄氏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烘箱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各药材粉碎至80

120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各药材粉碎至100目。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采用文火进行加热。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成的药贴以30

40摄氏度的温度使用为佳。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一种治疗骨折的药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红花4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建成
技术研发日:2021.03.25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5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