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玻璃盖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6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玻璃盖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就有人开始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来提供能源,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以光伏效应工作的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主流,而以光化学效应工作的薄膜电池实施太阳能电池则还处于萌芽阶段,在太阳能电池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会对太阳能电池组件上边加盖一层玻璃盖板来保护太阳能电池的正常使用,现有的玻璃盖板没有对其表面进行清理的结构,使得玻璃盖板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表面会落有大量的灰尘,影响到太阳能电池板对阳光的接收,影响到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玻璃盖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玻璃盖板没有对其表面进行清理的结构,使得玻璃盖板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表面会落有大量的灰尘,影响到太阳能电池板对阳光的接收,影响到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玻璃盖板,包括第一玻璃盖板主体和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清理机构,所述第一清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右两端皆固定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正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板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后端皆固定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皆插设在第二凹槽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皆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皆固定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一弹簧皆与第四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后端固定有第一毛刷,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左右两端皆插设到第四凹槽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四连接块皆插设到第六凹槽内部,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排水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机构包括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胶合有第一橡胶垫,且第一橡胶垫与第二连接块的表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四连接块的左右两端皆固定有凸块,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四连接块的底端呈倾斜状,所述第四连接块的顶端呈矩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流槽的底端呈漏斗状,所述第二导流槽与第一凹槽的底端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使得第一玻璃盖板主体正面的灰尘被不断的清理下来,从而使得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正面的干净整洁,使得第一玻璃盖板主体内部安装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对太阳的接收能力提高,提高了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的发电效率,且使得用户对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清洁更加的方便,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避免了第一玻璃盖板主体表面积水的停留,对第一玻璃盖板主体进行了一定的保护,避免了水分浸入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内部,对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进行了一定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毛刷,首先,当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长期使用过程中,表面会落有一定的灰尘,用户通过拉动第二连接块,带动第一连接板在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正面进行移动,使得第一连接板内部设置的第一毛刷对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正面进行一定的清扫,用户通过来回的对第一连接板进行上下移动,使得第一毛刷不断的对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正面进行一定的清理,使得第一玻璃盖板主体正面的灰尘被不断的清理下来,从而使得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正面的干净整洁,使得第一玻璃盖板主体内部安装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对太阳的接收能力提高,提高了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的发电效率,且使得用户对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清洁更加的方便,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当用户对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正面进行清扫时,大量的灰尘落入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底端,通过第一玻璃盖板主体底端开设有第二导流槽与第一导流槽,使得灰尘落入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底端得以很快的排出去,避免了灰尘在第一玻璃盖板主体底端的积留,且在下雨天时,雨水通过第一凹槽与第二导流槽得以更快地排出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外侧,避免了第一玻璃盖板主体表面积水的停留,对第一玻璃盖板主体进行了一定的保护,避免了水分浸入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内部,对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进行了一定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a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玻璃盖板主体;200、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300、第一清理机构;310、第一连接板;311、第一连接块;312、第一凹槽;313、第二连接块;314、第二凹槽;315、第三连接块;316、第三凹槽;317、第一弹簧;318、第四连接块;319、第四凹槽;320、第五凹槽;321、第二连接板;322、第一毛刷;323、第六凹槽;400、第一排水机构;410、第一导流槽;411、第二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玻璃盖板,包括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和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200,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200,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清理机构300,第一清理机构300包括第一连接板310,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10,第一连接板310的左右两端皆固定有第一连接块311,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一凹槽312,第一连接板310的正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块313,且第二连接块313与第一连接板310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二凹槽314,第一连接块311的后端皆固定有第三连接块315,第三连接块315皆插设在第二凹槽314内部,第一连接板310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三凹槽316,第三凹槽316的内部皆固定有第一弹簧317,第三凹槽316的内部皆固定有第四连接块318,第一弹簧317皆与第四连接块318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310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四凹槽319,第一连接板310的内部开设有第五凹槽320,第五凹槽32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321,第二连接板321的后端固定有第一毛刷322,第二连接板321的左右两端皆插设到第四凹槽319内部,第二连接板321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六凹槽323,第四连接块318皆插设到第六凹槽323内部,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排水机构400。

为了使得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表面的水分更快地流走,避免对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造成一定的腐蚀,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排水机构400包括第一导流槽410,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导流槽410,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导流槽411,第一导流槽410与第二导流槽411相连通。

为了增大用户手部与第二连接块313表面的摩擦力,使得用户更加方便的对第二连接块313用力,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连接块313的表面胶合有第一橡胶垫,且第一橡胶垫与第二连接块313的表面相贴合。

为了使得第四连接块318与第三凹槽316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四连接块318的左右两端皆固定有凸块,第一连接板310的内部开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

为了使得第四连接块318能更快的退回到第三凹槽316内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四连接块318的底端呈倾斜状,第四连接块318的顶端呈矩形。

为了使得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表面的水分更快的流走,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导流槽411的底端呈漏斗状,第二导流槽411与第一凹槽312的底端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用户需要对第一连接板310的内部放置第二连接板321,用户把第二连接板321的左右两端分别插设到第四凹槽319内部,通过第二连接板321的左右两端对第四连接块318进行一定的抵触,使得第四连接块318在抵触力的作用下退回到第三凹槽316内部,在第四连接块318退回的过程中,第四连接块318会对第一弹簧317进行一定的压缩,由于第一弹簧317自身具有一定的回弹力,使得第四连接块318对第一弹簧317进行压缩的同时,第一弹簧317内部会产生一个对第四连接块318的抵触力,当第六凹槽323位于第四连接块318的后端时,通过第一弹簧317的回弹力对第四连接块318向抵触,使得第四连接块318插设到第六凹槽323内部,从而使得第二连接板321的左右两端与第一连接板310固定连接;

然后,当用户开始对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的表面进行一定的清理时,用户通过转动第二连接块313,接着对第二连接块313进行上下拉取,带动第一连接板310在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的表面来回移动,使得第一毛刷322不断的与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的表面相互摩擦,使得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表面的灰尘得到一定的清理,对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的正面进行一定的清理,使得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200更好的对太阳光进行接收;

最后,当遇到阴雨天气时,淋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正面的雨水,通过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左右两端的第一凹槽312流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的底端,通过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底端开设的第二导流槽411与第一导流槽410,使得雨水得以快速的从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的表面流走,避免了雨水在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表面的停留,对第一玻璃盖板主体100内部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200进行了一定的保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玻璃盖板,包括第一玻璃盖板主体和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清理机构,所述第一清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正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右两端皆固定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正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板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后端皆固定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皆插设在第二凹槽内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皆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部皆固定有第四连接块,所述第一弹簧皆与第四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后端固定有第一毛刷,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左右两端皆插设到第四凹槽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左右两端皆开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四连接块皆插设到第六凹槽内部,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排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机构包括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胶合有第一橡胶垫,且第一橡胶垫与第二连接块的表面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块的左右两端皆固定有凸块,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块的底端呈倾斜状,所述第四连接块的顶端呈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槽的底端呈漏斗状,所述第二导流槽与第一凹槽的底端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玻璃盖板,包括第一玻璃盖板主体和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清理机构,所述第四连接块皆插设到第六凹槽内部,所述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排水机构。本实用新型使得第一玻璃盖板主体正面的灰尘被不断的清理下来,从而使得第一玻璃盖板主体的正面的干净整洁,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避免了第一玻璃盖板主体表面积水的停留,对第一玻璃盖板主体进行了一定的保护,避免了水分浸入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内部,对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主体进行了一定的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吴晗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海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5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