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薏仁米秸秆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5-09  34



1.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薏仁米秸秆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黔西南州兴仁市为“中国薏仁米之乡”,薏仁米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境内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优势,地处云贵高原,土壤以硅铁质黄壤为主,成土母质以粘土及页岩风化物为主,为薏仁米种植资源发源地,但随着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每年秸秆量也在增加,同时秸秆焚烧加大了环境的污染。本申请人为解决薏仁米秸秆焚烧污染问题,在当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形成兴仁34万亩薏仁米种植基地秸秆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利用格局,利用薏仁米秸秆研发有机肥。我国农业普遍施用的是以化学肥料为主,有机肥料,生物肥料为辅的单一形式,由于农业单一长期重复过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微生物大量死亡,为提倡平衡施肥,多施有机肥、生物肥,有效改良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贫瘠或板结。
3.如何能解决薏仁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同时,又能保证黔西南州薏仁米种植的品质和产量,不受长期使用肥料对当地土壤的影响,从而影响当地薏仁米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本申请人对薏仁米秸秆制作有机肥而用于薏仁米种植业进行研究。
4.从科学研究、试验示范到推广应用,形成具备技术先进性、经济可行性和推广可操作性的可复制模式,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薏仁米秸秆“五料化”综合利用,促进农民增收就业途径,形成薏仁米秸秆产业链,为生态农业注入新活力。
5.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510620817.3发明专利,专利名称:一种有机腐熟肥及其制备方法,由腐熟料和腐熟辅料通过干燥

粉碎

混合

发酵制备而成,其中腐熟料由泥炭、岩石粉、食用菌渣、玉米杆、鸡粪、菜梗、草木灰、绿化修剪废料和骨粉组成;腐熟辅料含腐熟剂、根瘤菌剂、em菌液、芸苔素、木醋液和发酵菌剂,该方法中原料组成复杂,所需的成本高。
6.又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210425967.5发明专利,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肥料的方法,选取原料小麦秸秆,利用沼液中的菌群与小麦秸秆容易反应,先分解小麦秸秆,产生大量菌群,再与氮肥、磷肥、钾肥等化肥混合制得,该方法所制备的肥料只选取了小麦秸秆,所制备的肥料产生的有机营养单一,再与其他化肥结合,不能达到营养丰富生物质肥料所需的效果。
7.又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610009040.1发明专利,专利名称:一种豆科作物的秸秆腐熟肥料的生产方法,选用豆科作物的秸秆和腐熟剂制得,其中腐熟剂由枯草芽孢杆菌剂、黑曲霉菌剂、高温放线菌剂、酵母菌剂与根瘤菌剂、和水进行混合制得,该方法所得肥料仅用于豆科作物,而且腐熟剂组成复杂,所需成本高。
8.现有技术中未见对薏仁米秸秆湿法膨化发酵提高微生物转化率,本申请人特针对“中国薏仁米之乡”黔西南州土壤种植薏仁米的有机肥进行研究,既能改善当地硅铁质黄壤、粘土及喀斯特地貌页岩风化物土质,又能提升薏仁米种植的品质和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及薏仁米种植所需的有机质和微生物,本发明提供一种薏仁米秸秆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回收利用薏仁米秸秆,湿法膨化发酵制得。
10.具体地,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1.一种薏仁米秸秆有机肥,由薏仁米秸秆、牛粪、发酵菌剂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薏仁米秸秆80

120份、牛粪20

50份、发酵菌剂10

30份。
12.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算,薏仁米秸秆90

110份、牛粪25

40份、发酵菌剂15

25份。
13.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算,薏仁米秸秆100份、牛粪30份、发酵菌剂20份。
14.再进一步地,一种薏仁米秸秆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1)按量取薏仁米秸秆通过碎料机粉碎至1.0

1.5cm大小的碎粒,湿法膨化,加入发酵菌剂,用塑料薄膜盖封,发酵温度控制在25

28℃,发酵7天,得薏仁米秸秆发酵物备用;
16.2)牛粪干燥,粉碎,加入发酵菌剂,发酵温度控制在65

70℃,发酵7天,除臭,备用;
17.3)将步骤1)薏仁米秸秆发酵物和步骤2)牛粪发酵物混合,接种混合物质量3%的蚯蚓,调整温度为20

25℃,堆放10

20天,每天翻动2次,即得腐熟的有机肥;
18.4)将步骤3)腐熟有机肥加入有益微生物菌群,进行无氧发酵7

14天,即得薏仁米秸秆有机肥。
19.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薏仁米秸秆湿法膨化湿度为20%

25%,温度为65

75℃。
20.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有益微生物菌群包括乳酸菌、链球菌、酵母菌,其数量比为1

5:1

2:5

10。
21.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有益微生物菌群用量为10

20%。
22.再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菌剂包括酵母菌、放线菌、纤维弧菌、根瘤菌、土壤杆菌、诺卡氏菌,其数量比为1

5:2

4:5

10:3

6:3

6:2

4。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而得的有机肥。
23.本发明所用原料成分,如下:
24.薏仁米秸秆:薏仁米,薏米,又称薏仁、苡仁、苡米、薏仁米、薏苡米、药玉米等。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薏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矿物质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淀粉、亮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酪氨酸、脂肪酸、苡仁酯、苡仁油、谷甾醇、生物碱等营养成分及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薏仁米秸秆是其成熟茎叶(穗)部分的总称,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进行翻压还田或覆盖还田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
25.牛粪:牛的排泄物。牛粪的用途很多,以前直接发酵后做农作物的基肥,可以变粪为宝,加工成有机肥,从而获取较高的效益。利用牛粪加工有机肥,首先要把牛粪晾晒或沥干,使其水分控制在85%以下,然后加入秸秆末,牛粪和秸秆末的比例为7:3,使原料(牛粪)、辅料(秸秆末)的碳比控制在23~28,含水量控制在52%~68%。最后再加入有机肥发酵腐熟剂。用牛粪做原料生产有机肥,成本小,质量比较稳定,市场销售空间很大。但传统堆沤的方法,不仅发酵速度慢,而且还不能让牛粪彻底腐熟,施入农田后易发生“二次发酵”,造成烧根烧苗的现象。因此,牛粪在发酵时需加入微生物肥料发酵剂,发酵速度快,一般3~
7天即可完成牛粪的彻底脱臭、发酵腐熟、杀虫灭菌过程。发酵出的有机肥,肥效好,使用安全方便,不会造成烧根烧苗现象。
26.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27.本发明涉及一种薏仁米秸秆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筛选富含碳、氮、磷和有机质薏仁米秸秆,加上动物排泄物牛粪,主要通过湿法膨化发酵,提高有机肥中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的转化率,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促进有机物料矿质化和腐殖化,分泌植酸酶,降解土壤中大部分的植酸盐,产生生长素刺激作物生长,更强于单独牛粪发酵有机肥或薏仁米秸秆直接还田的加和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薏仁米秸秆制备有机肥的综合利用,补充土壤碳、氮同时,可改善土壤微生物生存条件,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质量,安全性能好,无污染,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8.该有机肥中的原料含各种植物生长的碳、氮、磷、有机质和微生物等,组方简单,制备易操作,不仅将废弃薏仁米秸秆回收综合利用,同时采用薏仁米秸秆与牛粪,通过筛选合适的秸秆发酵剂,保证充分通气,使微生物在适宜得温度、湿度和氧含量的条件下进行充分较快发酵,加快秸秆的腐熟速度,通过本技术所制备得有机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光合作用,同时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强化植物叶片保护膜的角质层,大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成本,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薏仁米秸秆制备有机肥的综合利用,安全性能好,无污染,而且绿色环保,在薏仁米秸秆综合利用制作有机肥方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29.本发明的薏仁米秸秆有机肥,通过采用薏仁米秸秆、牛粪为原料,具体实施例如下:
30.实施例1本发明薏仁米秸秆有机肥
31.称取薏仁米秸秆100kg、牛粪50kg、发酵菌剂20kg。
32.制备方法:
33.1)按量取薏仁米秸秆通过碎料机粉碎至1.0

1.5cm大小的碎粒,湿法膨化,加入发酵菌剂,用塑料薄膜盖封,发酵温度控制在25

28℃,发酵7天,得薏仁米秸秆发酵物备用;
34.2)牛粪干燥,粉碎,加入发酵菌剂,发酵温度控制在65

70℃,发酵7天,除臭,备用;
35.3)将步骤1)薏仁米秸秆发酵物和步骤2)牛粪发酵物混合,接种混合物质量3%的蚯蚓,调整温度为20

25℃,堆放10

20天,每天翻动2次,即得腐熟的有机肥;
36.4)将步骤3)腐熟有机肥加入有益微生物菌群,进行无氧发酵7

14天,即得薏仁米秸秆有机肥。
37.实施例2本发明薏仁米秸秆有机肥
38.称取薏仁米秸秆90kg、牛粪30kg、发酵菌剂18kg。
39.制备方法:
40.1)按量取薏仁米秸秆通过碎料机粉碎至1.0

1.5cm大小的碎粒,湿法膨化,加入发酵菌剂,用塑料薄膜盖封,发酵温度控制在25

28℃,发酵7天,得薏仁米秸秆发酵物备用;
41.2)牛粪干燥,粉碎,加入发酵菌剂,发酵温度控制在65

70℃,发酵7天,除臭,备用;
42.3)将步骤1)薏仁米秸秆发酵物和步骤2)牛粪发酵物混合,接种混合物质量3%的蚯蚓,调整温度为20

25℃,堆放10

20天,每天翻动2次,即得腐熟的有机肥;
43.4)将步骤3)腐熟有机肥加入有益微生物菌群,进行无氧发酵7

14天,即得薏仁米秸秆有机肥。
44.实施例3本发明薏仁米秸秆有机肥
45.称取薏仁米秸秆115kg、牛粪30kg、发酵菌剂25kg。
46.制备方法:
47.1)按量取薏仁米秸秆通过碎料机粉碎至1.0

1.5cm大小的碎粒,湿法膨化,加入发酵菌剂,用塑料薄膜盖封,发酵温度控制在25

28℃,发酵7天,得薏仁米秸秆发酵物备用;
48.2)牛粪干燥,粉碎,加入发酵菌剂,发酵温度控制在65

70℃,发酵7天,除臭,备用;
49.3)将步骤1)薏仁米秸秆发酵物和步骤2)牛粪发酵物混合,接种混合物质量3%的蚯蚓,调整温度为20

25℃,堆放10

20天,每天翻动2次,即得腐熟的有机肥;
50.4)将步骤3)腐熟有机肥加入有益微生物菌群,进行无氧发酵7

14天,即得薏仁米秸秆有机肥。
51.实施例4本发明薏仁米秸秆有机肥
52.称取薏仁米秸秆100kg、牛粪35kg、发酵菌剂22kg。
53.制备方法:
54.1)按量取薏仁米秸秆通过碎料机粉碎至1.0

1.5cm大小的碎粒,湿法膨化,加入发酵菌剂,用塑料薄膜盖封,发酵温度控制在25

28℃,发酵7天,得薏仁米秸秆发酵物备用;
55.2)牛粪干燥,粉碎,加入发酵菌剂,发酵温度控制在65

70℃,发酵7天,除臭,备用;
56.3)将步骤1)薏仁米秸秆发酵物和步骤2)牛粪发酵物混合,接种混合物质量3%的蚯蚓,调整温度为20

25℃,堆放10

20天,每天翻动2次,即得腐熟的有机肥;
57.4)将步骤3)腐熟有机肥加入有益微生物菌群,进行无氧发酵7

14天,即得薏仁米秸秆有机肥。
58.实施例5本发明薏仁米秸秆有机肥
59.称取薏仁米秸秆85kg、牛粪25kg、发酵菌剂20kg。
60.1)按量取薏仁米秸秆通过碎料机粉碎至1.0

1.5cm大小的碎粒,湿法膨化,加入发酵菌剂,用塑料薄膜盖封,发酵温度控制在25

28℃,发酵7天,得薏仁米秸秆发酵物备用;
61.2)牛粪干燥,粉碎,加入发酵菌剂,发酵温度控制在65

70℃,发酵7天,除臭,备用;
62.3)将步骤1)薏仁米秸秆发酵物和步骤2)牛粪发酵物混合,接种混合物质量3%的蚯蚓,调整温度为20

25℃,堆放10

20天,每天翻动2次,即得腐熟的有机肥;
63.4)将步骤3)腐熟有机肥加入有益微生物菌群,进行无氧发酵7

14天,即得薏仁米秸秆有机肥。
64.实验例一、原料处方、原料用量、工艺筛选及对比研究
65.对比样品1:去除牛粪,处方为:薏仁米秸秆,采用与实施例1的处方用量及制备方法,制备得有机肥对比样品1。
66.对比样品2:工艺采用粉碎后直接发酵,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处方,制备得有机肥对比样品2。
67.对比样品3:利用专利cn201610009040.1,制备的有机肥对比样品3。
68.对比样品4:薏仁米秸秆加大剂量,为300kg,其他组分与实施例1等量;
69.对比样品5:牛粪降低剂量,为10kg,其他组分与实施例1等量;
70.对比样品6:发酵菌剂筛选:去除酵母菌、放线菌,发酵剂为纤维弧菌、根瘤菌、土壤杆菌、诺卡氏菌,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处方,制备得有机肥对比样品6。
71.对比样品7:发酵菌剂各组成用量筛选:增加酵母菌或放线菌用量到50%,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处方,制备得有机肥对比样品7。
72.方法: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上述对比样品1,去除牛粪所制备的有机肥在色泽灰度、气味刺激和触感松滑度上都具有明显差异,本发明制备的有机肥色泽为褐色、气味清香中带有酒糟味和手摸很松滑;按照实施例1组方,调整薏仁米秸秆处理方法用一般粉碎发酵制备上述对比样品2,与本发明采用湿法膨化薏仁米秸秆所制备得肥料颜色灰白色、气味也没有酒糟味,腐熟发酵不完全;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上述对比样品4和5薏仁米秸秆或牛粪用量加大或减低对于所制备得有机肥色泽和气味没有显著的差异;按照实施例1方法调整发酵菌剂处方和用量制备得上述对比样品6和7,明显发酵得效果差很多,进一步进行含量测定和使用效果试验。
73.实验例二、有机肥氮、磷、钾及微生物含量测定
74.表1有机肥氮、磷、钾及微生物含量
75.组别含氮量%含磷量%含钾量%微生物%实施例14.56

6.342.87

3.984.32

5.3522.3

28.5实施例24.10

6.202.56

3.323.89

4.9622.5

26.6实施例33.98

6.102.20

3.533.65

4.4321.0

25.5实施例43.52

5.782.10

3.203.35

4.3521.1

26.3实施例53.25

5.302.00

3.103.30

4.2520.1

25.2对比样品12.10

2.751.98

3.002.90

4.8618.2

20.5对比样品22.00

2.651.86

2.892.79

3.5617.3

19.4对比样品32.15

2.752.50

3.102.50

3.105.1

10.3对比样品43.26

5.282.00

3.102.30

4.2511.5

16.4对比样品52.87

5.102.10

3.202.10

4.1012.3

15.6对比样品62.10

4.561.98

2.682.10

3.3411.5

13.7对比样品72.35

5.102.05

3.102.11

3.8510.6

12.4
76.结果表明:利用现有专利技术制备的对比样品3含氮量2.15

2.75%、含磷量2.50

3.10%、含钾2.50

3.10%,本发明制备的有机肥相对现有技术制备的有机肥氮、磷、钾及微生物含量明显增加;通过筛选处方组成,去除牛粪所制备的对比样品1其氮、磷、钾及微生物含量也明显降低;通过调整薏仁米秸秆处理工艺所制备的对比样品2其氮、磷、钾及微生物含量也明显降低;另外,通过调整处方用量,加大薏仁米秸秆用量制备的对比样品4其氮、磷、钾及微生物含量未见增加;减少牛粪用量制备的对比样品5其氮、磷、钾及微生物含量含量有所降低;又通过调整发酵菌剂组成和用量所制备的对比样品6和7,其氮、磷、钾及微生物含量含量有所降低,综上所述,可见本发明制备薏仁米秸秆有机肥所筛选的组分和用量其氮、磷、钾及微生物含量最为理想,可预见其能达到的肥力效果及对土壤的修复要更好。
77.另外,本发明人用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分别替换薏仁米秸秆,采用同实施例1制备
方法制备的有机肥含氮量为1.56

1.98%、含磷量为1.93

2.04%、含钾量为1.02

1.89%,相比本发明选用薏仁米秸秆制备的有机肥含氮、磷及钾明显量太低;同样,用猪粪和鸡粪分别替换牛粪,采用同实施例1制备方法制备的有机肥含氮、磷及钾分别为1.21

1.75%、1.53

1.98%、1.01

1.97%,相比本发明选用牛粪制备的有机肥含氮、磷及钾明显量太低;显然,肥力效果达不到本发明制备有机肥的效果。
78.实验例三、薏仁米使用效果试验观察:
79.本发明人对12亩薏仁米地施肥进行试验观察,分成12组,1亩/组。
80.(1)肥料:
81.试验组1

5:实施例1

5制得的有机肥
82.对比样品1:去除牛粪,采用与实施例1的处方用量及制备方法,制得对比样品1。
83.对比样品2:薏仁米秸秆粉碎,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处方,制得对比样品2。
84.对比样品3:利用专利cn201610009040.1,制备的有机肥对比样品3。
85.对比样品4:薏仁米秸秆加大剂量,为300kg,其他组分与实施例1等量;
86.对比样品5:牛粪降低剂量,为10kg,其他组分与实施例1等量;
87.对比样品6:发酵菌剂筛选:去除酵母菌、放线菌,制备得有机肥对比样品6。
88.对比样品7:增加酵母菌和放线菌用量到50%,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处方,制备得有机肥对比样品7。
89.(2)方法:观察统计薏仁米产量和品质
90.表2有机肥对薏仁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91.[0092][0093]
结果表明:与现有技术制备的对比样品3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本发明制备的有机肥相对现有技术制备的薏仁米产量明显增加;通过筛选处方组成,去除牛粪制备的对比样品1,其薏仁米产量增加不理想;通过调整薏仁米秸秆处理工艺所制备的对比样品2,其薏仁米产量明显降低;另外,通过调整处方用量,加大薏仁米秸秆用量制备的对比样品4,其薏仁米产量未见增加;减少牛粪用量制备的对比样品5,其薏仁米产量有所降低;又通过调整发酵菌剂组成和用量所制备的对比样品6和7,其薏仁米产量有所降低。综上所述,可见本发明制备薏仁米秸秆有机肥所筛选的组分和用量对薏仁米增产最多,可见其对农作物产量能达到效果要更好,且薏仁米中有效成分蛋白质、薏苡仁酯、维生素b等含量也明显增加,特别是对薏苡仁酯、维生素b成分增加最明显,口感上也更加软糯,营养价值得到提升。另外,对土壤也存在良性影响,本发明制备的有机肥中氮、磷、钾及微生物合理,对土壤的肥力、疏松度改善明显。
[0094]
实验例四、其他农作物使用效果试验观察:
[0095]
本发明人对12亩玉米地、小麦地和水稻田施肥进行试验观察,分成12组,1亩/组。
[0096]
(1)肥料:
[0097]
试验组1

5:实施例1

5制得的有机肥
[0098]
对比样品1:去除牛粪,采用与实施例1的处方用量及制备方法,制得对比样品1。
[0099]
对比样品2:薏仁米秸秆粉碎,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处方,制得对比样品2。
[0100]
对比样品3:利用专利cn201610009040.1,制备的有机肥对比样品3。
[0101]
对比样品4:薏仁米秸秆加大剂量,为300kg,其他组分与实施例1等量;
[0102]
对比样品5:牛粪降低剂量,为10kg,其他组分与实施例1等量;
[0103]
对比样品6:发酵菌剂筛选:去除酵母菌、放线菌,制备得有机肥对比样品6。
[0104]
对比样品7:增加酵母菌和放线菌用量到50%,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处方,制备得有机肥对比样品7。
[0105]
(2)方法:观察统计玉米和水稻产量
[0106]
表3

1玉米增产情况
[0107]
组别1组别2玉米长势土壤情况玉米增量%1实验组1很好肥沃、疏松9.982实验组2很好肥沃、疏松9.563实验组3很好肥沃、疏松9.154实验组4正常肥沃、疏松8.765实验组5正常肥沃、疏松8.526对比样品1正常肥沃、疏松2.517对比样品2正常肥沃、疏松2.308对比样品3(对照组)正常肥沃、结团1.009对比样品4正常肥沃、疏松8.5010对比样品5正常肥沃、疏松5.6211对比样品6正常肥沃、结团4.3512对比样品7正常肥沃、结团4.56
[0108]
表3

2小麦增产情况
[0109]
[0110][0111]
表3

3水稻增产情况
[0112]
组别1组别2水稻长势土壤情况水稻增量%1实验组1很好肥沃、疏松9.502实验组2很好肥沃、疏松9.203实验组3很好肥沃、疏松9.154实验组4正常肥沃、疏松8.625实验组5正常肥沃、疏松8.126对比样品1正常肥沃、疏松2.107对比样品2正常肥沃、疏松21.928对比样品3(对照组)正常肥沃、结团1.009对比样品4正常肥沃、疏松8.2310对比样品5正常肥沃、疏松5.1011对比样品6正常肥沃、结团3.2412对比样品7正常肥沃、结团3.65
[0113]
结果表明:与现有技术制备的对比样品3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本发明制备的有机肥相对现有技术制备的玉米、小麦和水稻产量明显有提高;通过筛选处方组成,去除牛粪制备的对比样品1,其玉米、小麦和水稻产量明显降低;通过调整薏仁米秸秆处理工艺所制备的对比样品2,其玉米、小麦和水稻产量明显降低;另外,通过调整处方用量,加大薏仁米秸秆用量制备的对比样品4,其玉米、小麦和水稻产量未见增加;减少牛粪用量制备的对比样品5,其玉米、小麦和水稻产量有所降低;又通过调整发酵菌剂组成和用量所制备的对比样品6和7,其玉米、小麦和水稻产量有所降低。
[0114]
综上所述,可见本发明制备薏仁米秸秆有机肥对农作物增产最多,且能提高粮食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薏仁米秸秆有机肥,由薏仁米秸秆、牛粪、发酵菌剂组成,包括以下重量份数:薏仁米秸秆80

120份、牛粪20

50份、发酵菌剂10

3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薏仁米秸秆有机肥,按重量份计算,薏仁米秸秆90

110份、牛粪25

40份、发酵菌剂15

25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薏仁米秸秆有机肥,按重量份计算,薏仁米秸秆100份、牛粪30份、发酵菌剂20份。4.一种薏仁米秸秆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量取薏仁米秸秆通过碎料机粉碎至1.0

1.5cm大小的碎粒,湿法膨化,加入发酵菌剂,用塑料薄膜盖封,发酵温度控制在25

28℃,发酵7天,得薏仁米秸秆发酵物备用;2)牛粪干燥,粉碎,加入发酵菌剂,发酵温度控制在65

70℃,发酵7天,除臭,备用;3)将步骤1)薏仁米秸秆发酵物和步骤2)牛粪发酵物混合,接种混合物质量3%的蚯蚓,调整温度为20

25℃,堆放10

20天,每天翻动2次,即得腐熟的有机肥;4)将步骤3)腐熟有机肥加入有益微生物菌群,进行无氧发酵7

14天,即得薏仁米秸秆有机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薏仁米秸秆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薏仁米秸秆湿法膨化湿度为20%

25%,温度为65

75℃。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薏仁米秸秆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有益微生物菌群包括乳酸菌、链球菌、酵母菌,其数量比为1

5:1

2:5

10。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薏仁米秸秆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有益微生物菌群用量为10

20%。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薏仁米秸秆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剂包括酵母菌、放线菌、纤维弧菌、根瘤菌、土壤杆菌、诺卡氏菌,其数量比为1

5:2

4:5

10:3

6:3

6:2

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薏仁米秸秆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筛选富含碳、氮、磷和有机质薏仁米秸秆,加上动物排泄物牛粪,主要通过湿法膨化发酵,提高有机肥中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微生物的转化率,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促进有机物料矿质化和腐殖化,分泌植酸酶,降解土壤中大部分的植酸盐,产生生长素刺激作物生长,更强于单独牛粪发酵有机肥或薏仁米秸秆直接还田的加和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薏仁米秸秆制备有机肥的综合利用,补充土壤碳、氮同时,可改善土壤微生物生存条件,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质量,安全性能好,无污染,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质。


技术研发人员:敖茂宏 宋智琴 付瑜华 刘凡值 李秀诗 周详 黎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04.25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5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