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9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电杆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的,节能型水泥混凝土电杆是一种以太阳能板进行电能转换储存后进行供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杆所挂载电线在电能传递过程中的电能消耗。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1921593553.7)提出一种节能型水泥混凝土电杆,包括电杆主体,电杆主体一侧设置的空腔内固定套接有动能电机,动能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有动能齿轮,电杆主体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从动滑轨,从动滑轨内活动套接有从动滑块,从动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主转接臂,主转接臂背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从动齿条,电杆主体的主体固定套接有辅动滑轨,辅动滑轨内活动套接有辅动滑块,辅动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次转接臂,次转接臂背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动齿条,动能齿轮与从动齿条和辅动齿条互相啮合,主转接臂与次转接臂相对的一侧通过弧形弹簧固定连接,主转接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板,次转接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辅支撑板,主支撑板内活动套接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端活动套接在辅支撑板内。上述装置虽然方便对太阳能板进行替换,但是太阳能板本身不能随着太阳的方向移动,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用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包括混凝土电杆本体,所述混凝土电杆本体的顶端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上方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设有感应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混凝土电杆本体的内壁贴合连接;所述凸台的顶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端中部设有固定套,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贯穿第一支撑板并延伸至凹槽内且与固定套的顶端转动连接,位于所述凹槽内的支撑柱上设有第一锥齿轮,在所述凹槽的内部底端且位于固定套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端与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对称均匀安装有多个斜立柱,多个所述斜立柱的顶端均设有第三支撑板。可以理解的,通过倾斜的方式可以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增大受光面积,从而更好地吸收太阳能。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卡块,所述混凝土电杆本体的上表面两侧对称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块与对应的卡槽卡合连接。可以理解的,通过卡块与卡槽卡合连接的方式,增强第一支撑板与混凝土电杆本体之间连接的紧密型。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柱与通孔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支撑柱的外侧固定套接。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的第一轴承可增强支撑柱转动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部底端位于固定套的另一侧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柱通过第二轴承与固定套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可旋转的太阳能电池板,可随着太阳的方向移动,进而充分利用太阳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通过倾斜的方式可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增大受光面积,从而更好地吸收太阳能;通过卡块与卡槽卡合连接的方式,增强第一支撑板与混凝土电杆本体之间连接的紧密型,通过设置的第一轴承可以增强支撑柱转动时的稳定性。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中第一支撑板与混凝土电杆本体的连接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中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主要符号说明:混凝土电杆本体1第一轴承261卡槽11蓄电池27第一支撑板2支撑柱3凸台21第一锥齿轮31凹槽22太阳能电池板组件4固定套23第二支撑板41驱动电机24斜立柱42第二锥齿轮241第三支撑板43卡块25太阳能电池板5通孔26感应器5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包括混凝土电杆本体1,混凝土电杆本体1的顶端设有第一支撑板2。在第一支撑板2的顶端设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顶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组件4。在太阳能电池板组件4的上方设有太阳能电池板5,太阳能电池板5上设有感应器51。在第一支撑板2的底端设有凸台21,凸台21与混凝土电杆本体1的内壁贴合连接。在凸台21的顶端设有凹槽22,在凹槽22的底端中部设有固定套23。支撑柱3的底端贯穿第一支撑板2并延伸至凹槽22内且与固定套23的顶端转动连接。在位于凹槽22内的支撑柱3上设有第一锥齿轮31,凹槽22的内部底端位于固定套23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24。在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锥齿轮241,第二锥齿轮241与第一锥齿轮31啮合连接。请参阅图2,在第一支撑板2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卡块25。在混凝土电杆本体1的上表面两侧对称设有卡槽11,两个卡块25与对应的卡槽11卡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卡块25与卡槽11卡合连接的方式,增强第一支撑板2与混凝土电杆本体1之间连接的紧密型。请参阅图2,在第一支撑板2的中部设有通孔26,支撑柱3与通孔26活动连接。在通孔26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轴承261,第一轴承261的内圈与支撑柱3的外侧固定套接。在凹槽22的内部底端且位于固定套23的另一侧设有蓄电池27,蓄电池2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太阳能电池板5电性连接。在蓄电池2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24电性连接,支撑柱3通过第二轴承与固定套23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轴承261与第二轴承,可以增强支撑柱3转动时的稳定性。请参阅图3,太阳能电池板组件4包括第二支撑板41,第二支撑板41的底端与支撑柱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板41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对称均匀安装有多个斜立柱42,多个斜立柱42的顶端均设有第三支撑板4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倾斜的方式,可使得太阳能电池板5增大受光面积,从而更好地吸收太阳能。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通过卡块25与卡槽11卡合连接的方式将第一支撑板2安装在混凝土电杆本体1的顶端,此时凸台21与混凝土电杆本体1内壁贴合连接;具体的,在白天的时候,太阳能电池板5上的感应器51感应到最适宜的光照强度位置时,驱动电机24带动输出轴上的第二锥齿轮241旋转。第二锥齿轮241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锥齿轮31旋转,进而带动支撑柱3旋转,以将太阳能电池板4旋转到最适宜的光照强度位置来吸收太阳能,转换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27内。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包括混凝土电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电杆本体(1)的顶端设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顶端设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组件(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4)的上方设有太阳能电池板(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上设有感应器(51),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底端设有凸台(21),所述凸台(21)与混凝土电杆本体(1)的内壁贴合连接;

所述凸台(21)的顶端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的底端中部设有固定套(23),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贯穿第一支撑板(2)并延伸至凹槽(22)内且与固定套(23)的顶端转动连接,在位于所述凹槽(22)内的支撑柱(3)上设有第一锥齿轮(31),在所述凹槽(22)的内部底端且位于固定套(23)的一侧设有驱动电机(24),所述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二锥齿轮(241),所述第二锥齿轮(241)与第一锥齿轮(31)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组件(4)包括第二支撑板(41),所述第二支撑板(41)的底端与支撑柱(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41)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对称均匀安装有多个斜立柱(42),多个所述斜立柱(42)的顶端均设有第三支撑板(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底端两侧对称设有卡块(25),所述混凝土电杆本体(1)的上表面两侧对称设有卡槽(11),两个所述卡块(25)与对应的卡槽(11)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中部设有通孔(26),所述支撑柱(3)与通孔(26)之间为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孔(26)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轴承(261),所述第一轴承(261)的内圈与支撑柱(3)的外侧固定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22)的内部底端且位于固定套(23)的另一侧设有蓄电池(27),所述蓄电池(2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太阳能电池板(5)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2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24)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通过第二轴承与固定套(23)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型混凝土电杆,包括混凝土电杆本体,混凝土电杆本体的顶端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顶端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设有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上方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上设有感应器,第一支撑板的底端设有凸台,凸台与混凝土电杆本体的内壁贴合连接,凸台的顶端设有凹槽,凹槽的底端中部设有固定套,支撑柱的底端贯穿第一支撑板并延伸至凹槽内且与固定套的顶端转动连接,在位于凹槽内的支撑柱上设有第一锥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以旋转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随着太阳的方向移动,进而充分利用太阳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肖海林;刘振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萍乡市裕昌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6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6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