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布料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布料机是泵送混凝土的末端设备,其作用是将泵压来的混凝土通过管道送到要浇筑构件的模板内。混凝土布料机是为了扩大混凝土浇注范围,提高泵送施工机械化水平而开发研制的新产品。是混凝土输送泵的配套设备,与混凝土输送泵连接,扩大了混凝土泵送范围。有效的解决了墙体浇注布料的难题,对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混凝土布料机在使用时需要施工员扶持这输料管的末端来保持输料管的稳定性,有时还需要移动输料管的末端来调整位置,然后,现有的混凝土布料机在使用时,不便于对输料管的末端进行调整,并且没有设置防护设施,混凝土泥浆容易溅到施工员的身上。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具有便于调节输料管末端的位置以及可以对施工员进行防护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包括底座,底座的上方连接有承载支架,承载支架的上方连接有回转轴承,回转轴承的上方连接有横梁,横梁的一端连接有配重箱,横梁的上方设有第一输料管,第一输料管的进料端延伸至承载支架的底部,第一输料管的出料端连接有第三输料管,第三输料管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弯管,弯管的下端连接有第四输料管,第四输料管的圆周上设有扶手,扶手的下端连接有防护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弯管与第三输料管通过旋转接头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三输料管的圆周上滑动连接有滑套,滑套与横梁之间通过电动液压杆连接,电动液压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套以及横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输料管与第三输料管之间设有第二输料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防护罩为帆布构件,防护罩为空心半圆台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防护罩上设有观察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防护罩的底部连接有钢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输料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其中,外管位于内管的外部,外管与内管之间构成密闭的容腔,且容腔内设有电热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容腔内还设有导热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第三输料管的下端通过旋转接头转动连接有弯管,使弯管可以相对于第三输料管转动,从而使第四输料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旋转移动,并且移动省力;
2、本实用新型扶手的下端连接有防护罩,通过防护罩的设置,可以对施工员进行保护,避免混凝土泥浆溅至施工员的身上,防护罩上设有观察口,便于对第四输料管的末端进行观察,防护罩的底部连接有钢圈使防护罩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下垂状态;
3、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电动液压杆的动作来调整第三输料管的角度,从而调整第四输料管的位置;
4、本实用新型外管与内管之间构成密闭的容腔,且容腔内设有电热丝,在温度比较低的季节,可通过电热丝对第一输料管加热,从而避免混凝土凝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输料管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承载支架;3、回转轴承;4、配重箱;5、横梁;6、第一输料管;61、外管;62、电热丝;63、内管;7、电动液压杆;8、第二输料管;9、第三输料管;10、滑套;11、第四输料管;12、扶手;13、防护罩;131、观察口;132、钢圈;14、旋转接头;15、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连接有承载支架2,承载支架2的上方连接有回转轴承3,回转轴承3的上方连接有横梁5,横梁5的一端连接有配重箱4,横梁5的上方设有第一输料管6,第一输料管6的进料端延伸至承载支架2的底部,第一输料管6的出料端连接有第三输料管9,第三输料管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弯管15,弯管15的下端连接有第四输料管11,第四输料管11的圆周上设有扶手12,扶手12的下端连接有防护罩13。
具体的,弯管15与第三输料管9通过旋转接头14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弯管15可以相对于第三输料管9转动,从而使第四输料管11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旋转移动,并且移动省力。
具体的,防护罩13为帆布构件,防护罩13为空心半圆台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罩13的设置,可以对施工员进行保护,避免混凝土泥浆溅至施工员的身上。
具体的,防护罩13上设有观察口1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第四输料管11的末端进行观察。
具体的,防护罩13的底部连接有钢圈13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防护罩13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下垂状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第三输料管9的圆周上滑动连接有滑套10,滑套10与横梁5之间通过电动液压杆7连接,电动液压杆7的两端分别与滑套10以及横梁5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电动液压杆7的动作来调整第三输料管9的角度,从而调整第四输料管11的位置。
具体的,第一输料管6与第三输料管9之间设有第二输料管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输料管8橡胶材质的软管结构,使第三输料管9的角度可以在电动液压杆7的作用下变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第一输料管6包括外管61和内管63,其中,外管61位于内管63的外部,外管61与内管63之间构成密闭的容腔,且容腔内设有电热丝62,容腔内还设有导热液,导热液为导热水或导热油,外管61与内管63均为钢管,且外管61的外部包裹有保温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温度比较低的季节,可通过电热丝62对第一输料管6加热,从而避免混凝土凝结。
本申请中电动液压杆7由扬州奥硕液压机械有限公司销售;旋转接头14由滕州泰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销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第三输料管9的下端通过旋转接头14转动连接有弯管15,使弯管15可以相对于第三输料管9转动,从而使第四输料管11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旋转移动,并且移动省力;本实用新型扶手12的下端连接有防护罩13,通过防护罩13的设置,可以对施工员进行保护,避免混凝土泥浆溅至施工员的身上,防护罩13上设有观察口131,便于对第四输料管11的末端进行观察,防护罩13的底部连接有钢圈132使防护罩13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处于下垂状态;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电动液压杆7的动作来调整第三输料管9的角度,从而调整第四输料管11的位置;本实用新型外管61与内管63之间构成密闭的容腔,且容腔内设有电热丝62,在温度比较低的季节,可通过电热丝62对第一输料管6加热,从而避免混凝土凝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上方连接有承载支架(2),承载支架(2)的上方连接有回转轴承(3),回转轴承(3)的上方连接有横梁(5),横梁(5)的一端连接有配重箱(4),横梁(5)的上方设有第一输料管(6),第一输料管(6)的进料端延伸至承载支架(2)的底部,第一输料管(6)的出料端连接有第三输料管(9),第三输料管(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弯管(15),弯管(15)的下端连接有第四输料管(11),第四输料管(11)的圆周上设有扶手(12),扶手(12)的下端连接有防护罩(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弯管(15)与第三输料管(9)通过旋转接头(1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第三输料管(9)的圆周上滑动连接有滑套(10),滑套(10)与横梁(5)之间通过电动液压杆(7)连接,电动液压杆(7)的两端分别与滑套(10)以及横梁(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输料管(6)与第三输料管(9)之间设有第二输料管(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防护罩(13)为帆布构件,防护罩(13)为空心半圆台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防护罩(13)上设有观察口(1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防护罩(13)的底部连接有钢圈(1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输料管(6)包括外管(61)和内管(63),其中,外管(61)位于内管(63)的外部,外管(61)与内管(63)之间构成密闭的容腔,且容腔内设有电热丝(6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布料机,其特征在于:容腔内还设有导热液。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