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连续浇筑的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路桥隔离墙和排水沟、路牙石的滑模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的新工艺,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符合绿色施工的优点。但滑模混凝土浇筑还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滑模浇筑用混凝土都是干硬的,普通搅拌车流槽出料不能进行,国内大多采用自卸车运输、挖掘机供料的被动方式,效率低,施工质量差;(2)如果采用搅拌车供料,则存在搅拌车和滑模机不能同步行走的问题,只能停车供料、间断行走,既影响施工效率,又易产生混凝土遗撒;(3)目前滑模机的行走导航方式主要采用滑线式,一方面下线笨重,需要在地面上钉钉,施工繁琐,另一方面也影响搅拌车与滑模机的一体化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滑模混凝土连续浇筑车组,其目的是:(1)实现搅拌车与滑模机的一体化连接与同步行走,提高滑模混凝土连续浇筑的施工效率和质量;(2)避免混凝土遗撒。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滑模混凝土连续浇筑车组,包括前后设置的搅拌车和滑模机,所述搅拌车与滑模机之间通过连杆相连接;所述连杆、滑模机的中轴线以及搅拌车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搅拌车的出料机构与滑模机的进料机构搭接,实现物料由搅拌车至滑模机的连续输送。
作为本车组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在滑模机上的导航控制系统,所述导航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驾驶控制模块和定位模块;
所述第一驾驶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定位模块提供的位置控制滑模机行驶;
所述定位模块包括位置基准模块和感应模块,所述位置基准模块相对于地面固定设置,所述感应模块通过非接触方式感应位置基准模块从而确定滑模机的位置。
作为本车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非接触方式为激光感应、红外感应、电磁感应或卫星导航。
作为本车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航控制系统通过线缆与安装在搅拌车上的第二驾驶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第二驾驶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搅拌车行驶。
作为本车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模机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前端设有用于连接连杆的钩环。
作为本车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车的出料机构与滑模机的进料机构搭接处设有感应装置,用于指示搭接是否到位。
作为本车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车的出料机构与滑模机的进料机构均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设置。
作为本车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车上设有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用于驱动搅拌车的搅拌桶运转以及驱动搅拌车行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将滑模机与搅拌车通过连杆连为一体,使得二者可以同步行走,实现了不间断连续输料与浇筑,提高了滑模混凝土连续浇筑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解决了混凝土的遗撒问题;(2)通过非接触方式实现滑模机的定位,相对于传统的导线式导航方式,不仅简化了施工流程,而且也是得滑模机的行驶约束更少,更灵活,不会影响滑模机与搅拌车的一体连接和同步行走;(3)所述连杆、滑模机的中轴线以及搅拌车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同步行走时搅拌车左右受力平衡;(4)搅拌车可以是在滑模机的推拉作用下行走,也可以是在滑模机信号的控制下同步行走,由滑模机控制时,整个车组具备更强的行驶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浇筑车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浇筑车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2,一种滑模混凝土连续浇筑车组,包括前后设置的搅拌车1和滑模机3,所述搅拌车1与滑模机3之间通过连杆2相连接。具体的,所述滑模机3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支架3-2,所述支架3-2前端设有用于连接连杆2的钩环。所述支架3-2与滑模机3前轮架一体。所述连杆2、滑模机3的中轴线以及搅拌车1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便于推送搅拌车1,又不影响滑模机3的正常工作。
所述搅拌车1的出料机构1-1与滑模机3的进料机构3-1搭接,实现物料由搅拌车1至滑模机3的连续输送。进一步的,滑模机3的进料机构3-1的支点设置在前轮架上,让开前轮支柱。搅拌车1的出料机构1-1同样为倾斜设置,以完成搭接。在搅拌车1出料机构1-1的皮带末端和滑模机3的受料斗上,还设置有感应器,用于指示搭接是否到位。
本车组还包括安装在滑模机3上的导航控制系统,所述导航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驾驶控制模块和定位模块。
所述第一驾驶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定位模块提供的位置控制滑模机3前进、后退和转向。所述定位模块包括位置基准模块和感应模块,所述位置基准模块相对于地面固定设置,所述感应模块通过非接触方式感应位置基准模块从而确定滑模机3的位置。所述非接触方式为激光感应、红外感应、电磁感应或卫星导航等。
所述导航控制系统通过接口及线缆与安装在搅拌车1上的第二驾驶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第二驾驶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搅拌车1行驶。
所述搅拌车1可以是具备动力系统的成型车辆,也可以是在挂车的基础上,增加动力系统、前驾驶系统和前轮导向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分内燃机和电动两种,用于驱动搅拌车1的搅拌桶运转以及驱动搅拌车1行走。
所述驾驶控制模块,可以是通过液压缸、气缸等执行部件操控驾驶室按钮、方向盘等机构,也可以是与车辆控制系统直接对接的智能驾驶系统。
施工时,先使用连杆2将前后排列的搅拌车1及滑模机3相连接,将斜置的搅拌车1的出料机构1-1与滑模机3的进料机构3-1搭接。将路线图输入到导航控制系统中,作为理想路线,导航控制系统通过定位模块获取到滑模机3当前位置,将当前位置与理想路线比对,作出适应性修正后,得出当前的目标位置,通过第一驾驶控制模块控制滑模机3行走。在连杆2的作用下,搅拌车1跟随滑模机3同步行走。在滑模机3剩余动力不足或路面有坡与崎岖时,需要搅拌车1靠自身动力辅助行走,此时滑膜机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二驾驶控制模块,控制搅拌车1行走。行走的同时,搅拌车1将混凝土通过出料机构1-1输送到滑模机3的进料机构3-1上,滑模机3则将进料机构3-1接收的混凝土沿行走路径浇筑到目标位置,实现连续浇筑。
1.一种滑模混凝土连续浇筑车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设置的搅拌车(1)和滑模机(3),所述搅拌车(1)与滑模机(3)之间通过连杆(2)相连接;所述连杆(2)、滑模机(3)的中轴线以及搅拌车(1)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搅拌车(1)的出料机构(1-1)与滑模机(3)的进料机构(3-1)搭接,实现物料由搅拌车(1)至滑模机(3)的连续输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模混凝土连续浇筑车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滑模机(3)上的导航控制系统,所述导航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驾驶控制模块和定位模块;
所述第一驾驶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定位模块提供的位置控制滑模机(3)行驶;
所述定位模块包括位置基准模块和感应模块,所述位置基准模块相对于地面固定设置,所述感应模块通过非接触方式感应位置基准模块从而确定滑模机(3)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模混凝土连续浇筑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方式为激光感应、红外感应、电磁感应或卫星导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模混凝土连续浇筑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控制系统通过线缆与安装在搅拌车(1)上的第二驾驶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第二驾驶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搅拌车(1)行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模混凝土连续浇筑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模机(3)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支架(3-2),所述支架(3-2)前端设有用于连接连杆(2)的钩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模混凝土连续浇筑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车(1)的出料机构(1-1)与滑模机(3)的进料机构(3-1)搭接处设有感应装置,用于指示搭接是否到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模混凝土连续浇筑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车(1)的出料机构(1-1)与滑模机(3)的进料机构(3-1)均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滑模混凝土连续浇筑车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车(1)上设有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用于驱动搅拌车(1)的搅拌桶运转以及驱动搅拌车(1)行走。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