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照明双臂路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路灯是对夜间进行照明的公共设施,给我们夜间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保障。
传统路灯多采用一灯杆连接灯罩,将一光源安装在灯罩中,后期维修需要拆掉灯罩,十分麻烦,且若光源故障,会对该路灯照明范围内的交通造成影响,且这种传统路灯不能满足辅路的照明需求,不能满足日以现代化的城市形象建设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市政照明双臂路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市政照明双臂路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为矩形管状,所述支撑座正面设有丝网印刷的牡丹饰物,所述支撑座上方固定设有灯杆,所述灯杆为两根矩形杆之间夹有加强管,所述加强管正面中部设有牡丹镂空饰物,所述牡丹镂空饰物部位镶嵌形状一致的有机板,所述有机板背部连接发光光源,所述灯杆顶部设有向右倾斜的弧状灯臂一,所述弧状灯臂一倾斜14~16°,所述弧状灯臂一顶部连接led灯一,所述灯杆中上部设有向左倾斜的弧状灯臂二,所述弧状灯臂二倾斜14~16°,所述弧状灯臂二顶部连接led灯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座底部设有检修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灯杆整体热镀锌后喷漆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有弧状灯臂一,弧状灯臂一两个独立电源,两电源照射方向相反,各电源独立运行,能同时满足主路和辅路的照明需求,,设置牡丹镂空饰物并连接发光光源,美观大方提升城市形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牡丹镂空饰物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灯杆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市政照明双臂路灯,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为矩形管状,所述支撑座2正面设有丝网印刷的牡丹饰物201,所述支撑座2上方固定设有灯杆3,所述灯杆3为两根矩形杆301之间夹有加强管302,所述加强管302正面中部设有牡丹镂空饰物303,所述牡丹镂空饰物303部位镶嵌形状一致的有机板304,所述有机板304背部连接发光光源305,所述灯杆3顶部设有向右倾斜的弧状灯臂一4,所述弧状灯臂一4倾斜14~16°,所述弧状灯臂一4顶部连接led灯一5,所述灯杆3中上部设有向左倾斜的弧状灯臂二6,所述弧状灯臂二6倾斜14~16°,所述弧状灯臂二6顶部连接led灯二7。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2底部设有检修门8。
进一步地,所述灯杆3整体热镀锌后喷漆处理。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市政照明双臂路灯,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支撑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为矩形管状,所述支撑座(2)正面设有丝网印刷的牡丹饰物(201),所述支撑座(2)上方固定设有灯杆(3),所述灯杆(3)为两根矩形杆(301)之间夹有加强管(302),所述加强管(302)正面中部设有牡丹镂空饰物(303),所述牡丹镂空饰物(303)部位镶嵌形状一致的有机板(304),所述有机板(304)背部连接发光光源(305),所述灯杆(3)顶部设有向右倾斜的弧状灯臂一(4),所述弧状灯臂一(4)倾斜14~16°,所述弧状灯臂一(4)顶部连接led灯一(5),所述灯杆(3)中上部设有向左倾斜的弧状灯臂二(6),所述弧状灯臂二(6)倾斜14~16°,所述弧状灯臂二(6)顶部连接led灯二(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照明双臂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底部设有检修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照明双臂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3)整体热镀锌后喷漆处理。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