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已经成为建设用材料中必不可少的,现有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现有的混凝土输送装置在输送过程中因较长时间放置从而产生凝结成块的现象,进而导致混凝土凝固在罐体内无法排处,以此需要锯开罐体才可将凝固的混凝土掏出,从而增加了维修的开销。
2、此外现有的混凝土输送装置在排料过程中,因混凝土由多种材料混合制成,其材料具有一定的粘黏性,混凝土不能够完全排出,长期使用罐体装置时,其罐体内壁粘黏的混凝土不易清理干净,混凝土的利用率低,且易影响后续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车座,所述车座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车座的上端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端轴连接第一连接盘,所述第一连接盘的下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壁设置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的一端内侧壁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部且位于转轴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搅拌棒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侧表壁且靠近搅拌棒的内部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侧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一侧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设置有毛刷,所述插杆的中端靠近内槽的出口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车座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端轴连接第二连接盘,所述第二连接盘的一侧设置有螺旋轴,所述车座的右侧表壁且靠近螺旋轴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上表壁设置有出料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行走轮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行走轮等距固定在车座的底端拐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靠近车座的两侧表壁卡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形状为l状,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通过紧固件与车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棒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搅拌棒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搅拌棒等距错位分布在转轴的外表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的形状六边形,所述安装块的数量与安装槽的数量相同,所述安装块等距分布在搅拌棒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插杆的形状由矩形和柱形组成,所述内槽与插杆滑动连接,所述压簧与插杆活动连接,所述毛刷的材质为pp塑料丝制成,所述插杆与毛刷固定连接,所述插杆与密封圈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机的端轴与第二连接盘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轴的形状为螺旋片状,所述第二连接盘与螺旋轴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电机、转轴、搅拌棒、第二电机和螺旋轴,在使用车座时,通过向进料口内注入待使用的混凝土,通过可启动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工作,利用第一电机转动搅拌棒,并让其第二电机带动螺旋轴转动,进而对其混凝土进行横纵向的搅拌,可让其混凝土一直处于活跃状态,避免了混凝土运输工程中长时间的放置而产生凝结成块的现象,保障了混凝土一定的流动性和均匀度,此外通过第二电机与螺旋轴的配合下可用于混凝土的排料使用,从而再不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同时还保证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安全度高。
2、该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通过设置连接柱、紧固螺栓、压簧、插杆、毛刷和密封圈,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搅拌棒上的连接柱,并在搅拌棒的旋转驱动下,可带动连接柱同向转动,此刻毛刷可紧贴在罐体的内壁上运动,因毛刷为pp塑料丝制成,可保障毛刷稳定刷去罐体内壁上的混凝土时还起到了罐体的结构保护,其次在插杆与压簧的配合下,可提供毛刷受力缓冲的作用,并在密封圈的作用下可提供密封效果,以避免混凝土进入内槽内造成堵塞情况,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使用毛刷对罐体的结构保护,以此方便了清理罐体内壁上粘黏的混凝土,同时向进料口内注水,可让其毛刷的清理效果更佳,进而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利用率,并提高该装置使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平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块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槽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座;2、行走轮;3、罐体;4、进料口;5、第一电机;6、第一连接盘;7、转轴;8、搅拌棒;9、安装块;10、安装槽;11、连接柱;12、紧固螺栓;13、内槽;14、压簧;15、插杆;16、毛刷;17、密封圈;18、第二电机;19、第二连接盘;20、螺旋轴;21、出料口;22、出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车座1,车座1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轮2,车座1的上端设置有罐体3,罐体3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进料口4,罐体3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端轴连接第一连接盘6,第一连接盘6的下端设置有转轴7,转轴7的外表壁设置有搅拌棒8,搅拌棒8的一端内侧壁设置有安装块9,安装块9的外部且位于转轴7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槽10,搅拌棒8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柱11,连接柱11的一侧表壁且靠近搅拌棒8的内部设置有紧固螺栓12,连接柱11的内部设置有内槽13,内槽13的内侧设置有压簧14,压簧14的一侧设置有插杆15,插杆15的一端设置有毛刷16,插杆15的中端靠近内槽13的出口设置有密封圈17,车座1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的端轴连接第二连接盘19,第二连接盘19的一侧设置有螺旋轴20,车座1的右侧表壁且靠近螺旋轴20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21,出料口21的上表壁设置有出料阀22。
本实施例中,行走轮2的数量为若干组,行走轮2等距固定在车座1的底端拐角处,行走轮2便于整体装置的拖行;第一电机5与第二电机18靠近车座1的两侧表壁卡设有紧固件,紧固件的形状为l状,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8均通过紧固件与车座1固定连接,通过紧固件的固定作用,可稳定第一电机5与第二电机18的安装位置,进而提供二者工作的稳定性;搅拌棒8的数量为若干组,搅拌棒8的形状为矩形,搅拌棒8等距错位分布在转轴7的外表壁上,搅拌棒8的等距错位设置可提高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活跃度;安装块9的形状六边形,安装块9的数量与安装槽10的数量相同,安装块9等距分布在搅拌棒8的一端,通过安装块9与安装槽10的配合下,可将搅拌棒8拆下,进而提高结构拆装的便捷;插杆15的形状由矩形和柱形组成,内槽13与插杆15滑动连接,压簧14与插杆15活动连接,毛刷16的材质为pp塑料丝制成,插杆15与毛刷16固定连接,插杆15与密封圈17套接,因毛刷16为pp塑料丝制成,可保障毛刷16稳定刷去罐体3内壁上的混凝土时还起到了罐体3的结构保护,其次在插杆15与压簧14的配合下,可提供毛刷16受力缓冲的作用,并在密封圈17的作用下可提供密封效果,以避免混凝土进入内槽13内造成堵塞情况,进而实现毛刷16时刻与罐体3内部持续接触的清理效果;第二电机18的端轴与第二连接盘19固定连接,螺旋轴20的形状为螺旋片状,第二连接盘19与螺旋轴20固定连接,通过第二电机18带动螺旋轴20转动,可提供混凝土一定的横向搅拌作用,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同时二者的配合还可用于混凝土排料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在使用车座1时,通过向进料口4内注入待使用的混凝土,通过可启动第一电机5与第二电机18工作,利用第一电机5转动搅拌棒8,并让其第二电机18带动螺旋轴20转动,进而对其混凝土进行横纵向的搅拌,可让其混凝土一直处于活跃状态,避免了混凝土运输工程中长时间的放置而产生凝结成块的现象,保障了混凝土一定的流动性和均匀度,此外通过第二电机18与螺旋轴20的配合下可用于混凝土的排料使用,从而再不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同时还保证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安全度高;接着通过紧固螺栓12安装在搅拌棒8上的连接柱11,并在搅拌棒8的旋转驱动下,可带动连接柱11同向转动,此刻毛刷16可紧贴在罐体3的内壁上运动,因毛刷16为pp塑料丝制成,可保障毛刷16稳定刷去罐体3内壁上的混凝土时还起到了罐体3的结构保护,其次在插杆15与压簧14的配合下,可提供毛刷16受力缓冲的作用,并在密封圈17的作用下可提供密封效果,以避免混凝土进入内槽13内造成堵塞情况,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使用毛刷16对罐体3的结构保护,以此方便了清理罐体3内壁上粘黏的混凝土,同时向进料口4内注水,可让其毛刷16的清理效果更佳,进而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利用率,并提高该装置使用的实用性。
1.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座(1),所述车座(1)的底端设置有行走轮(2),所述车座(1)的上端设置有罐体(3),所述罐体(3)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进料口(4),所述罐体(3)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端轴连接第一连接盘(6),所述第一连接盘(6)的下端设置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外表壁设置有搅拌棒(8),所述搅拌棒(8)的一端内侧壁设置有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的外部且位于转轴(7)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槽(10),所述搅拌棒(8)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的一侧表壁且靠近搅拌棒(8)的内部设置有紧固螺栓(12),所述连接柱(11)的内部设置有内槽(13),所述内槽(13)的内侧设置有压簧(14),所述压簧(14)的一侧设置有插杆(15),所述插杆(15)的一端设置有毛刷(16),所述插杆(15)的中端靠近内槽(13)的出口设置有密封圈(17),所述车座(1)的左侧壁设置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的端轴连接第二连接盘(19),所述第二连接盘(19)的一侧设置有螺旋轴(20),所述车座(1)的右侧表壁且靠近螺旋轴(20)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21),所述出料口(21)的上表壁设置有出料阀(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行走轮(2)等距固定在车座(1)的底端拐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5)与第二电机(18)靠近车座(1)的两侧表壁卡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形状为l状,所述第一电机(5)和第二电机(18)均通过紧固件与车座(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8)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搅拌棒(8)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搅拌棒(8)等距错位分布在转轴(7)的外表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9)的形状六边形,所述安装块(9)的数量与安装槽(10)的数量相同,所述安装块(9)等距分布在搅拌棒(8)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5)的形状由矩形和柱形组成,所述内槽(13)与插杆(15)滑动连接,所述压簧(14)与插杆(15)活动连接,所述毛刷(16)的材质为pp塑料丝制成,所述插杆(15)与毛刷(16)固定连接,所述插杆(15)与密封圈(17)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18)的端轴与第二连接盘(19)固定连接,所述螺旋轴(20)的形状为螺旋片状,所述第二连接盘(19)与螺旋轴(20)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