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凿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新旧混凝土结合时,会在结合处形成施工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连续性,对抗弯、抗剪均不利。凿毛可增加新旧混凝土结合部的表面积,抗弯时会产生相互错位的情况,如果表面不在一个平面,错位的现象将得到改善;对抗剪来说更有利,因为新旧混凝土结合部不是一个光滑的平面,而且有犬牙交错的阻力,不容易产生破坏。
过去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采取人工凿毛、冲毛(高压水枪冲刷)等办法。凿毛为使新老混凝土接合良好,用凿子或风镐等将老混凝土表面结硬的乳皮凿去形成毛面的作业。凿毛深度以老混凝土上的石子有1/3~1/2裸露为准。因劳动条件差、强度大,且可能松动老混凝土面上的石子而影响结合的强度,除少量特殊结构部位使用外,已基本被冲毛作业代替。
冲毛的时间随气温而异,春秋季节,在浇筑完毕后10~16小时开始;夏季掌握在6~10小时;冬季则在18~24小时后进行。如果时间掌握得不好,过早会使混凝土表面松散或冲击表层混凝土;过迟则混凝土已硬化,不仅增加工作难度,而且不能保证质量,也加大了凿毛、排清和清洗的工作量,影响施工进度。
综上,凿毛、冲毛等办法都行之有效,但是存在噪音大、环境污染、工期较长的问题,并且,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环境友好并可提高工作效率的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包括底部安装有筛网的底盘、用于将所述底盘上的骨料通过所述筛网摊布均匀的推刷和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方用于将骨料压至所述筛网下的压板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组件包括压板,所述压板上端面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压杆,所述压板上端面四角位置各焊接有一第一连接板,每一第一连接板外侧均垂直焊接有第一短轴;所述底盘左右侧各垂直焊接有两支架板,每一支架板上均开设有与第一短轴相适配的竖直孔,四第一短轴分别插入对应竖直孔中,并均可沿对应竖直孔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每一支架板上部和中间位置均开设有与对应竖直孔相连通的挂孔,所述压板通过挂孔固定在四个支架板上部或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压杆顶部左右各垂直焊接一把手杆。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左右侧各安装有两滚轮,四个滚轮呈四角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筛网为均匀开设筛孔的钢板,所述底盘上开设与所述筛网相适配的方孔,所述筛网与所述底盘焊接相连。
进一步地,筛孔采用标准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前部留有储料仓,所述底盘后部留有备料仓。
进一步地,所述推刷包括推杆和刷体,所述刷体上端面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一对开孔的第二连接板,所述推杆前端与两第二连接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刷体的长度与所述底盘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刷体两头均一体设置有第二短轴,所述底盘内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与两第二短轴相适配的长槽,所述刷体可沿两长槽自所述备料仓移动至所述储料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人工作业效率,并且,无噪音、不污染环境。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大型平面施工缝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推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盘,2-筛网,3-推刷,301-推杆,302-刷体,303-第二连接板,304-第二短轴,4-压杆,5-压板,6-备料仓,7-储料仓,8-支架板,801-竖直孔,802-挂孔,9-滚轮,10-方孔,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短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包括底部安装有筛网2的底盘1、用于将底盘1上的骨料通过筛网2摊布均匀的推刷3和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底盘1上方用于将骨料压至筛网2下的压板组件。
具体地,结合图2和图4,压板组件包括压板5,压板5上端面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压杆4,压板5上端面四角位置各焊接有一第一连接板11,每一第一连接板11外侧均垂直焊接有第一短轴12。底盘1左右侧各垂直焊接有两支架板8,每一支架板8上均开设有与第一短轴12相适配的竖直孔801,四第一短轴12分别插入对应竖直孔801中,并均可沿对应竖直孔801上下移动。此外,每一支架板8上部和中间位置均开设有与对应竖直孔801相连通的挂孔802,压板5通过挂孔802固定在四个支架板8上部或中部。
本实施例中,压杆4顶部左右各垂直焊接一把手杆。底盘1左右侧各安装有两滚轮9,四个滚轮9呈四角分布,便于施工过程中装置整体进行移动。
筛网2为均匀开设筛孔(筛孔采用标准孔径)的钢板,底盘1上开设与筛网2相适配的方孔10,筛网2与底盘1焊接相连,参见图3。
底盘1前部留有储料仓7,底盘1后部留有备料仓6,以放置骨料,便于施工。
如图5所示,推刷3包括推杆301和刷体302(截面为方形),刷体302上端面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一对开孔的第二连接板303,推杆301前端与两第二连接板303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刷体302的长度与底盘1的宽度相适配,刷体302两头均一体设置有第二短轴304,底盘1内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与两第二短轴304相适配的长槽,刷体302可沿两长槽自备料仓6移动至储料仓7。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使用时,将装置置于施工缝处,将压板5提升并通过挂孔802挂在四个支架板8中部或顶部。然后,在备料仓6处倒入骨料,并用推刷3将骨料通过筛网2摊布均匀,多余骨料堆放至储料仓7。接着,放下压板5按压骨料,骨料通过标准孔径筛网2埋入混凝土,形成犬牙交错的混凝土面,达到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效果。将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移至他处,重复上述操作,即可达到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的目的。
使用完毕后,将推刷3推进底盘1中,并放下压板5,以缩小占地,方便存储、运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1.一种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安装有筛网(2)的底盘(1)、用于将底盘(1)上的骨料通过筛网(2)摊布均匀的推刷(3)和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底盘(1)上方用于将骨料压至筛网(2)下的压板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组件包括压板(5),压板(5)上端面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压杆(4),压板(5)上端面四角位置各焊接有一第一连接板(11),每一第一连接板(11)外侧均垂直焊接有第一短轴(12);底盘(1)左右侧各垂直焊接有两支架板(8),每一支架板(8)上均开设有与第一短轴(12)相适配的竖直孔(801),四第一短轴(12)分别插入对应竖直孔(801)中,并均可沿对应竖直孔(801)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架板(8)上部和中间位置均开设有与对应竖直孔(801)相连通的挂孔(802),压板(5)通过挂孔(802)固定在四个支架板(8)上部或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杆(4)顶部左右各垂直焊接一把手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底盘(1)左右侧各安装有两滚轮(9),四个滚轮(9)呈四角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筛网(2)为均匀开设筛孔的钢板,底盘(1)上开设与筛网(2)相适配的方孔(10),筛网(2)与底盘(1)焊接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筛孔采用标准孔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底盘(1)前部留有储料仓(7),底盘(1)后部留有备料仓(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推刷(3)包括推杆(301)和刷体(302),刷体(302)上端面中间位置垂直焊接有一对开孔的第二连接板(303),推杆(301)前端与两第二连接板(303)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施工缝毛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刷体(302)的长度与底盘(1)的宽度相适配,刷体(302)两头均一体设置有第二短轴(304),底盘(1)内左右侧壁分别开设有与两第二短轴(304)相适配的长槽,刷体(302)可沿两长槽自备料仓(6)移动至储料仓(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