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5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及应用该光伏组件的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屋面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一般采用固定倾角支架,光伏组件安装在固定倾角支架上。基于目前现有混凝体配重墩需要配备复杂的支架结构体系与混凝体配重墩结合,对光伏组件进行支撑,存在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为此,本申请人在专利号为:202023052136.7的公开文件中,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配重座,应用该配重座组成的光伏系统,在使用时,由于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光伏板的重量由上至下主要通过第二连接体、螺栓传递至第一连接体,当外界风力较大时,便会导致光伏支架出现频繁晃动的情况,导致螺栓容易产生松动、乃至断裂,或者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发生变形,进而导致整体的稳定性能较差,影响光伏板后期的使用效果,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减缓颤抖、稳定性较好的光伏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及光伏系统,可以对光伏板提供稳定的支撑,且可以有效减缓颤抖,可以降低光伏电站的运维成本。

基于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连接组件和固定钩架组件;

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包括第一安装斜面和第二安装斜面,所述第一安装斜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安装斜面的高度,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斜面和所述第二安装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第一安装斜面和所述第二安装斜面上各安装有一个所述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第一连接座体,所述第一连接座体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座体设置为中空柱体,所述第一连接座体的侧壁周侧设有多个镂空槽;

所述固定钩架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第一座体的上端面,所述固定钩架组件用于装夹光伏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座体设置为法兰盘,所述第一座体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斜面和第二安装斜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钩架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l形支撑板、限位板和锁紧组件,所述l形支撑板的水平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座体连接,所述限位板与所述l形支撑板的竖向板连接,所述限位板和所述l形支撑板之间形成容纳光伏板边框的u形容纳槽;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栓、固定板和胶体垫,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u形容纳槽内,所述胶体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正对光伏板边框的一侧,所述限位板上设置螺纹安装孔,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安装孔与所述固定板的远离光伏板边框的一侧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座体的镂空槽的内壁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用于装配防抖杆件。

进一步的,所述防抖杆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用于装配导轨的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槽正对所述导轨的一侧设置有挡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一侧至相对另一侧方向,依次包括过渡连接的第一水平面、第一安装斜面、第二水平面、倾斜面、第三水平面、第二安装斜面及第四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斜面与第一水平面的夹角α为15-30度,所述第二安装斜面与第四水平面的夹角β为15-30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并排放置的上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和光伏板,任意前后两排相邻的两个光伏支撑组件中,其中,前一个第一个支撑座上的第一安装斜面安装的第一连接座体的镂空槽,与后一个第一个支撑座上的第二安装斜面安装的第一连接座体的镂空槽之间通过防抖杆件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有:

1、支撑座的上端面包括第一安装斜面和第二安装斜面,第一安装斜面的高度高于第二安装斜面的高度,并且第一安装斜面和第二安装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一安装斜面和第二安装斜面上各安装有一个连接组件,固定钩架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座体的上端面,固定钩架组件用于装夹光伏板。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的在先技术,本方案中,特别在支撑座的上端面设置了第一安装斜面和第二安装斜面,将现有技术中的由第二连接体来调整倾斜角度的方式直接改善为由两个安装斜面来调整倾斜安装角度,从而避免了第二连接体因连接及支撑刚性不足导致整体稳定性受到影响的缺陷,并且,两个连接组件可以直接连接在两个安装斜面上,而不必再由连接组件来调整光伏板的安装角度导致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2、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第一连接座体,第一连接座体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在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之间,第一连接座体设置为中空柱体,第一连接座体的侧壁周侧设有多个镂空槽;在使用时,由于第一连接座体设计为中孔柱体,在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之间能够形成近似环状的支撑,因此可以抵御任意方位的风力影响,进而提供全方位的支撑,提高整体的稳定性,相对于先技术中,利用第二连接体、螺栓、第一连接体配合的支撑方式,本申请方案在不额外增加复杂支撑架构的情况下,大幅改善了系统支撑的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的侧视图;

图3为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防抖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伏系统的装配示意图。

图标:10-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20-光伏板;100-支撑座;101-第一安装斜面;102-第二安装斜面;103-第一水平面;104-第二水平面;105-倾斜面;106-第三水平面;107-第四水平面;200-连接组件;210-第一座体;220-第二座体;230-第一连接座体;231-镂空槽;232-导轨;233-挡门;300-固定钩架组件;310-l形支撑板;320-限位板;330-锁紧组件;331-锁紧螺栓;332-固定板;333-胶体垫;400-防抖杆件;410-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其能够实现以较少的支撑构件,达到对光伏板稳定可靠的支撑作用,即使在大风等复杂天气,经应用验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2023052136.7的公开文件中,提供的光伏支架配重座,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100、连接组件200和固定钩架组件300;

支撑座100的上端面包括第一安装斜面101和第二安装斜面102,第一安装斜面101的高度高于第二安装斜面102的高度,并且第一安装斜面101和第二安装斜面102的倾斜角度相同;两个安装斜面倾斜角度相同的目的是,便于统一规格加工制造,以及对统一规格的光伏板的安装角度进行调整。

第一安装斜面101和第二安装斜面102上各安装有一个连接组件200;连接组件200包括第一座体210、第二座体220和第一连接座体230,第一连接座体230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在第一座体210和第二座体220之间,第一连接座体230设置为中空柱体,第一连接座体230的侧壁周侧设有多个镂空槽231;

固定钩架组件300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座体210的上端面,固定钩架组件300用于装夹光伏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

1、支撑座100的上端面包括第一安装斜面101和第二安装斜面102,第一安装斜面101的高度高于第二安装斜面102的高度,并且第一安装斜面101和第二安装斜面102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一安装斜面101和第二安装斜面102上各安装有一个连接组件200,固定钩架组件300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座体210的上端面,固定钩架组件300用于装夹光伏板。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的在先技术,本方案中,特别在支撑座100的上端面设置了第一安装斜面101和第二安装斜面102,将现有技术中的由第二连接体来调整倾斜角度的方式直接改善为由两个安装斜面来调整倾斜安装角度,从而避免了第二连接体因连接及支撑刚性不足导致整体稳定性受到影响的缺陷,并且,两个连接组件200可以直接连接在两个安装斜面上,而不必再由连接组件200来调整光伏板的安装角度导致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2、连接组件200包括第一座体210、第二座体220和第一连接座体230,第一连接座体230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在第一座体210和第二座体220之间,第一连接座体230设置为中空柱体,第一连接座体230的侧壁周侧设有多个镂空槽231;在使用时,由于第一连接座体230设计为中孔柱体,在第一座体210和第二座体220之间能够形成近似环状的支撑,因此可以抵御任意方位的风力影响,进而提供全方位的支撑,提高整体的稳定性,相对于先技术中,利用第二连接体、螺栓、第一连接体配合的支撑方式,本申请方案在不额外增加复杂支撑架构的情况下,大幅改善了系统支撑的稳定性能。

参照图4,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座体210设置为法兰盘,第一座体210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第一安装斜面101和第二安装斜面102上。本方案中,第一座体210通过法兰连接形式与相应的安装斜面连接,可以形成多点固定,从而提高第一座体210与相应安装斜面的稳定性,应用时,可以在安装斜面内埋设相应的金属连接座体,从而便于装配螺栓。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固定钩架组件300包括依次连接的l形支撑板310、限位板320和锁紧组件330;其中,l形支撑板310包括相连接为一体的水平板和竖向板,水平板通过螺栓与第二座体220连接,限位板320与竖向板的上端连接,并且限位板320和水平板相平行,限位板320和l形支撑板310之间共同形成容纳光伏板边框的u形容纳槽,从而便于对光伏板的边框进行装配;

锁紧组件330包括锁紧螺栓331、固定板332和胶体垫333,固定板332设置在u形容纳槽内,胶体垫333设置在固定板332正对光伏板边框的一侧,胶体垫333起到缓冲固定板332对光伏板边框压合力的作用,限位板320上设置多个螺纹安装孔,锁紧螺栓331穿过螺纹安装孔与固定板332的远离光伏板边框的一侧活动连接,当光伏板边框嵌入至u形容纳槽时,通过顺时针拧动锁紧螺栓331,使固定板332朝向光伏板边框移动,直至将光伏板锁紧至u形容纳槽内,当需要摘除光伏板时,逆时针拧动锁紧螺栓331,使固定板332朝向远离光伏板边框的方向移动,从而对光伏板解锁。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座体230的镂空槽231的内壁设置有导轨232,导轨232用于装配防抖杆件400。并且,镂空槽231正对导轨232的一侧设置有挡门233,当两个光伏支撑组件通过防抖杆件400连接时,挡门233可以对防抖杆件400进行限位,通过设置防抖杆件400及配合镂空槽231内的导轨232使用,可以对两个光伏支撑组件之间形成连接,进而提高光伏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参照图5,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为了提高防抖杆件400与导轨232安装的吻合度,在防抖杆件4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用于装配导轨的导向槽410,应用时,可以直接将防抖杆件400沿导轨穿插在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座体230的镂空槽231中,提高装配效率。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支撑座100的上端面一侧至相对另一侧方向,依次包括过渡连接的第一水平面103、第一安装斜面101、第二水平面104、倾斜面105、第三水平面106、第二安装斜面102及第四水平面107。

其中,第一安装斜面101与第一水平面103的夹角α为15-30度,第二安装斜面102与第四水平面的夹角β为15-30度。

实施例二

参照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该光伏系统包括多个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并排放置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10和光伏板20,任意前后两排相邻的两个光伏支撑组件中,其中,前一个第一个支撑座100上的第一安装斜面101安装的第一连接座体230的镂空槽231,与后一个第一个支撑座100上的第二安装斜面102安装的第一连接座体230的镂空槽231之间通过防抖杆件400相连接,如此设置,每一排中的多个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之间可以顺次通过防抖杆件400相连接,可以大幅增强光伏系统的支撑强度,应对恶劣的大风天气,保障光伏系统应用的稳定性能,可以降低光伏电站的运维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连接组件和固定钩架组件;

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包括第一安装斜面和第二安装斜面,所述第一安装斜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安装斜面的高度,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斜面和所述第二安装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所述第一安装斜面和所述第二安装斜面上各安装有一个所述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第一连接座体,所述第一连接座体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座体设置为中空柱体,所述第一连接座体的侧壁周侧设有多个镂空槽;

所述固定钩架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第一座体的上端面,所述固定钩架组件用于装夹光伏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设置为法兰盘,所述第一座体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斜面和第二安装斜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钩架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l形支撑板、限位板和锁紧组件,所述l形支撑板的水平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座体连接,所述限位板与所述l形支撑板的竖向板连接,所述限位板和所述l形支撑板之间形成容纳光伏板边框的u形容纳槽;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螺栓、固定板和胶体垫,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u形容纳槽内,所述胶体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正对光伏板边框的一侧,所述限位板上设置螺纹安装孔,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安装孔与所述固定板的远离光伏板边框的一侧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体的镂空槽的内壁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用于装配防抖杆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杆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用于装配导轨的导向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槽正对所述导轨的一侧设置有挡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一侧至相对另一侧方向,依次包括过渡连接的第一水平面、第一安装斜面、第二水平面、倾斜面、第三水平面、第二安装斜面及第四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斜面与第一水平面的夹角α为15-30度,所述第二安装斜面与第四水平面的夹角β为15-30度。

9.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排放置的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和光伏板,任意前后两排相邻的两个光伏支撑组件中,其中,前一个第一个支撑座上的第一安装斜面安装的第一连接座体的镂空槽,与后一个第一个支撑座上的第二安装斜面安装的第一连接座体的镂空槽之间通过防抖杆件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撑组件及应用该光伏组件的光伏系统,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连接组件和固定钩架组件;支撑座的上端面包括第一安装斜面和第二安装斜面,第一安装斜面的高度高于第二安装斜面的高度;两个安装斜面上各安装有一个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第一连接座体,第一连接座体设置为中空柱体,第一连接座体的侧壁周侧设有多个镂空槽;固定钩架组件通过螺钉安装在第一座体的上端面,固定钩架组件用于装夹光伏板,由该支撑组件组成的光伏系统,可以对光伏板提供稳定的支撑,且可以有效减缓颤抖,可以降低光伏电站的运维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骆阳;代存峰;黄兴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清能绿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8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7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