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6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或称光伏电池,是一种通过光伏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力设备,光伏效应是一种物理和化学现象。它是光电池的一种形式,被定义为当暴露在光线下时,其电特性如电流、电压或电阻会发生变化的装置。单个太阳能电池装置可以组合成模块,也称为太阳能电池板。基本上,单结硅太阳能电池可以产生大约0.5至0.6伏的最大开路电压。太阳能电池被描述为光伏电池,无论其来源是阳光还是人造光。它们被用作光电探测器(例如红外探测器),探测可见光范围内的光或其他电磁辐射,或测量光强。

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支架不够稳定,太阳能电池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松动甚至掉落的情况,从而影响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效果。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包括立柱和斜梁;所述立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根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抱箍连接安装于立柱的外侧,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于斜梁的侧边处;所述斜梁上侧通过若干l型连接件以及c型连接件与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接件的水平段与斜梁固定连接,l型连接件的竖直段与c型连接件固定,所述c型连接件的上下两段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斜梁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连接件的水平段通过第二螺栓与斜梁固定连接,l型连接件的竖直段通过第三螺栓与c型连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c型连接件的下段通过第四螺栓与斜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梁的侧边处均匀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其中一个螺纹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梁的底部安装有檁条,所述立柱的上侧固定安装有竖杆,竖杆的上端通过u型转接件与檁条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檁条的底部通过若干第一螺栓与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檁条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檁条连接件,檁条连接件通过第五螺栓与斜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立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根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抱箍连接安装于立柱的外侧,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于斜梁的侧边处,将斜梁上侧通过若干l型连接件以及c型连接件与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连接,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的俯视图。

图2为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中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中斜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立柱、2-抱箍、3-支撑杆、4-斜梁、5-太阳能电池板、6-檁条、7-u型转接件、8-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l型连接件、11-c型连接件、12-第三螺栓、13-第四螺栓、14-第五螺栓、15-檁条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包括立柱1和斜梁4;所述立柱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根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一端通过抱箍2连接安装于立柱1的外侧,支撑杆3的另一端安装于斜梁4的侧边处;所述斜梁4上侧通过若干l型连接件10以及c型连接件11与太阳能电池板5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接件10的水平段与斜梁4固定连接,l型连接件10的竖直段与c型连接件11固定,所述c型连接件11的上下两段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5、斜梁4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l型连接件10的水平段通过第二螺栓9与斜梁4固定连接,l型连接件10的竖直段通过第三螺栓12与c型连接件11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c型连接件11的下段通过第四螺栓13与斜梁4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斜梁4的侧边处均匀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支撑杆3的上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其中一个螺纹孔中,完成支撑杆3与斜梁4之间的连接安装,同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支撑杆3的位置进行适当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斜梁4的底部安装有檁条6,所述立柱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竖杆,竖杆的上端通过u型转接件7与檁条6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檁条6的底部通过若干第一螺栓8与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檁条6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檁条连接件15,檁条连接件15通过第五螺栓14与斜梁4固定连接,完成檩条6与斜梁4之间的固定。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包括立柱(1)和斜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根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一端通过抱箍(2)连接安装于立柱(1)的外侧,支撑杆(3)的另一端安装于斜梁(4)的侧边处;所述斜梁(4)上侧通过若干l型连接件(10)以及c型连接件(11)与太阳能电池板(5)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接件(10)的水平段与斜梁(4)固定连接,l型连接件(10)的竖直段与c型连接件(11)固定,所述c型连接件(11)的上下两段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5)、斜梁(4)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连接件(10)的水平段通过第二螺栓(9)与斜梁(4)固定连接,l型连接件(10)的竖直段通过第三螺栓(12)与c型连接件(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连接件(11)的下段通过第四螺栓(13)与斜梁(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4)的侧边处均匀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支撑杆(3)的上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于其中一个螺纹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4)的底部安装有檁条(6),所述立柱(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竖杆,竖杆的上端通过u型转接件(7)与檁条(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檁条(6)的底部通过若干第一螺栓(8)与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檁条(6)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檁条连接件(15),檁条连接件(15)通过第五螺栓(14)与斜梁(4)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管桩支架,包括立柱和斜梁;所述立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根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抱箍连接安装于立柱的外侧,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于斜梁的侧边处;所述斜梁上侧通过若干L型连接件以及C型连接件与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连接,所述L型连接件的水平段与斜梁固定连接,L型连接件的竖直段与C型连接件固定,所述C型连接件的上下两段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斜梁固定。本实用新型在立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根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抱箍连接安装于立柱的外侧,支撑杆的另一端安装于斜梁的侧边处,将斜梁上侧通过若干L型连接件以及C型连接件与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连接,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龙;吴高明;刘香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南控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5740.html

最新回复(0)